Ⅰ 生物医药行业用超纯水设备的指标是什么
生物行业用水一般标准都比较高
其水质标准:
电阻率:≥0.5MΩ.CM,电导率:≤2μ版S
氨≤0.3μg/ml
硝酸盐≤权0.06μg/ml
重金属≤0.5μg/ml
(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工艺流程如下:
原水→原水箱→原水增压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剂投加设备→精密过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反渗透系统→-二级高压泵→二级反渗透系统→EDI送泵→EDI系统→超纯水箱→供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后置过滤器→用水点
秦泰盛水处理专业为客户提供全套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即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服务,二十年水处理行业领先经验,以多年的行业经验为基础,为客户开发真正符合需求的水处理设备,设计更加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和设备架构。
Ⅱ 医药行业速动比率多少合适
80%左右就可以
Ⅲ 制药纯化水的电导率标准与水质标准是多少
万达环保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关于制药纯化水的电导率标准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中对电导率的规定如下:10℃ ≤3.6μs/cm, 20℃ ≤4.3μs/cm,25℃ ≤5.1μs/cm。
不同行业所需纯化水设备的电导率都有区别,具体的电导率标准要看行业要求。
Ⅳ 医药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平均水平是多少
就2013年度而言,医药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年平均在10%-18%之间。制剂及口服液类比较高些,中成药类较低,
经MBR膜处理,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的资源化,经过MBR中水回用处理以后完全可用回于绿化、冲洗以及景观水补。答 改进后的MBR膜生物反应器,针对洗浴污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污水的出水水质良好,COD<40mg/L,LAS<0.2mg/L,符合国家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回用水质标准。
改进型MBR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优点是:
1.较一体式MBR膜污染大为减轻,而较分置式MBR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工作压力小,无水循环,节能;
2.处理对象不同。一体式MBR和分置式MBR的膜组件处理的是生物反应器中经生物降解的完全混合液,而改进型MBR膜组件处理的是经导流板预澄清的料液,SS浓度降低,有利于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减轻膜污染。除生物降解区外,膜滤出水区也需少量曝气(前者是为微生物提供好氧环境,后者是为了减轻膜污染),因此该设备的具体能耗需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Ⅵ 原料药废水回用设备工艺特点有哪些
1、出水水质好:原料药废水回用设备出水清澈,SS含量低,水质中的有机污染物、磷酸版盐、细菌、病毒权、寄生虫卵等均被截留在MBR生物反应器内。
2、运行稳定:由于MBR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浓度高,在负荷变化大的情况下,原料药废水回用设备的去除效果变化小,处理出水稳定。
3、性价比高:原料药废水回用设备处理工艺流程短,占地小,结构紧凑、简单,运行稳定灵活, 操作管理、维护简单,节约工程投资。
Ⅶ 医药行业平均市盈率是多少
医药行业平均市盈率目前是30.3。
(7)医药行业水回用比率扩展阅读:
一、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我们通常理解的市盈率就是股票的市价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它充分的反映了一笔投资,从开始投资到回本所需要的具体时间。
它的计算公式是:市盈率=每股价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净利润
比如说,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股价20元,买入成本我们可以核算一下,为20元,过去1年这家公司每股收益5元,市盈率在这个时候就等于20/5=4倍。公司要赚回你投入的钱,需要花费4年的时间。
这就代表了市盈率实际上低是好的,投资的价值就会更大?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能把市盈率就这么简单的拿来套用的,到底什么原因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番~
二、市盈率高好还是低好?多少为合理?
因为行业不一样市盈率就有了差异,传统的行业发展潜力会有一定的限制,市盈率就很低,然而高新企业的发展潜力很不错,投资者就会给予更高的估算从而市盈率就变高。
三、要怎么运用市盈率?
