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瓦楞纸箱进行印刷的过程中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瓦楞纸箱在印刷中应注意的问题:油墨颜色要醒目。由于瓦楞纸板本身的颜色相当暗,所以在选择印刷的颜色时必须考虑到尽量选用颜色饱和度大的,着色力强的油墨(如大红色),否则印出来的颜色与希望的颜色会有很大差距。避免印小的文字。作为瓦楞纸箱印刷,从宣传产品的效果考虑,应确定其字体的大小。50px以下大小的文字,一般在距离5m以上就几乎看不清了,这样也就失去了宣传推销商品的意义。避免满版印刷。瓦楞纸箱满版或四周印刷图文时,除压印辊对瓦楞纸板有压皖的作用外,油墨对纸面还有浸润作用,这些将使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降低。因此,瓦楞纸箱印刷图文越简单越好,并尽可能避免在整个箱面上到处印刷图文,更不要满版印色。避免带状(与瓦楞纸板机械方向相同)印刷。有的装潢设计人员由于缺少印刷工艺知识,设计的纸箱印刷图案有一些横向的渐变线条。当印刷时,印刷压力将瓦楞压溃。
纸箱的这一区域将发生应力集中,因而最易折断。尽量减小印刷压力。为保证纸箱印刷质量,且减轻对瓦楞纸箱强度的影响,印刷压力要尽量小,所用油墨尽可能选用快干性油墨。其次,印刷面与水平压痕线要保持15mm以上的距 离,因为瓦楞纸板被裱合机压线盘压低部分不能充分接受油墨,否则会影响印刷效果。4 如何保持瓦愣纸板水墨印刷颜色一致、版位准确。保持水墨粘度稳定。水墨粘度是瓦楞纸板印刷中需要控制的主要指标,它是影响印刷颜色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在印刷过程中水墨溶剂的挥发,基粘度会升高,为了保持水墨粘度的稳定,应当每隔半小时~1小时加水墨稳定剂一次,加入量为1%~2%。保持送纸状态稳定。除了印刷机运转速度稳定以外,人工送纸落点要固定。对于平整度不好的纸板,要加以妥善处理,如沿纸板横压线一侧(或两侧)反折;用手压送等各导纸间隙要一致,这些是关系到保持纸板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跑版"现象的重要方法。要保持印刷设备状态良好。这里要强调的是保持网纹辊和印版清洁、干净直接关系到印刷效果。网纹辊关系着传墨性能,印版关系到印刷文字、图案的清晰度。保持传墨量稳定。为此,必须保持印刷速度均衡稳定。因为印刷速度关系着传墨状态,因此必须均衡运行,不能忽快忽慢。还要保持均衡过纸,不能发生隔张送纸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墨印刷机有一个稳定的传墨状态,这对保持水墨印刷颜色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尽量减少套印次数。
⑵ 树脂版的问题
制版工艺感光性树脂凸版,是以感光性树脂为料,通过曝光、冲洗而的光聚合型凸版,它与照相排版、计算机排版技术相结合,既提高了制版速度,又彻底的废弃了铅合金印版,使"冷排"更加完善,为凸版印刷开创了新途径。
感光树脂版,按照树脂成型前的形态,可以分为液体固化型和固体研化型两大类。
(一)液体固化型感光树脂版
液体固化型感光树脂版,简称液体树脂版。感光前,树脂为粘稠、透明的液体,感光后交联成固态。
1.液体树脂版的组成
液体树脂版的主要成分有树脂、交联剂、光引发剂、阻聚剂等。
树脂是感光树脂版的主要成分,一般是脂肪族、芳香族的饱和、不饱和的多元羧酸与二元醇类进行缩聚得到的不饱和树脂。
交联剂的作用,是使液体或固体树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聚合、交联而变成固体或增加固体的硬度。常用的交联剂有丙烯酸、丙烯酰腕、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酸酯类,丙烯酸乙二醇酯类等。
光引发剂也叫光敏剂,是光聚合反应中传递光能的媒介物。常用的有安息香及其醚类。
阻聚剂是抑制暗反应发生的物质,常用的有对苯二胺。
2.液体树脂版的制版工艺
液体树脂版的制版工艺过程一般要经过铺流、曝光、冲洗、干燥与后曝光等工序。
(1)铺流是将配制好的感光树脂,注入曝光成型机的料斗中。感光树脂从料斗流出时,料斗顶端的刮刀,将流出来的感光树脂刮成一定的厚度。
(2)曝光是在铺流的感光树脂上,覆盖透明薄膜,再放上正向阴图底片,先进行正面曝光,后进行背面曝光。下硕曝光的时间一般是背面曝光时间的10倍。常用紫外线丰富的高压水银灯作光源。
(3)冲洗是把曝光后的感光树脂版放入冲洗机内,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浓度约为3~5%),冲洗的般保持在35℃左右。未见光没有发生光聚合、交联的树脂被溶解,膜上留下感光硬化的图文部分。
(4)干燥和后曝光是将冲洗后的感光树脂版,放入红外线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待感光树脂版干燥后,再进行一次后曝光,其目的是增加印版的机械强度,提高耐印力。
液体树脂版,属于即涂型版,价格低廉,尺寸稳定性差,版面伸缩怀受温湿度影响较大,适合于制作幅面较小的线条或文字印版,主要印刷书籍的正文。
⑶ 请高人指点!!柔性树脂版和树脂版之间的区别最好具体点
柔性树脂版和树脂版?
