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超滤膜对氨氮的去除率

超滤膜对氨氮的去除率

发布时间:2025-09-30 19:37:47

① MBR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施工临时用电的存在问题及正确做法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是由膜分离和生物处理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瞎凳、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最早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工业,随着膜材料和制膜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经涉及到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冶金、食品、石油化工和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1、MBR技术在国外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1969年美国的Smith等人首次将活性污泥法与超滤膜组件相结合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研究,该工艺大胆地提出了用膜分离技术取代常规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利用膜具有高效截留的物理特性,使生物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在F/M低比值下工作,这样就可以使有机物尽可能地得到氧化降解,提高了反应器的去除效率,这就是MBR的最初雏形。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有关MBR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1970年,Hardt等人使用完全混合生物反应器与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获得了98%的COD去除率和100%去除细菌的结果。1971年,Bemberis等人在污水处理厂进行了MBR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1978年,Bhattacharyya等人将超滤膜用于处理城市污水,获得了非饮用回用水。1978年,Grethlein利用厌氧消化池与膜分离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B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75%.
在这一时期,尽管各国学者对MBR工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当时膜组件的种类很少,制膜工艺也不是十分成熟,膜的寿命通常很短,这就限制了MBR工艺长期稳定的运行,从而也就限制了MBR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制膜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向前发展,MBR工艺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日本研究者根据本国国土狭小!地价高的特点对MBR技术进行了大力开发和研究,并在MBR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走在了前列,使MBR技术开始走向实磨亮旅际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MBR技术得到了最为迅猛的发展,人们对MBR在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都进行了研究,MBR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得到了快速的推广。
20世纪的最后几年,人们围绕着膜生键迅物反应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关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从实验室小试!中试规模走向了生产性试验,应用MBR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也逐渐见诸报道。1998年初,欧洲第一座应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在英国的Porlock建成运行,成为英国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里程碑。
本世纪初,人们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方兴未艾,使得该项技术正在逐渐趋于成熟。
2、MBR技术在国内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我国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1991年,芩运华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MBR在日本的研究状况,这是我国学者对膜生物反应器做的较早的报道。随后,江成璋等人进行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研究。1995年,樊耀波将MBR用于石油化工污水净化的研究,研制出一套实验室规模的好氧分离式MBR.
从1995年以来,我国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始全面展开,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对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特性、膜通量的影响因素、膜污染的防止与清洗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2000年,顾平采用国产中空纤维膜对生活污水做了中试规模的MBR研究,结果表明:MBR工艺出水悬浮物为零,细菌总数优于饮用水标准,COD和氨氮的去除率都高于95%,出水可直接回用。2001年,张立秋等对一体式MBR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设计参数HRT、SRT等进行了理论推导,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并对膜堵塞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提出了膜内部生物堵塞的存在。
虽然,我国在MBR技术的研究探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同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研究试验水平还比较落后,由于国产膜组件的种类较少,膜质量较差,寿命通常较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在我国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已有应用,但到目前为止,设计完善、运行良好的应用膜生物反应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还未见报道。
3、MBR工艺的分类
膜生物反应器主要是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根据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可将膜生物反应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和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3.1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是指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分开设置,相对独立,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通过泵与管路相连接#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该工艺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各自分开,独立运行,因而相互干扰较小,易于调节控制,而且,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之外,更易于清洗更换#但其动力消耗较大,加压泵提供较高的压力,造成膜表面高速错流,延缓膜污染,这是其动力费用大的原因,每吨出水的能耗为2~10kWh,约是传统活性污泥法能耗的10~20倍,因此能耗较低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3.2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起源于日本,主要用于处理生活污水,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也热衷于它的研究和应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组件直接安置在生物反应器内部,有时又称为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依靠重力或水泵抽吸产生的负压或真空泵作为出水动力#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该工艺由于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之中,减少了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而且该工艺用抽吸泵或真空泵抽吸出水,动力消耗费用远远低于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每吨出水的动力消耗约是分置式的1/10.如果采用重力出水,则可完全节省这部分费用。但由于膜组件浸没在生物反应器的混合液中,污染较快,而且清洗起来较为麻烦,需要将膜组件从反应器中取出。
3.3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也是将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之中,通过重力或负压出水,但生物反应器的型式不同#复合式MBR,是在生物反应器中安装填料,形成复合式处理系统。
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安装填料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保证系统的处理效果;二是降低反应器中悬浮性活性污泥浓度,减小膜污染的程度,保证较高的膜通量。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由于填料上附着生长着大量微生物,能够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并有抵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同时又不会使反应器内悬浮污泥浓度过高,影响膜通量。
4、MBR工艺的特点
4.1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
MBR对悬浮固体(SS)浓度和浊度有着非常良好的去除效果。由于膜组件的膜孔径非常小(0.01~1μm),可将生物反应器内全部的悬浮物和污泥都截留下来,其固液分离效果要远远好于二沉池,MBR对SS的去除率在99%以上,甚至达到100%;浊度的去除率也在90%以上,出水浊度与自来水相近。
由于膜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将全部的活性污泥都截留在反应器内,使得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可达到较高水平,最高可达40~50g/L.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物反应器内的污泥负荷,提高了MBR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对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94%以上,BOD的平均去除率在96%以上。
同时,由于膜组件的分离作用,使得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是完全分开的,这样就可以使生长缓慢、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能在反应器中生存下来,保证了MBR除具有高效降解有机物的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硝化作用。研究表明,MBR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在98%以上,出水氨氮浓度低于1mg/L.
此外,选择合适孔径的膜组件后,MBR对细菌和病毒也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这样就可以省去传统处理工艺中的消毒工艺,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
另外,在DO浓度较低时,在菌胶团内部存在缺氧或厌氧区,为反硝化创造了条件。仅采用好氧MBR工艺,虽然对TP的去除效率不高,但如果将其与厌氧进行组合,则可大大提高TP的去除率。研究表明,采用A/O复合式MBR工艺,对TP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
4.2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中,传统的处理工艺(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池)流程较长,占地面积大,而出水水质又不能保证。而MBR工艺(筛网过滤+MBR)则因流程短、占地面积小!处理水量灵活等特点,而呈现出明显优势#MBR的出水量根据实际情况,只需增减膜组件的片数就可完成产水量调整,非常简单、方便。
对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中出现的污泥膨胀现象,MBR由于不用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可以轻松解决。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管理操作的复杂程度,使优质!稳定的出水成为可能。
同时,MBR工艺非常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4.3解决了剩余污泥处置难的问题
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是污水处理厂运行好坏的关键问题之一#MBR工艺中,污泥负荷非常低,反应器内营养物质相对缺乏,微生物处在内源呼吸区,污泥产率低,因而使得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很少,SRT得到延长,排除的剩余污泥浓度大,可不用进行污泥浓缩,而直接进行脱水,这就大大节省了污泥处理的费用。有研究得出,在处理生活污水时,MBR最佳的排泥时间在35d左右。
由上述可知,MBR工艺所具有的优越性,是目前其他处理工艺无法比拟的#该工艺在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有机废水以及中水回用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② 超滤净水器可以滤除农药吗

