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吸热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吸热

发布时间:2021-01-31 18:08:03

① 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温固化(1小时左固化) 请教玻璃钢行业的前辈

这个对熟悉玻璃钢制作的工人来说显然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树脂型号、固化剂和厂家的不同,固化配比单会稍有出入,当然网上也有类似根据温度调节的固化配比单,也可在厂家没有提供固化配比单的情况下用作参考。但没有实际操作应用意义。
首次施工要根据厂家提供的单子自己制作一张固化配比单,精确的话首次要使用电子秤(少量树脂实验用量杯或针筒误差偏大),内容有湿度、温度、促进剂、固化剂配比比例、固化时间。
后期在冬天也是按照正常温度比如20--25度的配比来适当增加促进剂和固化剂来解决固化时间拉长的问题。那么按你的经验,固化剂比例是2.5%
促进剂比例3-4%
左右
固化时间是2个小时左右,如果温度变化不大,用电子秤,比如100克的树脂添加3%促进剂,添加4.5%的固化剂来实践测量固化温度。操作上不要没有经过实验就盲目添加,这是为施工提供一个有效的操作规程,而不是凭工人经验操作。
那么问题就解决了,逐步添加得出固化时间即可。预促进的树脂如果没有提供促进剂,也可单一提高固化剂添加比例解决,夏天和冬天固化剂添加比差别很大,做完一年才能得到实际配比,记录下按不同温度下实际添加的比例,以后就可以按最接近的温度表格来添加或适当调整即可。

②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原理

具有粘性的可流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引发剂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而生成性能稳定的体型结构的过程称为不饱和聚酯的固化。
发生在线型聚酯树脂分子和交联剂分子之间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其反应机理同前述自由基共聚反应的机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它是在具有多个双键的聚酯大分子(即具有多个官能团)和交联剂苯乙烯的双键之间发生的共聚,其最终结果,必然形成体型结构。
固化的阶段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整个固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凝胶——从粘流态树脂到失去流动性生成半固体状有弹性的凝胶;
定型——从凝胶到具有一定硬度和固定形状,可以从模具上将固化物取下而不发生变形;
熟化——具有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能,达到较高的固化度。
一切具有活性的线型低聚物的固化过程,都可分为三个阶段,但由于反应的机理和条件不同,其三个阶段所表现的特点也不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自由基共聚反应,因此具有链锁反应的性质,表现在三个阶段上,其时间间隔具有较短的特点,一般凝胶到定型有时数个小时就可完成,再加上不饱和聚酯在固化时系统内无多余的小分子逸出,结构较为紧密,因此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其他热固性树脂相比具有最佳的室温接触成型的工艺性能。
引发剂
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的引发剂与自由基聚合用引发剂一样,一般为有机过氧化合物。各类有机过氧化合物的特性,通常用活性氧含量,临界温度和半衰期等表示。
活性氧含量
活性氧含量又称为有效氧含量。对于纯粹的过氧化物,活性氧含量是代表有机过氧化物纯度的指标。实际上,由于纯粹有机过氧化物贮存的不安定性,通常与惰性稀释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混合配制,以利于贮存和运输。
临界温度
过氧化物受热分解形成自由基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临界温度。一般在临界温度以上才发生引发反应,这可从固化放热效应反映出来。临界温度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时应用的工艺指标。
半衰期
半衰期是指在给定温度条件下,有机过氧化物分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实际应用上,可用下面两种方法表示半衰期,一种是给定温度下的时间,另一种是给定时间下的温度,它们都是引发剂活性的标志。显然,有机过氧化物的半衰期愈短,其活性也就愈大。
引发剂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最常用的主要是两种,即国产1 号引发剂和2号引发剂。
1号引发剂是50%过氧化环已酮糊。过氧化环已酮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外观是白色粉沫或硬块,易溶于苯乙烯中得到透明的溶液。由1:1的过氧化环已酮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组成的1号引发剂,呈糊状,久置后分层,上层为透明溶液,下层是白色沉淀物,使用时必须搅拌均匀成糊状。
过氧化甲乙酮具有与过氧化环已酮类似的特性,一般配成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50%溶液使用,该溶液无色透明,不含悬浮物,使用时不需要搅拌。

③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时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时要注意什么

