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苹果12用的处理器
据我了解,iPhone12今年在全面支持5G成本大提高的情况下,价格还不涨的最大功臣无非就是5nm工艺制程的A14处理器了,先和我一起来看看苹果A14处理器性能特点吧~^_^
一、A14的性能提升有多大呢?
1.相比上一代的iPhone 11系列,iPhone 12系列除了支持5G,A14芯片的性能提升也值得期待。相比上一代苹果A13性能提升巨大,其中CPU性能提升了40%,而GPU性能提升了50%。作为比较,高通每代的骁龙旗舰芯片也就提升10%或20%左右
按照常理来说,iPhone 12的处理器工艺更先进,网络功能更强大,又是技术上的进-步迭代升级,自然是性能表现也更为强悍的
2.其实我们可以发现,A14硬件规格上的升级重点,放在了NPU上。核心数从A13上的8核变成了16核,算力从6 TOPs增加到了11 TOPs,升级幅度相当惊人,和CPU、GPU性能上的挤牙膏形成了鲜明对比
3. 5nm制程可能是最大亮点:就CPU和GPU的性能提升幅度来说,A14显得有点名不副实,甚至更像是一个小幅升级版的“A13+”。但A14还头顶着一个首款5nm芯片的光环,这有可能成为A14芯片带来的主要惊喜之一
4.iPhone 12全系的A14仿生芯片的性能跑分是目前最强的,安卓旗舰骁龙888、麒麟9000连它的上一代A13都比不过,这也是iPhone 12预计五年之内流畅运行的资本,但iPhone 12的实际游戏体验一般,由于iPhone 12的6.1英寸机身非常小巧,内部是双层主板,进一步压缩了它的散热空间,双层主板的iPhone散热不好是通病,虽然性能无敌,但游戏发热也是它长久以来的问题,《原神》20分钟就会很烫、《和平精英》、《王者荣耀》都发热、并且它还是60Hz刷新率,在安卓普遍90Hz、120Hz甚至还有144Hz一众电竞手机中,iPhone 12没有发挥出它游戏性能上的优势,比较可惜,苹果玩游戏比较好是单层主板的iPhone xr
二、最后就是功能性了
iPhone12内置了NFC芯片,同时也采用Face ID功能,这两个功能可以保证iPhone12在未来几年的使用中的便利性;另外iPhone12还支持PD快速充电技术,小宅猜测这种技术在未来会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只要是支持PD充电技术的充电器,iPhone12都是可以使用的
三、小结
A14芯片的性能提升如此之大,也不知道功耗和温度控制的怎么样,因为5G基带也是耗电大户,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散热问题,那么再好的性能也会影响用户体验,毕竟5G手机的温度一直都是个问
② 苹果手机每一代的处理器都比前一代快50%真的假的
假的,照着么吹牛逼的话那苹果手机现在的速度不是比一万兆的速度还快!要是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手机比那是真的!