③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膜分离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且应用范围也不断的拓宽,这其中,以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环境工程中通过应用膜分离技术,可有效地提升环境污染治理及预防的效果,在本文中,论述了各种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环境工程;应用

以分离过程为划分依据,膜分离技术中包含多种类型,比如微滤、超滤、纳滤等。通过膜分离技术,可有效地处理环境中的固体、气体污染物,避免这些污染物污染环境,提升环境中的清洁度。环境工程开展的目的在于缓解环境污染的现状,防止环境污染加重,提升环境质量,应用膜分离技术后,可有效地提升工程开展的效果,实现环境质量提升的目的。

一、微滤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颗粒、细菌等物质的大小位于0.1~ lOLm时,过滤时适合采用微滤技术,此项技术属于筛网过滤,操作过程中,具备比较低的压力,而且能够较好的适应液体,在饮水处理工程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过滤技术中,过滤池中需要设置澄清过滤和二沉池,占地面积比较大,但在应用微滤技术后,澄清过滤及二沉池可以直接取消,使得过滤池的占地面积有效缩小,而且如果水质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时,过滤处理的效果依然比较好。此外,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良好的处理废水,循环实现闭路,经过处理的'污染水可以再次回收利用,实现废水再利用的同时,节约水资源,并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将环保意识有效地提升。