晚上好,如果你说的是191这一类最常见的不饱和聚酯,必须注意作为促进剂回的有机钴盐绝对不能答与固化剂的过氧化物直接接触会发生严重爆燃危险!一般情况下,促进剂是先加入单体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固化剂的操作顺序不要颠倒,因为这种虽然有着成熟工艺的聚酯性能优良但在固化交联阶段会释放大量的热,促进剂量可以减少固化剂不能少请酌情参考。

④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常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线型不饱和树脂和活性单体(一般是苯乙烯版)两部分组成。两者权都含有不饱和键,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加热、受紫外线照射等),就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和反应。这种反应实在按照链引发、键增长和链终止的历程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液体树脂的粘度迅速增大,硬度提高,最终变成了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固体。

根据需要在成型过程中可以加入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也可以不加增强材料,只加(或不加)不同的填料,前者即得到我们通常所说的玻璃钢,后者可以制成人造大理石,人造玛瑙等制品或作为表面涂层使用。

(4)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吸热扩展阅读

使用配比:100份树脂,加固化剂2~3份,促进剂1~2.5份。当温度低需用加速剂时,加量为0.2~0.5%份。添加顺序为:加速剂®促进剂®固化剂,并且每加一种时,都必须充分与树脂混合均匀后,才可加入第二种。

注意事项:过氧化甲乙酮是潜在性爆炸物必须远离火源、碰撞及避免阳光直射。储藏在阴凉、通风处。但决不可与促进剂放在一起,二者相互混合会引起燃烧及爆炸。

⑤ 如何改善或者解决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收缩开裂方法

晚上好,出来现收缩开自裂有可能是固化交联后缺乏柔韧度所致的应力开裂,可以考虑在配方中加入少量和苯乙烯相容性良好的邻苯二甲酸酯做增塑剂来缓解,成本稍微高一点亦可考虑配方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替换一部分为甲基丙烯酸丁酯交联成弹性体来抵抗固缩形变。因为死角处的收缩拉抗强度很高,没有软段支持就会碎裂。另外提高树脂含量减少碳酸钙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开裂发生几率但是总体强度可能就不尽人意。

⑥ 不饱和聚酯树脂能怎样快速固化,几分钟之内最好,而且要不影响性能

用快速的固化剂, 另外提高温度可以快速提高固化速度. 但不能太高, 会影响外观和性能的.

⑦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体系问题。紧急求助。

你说的是过氧化酮一钻盐体系,如果想加速固话,并且固化后黄变小。就配合叔胺加速固化,
也可以用过氧化酰-芳叔肢体系固化。效果很好。

⑧ 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温固化(1小时左固化) 请教玻璃钢行业的前辈

这个对熟悉玻璃钢制作的工人来说显然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树脂型号、固化剂和厂家的不同,固化配比单会稍有出入,当然网上也有类似根据温度调节的固化配比单,也可在厂家没有提供固化配比单的情况下用作参考。但没有实际操作应用意义。
首次施工要根据厂家提供的单子自己制作一张固化配比单,精确的话首次要使用电子秤(少量树脂实验用量杯或针筒误差偏大),内容有湿度、温度、促进剂、固化剂配比比例、固化时间。
后期在冬天也是按照正常温度比如20--25度的配比来适当增加促进剂和固化剂来解决固化时间拉长的问题。那么按你的经验,固化剂比例是2.5% 促进剂比例3-4% 左右 固化时间是2个小时左右,如果温度变化不大,用电子秤,比如100克的树脂添加3%促进剂,添加4.5%的固化剂来实践测量固化温度。操作上不要没有经过实验就盲目添加,这是为施工提供一个有效的操作规程,而不是凭工人经验操作。

那么问题就解决了,逐步添加得出固化时间即可。预促进的树脂如果没有提供促进剂,也可单一提高固化剂添加比例解决,夏天和冬天固化剂添加比差别很大,做完一年才能得到实际配比,记录下按不同温度下实际添加的比例,以后就可以按最接近的温度表格来添加或适当调整即可。