一般情况下,使用市盈率的方法有以下这几种:第一点分析公司的历史市盈率;第二个方法就是,将这家公司和同业公司市盈率、行业平均市盈率进行比较;第三点了解这家公司的净利润构成。
四、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最为实用。
玩股票的人都知道,股票的价格总是飘忽不定的,无论哪种股票,价格都不可能一直上涨的,同样的,我们发现,没有哪支股票价格会一直下跌。在估值太高时,股价就会降低,相应的,估值如果太低,股价就会上涨。换言之,股票的最终价格,是与它的真正的内在价值相挂钩,并在内在价值上下浮动。
经过我们刚刚的一番研究,接下来呢,我们就以XX股票作为范例,它的市盈率在最近的十年里只比8.15%多一点,简言之xx股票市盈率低,低于近十年来的91.85%,还处于相对低估值中,可以有买入的考虑了。
买入股票,可别一次性的全部投入。这里分享一种分批买入的办法。
假如有每股79块多的xx股票,假如你要买股票的钱是8万,你可以买十手,分4次来买,不必一次性买完。
认真观察了近十年来的市盈率,最终得出在这十年里市盈率的最低值为8.17,现在有个市盈率是10.1的股票。所以我们就可以将8.17-10.1市盈率一分为五,切成五个同等的小区间,每降到一个对应的区间就去买一次。
打个比方吧,接下来市盈率为10.1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第一次买入了,买入一手,等到市盈率下降到9.5的时候再进行第二次的买入,买入2手,第三次买入的时机是市盈率到8.9的时候,可以买入3手,等到市盈率下降到8.3的时候再进行第4次的买入,买入4手。
买入后就稳稳的持股,其他的不用担心,市盈率每下跌至一个区间,照计划买入。
相同的,假若股票的价格升高了,也可以将高估值区间划分一个区间,依次将手里所持的股票全部卖出。
Ⅷ 医药行业废水用什么设备可以解决
一、制药废水类别
制药工业是我国水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严重危害水环境安全,是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各级环保部门监管的重点。目前根据出台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把制药工业废水按照种类分为六类: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中药类、生物工程类、混装制剂类。
二、制药废水的产生及其特点
一种药品生产尤其是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往往包括几步甚至是十几步反应,使用的原料达数种甚至几十种,原料的单耗有的高达200:1,这些原料很大部分以“废水”的形式从生产系统中排出到外部环境。这些“废水”污染物含量高、毒性强并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若不能妥善处理,则会破坏水体和生态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这些“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消除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工艺说明
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物化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气浮法、吸附法、电解法和膜分离法;化学法主要有催化铁内电解法、臭氧氧化法和Fenton试剂法;生化法主要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普通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UASB)等。但上述单一处理方法的效果不好,出水水质不稳定,通常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才能保证稳定的处理效果。
四、工艺流程
针对该类废水的特点,我公司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组合的工艺路线。预处理分质分流以提高各股废水的可生化性,消除或降低毒性物质对生化系统的抑制,然后混合进行生化处理,生化一般采用厌氧和好氧结合的工艺,深度处理一般选择化学强氧化或深度生物氧化等工艺。
Ⅸ 医药行业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多少
医药行业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为15%—25%之间比较合理。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汇票、信用卡存款等。一般来说“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越高,说明本企业的资金储备率越高,经营风险越小,偿债能力也越强。
如占总资产比重较低,则说明企业的资金链有一定风险,且偿债能力也越弱。但货币资金也有其两重性。如货币资金过多也说明企业资金利用率不高,势必影响其盈利能力。
因此认为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5%—25%之间比较合理。当然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高一些还是可以关注的。现将货币资金的使用方法做一总结。
首先分析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是否在合理的15%-25%之间,过低则有一定资金压力,过高则盈利能力有保守趋向,同时应观察其与去年增减情况与净资产比重情况与同行业平均值情况。
拓展资料: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作为流通性最强的流动性资产,货币资金对企业意义重大,是重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2020年中报显示,303家披露了货币资金明细的A股上市的医药生物公司,货币资金总存量达到4146.9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9.75%。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哪些企业最“有钱”?本文将统计2020H1 A股上市的医药公司货币资金情况,以剖析行业规律,进而回答以上问题。
01
2020H1医药行业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9.75%,上海医药、白云山、迈瑞医疗位列三甲在2020H1公布了货币资金明细的医药生物企业中,上海医药以252.66亿元的货币资金位居榜首,白云山和迈瑞医疗以184.86亿元和161.71亿元紧随其后。相比2019年同期,前二十强的榜单变化不大,2019年货币资金十强企业中,仅有人福医药被爱尔眼科取代,跌出前二十强。
在细分领域方面,医药商业的货币资金量一马当先,2020H1平均值为33.99亿元,是第二名中药行业的近3倍,这主要是由于医药商业作为中游行业,对上游药企的议价能力较差而下游的应收账款周期较长,因此医药商业企业需要较多的资金储备来进行现金流周转。
02
疫情与净利润增长是货币资金上升的主因
企业货币资金存量与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相关,净利润越多的企业,通常货币资金也越多。2020.上半年339家企业的货币资金与净利润回归分析显示,R2为57.29%,拟合程度较好, 说明净利润对企业货币资金存量影响显著。而在2020H1, 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净利润812.26 亿元,同比增长15.04%, 从而带动了公司货币资金的增加。
Ⅹ 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悉,国家环保总局为加强对制药企业的环境管理,降低排污强度,正在着手制订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记者:国家已经颁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为什么
还要针对制药企业制订专门的排放标准?