二、超滤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超滤膜的过滤孔直径非常小,最小0.05nm,最大Inm。环境工程中,应用超滤技术后,物质中含有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可以被有效的过滤清除,同时,大分子物质、胶体的过滤中也可以应用超滤技术,具备比较好的过滤效果。在电泳涂漆废水的处理工程中,广泛的采用超滤技术,通过此种膜分离技术,有效地清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杂质,实现废水的回收再利用,提升了废水的再利用效率,并且其再生的可生化性显著增强。需要注意的是,在环境工程在应用超滤技术时,使用的超滤膜及相应的组件通量要比较大,而且所具备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要非常好,当前的超滤技术水平还无法有效地满足这一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的力度,实现这一目标。

三、反渗透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溶质,反渗透膜虽具备的脱除率都非常高,且具备非常高的出水水质,通常,除盐处理工程中经常采用反渗透技术。现阶段,环保领域已经大规模的应用了反渗透技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改善城市饮用水的水质,二是处理城市污水,三是处理工业废水,四是处理垃圾渗滤液。在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的氨氮、碱度及重金属的浓度非常高,而当氨氮的浓度非常高时,会产生比较大的毒副作用,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处理的效果非常差,而应用反渗透技术进行处理时,可以显著的提升处理的效果。现阶段,环境工程应用反渗透技术时,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膜污染,一个是浓差极化,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在于研究出耐污染、价格低的膜材料,并使新研制的膜材料具备耐高温、抗氧化、超低压的性能。

四、纳滤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典型反渗透复合膜出现,随后,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之后,研制出新型的膜分离技术——纳滤技术,该项技术为分子级技术,位于超滤技术与反渗透技术之间。纳滤技术的过滤过程属于压力驱动型,操作过程中,设置压力时,通常最小设置为0.5MPa,最大时设置为l.OMPa。离子选择性是纳滤膜的一个突出特点,去除二价离子时,去除率可超过95%,但去除一价离子时没去除率仅在40%~ 800/0之间,基于纳滤技术的特点及去除率,在河水有害物质去除、地下水有害物质去除、废水脱色等工程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低压状态下,纳滤膜的通量比较高,与反渗透膜相比,仅需比较少的投资成本及操作成本,但利用纳滤技术过滤过程中,纳滤膜较易受到污染,预处理时,需要进水水质比较高,且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使得纳滤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液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所谓液膜,就是乳液颗粒悬浮在液体中,乳液颗粒层非常薄,膜分离过程中,渗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化学反应,萃取和吸附其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与固膜相比,液膜具有更为快速的传质速度,且具备非常高的选择性和分离效率。在溶液中,如果定分离离子和有机物,适合采用此种技术进行膜分离。当前,医药化工、湿法冶金、废水处理中已经良好的应用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资源化处理的方式,促使废水实现再利用。

六、结论

环境工程中,通过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的减少废水、废气、固体颗粒等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废水的再生利用,有效的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思贤,曹娟,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l.河南科技.2014(16)

[2]杨毅,尹红,安代志等.膜分离技术在液相色谱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4( 06)

[3]黄万抚,严思明,丁声强,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02)

;

④ 超滤净水器好不好

超滤净水器采用的超滤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

⑤ 科普一下MBBR和MBR的区别

MBBR工艺原理抄是通过向反袭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而MBR膜主要分中空纤维和平板膜,作用是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以及悬浮颗粒不能通过,这就是做到了泥水分离,出水清澈。
而MBBR膜后面还是要加传统的沉淀池达到沉淀的效果,出水当然没有MBR膜的出水清澈。
现在用MBR的还不是很普遍,很多废水处理主要还是用MBBR膜。
原因是MBR膜最多也就3到5年的寿命,MBBR膜效果虽然比不上MBR膜,但是MBBR膜寿命相当的长。
也有的废水处理中用MBR膜的,处理效果相当不错的,如果想做MBR膜,最好是用平板膜,寿命大概5年的样子。
最好是半年清洗一次。
而中空纤维效果虽好,运用起来相当费神,基本上一个月清洗一次,容易断丝,堵塞。