③ 苹果iPhone哪一代处理器较上代提升最大
iPhone5S为iPhone5的2倍来,自5为4S的2倍,4S为4的2.2倍
只有6和6P在iPhone5S的基础上提升30%,和屏幕有关系
6和6P为A8,5S为A7,5为A6,4S为A5,4为A4
自己可以对照下
④ 为什么苹果处理器最近几年突飞猛进
这是一篇迟来的评测,因为在4月19日星期一,苹果刚刚发布了全系列的新PowerBook和iBook共8个型号,配置有不少提升而且价格保持不变,而我们本次评测的对象PowerBook G4 12和iBook G4 12几天之内就沦为上一代的产品,尽管在几天之前,它们还是最新的,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啊:)。根据我们从苹果内部得到的消息,新发布的8款PowerBook和iBoo k将在下个月中下旬开始在国内发售,有兴趣的朋友看完这篇评测要赶快准备好银子了:)。 为此我们在发布前重新编辑了这次的评测,这两款机器的性能不再作为我们的重点,并且补充了新PowerBook和iBook的内容,由于我们的读者大多数是PC用户,但是对Mac这一从软件到硬件都与PC不同的电脑产品非常好奇,因此我们把重点转移到工业设计和一些观念的差异上,本站之前和《数码》杂志合作的专栏曾经刊登过一篇《我应该买苹果吗?》,讲述了一些Mac和PC在使用观念上的差异,但该文章更多的是从导购的角度去阐述一些基本观念,帮助PC用户去明确自己是否应该选择Mac,这次的PowerBook Vs无可置疑的专长,我们也希望能把这个专长延续到苹果笔记本电脑中,毕竟对于以笔记本电脑为主题的我们来说,缺乏苹果笔记本电脑的题材是不完整的。 我们曾经与国内的一些Mac网站和苹果官方进行了一些交流,他们对该文章表示赞许的同时,也对我们从PC用户的角度来阐述这一方式感到好奇,从中我们发觉到PC和Mac用户在使用和选购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同时从软件到硬件深入了解Mac和PC两个平台的“两栖高手”还是相当的少,许多PC用户只是被苹果笔记本电脑的出色工业设计所吸引引发兴趣,但最终在使用观念的差异和资源获取的相对困难前却步,这让我们萌发了做苹果笔记本电脑评测乃至应用专题的念头,有鉴于我们之前以PC角度看Mac的iPod评测大受好评,我们尝试推出了这篇PowerBook Vs的网站服务器则是运行Windows 2000 Advance Server+SQL Server的Intel服务器,期间使用了数十种各个方面的软件,并且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和运行各种版本的Windows PC有大量的互动,如果本文再次获得好评,SunDigi.com将会继续发布有关PC用户向Mac平台转换的软硬件应用专题并且加入更多有关苹果的报道。 PowerPC处理器,PowerBook和iBook的历史 苹果的笔记本电脑只有两个大系列,分别是PowerBook和iBook,前者主要是为了高端专业应用而设计,属于苹果的高端机器,后者则针对中低价格的教育和个人市场,属于苹果的入门级机器,如果要用一个词语分别形容PowerBook和iBook,那么PowerBook应该是“专业”,而iBook则是“可爱”,这从它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两者从外观,配置到价格都有很明显的区别,好像最新最快的CPU,大显存的高端显卡,Superdrive光驱(DVD-R/RW),千兆网卡,金属机壳和Firewire800接口,PC卡插槽,高画质宽屏和高容量内存/硬盘一直是PowerBook的专利,iBook标配是不会有的,甚至PowerBook G4 12有些都不会具备,不过苹果看来正在逐渐放宽这个限制,因为最新的iBook G4 14已经可以以BTO的方式在下单订购的时候选择SuperDrive光驱:)! 有鉴于PowerBook和iBook在定位和实际配备的区别,我们在以下会简要介绍其处理器,PowerBook和iBook的历史,希望能帮助初次接触Mac的朋友了解两者的基本情况: 处理器:之所以要先说处理器,是因为早期的苹果处理器分类非常混乱,我们只以应用在苹果上的处理器举例,还有很多处理器是IBM和Motorola有开发但是没有被苹果使用过......