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丙烯酸树脂的工艺流程大致是。。
醇酸树脂工艺来流程简述
以下为醇酸树自脂合成主要采用溶剂法生产。溶剂法中常用二甲苯的蒸发带出酯化水,经过分水器的油水分离后重新回流反应釜,如此反复,推动聚酯化反应的进行,生产醇酸树脂。
先将单体全部加入反应釜,加入少量抗氧剂,开慢速搅拌(先慢后快原则,使聚合平稳,顺利进行),用2小时升温到180℃;保温1小时。然后用2小时升温到200-220℃,保温2小时,抽样测酸值,达标可进行下一步,如不合格继续保温,每30分钟抽样复测。聚酯化易采取逐步升温工艺,保持正常出水速率,应避免反应过于剧烈造成物料夹带,影响单体配比和树脂结构。保温温度及时间随配方而定,而且与油品和油度有关。
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冷却后蒋兑稀溶剂缓慢加入反应釜中。聚酯反应要关注出水速率和出水量,并按规定时间取样,测定酸值和粘度,达到规定后降温,稀释,经过过滤,制得漆料。
最后搅拌均匀,60-70℃过滤,收于贮罐。
醇酸树脂合成主要设备
滴加罐→反应釜→冷凝器→分水器→过滤器→灌装机
加热系统:导热油加热,可选夹套反应釜/外盘管反应釜
冷却系统:冷水冷却
搅拌速度先慢后快,需要配变频器。
B. 泡泡糖中含有DPOD和BPOG两种增塑剂
你上边的一个名称写错了,是增塑剂BPBG
BPBG 丁基邻苯二甲酰基乙醇酸丁酯
性能及用途 本品为无色油状液体。色度(APHA)<50℃。纯度>99%。酸度(以醋酸计)<0.05%。灰分<0.02%。密度1.104g/cm3(20)℃。粘度51mPa.s(25℃)。凝固点-35℃。沸点345℃(0.1MPa)、219℃(0.67kPa)闪点(开杯法)199℃,折射率1.490(25℃)。挥发速度0.000081g/cm2/h(100℃)。在水中的溶解度0.0012(30℃),可与蓖麻油、亚亚麻子油、耐寒性,即使在-35℃的低温,与许多树脂相容。
本品可作为聚氯化烯、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用量5%-10%)、酚醛树脂、聚醋酸乙烯酯、醋酸丁酯纤维素(用量30%左右)、醋本丙本纤维素、聚乙烯醇醛、氯化橡胶(用量10%-25%)等许多聚合物的增塑剂,可赋予制品优育的柔软性、耐候性和弹性。本品无味、无臭、无毒、耐油和溶剂抽出性好,特别适用于制做食品包装和医疗用制品。
另一个DPOD,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酸值(mgKOH/g) ≤0.5 折光率(25℃) 1.520~1.530 密 度(25℃) 1.035~1.045 应用范围: 本品主要用作PVC的辅助稳定剂,有螯合作用,与液体或固体钡镉稳定剂并用,热稳定效果好,不污染,透明性好,也可用作聚丙烯、ABS树脂的辅助抗氧剂。
C. 树脂有毒性吗
塑料是一类来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制自品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增塑料、稳定剂、抗氧剂等助剂,在一定的塑化条件下加工而成。目前我国容许使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以及于制造食品用工具、设备的热塑料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偏氯乙烯、聚碳 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尼龙、不饱和聚酯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再烯腈 -苯乙烯共聚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等;热固性塑料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 。
D. 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线吸收剂常见类型
成 分 邻羟基苯甲酸苯酯
性能及用途 无色结晶粉末。具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冬青油气味)。密度1.250g/cm3,溶点43,沸点(1.6kPa)173。易溶于乙醚、苯和氯仿,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和甘油。含量99%。
该品为一种紫外线吸收剂,用于塑料制品,但吸收波长范围较窄。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接触食品的丙烯酸树脂用品。
包装及贮运 纸桶内衬塑料袋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成 分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
性能及用途 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能溶于汽油、苯、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不被浓碱、浓酸分解。它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化合成盐。能吸收270~280nm波长的紫外线。溶点130~131。
该品主要用于聚酯、含氯聚酯、醋纤、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玻璃、聚丙烯腈等树脂中。在透明制品中的稳定性较在着色制品是更好。在制品中的用量为0.%~0.5%。 成 分 2,4-二羟基二苯甲酮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淡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粉末。水分<0.5%。灰分100ml溶剂,25℃)丙酮50,苯1,乙醇>50,水<0.5,正庚烷<0.5。