负责人: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基本法律制度,是环境执法的依据,也是企业绿色发展的路标。排放标准是根据采用的最佳可得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其制定依据是污染控制技术(生产工艺、污染预防、末端处理等),同时考虑环境风险;表达方式主要是数字限值,也可以是操作标准和技术管理规范。为增强标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局近年来加大了制定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作的力度,逐步由综合类、行业类并行的排放标准体系,过渡到以行业类为主的排放标准体系,增加行业型排放标准覆盖面,逐步缩小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范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有5000多家,具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生产过程原材料投入量大,产出比小、产品附加值较高,污染问题突出等特点。因此,专门针对制药企业制订排放标准非常有必要。
记者: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负责人:我局从2003年开始启动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首先开展了标准体系的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制药工业生产工艺、排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产业的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确定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包含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生物工程类、中药类和混装配制类等六类。2004年底,我局下达标准编制任务,成立了由河北环科院牵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环保总局标准所等单位参与的标准编制组。2005年4月底,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在北京召开了六类标准的开题报告论证会。之后,标准编制组到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山东、广东、湖北等省的典型制药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标准起草工作,目前,已经形成标准初稿。近期拟征求各地方、部门和企业的意见。
记者:总局对《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有哪些具体要求?
负责人:总局对行业排放标准主要有以下要求:一是突出制药行业污染特点,重点控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二是突出行业污染控制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先进技术在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三是不断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促进制药行业结构调整,努力向先进国家生产水平、先进工艺靠齐;四是体现新老源区别对待的原则,新源从严控制,体现超前性和滚动性。
记者:排放标准从启动到最后出台还要做哪些工作?
负责人:按照国家环保标准编制程序和要求,排放标准的编制周期一般为两年,特别复杂的项目可适当延期。《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已经形成标准初稿,下一步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后,将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范围包括环保系统、行业协会、制药企业、科研院所等。凡关心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我局将及时组织编制组对各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研究,修改完善标准文本,并适时召开专家审议会对标准进行技术审查。专家审查通过后,最后由我局召开会议审查批准并会同质检总局发布。
记者:您认为制药企业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应担任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
负责人:排放标准为强制性要求,我国有关环保法律已明确规定“超标排污即违法”,因此,广大企业应把排放标准视为企业的生命线,把达标排放作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希望广大制药企业关注并积极参与标准编制,建言献策,使制订出来的标准更加完善和科学,符合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满足国家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要求。
记者:最后,请您讲一下总局主办“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排放标准研讨会”的目的?
负责人:我局2004年下达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排放标准研讨会”的会议计划。这次会议拟就制药工业排放标准划分体系进行研究,对六类标准初稿进行讨论,就制药企业的污染控制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进行交流,是一个为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工作服务的会议,是一个统一思想、征求意见、交流信息、共同提高的会议。
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建立的、在制药行业内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职能机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进行政策性指导和业务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设国内外一流的研发基地,运用现代化的运行机制,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为解决制药工业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环保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工程技术中心”目前拥有以“中心实验室”、“工艺试验室”、“中试研究基地”、“生产性试验基地”及“示范企业群”为主体的,集科学研究、工艺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营调试于一身的,并可凝聚、释放“产、学、研”联合研发潜能的制药工业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研发基地。
中心实验室配置了色质联机、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总有机碳测试仪、原子吸收、傅立叶红外等国内外一流的的分析测试仪器,以及COD、pH、SS、DO等便携式测定仪,可实现制药工业有毒物质的识别、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实用生物毒理学监测技术研究,为制药工业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研究和分析测试平台。
工艺试验室配备了包括复合厌氧颗粒床反应器(HAR)、CASS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等在内的近百台(套)实验模拟装置。其中小型试验平台是针对制药废水的污染特征设计的,具有先进自动控制系统,同时各处理单元可以自由组合和切换,可最大限度的处理监测数据和获取工艺参数,为开展行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前期咨询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中试研究基地具有多种类型的制药废水源,建有高效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及水资源化等先进的中型扩大试验装备,可根据需求实现单元切换,为制药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化技术小试研究成果的放大及高效处理装备的研究开发提供工艺参数,为科研成果持有者、研究单位、工程设计单位及制药和环保企业科研成果的全面转化、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提供全面的试验条件。