最早的Motorola MC68000/MC68HC000/MC68020/MC68030/MC68LC040是Motorola自家的16bit CPU,不属于PowerPC处理器架构,我们姑且称为G0(这只是为了表示方便,其实不是正式的官方名称),后来Scully促成了PowerPC联盟,IBM和Motorola开始共同合作研发和生产PowerPC系列处理器,PowerPC 601/601+是最早采用32bit的PowerPC架构处理器,我们姑且称为G1(只是为了表示方便,并非正式的官方名称),后来的PowerPC 603/603e/603ev/604/604e我们姑且称为G2(只是为了表示方便,并非正式的官方名称),再后来的PowerPC 750系列被苹果官方正式命名成G3,随后的MPC 74xx系列被苹果官方命名成G4,PPC 970系列被命名成G5。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PowerPC架构处理器都被苹果采用,除了苹果使用PowerPC处理器之外,IBM自家的部分服务器和Motorola的一些与电脑无关的工业设备也使用这些处理器(例如车载控制器之类)。 PowerPC 601/602/604系列都没有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而是应用在苹果的台式机和服务器中,只有MC68000/MC68HC000/MC68030/MC68LC040和PowerPC 603系列应用在早期的PowerBook中,下图是MC68000,苹果第一台“便携式电脑”Macintosh Portable(1989年9月)所使用的处理器: 图为:MC68000处理器 下图是MC68030的两个版本,最早使用在1991年10月推出的PowerBook 140上: 图为:MC68030处理器 这是PowerPC 603e,最早使用在1995年8月推出的PowerBook 500中: 图为:PowerPC 603e处理器 在此给大家一个小插曲,PowerPC处理器也有应用在Windows机器上的,而且正是由IBM出品的,隶属ThinkPad Power Series:),有820和850两个型号,1995年6月推出,属于天价级别的工作站机器,当年售价达到12000美金!!运行Windows NT操作系统(现在不必奇怪为什么Windows NT操作系统支持PowerPC处理器了:),同时还支持IBM自家的OS 2,Unix类的Solaris和AIX,在1995年,ThinkPad Power Series850已经内建硬件视频采集模块,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收录电视信号,可谓ThinkPad中的贵族+异类。不过IBM也就出了这么几款使用PowerPC处理器的笔记本,以后再也不见踪影,但在IBM自己的服务器上PowerPC处理器应用很广泛。 我们找来了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在日本发布时的珍贵资料扫描件,让大家见识850当年的风采:),机身左下角有醒目的PowerPC字样:): 图为: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在日本发布时的珍贵资料 最后一代使用PowerPC 603ev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是1997年2月推出的PowerBook 3400,IBM和Motorola的合作从G1~G3年代一直持续,两家时常有生产一个相同的型号,为了区分,IBM生产的称为PPC(PowerPC),Motorola生产的称为MPC(Motorola PowerPC)。不过苹果一般只会在机器规格上标注PowerPC,而不会告诉消费者是用哪个公司的处理器:(。 下图是IBM生产的PowerPC 750处理器,也就是苹果称为G3的处理器: 图为:IBM生产的PowerPC 750处理器 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G4处理器面世,Motorola开发了有利于多媒体性能加强的Ativec(也就是后来的Velocity Engine/极速引擎),但IBM将PowerPC处理器的重点放在服务器上,认为Ativec是多余的东西,因此只是取得了授权但是没有加入实际生产,转而生产自己的Power 4系列处理器用于服务器,后来的G5其实就是Power 4处理器的简化版。由于IBM没有加入生产,Motorola于是从此包办了所有的G4处理器,现在看来,这似乎是苹果的一个错误选择,由于Motorola在G4处理器的研发和制造工艺上进展缓慢,造成Mac自1999年到2002年来主频上一直落后于PC,而此时正是Intel和AMD主频大战的高峰时期,PC的主频突飞猛进,而苹果电脑的主频却只能缓慢前进,有18个月G4最快的主频都只有500MHz,当18个月后苹果发布G4 733MHz的时候,PC的Pentium 4已经到1.5GHz.....