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环氧基与氨基的反应可否在水相中进行
环氧树脂硬化反应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据所用硬化剂的不同,一般认为它通过四种途径的反应而成为热固性产物。
(1)环氧基之间开环连接;
(2)环氧基与带有活性氢官能团的硬化剂反应而交联;
(3)环氧基与硬化剂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羟基的反应而交联;
(4)环氧基或羟基与硬化剂所带基团发生反应而交联。
不同种类的硬化剂,在硬化过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剂在硬化过程中,不参加到本分子中去,仅起催化作用,如无机物。具有单反应基团的胺、醇、酚等,这种硬化剂,叫催化剂。多数硬化剂,在硬化过程中参与大分子之间的反应,构成硬化树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应基团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❷ 128环氧树脂用什么型号的固化剂
128环氧来树脂,固化剂选择聚自醚胺D230。
聚醚胺(PEA):是一类主链为聚醚结构,末端活性官能团为胺基的聚合物。端氨基聚醚具有以下结构:x, y = 0 - n。聚醚胺是通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者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在高温高压下氨化得到的。通过选择不同的聚氧化烷基结构,可调节聚醚胺的反应活性、韧性、粘度以及亲水性等一系列性能,而胺基提供给聚醚胺与多种化合物反应的可能性。其特殊的分子结构赋予了聚醚胺优异的综合性能,目前商业化的聚醚胺包括单官能、双官能、三官能,分子量从230到5000的一系列产品。在聚脲喷涂、大型复合材料制成以及环氧树脂固化剂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❸ 环氧树脂加在聚氨酯组合料中会变色吗
一、关于聚氨酯: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 ,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聚氨酯材料,用途非常广,可以代替橡胶,塑料,尼龙等,用于机场,酒店,建材,汽车厂,煤矿厂,水泥厂,高级公寓,别墅,园林美化,彩石艺术,公园等。
二、关于聚氨酯组合料:
聚氨酯组合料主要用于建筑物外墙、内墙、屋顶、屋面、冷库、粮库、 化工设备、大型贮罐、船体、空调巴士 等保温、隔热、防水。产品由黑、白两组份组成。白料组份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 按最优化的比例组合而成 。黑料组份为多甲苯多异氰酸脂。使用时采用高压无气喷涂设备喷涂,现场发泡成型。 具有泡沫制品泡孔均匀、强度高、低温尺寸稳定性好、导热系数低、自粘贴性强、使用温度范围广、良好的防火性能、低吸湿性、保温防水性能优异、无毒性、无刺激性、无生物寄生性等特点。
聚氨酯硬泡已越来越广泛地取代岩棉、聚苯乙烯等材料成为主要保温材料,其喷涂发泡成型方式简便快捷,形成的保温层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无接缝性,物面荷载轻、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 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和建筑适用性。
❹ 氨能固化环氧树脂吗
可以,但反应活性低,第一步反应难以进行,第二步好一点,但还是难以反应,不像乙二胺只要加一点点,搅拌后就可以固化,氨可能需要在密封甚至加热条件下反应一周左右。
❺ 环氧树脂与聚胺基树脂反应的方程式是什么
环氧树脂和聚酰胺反应就是环氧基和氨基的反应,有机书上找得到
这个反应没有气体产生,如果施工过程中有气体,要么是树脂里面有溶剂,要没事聚酰胺吸潮变质
❻ 环氧树脂不耐哪些酸碱
无机酸
硫酸:高于75%,不耐;
70%到75%时,温度超过40度,不耐;回
20%到70%时,温度超过66度,不耐;
小于答20%时,温度超过90度,不耐。
硝酸:浓度低于10%,温度高于20度,不耐;浓度高于10%,不耐。
亚硝酸:不耐
铬酸:浓度高于30%,不耐;低于10%,温度高于66度,不耐;
高氯酸:浓度低于70%,温度高于40度,不耐;
浓度高于70%,不耐。
氯磺酸:不耐
王水:不耐
硫酸+硝酸:不耐
碱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30%到50%,温度高于80度,不耐;
氨水:20%到30%,温度高于80度,不耐。
❼ 氨基树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原理是什么
环氧树脂硬化反应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据所用硬化剂的不同,一般认为它通过四种途径的反应而成为热固性产物。
(1)环氧基之间开环连接;
(2)环氧基与带有活性氢官能团的硬化剂反应而交联;
(3)环氧基与硬化剂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羟基的反应而交联;
(4)环氧基或羟基与硬化剂所带基团发生反应而交联。
不同种类的硬化剂,在硬化过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剂在硬化过程中,不参加到本分子中去,仅起催化作用,如无机物。具有单反应基团的胺、醇、酚等,这种硬化剂,叫催化剂。多数硬化剂,在硬化过程中参与大分子之间的反应,构成硬化树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应基团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1、胺类硬化剂
胺类硬化剂—般使用比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产品耐热性不高,介电性能差,并且硬化剂本身的毒性较大,易升华。胺类硬化剂包括;脂肪族胺类、芳香族胺类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NH3)中三个氢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种不同的胺。即:伯胺(RNH2)、仲胺(R2NH))和叔胺(R3N)。
由于胺的种类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
(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
含有活泼氢原子的伯胺及仲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作用。使环氧基开环生成羟基,生成的羟基再与环氧基起醚化反应,最后生成网状或体型聚合物。
(2)叔胺的作用与伯胺、仲胺不同,它只进行催化开环,环氧树脂的环氧基被叔胺开环变成阴离子,这个阴离子又能打开一个新的环氧基环,继续反应下去,最后生成网状或体型结构的大分子。
2、酸酐类硬化剂
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COOH)与脱水剂一起加热时,两个羧基除去一个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
酸酐类硬化剂硬化反应速度较缓慢,硬化过程中放热少,使用寿命长,毒性较小,硬化后树脂的性能(如力学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电性能等)均较好。但由于硬化后含有酯键,容易受碱的侵蚀并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数在室温下是液体外。绝大多数是易升华的固体,而且一般要加热固化。
酸酐和环氧树脂的硬化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比较公认的说法如下:
酸酐先与环氧树脂中的羟基起反应而生成单酯,第二步由单酯中的羟基和环氧树脂的环氧基起开环反应而生成双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羟基对环氧基起开环作用,生成醚基,所以可得到既含醚键,又含有酯基的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
除了上述反应之外,第一步生成的单酸中的羧基也可能与环氧树脂分子上的羟基起酯化反应,生成双酯。但这不是主要的反应。
3、树脂类硬化剂
含有硬化基团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线型合成树脂低聚物,也可作为环氧树脂的硬化剂。如低分子聚酰胺.酚醛树脂,苯胺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糠醛树脂,硫树脂,聚酯等。它们分别能对环氧树脂硬化物的耐热性,耐化学性,抗冲击性,介电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酰胺和酚醛树脂。
(1)低分子聚酰胺不同于尼龙型的聚酰胺。它是亚油酸二聚体或是桐油酸二聚体与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应生成的一种琥珀色粘稠状树脂。由于原材料的性质,反应组分的配比和反应条件不同,低分子聚酰胺的性质差别很大。它们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间,有熔点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态树脂,也有胺值为300的液态树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酰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与环氧树脂反应速度快,但可使用期短,胺值低的活性小,与环氧树脂反应速度慢,但可使用期长。
(2)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与环氧树脂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 热固性酚醛树脂中的羟甲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羟基及环氧基起反应及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与环氧基起开环醚化反应所以酚醛树脂能把环氧树脂从线型变成体型,环氧树脂也能把酚醛树脂从线型变成体型,彼此相辅相成,最后形成相互交联的不溶不熔的体型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