是想问柔性橡皮版和感光树脂版吗?
具体点。
⑷ 柔印贴版胶带常见的有哪些,都有什么优势劣势
柔性版印刷是一种使用柔性版材、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来实现印刷的技术。与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及凸版印刷等传统印刷技术相比,柔性版印刷具有设备投资少、制版周期短、印刷速度快、对承印物的适应性强、可使用环保型油墨等优点。在欧美的包装印刷领域,柔性版印刷的普及率很高,在美国甚至可以达到90%。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柔性版印刷在我国的印刷行业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一种广受行业青睐的印刷技术。
贴版胶带是一种双面胶带,在柔印中主要发挥两个作用:一、将印版固定在印版辊或其套筒上,防止印版在印刷过程中翘起或位移,保障印刷过程的正常进行;二、通过选择胶带泡棉芯材的密度,实现对印刷压力进行精细控制,以配合印版的图文设计,提升印刷的效果。
目前国内常见的贴版胶带有TESA(德莎)、3M、罗曼(lohmann)、思卡帕(SCAPA)。常见的厚度有0.1mm/0.38mm/0.5mm/1.5mm,根据印刷要求可选择中性/软性/超软及超硬几种。
个人使用心得:窄副的机器(层叠式机 /东航/欧米特/意高发/欧格/麦安迪等)建议使用德莎的,常见的型号有TESA52015/52017(0.38mm)TESA4963(0.1mm)德莎华南区代理商广州嘉琦。优点:胶性好、不容易翘版、重复使用率强、稳定性好、价格实惠。
缺点:不易撕版。宽副机贴合不好时容易产生气泡。
3M贴版胶带,常见规格有3M1015/1115/1020/411DL,优点:容易撕版、稳定性好、另3M-E1015H胶带在宽副机器及套筒式上应用时不容易产生气泡,有效提供印刷品质。
缺点:容易翘版、粘性不好。重复使用率低。
罗曼胶带市面上常见的是0.2mm的,适用与凸版标签印刷(斜背式/轮转式),贴版时不会产生气泡,卸版时亦没有残留具有耐高温性,可避免由于版辊高速运转发热后印版移位或翘版的问题
3应用注意事项
对于泡绵类贴版胶带而言,贴版效果取决于贴版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贴版胶带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柔印的印刷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上光,在使用泡绵类贴版胶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温度对贴版胶带的使用影响较大,因此对贴版胶带的所有操作都应在室温下进行,避免因为温度原因而影响贴版胶带的黏结力。
(2)贴版前,印版和印版滚筒(或贴版套筒)表面应保持清洁。这是因为灰尘、铁锈、油墨等污物会破坏贴版胶带的粘结力,从而导致印版粘贴不佳,并出现翘版现象。清洁印版和贴版套筒时宜使用高浓度酒精,因为其他化学溶剂可能会对印版和贴版套筒造成腐蚀。
(3)贴版时,贴版胶带的面积应大于印版的面积,即贴版胶带的边缘应大于印版的边缘爱普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翘版的风险。
(4)贴版时,印版的接口应避开贴版胶带的接口。如果印版的接口正对贴版胶带的接口,则容易导致接口处印版粘贴不牢,出现翘版甚至印版脱落现象。
(5)在印版滚筒或贴版套筒表面粘贴贴版胶带时,建议采用刮板而不是用手碾压贴版胶带印刷适性,这是因为相对于手的操作,刮板可以对贴版胶带施加更大的压力,从而使贴版胶带更好地贴合在印版滚筒或贴版套筒表面,同时有效避免气泡的产生;在贴版胶带表面粘贴印版时,建议采用较软的橡胶辊而不是用手碾压印版柔印,以便更好地贴合印版、驱赶气泡、保护印版表面精细网点。
(6)印版贴好之后,为了避免印刷和清洁时油墨和溶剂接触到印版边缘的胶黏剂,从而影响贴版胶带的黏性,应在印版周围贴上一圈封边胶带,这样也可以避免印版出现翘版现象质量控制,封边胶带的厚度以薄为宜。
(7)卸版时,建议以小于90°的角度(印版与印版滚筒或贴版套筒表面的切线夹角)将印版缓慢、平稳地卸下,这样可以避免印版皱褶或破裂。卸版速度越慢,印版对贴版胶带的剥离强度越弱;反之,卸版速度越快分切,印版对贴版胶带的剥离强度越强。卸贴版胶带时,方法与卸版相同。
⑸ 十大柔印机品牌
http://www.ys2345.com/article/yssb/33168.html
柔印机种类介绍:
1.柔性感光树脂版。柔性光感应树脂版在文图产生的有机化学全过程、印刷制版步骤、重现特性等层面都和丝网印刷中应用的光感应树脂版相近,版材主要是用硫化橡胶系树脂,曝出后的清洗方式、所应用的清洗液与凸版用的光感应树脂版也不同样。
2..无缝版柔印机。是根据扫描仪纸稿,用图象数据信号操纵激光立即在橡皮擦滚桶上手工雕刻做成的版,加工工艺简易,但其重现特性还存在的问题。另一种无缝拼接版是用柔性光感应树脂包复滚桶表层,制做时仍选用激光打标。无_版可印刷持续图型,如墙纸等。
3.铸造橡皮版柔印机。把硫化橡胶或丁苯橡胶版材放到母型中加温、充压而成。锻造橡皮擦版的优势是:一旦做成母型后,非常容易生产制造硫化橡胶拷贝版,版厚能够随意操纵,还能够依据油墨、印刷工艺原材料不一样生产制造多种多样橡皮擦版,如异丁烯橡皮擦版、丁二烯橡皮擦版等。
4.工雕刻橡皮版柔印机。手工雕刻是简易的柔性版印刷制版方式,针对简易的活件,如手拎袋上的文本及图案设计、简易的图形等,都能够用手工雕刻法制做印刷版,且具备便捷、便捷、低成本的优势。手工雕刻专业性较强,规定制作人具备熟练的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工作经验,且印刷版品质比不上照相制版。
⑹ 柔印版材是什么
1952年,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印刷会议上,对苯胺印刷的称呼给予否定,与会者一致同意改为Flexography。当时对它讨论的含义是,因为感光性树脂已经萌芽,聚乙烯、聚酯的出现,供作承印物的载体大为增加,所以Flexography的应用途径富有弹性,可以适合于各种用途的印刷,故命为此名,国内的译者在不了解它的背景的情况下,从字面上直译为柔性版印刷传了开来,约定俗成至今。
与凹印、胶印以及传统的凸印相比较,柔性版印刷方式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成本低与相同色组的凹版印刷机及相应有胶印机相比,柔版印刷机的价格要低许多。此外,柔版印刷机集印刷、模切、上光等多种工序于一身,多道工序能够一次完成,不必再另行购置相应的后加工设备,具有很高的投资回报性。设备结构比较简单因此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方便。效率高柔性版印刷采用的是卷筒材料,不仅能够实现承印材料的双面印刷,同时还能够完成联线上光(或者覆膜)、烫金、模切、排废、收卷等工作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⑺ 柔性印刷版材是如何演变过来的
柔性版印刷最初被称为“苯胺印刷”,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美国,因使用苯胺染料油墨而得名。苯胺染料虽然颜色鲜艳,但容易褪色,且具有毒性。因此,1942年,苯胺染料油墨被美国食品安全局取缔,这种印刷方式也因此不再被使用。直到1948年,市场上推出了更安全的油墨,食品印刷商逐渐又恢复了苯胺印刷的使用。一方面由于延用“苯胺”二字,容易使人误会这种改良后印刷方式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这种以油墨得名的印刷方式逐渐“名实不符”,所以,在1952年美国第十四届包装研讨会上,苯胺印刷被正式命名为“柔性版印刷”,因其所使用的版材具有明显的弹性形变而得名。更名后的柔性版印刷逐渐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广泛应用,柔性版材供应商在柔性版材和制版工艺上的创新研发和技术进步,也为柔性版印刷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1972年,杜邦公司发明了柔性感光树脂版材,再加上金属陶瓷网纹辊的使用,促使柔性版印刷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杜邦公司率先推出柔性版直接制版技术,提高了印版质量、缩短了印前准备时间;1997年,巴斯夫(BASF)等四家公司联合推出了柔性版直接制版套筒技术,进一步对制版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随后,杜邦公司又推出柔性版热敏制版技术,缩短了柔性版制版时间。柔性版材可根据其不同特性进行分类,通常,柔性版材可以按照感光特性、制版技术、版材厚度和显影方式进行分类。按感光特性分类。根据弹性体的感光特性,柔性版材可分为橡皮版和感光树脂版两大类,其中,感光树脂版又可以分为固体感光树脂版和液体感光树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