在Motorola的这种拖累下,苹果还出现过高端处理器供货不足,将低端处理器机种直接以高端价格发售的尴尬纪录。实际上,IBM生产的PowerPC 750(G3),在后期已经达到1GHz 512K L2的水平,Power 4处理器更加是成功作品,以至于当时曾经有谣言说G4处理器要改用Power 4:),当然最后并没有兑现。 下图是Motorola生产的MPC 7400处理器: 图为:Motorola生产的MPC 7400处理器 也许是吃够了Motorola的苦头,在进入G5年代后,苹果开始选择IBM生产的PowerPC 970系列作为G5处理器。所以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一点,G0是Motorola的独家产物,G1到G3由Motorola和IBM联合生产,而G4由Motorola包办,G5由IBM包办。下图是IBM生产的PowerPC 970处理器(也就是被苹果称为G5的64bit处理器),右边的Power PC 970 FX是X Serve G5使用的处理器(也就是之前网上PowerBook G5谣言的来源,呵呵!),左边的则是PowerMac使用的,主频从1.6GHz到2GHz: 图为:IBM生产的PowerPC 970处理器 呼呼,很混乱是不是,之所以要写这些处理器的历史陈迹,主要是因为希望在下文中使用比较准确的称呼,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苹果自己的命名有时候也乱套,例如苹果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都称为PowerBook,使用的处理器有G0和G2(没有用过G1),但并没有所谓PowerBook G0/G2的称呼,最令人迷惑的是PowerBook G3的最后一代产品(代号Pismo)居然又直接叫做PowerBook而不继承PowerBook G3的系列名称…… 参考资料:网络
⑤ 苹果处理器性能排行
1、截止至最新的iPhone XS上搭载的A12,从iPhone 4首次搭载A4处理器开始,目前已经有9代的苹果A系列处理器;
2、A4是一颗45nm制程的ARM Cortex-A8的单核心处理器,GPU为PowerVR SGX 535,L2的缓存为640KB,在同等频率下性能表现好于三星S5PC110,但是其核心的结构和此前使用的三星处理器十分相似,仅仅是主频升高,核心的CPU架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3、A5是第一款苹果设计的双核处理器芯片,号称 CPU 的是初代 iPad 的两倍,GPU 是初代的 9 倍;采用了支持多核心的Cortex-A9架构处理器同时搭配Powervr SGX543图形芯片;A5X是其性能的加强版,图形处理器采用的是四核心,用于第三代iPad,图形处理能力为iPad 2上的两倍;
4、A6由苹果旗下的子公司Intrinsity设计、三星代工制造,采用了独特架构设计,性能介乎于Cortex-A9和Cortex-A5之间,基于32nm工艺制程;能够动态调整CPU电压/频率特性;GPU集成的是一颗三核心的PowerVR SGX 543MP3图形处理单元,性能是A5的两倍多;
和A5一样,A6X是专为iPad推出,在CPU主频上提高,GPU更换成SGX554MP4,拥有四核心;
5、A7采用的是全新的64位设计,使用Arm-v8 64位指令集,自家的Cyclone架构;A7处理器的性能比iPhone 5上的A6快2倍,是初代iPhone上使用的处理器的40倍,图形能力是初代的56倍。此外还开始搭载协处理芯片M7,专门负责计算手机的各项传感器数据,并且可以保持极低的功耗;
6、A8采用了最先进的20nm工艺制造(台积电代工),面积更小巧,能耗比更为出色,也同时继承了专门的M8运动协处理器;相比于A7,A8在CPU性能提升25%,图形性能提高了50%;
A8X集成多达30亿个晶体管,介于NVIDIA GK104 35亿个、GK106 25亿个之间,在CPU上采用三核心设计比A7提升了40%,2GB的内存,GPU型号为PowerVR GX6850;
7、A9处理器拥有双版本和代工厂,6s为APL0898,封装的是三星2GB LPDDR4 RAM由三星代工,14nm;6s Plus 的 A9 处理器型号为APL1022 ,封装的是海力士 2GB LPDDR4 RAM,由台积电代工,16nm;