⑥ MBFB和MBR在处理污水技术上有什么区别呢

1. 在相近条件下长期运行时,MBR运行25天后需反复冲洗,而MBFB可将反复冲洗周期延长至55天以上,是普通MBR反应器的倍以上,且反复冲洗后膜过滤性能恢复较MBR更好。
2. 随温度的降低,膜污染逐渐加剧。但与MBR系统相比,MBFB系统膜污染状况受温度影响较小。
3. 与MBR系统相比,MBFB由于其载体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混合液特效,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同时,完全混合流态也大大降低料液在流道中流动的边界层厚度,从而有利于仰止膜污染的产生。
4. 从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和综合效益等方面综合考察计算。虽然MBFB系统内增加了橡胶载体颗粒,但由于其对曝气强度要求低,与MBR系统相比,动力费用约降低了30%,总运行费用也降低了约10%。
具体的详细参数比较,可去网络《MBFB与MBR的性能比较》这篇论文!可以给你完美的解答!
——溧阳天旭活性炭

⑦ 处理工业污水用什么超滤膜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回超滤膜是最早开答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

城市污水处理三个级别中的最后一级,是污水高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措施。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仍含有磷、氮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矿物质、病原体等,需要进一步净化处理,以便消除污染。污水高级处理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法、凝集沉淀法、砂滤法、硅藻土过滤法、活性炭过滤法、蒸发法、冷冻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根据三级处理出水的具体去向和用途,其处理流程和组成单元有所不同。如果为防止受纳水体富营养化,则采用除磷和除氮的处理单元过程;如果为保护下游饮用水源或浴场不受污染,则应采用除磷、除氮、除毒物、除病原体等处理单元过程.

超滤除磷和无机氮的效果微乎其微。纳滤有不高于30%的除氨氮的效果,超滤几乎没有。

⑧ 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原理及特点总结附工艺流程图

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了膜技术来实现高效的固液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反应器中,通过排水系统排出。这种工艺结合了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膜组件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膜的结构形式,MBR技术可以分为平板膜、管状膜和中空纤维膜等类型,根据膜孔径的不同,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这种技术利用膜材料拦截生物反应器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活性污泥,因此可以省略二沉池,从而减少占地面积。
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其操作步骤:1. 高效去除污染物,包括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出水水质优良;2. 维持高污泥浓度,降低剩余污泥产量,实现高容积负荷,占地面积小;3. 截留增殖缓慢或高效微生物,提升系统硝化效果和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能力;4.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便捷;5. 处理后的水质SS和浊度接近于零,适合中水回用;6. 采用防腐处理的钢结构,设备耐用性强,使用寿命超过20年;7. 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建筑中水回用、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MBR工艺的优点包括:1. 对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效果显著,去除率超过95%,氨氮去除率超过97%;2. 预处理过程简单,化学药剂投加少,操作简便;3. 回收率高,水回收率可超过99%,系统灵活性强;4. 逻辑进程监控系统,包括流量和压力传送器,提高系统灵活性和操作便捷性;5. 空气冲洗和自动反冲确保可靠运行和膜通量维护;6. 占地面积小,仅占传统工艺的10%至20%;7. 使用寿命长,连续运行时间可达7万小时,断丝率低于1%。然而,MBR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1. 膜材料成本较高,影响整体成本;2. 膜污染问题可能导致操作管理上的不便;3. 能耗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膜驱动压力、高MLSS浓度和流速要求等因素。

阅读全文

与超滤膜对氨氮的去除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洗衣机的净水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235
西游记前七回出场了哪些神仙用什么时候 浏览:855
大众空调滤芯储物盒怎么难弄开 浏览:266
慈鲷底沙怎么过滤 浏览:90
衡阳哪里有滤芯加工 浏览:130
超滤和ro膜有什么不同 浏览:556
一只反渗透膜寿命多久 浏览:790
柜式的净水机怎么用 浏览:601
脂溶性半透膜 浏览:905
怎么汽车空调滤芯 浏览:330
润莱和沁园哪个中央净水机好 浏览:390
立升台上式滤芯有什么特点 浏览:49
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对光固化树脂 浏览:419
纯净水属于什么溶液 浏览:452
垃圾渗透液纳滤加DTRO工艺 浏览:601
污水立管在外墙有什么好处 浏览:203
限制污水的排放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886
汽油泵怎么更换滤芯 浏览:208
百什么什么回用成语是什么 浏览:514
超滤膜对氨氮的去除率 浏览: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