该品为紫外线吸收剂,适用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环氧树脂、纤维素树脂、不饱和聚酯、涂料和合成橡胶等。最大吸收波长范围280~340nm,一般用量0.1%1%。但该品的光稳定效果并不突出。
安全注意事项 该品以在白鼠的经口LD50为8.6g/kg体重,小白鼠LD502.336mg/kg体重。以0.19、0.60、1.90g/kg的剂量未见毒害作用,其他两组剂量实验动物的发育有影响,血相有变化。 成 分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浅黄色或白色结晶粉末。密度1.324g/cm3(2℃5)。熔点62~66℃。沸点150~160℃(0.67kPa),220℃(2.4kPa)。溶于丙酮、酮、苯、甲醇、醋酸乙酯、甲乙酮和乙醇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该品在部分溶剂中的溶解度(g/100g溶剂,25),在溶剂苯中56.2、正己烷4.3、乙醇(95%)5.8、四氯化碳34.5、苯乙烯51.2、DOP18.7。
该品为紫外线吸收剂,适用于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饱和聚酯、ABS树脂和纤维素树脂等多种塑料,最大吸收波长范围为28。340nm,一般用量为0.1%~1.5%,热稳定性好,在200℃时为分解。该品几乎不吸收可见光,故适用于浅色透明制品。该品还可用于油漆和合成橡胶。
安全注意事项 日本、意大利规定该品用于接触食品的制品时,最大用量不得超过0.3%。 成 分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浅黄色或白色结晶粉末。密度1.160g/cm3(25℃)。熔点48~49℃。溶于丙酮、苯,乙醇、异丙醇,微溶于二氯乙烷,不溶于水。该品在部分溶剂中的溶解度(g/100溶剂,25八),在溶剂丙酮中为74、苯72、甲醇2、乙醇(95%)2.6、正庚烷40、正己烷40.1,水0.5。
该品为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强烈地吸收波长为270330nm的紫外线,可用于各种塑料,特别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聚氯乙与树脂的相容性好,挥发性小。一般用量为0.1%~1%。与少量4,4-硫代双(6-叔丁基对甲酚)并用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该品还可用作各种涂料的光稳定剂。
安全注意事项 该品毒性小,许多国家许可该品用于接触食品的增塑制品,如美国用于聚烯烃,英国(最高用量0.6%),意大利(对聚乙烯、聚丙烯的最高用量为0.5%)、日本的用量是:聚乙烯0.5%、聚丙烯1%、AS树脂和ABS树脂0.5%、聚氯乙烯0.2%(不可接触油脂性食品或乙醇食品含量超过20%的食品)。 成 分 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
该品为紫外线吸收剂,其特性和用途与UV-326相似,能强烈吸收波长为270~380纳米的紫外线,化学稳定性好,挥发性极小。与聚烯烃的相容相好。特别适用于聚乙烯和聚丙烯。此外,还可用于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ABS树脂、环氧树脂和纤维素树脂等。该品具有优良的耐热升华性,耐洗涤性、耐气体褪色性和机械性能保持性。与抗氧化剂并用为显著的协同效应。要改善制品的热氧稳定性。该品在塑料中的一般用量为1%~3%。
安全注意事项 该品毒性低,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许可该品用于接触食品的聚烯烃塑料中,最高用量为0.5%,用于其他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意大利规定的最高用量为0.2%,日本和法国为0.5%。 成 分 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32~135℃,沸点140℃(20Pa)。松密度0.68g/cm3(20%)。溶于丙酮和乙醇,微溶于苯、水、正庚烷等。
该品为紫外光稳定剂,其效能与二苯甲酮类光稳定剂类似。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纤维素树脂、聚苯乙烯、一般用量1%~2%。 成 分 2,2’-硫代双(4-叔辛基酚氧基)镍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绿色粉末。在紫外线区域的吸收波峰为290nm(氯仿中),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塑料,对薄膜和纤维制品的光稳定作用尤佳。而且能改善加工性能。该品与紫外线吸收剂并用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或进一步提高光稳定效能。它的主要缺点是颜色较深,使制品着色,同时在高温下与硫代酯类辅助抗氧作用,使制品发灰黑色。
安全注意事项 该品有毒性,使用时应予注意。 成 分 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22~124℃。溶于乙醇、氯仿、丙酮、苯等溶剂,难溶于水。
该品为受阻类光稳定剂,它本身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但可捕捉聚合物降解所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分解氢过氧化物和传递激发态分子的能量等,光稳定效力为一般紫外线吸收剂的24倍。该品适用于聚乙烯、聚乙烯等塑料,与树脂的要容性好,加工性能亦佳,除具有光稳定作用外,还兼有良好的抗热氧老化性能。但该品耐热较差,不宜在热水介质中长期使用。此外,该品最好在270℃以下的温度加工和使用,超过此温时失重较为严重。