A9是A8性能的130%,单核的跑分为2526分,多核为4404分;A9X回到双核心设计,GPU采用6个GPU单元,总共12个GPU核心,用有384个流处理器;
8、A10内核上的编号为TMGK98,延续了A9 TMGK96,而核心面积大约125平方毫米,封装使用了台积电最新的InFO技术;A10 Fusion性能是第一代iPhone芯片的120倍,比iPhone 6s中的A9提升40%。同时这是A系列的首个四核处理器,采用的是两个大核和两个小核的设计;
高性能核心的运行速度最高可达iPhone 6 的2倍,而高能效核心在运行时的功率则可低至高性能核心的五分之一;
9、A11采用台积电最先进的10nm工艺制程,采用六核心的设计,大河性能相比A10提升25%,4颗小核相较A10提升70%,多性能处理提升75%;搭载的GPU是苹果自研的三核心 GPU ,性能较 A10 性能提升 30%,而功耗则降低了 50%;首次搭载神经网络引擎,用于AR和图像识别;
10、A12的处理器采用最新的7nm的制程,使用的是苹果自研Fusion架构,均为2(性能核心,性能提升15%)+4(能效核心,功耗表现提升50%);GPU采用新一代自研GPU,核心从三核升级到四核,官方性能提升了50%;神经网络从双核升级为八核能够实现50000亿次计算次数;
根据苹果的数据,2个大核提升15%,4个小核功耗表现提升50%;采用了新一代自研GPU,核心数升级为4核,性能提升50%。
⑥ iphone历代手机的处理器都是什么
1、A4
苹果在2010年1月27日正式发布A4芯片,这颗芯片堪称苹果的处女作。它采用一颗45nm制程800MHz ARM Cortex-A8的单核心处理器。
在同等频率下性能表现好于三星S5PC110,但是其核心的结构和此前使用的三星处理器十分相似,仅仅是主频升高,因此A4芯片并不能算苹果真正意义上的成果,但这却为苹果实现真正自研奠定了基础。
2、A5和A6
A5是苹果首款双核处理器,发布于乔布斯的遗作iPhone 4S,其拥有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更低的功耗。
苹果A6是苹果公司于2012年发布的处理器,这颗处理器由苹果设计,三星负责生产组装。它是一款ARM架构双核处理器,采用ARMv7-A指令集,性能介于Cortex-A9和Cortex-A15之间,性能表现比高通Krait 300强。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A6只是一颗双核处理器,而搭载A6的iPhone 5在跑分榜上却将不少采用四核处理器的安卓机皇踩在脚下,苹果借此也向众多发烧友证明一款处理器性能怎样,不能光看单纯的核心数量。
3、A7
对于苹果和发烧友来说,A7绝对可以被称为一代神U,它为手机处理器打开了64位时代的大门,具有巨大的划时代意义。A7在iPhone 5s上首发,它采用的是全新的64位设计,使用Arm-v8 64位指令集,自家的Cyclone架构,采用28nm工艺,主频为1.3GHz。
凭借这颗强大的处理器,iPhone 5s由此成为了苹果最经典机型之一,它支持升级到iOS 12,目前我仍然能够用iPhone 5s流畅运行主流软件,看视频和网页完全没问题。
4、A8和A9
A8处理器是苹果公司自行研发的第二代64位手机处理器,它依然采用的是Cyclone架构,主频参数提升至1.4GHz,这颗处理器被用于2014年10月份发布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之上。
A9处理器是第三代双核心64位移动处理器,采用台积电16nm技术/三星14nm技术,被用于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SE上。
5、A10
A10处理器是苹果首款四核处理器,采用64位设计,拥有33亿个晶体管。因为A10处理器拥有两个高性能核心和两个高能效核心,所以它并不是真正的四核处理器。
当然,它的性能仍然强悍,其综合体验完全不比搭载高通骁龙845的安卓机差,而苹果也号称A10处理器已经达到了主机级别的性能。
6、A11
在A11上,苹果的自研实力凸显而出,其CPU、GPU、性能控制器、神经网络引擎都是由苹果自主研发,这颗处理器首先被应用于iPhone 8、iPhone 8 Plus以及iPhone X之上。
A11仿生芯片不仅拥有强大的性能(A11的单核跑分达4200分,多核达10000分,比骁龙835单核多110%,多核多55%),还拥有神经网络引擎。它的神经网络引擎采用了双核技术,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6000亿次!