生产性试验基地汇集了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等众多制药企业的数十种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可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放大试验和重大污染物安全处置的试验,达到整体工艺过程的优化组合与处理效能的经济性藕合的试验验证目的,为不同制药品种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及优化提供长效稳定的技术储备和支持。
示范企业群依托华北制药和石家庄制药两大集团等70多家企业构建,涵盖了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半合成类、提取及中药类、生物工程类、制剂类等等主要种类,为制药工业污染控制新技术成果转化、新型高效工艺设备的产业化以及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方法的推广提供了示范场地。
“工程技术中心”确定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制药废水处理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的研发及应用、制药行业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及优化调控、制药工业废弃物生态安全与重大事故应急体系的构建、绿色产品设计及清洁生产、制药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标准研究等。本着“研发体系社会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的宗旨,本中心主要开展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程;建设环保新技术示范工程,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展国内、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培养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展相关领域环保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承担相关的工程技术评估和工程化验证;开展环境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工程技术中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运行管理经验,初步形成了可凝聚、释放“产、学、研”联合研发潜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理念。通过机制创新,整合社会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物质条件和研究开发资金等有限的科技资源,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在研发方向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科技需求课题,对重大研发课题及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首席专家,项目实施过程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面向社会组织优秀科技人员,重点开展制药工业领域的重点项目攻关,力争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制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多年来,工程技术中心开展了制药等工业行业的一系列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包括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处理技术、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工业化生产技术、高含硫沼气脱硫技术、厌氧处理Vc废水回流技术、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应用技术、含硫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气体净化专用设备、Hb菌渣与青霉素菌渣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等在内的40多项成果和技术,其中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处理技术、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工业化生产技术、含硫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气体净化专用设备等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专利。
海正药业
建设EHS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已拥有抗肿瘤、抗寄生虫、心血管系统、抗感染类(包括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内分泌调节剂、抗抑郁等七大类产品。
以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海正药业围绕“降低三废排放、降低溶媒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公司在现有溶媒回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根据已投产和预投产的产品及各种溶媒使用的数量、性质,建立新的有机溶剂回收中心。
公司设立外沙厂区的一个发酵车间为试点,进行电机变频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效果显著,节电率在12%以上,供用电回路中高频谐波、瞬变电压、浪涌电流得到了有效遏制,设备故障率有所下降。
公司提高冷却用水和去离子废水的回用率,可以减少其它环节中的用水量,达到节水的目的。目前,公司外沙厂区通过对水的循环利用,用水总量减少近50%。
公司还对发酵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将发酵废渣添加豆粕等使之重新发酵,开发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增加收益,目前小试已获成功。
以清洁生产为重点,全面改进装备和工艺
海正药业在清洁生产过程中始终把改进装备和提高工艺水平作为工作重点。
对发酵尾气处理系统的改造,重点是解决无组织排放。公司采用高效旋击分离技术和水膜喷淋装置,对真空泵尾气、引风机尾气和发酵渣气流干燥尾气进行整治,对污水处理站加盖闭密,安装喷淋吸收装置和生物脱硫装置,使气体的分离效率高达95%以上,被分离后排出的气体干净清洁,无发酵液和泡沫带出,达到尾气排放标准。
采用先进的微滤、纳滤设备对肿瘤抗生素产品的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产品收率可提高20~30%,同时大大减少废水排放。因此,公司拟将引进国外先进的膜过滤设备,对岩头厂区的车间进行技术改造。
以结构调整为根本,构筑生物产业优势
海正药业始终把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作为全面实施清洁生产的根本。在不断淘汰污染大的老产品的同时,发展高效能、低消耗、低污染或基本无污染的新型产业。
公司力求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高科技产品,不断扩大原料药(API)和药物制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原料药出口的同时,加快API制剂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的步伐,尽快形成天然药物、出口制剂、基因重组药物和研发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
海正药业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目前正面临着由传统发展向科学发展的经济转型。公司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和谐作为基本政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源头控制、污染防治、风险评估、清洁生产、健康安全、危害辨识、防火防灾和社区交流等活动,推进建设现代化企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