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减污降碳新标杆 | 鹏凯环境潮州湘桥区装配式污水厂项目入选《水环境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案例》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水环境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案例》,表彰并推广行业内的创新解决方案。鹏凯环境的“潮州市湘桥区装配式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脱颖而出,入选案例。这一荣誉彰显了鹏凯环境在推动水环境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的实力与决心。
潮州市湘桥区项目旨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河涌水系生态环境。项目在湘桥区建设了两套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处理设备,采用鹏凯环境自主研发的低碳高效技术产品。设计总规模达35000吨/天,主要出水指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鹏凯圆-低碳高效装配式污水厂是鹏凯环境技术创新的成果,集绿色、节能、高效于一身,展现出了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效益。该项目不仅提升了污水处理效率,实现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大幅减少碳排放,而且投资省、占地小、建设快、能耗低、寿命长及运维简等优势显著,树立了多赢典范。
减污降碳协同,鹏凯环境作为装配式污水厂开创者及水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将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与模式创新,推动更多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为美丽中国建设及“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❷ 污水处理,再生水等免增值税政策被取消 企业有何反应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以下简称78号文),自2015年7月1日起,征收增值税,后返还70%,即需要缴30%的增值税。这意味着污水处理、再生水等免增值税的政策被取消。政策出台后,引起了业内关注和讨论。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认为,长期以来,国家对污水处理行业比较重视。行业中大部分项目是减免税收的,但恰恰因为减免税收,污水处理行业的交易结构、收费体系中,都没有算入增值税以及所得税的环节。78号文的发布打破了产业发展的均衡。
“政策的初衷是支持产业发展,同时能让环保企业守法,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多年享受到减税的产业来说,其实无形中加大了负担。”他说。
济邦咨询公司总经理张燎认为,新政策的出台多且快,但有些考虑欠周详。当然,如何平衡速度和质量本身也不容易。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表示, 78号文所影响的企业正在以PPP中所包含的BOT模式运行污水处理厂,这将冲击本身就落地不畅的PPP模式,因为其中并未要求地方政府对民营资本做出合理补偿。
薛涛还表示,污水处理行业本身竞争比较充分、利润低,现在又减去30%的利润,会产生很多不稳定因素。类似文件出台之前,应该要求地方政府及时调价。
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领域服务多年的律师刘敬霞认为,78号文的出台加大了污水处理企业的负担。预计原来做BOT的污水处理厂会要求调价,将税收反映到成本中。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高宏坪认为,从现金流上来讲,很多环境项目公司和地方政府之间签的BOT、TOT协议大多是按月付和按季付,经常有政府拖欠不能及时支付的情况,导致运营企业现金流压力特别重。此次开征增值税,将进一步加剧项目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❸ 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些
一般污水处理包括五种典型的工艺,具体如下:
(1)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间歇活性污泥法也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个或多个SBR池组成,运行时,废水分批进入池中,依次经历5个独立阶段,即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进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应及沉淀用时间控制,一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依负荷及出水要求而异,一般为4~12h,其中反应占40%,有效池容积为周期内进水量与所需污泥体积之和。
比连续流法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耐负荷冲击的能力强;由于底物浓度高,浓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现缺氧、好氧状态,能抑制专性好氧菌的过量繁殖,有利于生物脱氮除磷,又由于泥龄较短,丝状菌不可能成为优势,因此,污泥不易膨胀;与连续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装置结构简单,当水量较小时,只需一个间歇反应器,不需要设专门沉淀池和调节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运行费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
这种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10~40min),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悬浮的和胶态的有机物,再通过液固分离,废水即获得净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饱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回流的,引入再生池进一步氧化分解,恢复其活性;另一部分剩余污泥不经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处理系统。
分别在两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两段进行。它适应负荷冲击的能力强,还可省去初次沉淀池。主要优点是可以大大节省基建投资,最适于处理含悬浮和胶体物质较多的废水,如制革废水、焦化废水等,工艺灵活。但由于吸附时间较短,处理效率不及传统法的高。
(3)氧化沟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沟槽中设置两个曝气转刷(盘),也有用表面曝气机、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气装置的。曝气设备工作时,推动沟液迅速流动,实现供氧和搅拌作用。