⑨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机理

市售的常用促进剂
1、环烷酸钴,一般为1%的苯乙烯溶液,称为1#促进剂。常与1#固化剂过氧化环己酮配合使用。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钴盐保进剂固化性能好,在不饱和聚酯树脂室温固化中广泛采用。由于受钴盐色泽的影响,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其凝胶固化效果和颜色已不能满足需要。
2、N,N-二甲基苯胺,通常为10%的苯乙烯溶液,称为2#促进剂。常与2#固化剂(过氧化二苯甲酰)配合使用。在树脂中含有大量游离酚或聚酯分子链中含有大分子支链的分子结构的场合,是很有效的固化系统。(如对于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双酚A类聚酯树脂的固化、氯桥酸酐类聚酯树脂等。)
3、异辛酸钴,常用在预促进型树脂中,尤其是用较浓的异辛酸钴预促进,能得到较好的催干效果。通常情况下异辛酸估的促进效果要比环烷酸钴好,这是因为环烷酸是一个分子量不固定(分子量范围180-350)的环烷烃的羧基衍生物,所以其钴含量难于做得十分精确,并且由于它是石油精制时的副产物,通常颜色较深,所以目前市场上异辛酸钴有取代环烷酸钴的趋势。

冷固化体系中常用的固化剂类型
1、 过氧化环己酮(是多种氢过氧化物的混合物)
其中以第(Ⅰ)种结构为主。
过氧化环己酮溶解在二丁酯中,成为50%的糊状物,称为1#固化剂
2、过氧化二苯甲酰(是一种过氧化物,简称BPO)
过氧化二苯甲酰溶解在二丁酯中,成为50%的糊状物,称为2#固化剂
3、 过氧化甲乙酮(简称MEKP)
这是一种液态固化剂,一般配成有效成份为50%的二甲酯溶液,就是市售的5#固化剂。在有效成份中,同样,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多种分子结构的氢过氧化物的混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活性,氢过氧基(-OOH)使活性增大,羟基(-OH)使活性减小。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固化剂就是5#固化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产5#固化剂的质量有所下降,存在着固化剂中低分子物含量过高、含水量过高等缺点。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
UPR的固化过程是UPR分子链中的不饱和双键与交联单体(通常为苯乙烯)的双键发生交联聚合反应,由线型长链分子形成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固化过程中,存在三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即
1、 苯乙烯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
2、 苯乙烯与苯乙烯之间的反应;
3、 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
对于这三种反应的发生,已为各种实验所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聚酯分子结构中有反式双键存在时,易发生第三种反应,也就是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使分子之间结合的更紧密,因而可以提高树脂的各项性能。
5.3 不饱和树脂固化过程的表观特征变化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凝胶阶段(A阶段):从加入固化剂、促进剂以后算起,直到树脂凝结成胶冻状而失去流动性的阶段。该结段中,树脂能熔融,并可溶于某些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中。这一阶段大约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2、硬化阶段(B阶段):从树脂凝胶以后算起,直到变成具有足够硬度,达到基本不粘手状态的阶段。该阶段中,树脂与某些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接触时能溶胀但不能溶解,加热时可以软化但不能完全熔化。这一阶段大约需要几十分钟至几小时。
3、熟化阶段(C阶段):在室温下放置,从硬化以后算起,达到制品要求硬度,具有稳定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可供使用的阶段。该阶段中,树脂既不溶解也不熔融。我们通常所指的后期固化就是指这个阶段。这个结段通常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天或几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

⑩ 不饱和聚酯树脂工艺品固化发热量太少的原因

是固化剂有问题,如过是好的固化剂的话,它有一个产说明书比如100g 25度 15-20分钟固化调好料之后大概10分钟它的反应会很激烈,放热量会很大,反之则不然,试试改进固化剂的配方!

阅读全文

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吸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疗废水国家排放标准 浏览:723
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厂家电话 浏览:61
lsc500树脂 浏览:182
污水处理电费占运行费用比 浏览:164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厂 浏览:53
天津工业废水治理企业 浏览:44
用什么洗空调滤芯 浏览:257
老式泰山25拖拉机提升器总成 浏览:965
污水泵空气开关跳闸为什么 浏览:235
sbs树脂可剥漆 浏览:961
温江净水过滤 浏览:13
小区饮水机废水能用吗 浏览:889
过滤网厂家58同城 浏览:112
广州医用超纯水器供水设备多少钱 浏览:952
大金空调室内机提升泵 浏览:172
正规滤芯怎么用 浏览:2
树脂包清洗 浏览:506
超滤膜净水器需要清洗一次 浏览:750
汽油滤芯螺丝滑丝了怎么办 浏览:274
临湘污水处理哪里有卖的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