7、A12和A13
A12是2018年发布的六核心仿生芯片,首先应用在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三款机型上。它采用7nm工艺技术,CPU部分采用自研Fusion架构,性能比之前的A11提升15%,功耗降低50%。
A13是2019年9月发布的仿生芯片,首先应用在了 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上。
其采用台积电升级版7nm工艺,集成85亿个晶体管,CPU为六核心设计,GPU为四核心设计。同时,A13还有一个8核的神经计算引擎,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15%。
⑦ 求高手给我看下苹果mac这三款处理器哪款更强
当然是i7 九代(八核芯,酷睿4.8Ghz)>i5 九代(六核芯,酷睿4.5Ghz,初始主频高没用)。
⑧ 手机处理器哪一个最高
手机处理器排行榜目前最高的有:苹果的A12处理器、高通的骁龙855、麒麟980等。值得推荐麒麟980的处理器。
麒麟
980在全球创造了六项第一,分别是:全球首款商用7nm手机SoC芯片、全球首款Cortex-A76 Based
CPU、全球首款双核NPU、全球首款Mali G76 GPU、全球首款1.4Gbps Cat.21 Modem和全球首款支持 2133Mhz
LPDDR4 X的手机SOC。而这些成绩则是他们历经多代产品迭代,从立项到发布36个月耕耘获得的成绩。
在这个芯片研发的过程中,华为需要投入是多方面的。例如面对7nm芯片的设计难度大大增加的现状。因为7nm相当于70个原子直径,逼近了硅基半导体工艺的物理极限,麒麟
980想要在针尖上翩翩起舞,还需要克服复杂的半导体技术效应及晶体管本身的三维电阻电容带来的影响,其挑战之大超乎想象,这是华为首先需要解决的。其他如将CPU、GPU、ISP、DSP和NPU等产品高效地整合到一起,也是华为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⑨ 为什么英特尔第八代酷睿处理器被称为历代酷睿性能提升最大的一代
Intel官方给出的数据是,8代酷睿相较7代酷睿性能提升了40%,相比5年前的PC性能直接提升2倍,不经意间,这就成了历代酷睿性能提升最大的一次。
⑩ 苹果CPU是如何每年获得巨大进步的呢
Intel这几年的进步在于指令集优化和新指令集技术,比如SNB增加了AVX,LVB增加FP16和随机数指令,HSW划时代的加入了AVX2,FMA3,TSX指令集,FIVR电压控制器,优化指令延迟平均IPC提高10%,至于什么ROB从SNB的6到8,(SKL还是8),同时运行的微操作能力从SNB的168到192(SKL到224)就不说了AVX2支持整数256位SIMD,FMA3让理论浮点性能翻倍,可是结果是什么。最支持AVX2的程序是什么你知道吗?Prime95和AIDA64拷机,结果HSW功耗爆炸,FIRV反而加剧了功耗问题,但是跑的benchmark基本不支持,TSX指令集还出了bug,结果就是这个全新的产品变成了hotwell异常尴尬(当然。现在H265 HEVC支持AVX2 FMA3了,Intel cpu如果使用最新编码器,编码器更新很快,最好会自己下载,就能发挥双倍于AMD同核心的FMA性能,一堆E5 V3热泪盈眶),到了BDW,终于14nm了,结果成了打酱油的一代,加入了ADX指令集,其实跑圆周率有帮助,但要用y-cruncher这种软件,什么wprime和superpi效果不明显,到了SKL,再次增加了decoder和微操作能力,同时提高了AVX2在部分算法下的峰值性能,同时平均IPC再次提升10%,但是日常你只能看见这10%的IPC提升,于是还是挤牙膏。Skylake-X支持了AVX512,浮点峰值再次翻倍,但是SKL-X再次遇到了HSW的问题,P95最早支持AVX512,结果还是拷机爆炸实际用不到,其实能支持AVX512的软件如下,y-cruncher,linpack,sisoftware sandra,这些测试都显示了IntelCPU巨大提升,性能更是可怕,比如7900X通过支持AVX512的y-cruncher跑出了5000万位圆周率不到2秒的成绩,这个苹果跑5000万圆周率得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