与普通曝气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基建投资省,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污泥产量少,还有较好的脱N、P作用,适应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4)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应器前部设有预反应区(占池容积的10%)。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并实现连续进水,间歇排水。预反应区一般处在厌氧和缺氧状态,有机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该区还具有生物选择作用,抑制丝状菌生长,防止污泥膨胀。被吸附的有机物在主反应区内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应连续进水,解决了来水与间歇进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该工艺沉淀效果较差、净化效果变差,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泥负荷较低,反应时间长,设备容积增大,投资较大。
(5)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如VFA),并以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 进行反硝化。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随后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系统中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正有利于该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
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厌氧-缺氧池只需轻缓搅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沉淀池要避免发生厌氧-缺氧状态,以避免聚磷菌释放磷而降低出水水质和反硝化产生N2而干扰沉淀;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挟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果不可能提高。
❹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手续
第一步:建垃圾综合处理厂步骤:
根据投资项目,如县城垃圾综合处理厂,成立法人公司;
以新成立的垃圾综合处理厂公司名义向投资垃圾总处理项目所在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报送投资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申请文件。得到当地政府批复后,即可邀请当地土地局、建设局、环保局协同选址,垃圾综合处理厂厂址要求距村庄距离一公里左右,尽量远离村庄,如果离村庄近,那么选在村庄人群密集点下风向;
找生产垃圾分选发酵制肥成套设备的公司技术人员确定垃圾综合处理厂工艺方案,确定BT,BOT运营模式,工艺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到政府要求和企业自身盈利模式,并做垃圾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议书;
新成立垃圾处理厂公司与当地政府签定《城市生活垃圾特许经营协议书》;
委托设计院做《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得到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环评部门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得到当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垃圾综合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出来后,还需要得到当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即可申请本省、本市项目补助和国家国债资金;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工作做好后,要得到当地政府同意建设批复、土地部门《土地选址意见书》后,即可开工建设,边建设边办其它手续。
垃圾综合处理厂投资方式:①申请发改委资金,地方政府自行投资,委托经营(一般不超过八年);②BOT投资方式建设,即企业投资,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包括土地无偿划拨,协助建设期申请省、市项目补助和国家国债资金。一般企业经营25--30年,而后无偿移交地方政府。③BOO投资方式建设,即企业投资,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协助建设期申请省、市项目补助和国家国债资金。土地由企业自行购买,产权永远归企业所有。
优惠政策:建垃圾综合处理厂当地政府支持:①建设部规定垃圾处理项目可以有25—30年的特许经营权,企业可垄断经营25—30年;②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项目用地,若企业自行购买项目用地,可享受公益事业优惠用地政策。③当地政府每吨给予55元—140元的垃圾处理费用补偿。④利用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如有机肥料、塑料等产品的销售减免税收。⑤水、电消耗按成本价计算。⑥在建设期政府提供国债资金支持和环保专项资金支持。 ⑦鼓励银行资金支持和参与。⑧投产后,可申请科技创新资金和环保项目以奖代补资金。
(4)污水处理下项目落地流程扩展阅读:
建筑垃圾是在对建筑物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是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根据建筑垃圾的产生源的不同,可以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顾名思义就是在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项目当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就是在对建筑物拆迁拆除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广泛地侵蚀作用,对于建筑垃圾如果实行长期不管的态度,那么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居住生活条件,土地质量评估等都有恶劣影响。首先大量的土地堆放建筑垃圾后,会降低土壤的质量,降低土壤的生产能力;建筑垃圾堆放于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一些粉尘颗粒会悬浮于空气中,有害人体健康;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长期的堆积是建筑垃圾的有害物质渗入到地下水域,污染水环境;如果建筑垃圾在城市中堆放的话,对城市环境,美观度都不利;建筑垃圾的堆放可能存在某些安全隐患,随时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