安全注意事项 该品毒性低。 成 分 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95~98℃,分解温度280℃以上。溶于丙酮、乙醇、醋酸乙酯、甲苯,不溶于水。
该品为受阻型光稳定剂,其本身几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但可有效地捕获高分子材料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的活性自由基,从而发挥光稳定效用。该品适用于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酰胺和聚酯等多种塑料,在聚烯烃中效果尤为突出。该品的耐光性为一般紫外线吸收剂的数倍。不着色,不污染,耐热加工性良好,与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并用,具有优良的协同效应。
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
成 分 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淡黄色粉末。熔点156165。溶于六甲基磷酰三胺,加热时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正丁醇,不溶于水。
该品为紫外线吸收剂,能吸收波长为300~380nm的紫外线,适用于聚氯乙烯、聚甲醛、氯化聚醚等多种塑料,一般用量为0.%~1%。其光稳定效能优于UV-9和UV-531,但该品有着色性,可使制品带淡黄色,而且与树脂的相容性也较差。 成 分 六甲基磷酰三胺
性能及用途 该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微具腥涩味。密度1.0253~1.0257g/cm3(20℃)。凝固点27℃,沸点116~117℃(1.48kPa)。折射率1.4582~1.4589(20℃)。溶于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亚磷酸三苯酸等常用增塑剂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该品可用为聚氯乙烯光稳定剂。可赋予制品优良的户外防老化性能,故有聚氯乙烯高效耐候剂之称。向聚氯乙烯薄膜中加入2~5份该品,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其耐候性和耐寒性,而且可以降加工温度约10℃,此外,该品还可作为聚酰胺、聚氨酯、脲醛树脂,聚苯硫醚等多种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溶剂。
安全注意事项 该品无毒,不可用于接触食品的制品,并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一、主要用途:
可有效地吸收波长为270-380纳米的紫外光,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不饱和树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ABS树脂、环氧树脂和纤维素树脂等;适用于感光材料如彩色胶卷、彩色胶片、彩色相纸和高分子聚合物等许多领域;特别适用于无色透明和浅色制品中;为强吸收力,高性能紫外线吸收剂。
二、突出特点:
超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及致癌性,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抗老化性能。几乎不吸收可见光,是无色透明和浅色制品的首选紫外线吸收剂;不易燃、不腐蚀、贮存稳定性好;和多种高聚物相容性良好,兼具长效抗氧、抗黄变作用性能,可与一般抗氧剂并用;极高的安全性。
三、理化指标:
外观:淡黄色粉末 熔点:138℃-141℃ 灰分:≤0.05% 挥发分:≤0.1% 透光率:460nm≥95%;500 nm≥97% 溶解性:溶于苯、甲苯、笨乙烯等溶剂中,微溶于醋酸乙酯、石油醚,不溶于水
四、使用方法:
在薄制品中一般用量为0.1-0.5%,厚制品中为0.05-0.2%。其它工艺条件下添加量:0.05—0.3%。
E. 交联剂的使用配比
英文名:cross-linking agent。是一种 能在线型分子间起架桥作用,从而使多个线型分子相互键合交联成网状结构的物质。 促进或调节聚合物分子链间共价键或离子键形成的物质。 交联剂在不同行业中有不同叫法,例如:在橡胶行业习惯称为“硫化剂”;在塑料行业称为“固化剂”、“熟化剂”、“硬化剂”;在胶黏剂或涂料行业称为“固化剂”、“硬化剂”等。以上称呼虽有不同,但所反映的化学性质和机理是相同的。
在使用交联剂时,要尽量避免添加酸性填料,添加抗氧剂时也要慎重,其他芳烃油类助剂等对交联效果都会起到不良影响,一定要注意这点。
聚乙烯(PE)电缆、管材等产品经过交联后,产品性能大大提高,如机械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ES-CR均得到了很大提高,用于这类产品的交联剂品种除用过氧化二异丙苯外,也有用硅烷类接枝交联的。
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烧(A1522),其硅含量为13.5%~14.5%,就是一种交联剂。
实例 交联聚乙烯材料
HDPE 50
LLDPE 50
A151 0.5~2
DCP 0.5~1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5
这里A151为交联剂,DCP为接枝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接枝催化剂。生产工艺采用二步法或一步法均可以得到交联产品。交联PE管材可用于输送热水、煤气、化工腐蚀性液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