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你测的是尿素的氮就要用尿素的标准,大概称0.5克。
Ⅱ 尿素氮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
尿素氮偏低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肾功能失调。尿素氮偏低,可能与蛋白质吃得太少、怀孕、肝衰竭有关。
2、肝功能衰竭。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衰竭,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另一个原因是患者蛋白质摄入不够,再加上因肝功能不正常而大量消耗。
造成尿素氮偏低的原因有多个,因此,患者如果出现了尿素氮偏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不能笼统地把尿素氮偏低的原因理解成肾功能失调,从而使自己过度恐慌。
看化验单是一个综合的判断过程,只有在全面掌握病情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Ⅲ 血尿素氮偏低的危害有哪些
呢?尿素氮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产生的主要的最终产物,它是在肝脏中合成的,然后会通过肾脏随着我们的尿液排出体外的,如果血尿素氮偏低可能是身体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可能是由于肝脏衰竭或是肾功能失调引起的。血尿素氮偏低不加注意到话会使现在的病情向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所以此时一定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更不能放任不管,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以上就是冀兆奎专家为我们讲解的这个问题,您是否已经了解了呢,如果您需要了解尿素氮偏低的原因是什么或者需要诊断治疗的话,欢迎您到北京武警总队第三医院,该院拥有最先进的诊断治疗仪器,拥有数十名经验丰富的专家主任,已经为众多的肾病患者治愈,受到患者的广泛赞誉。 温馨提示:看了该篇“”的文章,请结合您的病情及治疗情况作出一个判断。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或周围其他病症患者也有类似肾病症状的话,建议联系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肾病诊疗中心专家,以便肾病专家结合具体病情给予您详细的指导和分析,点击在线咨询,便可与权威肾病治疗专家进行即时在线交流,得到最为满意的解答!如果检查出血尿一定要及早进行治疗,选择“生物细胞移植疗法”根本性解决了问题,从而达到康复、该疗法比传统的药物、理疗的治疗更彻底,更有效,更安全,更有保障性,是21世纪革命性的治疗肾病疗法。
Ⅳ 尿素产品中总氮(蒸馏法)的测定分为 、 、 、 四步。
试液制备 蒸馏 滴定 空白试验
1、试液制备称量约5g试样,精确到.001g,移入500mL锥形瓶中。在盛有试样的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50mL硫酸、0.5g硫酸铜,插上梨形玻璃漏斗,在通风橱内缓慢加热,使二氧化碳逸尽,然后逐步提高加热温度,直至冒白烟,再继续加热20min,取下,待冷却后,小心加入300mL水,冷却。把锥形瓶中的溶液,定量地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蒸馏从容量瓶中移取50.0mL溶液于蒸馏烧瓶(5.1.1)中,加入约300mL水,几滴混合指示液和少许防爆沸石或多孔瓷片。用滴定管或移液管,移取40.0mL硫酸标准溶液于接受器中,加水,使溶液量能淹没接受器的双连球瓶颈,加4~5滴混合指示液。用硅脂涂抹仪器接口,按上图装好蒸馏仪器,并保证仪器所有连接部分密封。通过滴液漏斗往蒸馏烧瓶中加入足够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溶液并过量25mL,应当注意,滴液漏斗上至少存留几毫升溶液。加热蒸馏,直到接受器中的收集量达到250~300mL时停止加热,拆下防溅球管,用水洗涤冷凝管,洗涤液收集在接受器中。
3、滴定将接受器中的溶液混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反滴定过量的酸,直至指示液呈灰绿色,滴定时要仔细搅拌,以保证溶液混匀。
4、空白试验按上述操作步骤进行空白试验,除不用样品外,操作手续和应用的试剂与测定时相同。
Ⅳ 我检测的尿素偏低有什么影响吗
血液标本的采集、运送等环节对其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都有直接的影响。为使检验结果达到准确的指引临床诊治,我们对影响血液标本诸环节因素做一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诸因素分析 1.1 采血距检验之间的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一般来说,血液生化标本、血流变标本采集应是在清晨空腹时进行,血脂检查必须在空腹12 h以上,血常规可随机在安静10 min后抽取,这样检验结果对临床才有参考价值。如果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如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分离血清、厌氧条件下2~4℃只能保持1 h;血沉抽血后2 h测完,超过2 h会减慢,置4℃冰箱可延长4~6 h;血常规抽血后2 h内进行检验,时间过长会引起红细胞溶血,血浆蒸发;血液离体后6 h血清中的糖下降约1/4,而离子则从血细胞内转移到血清中,致使血清内钾离子增高,所得检测结果将与病人实际情况不符,将临床引入歧途。 1.2 饮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 h,如果进食含脂肪的食物,不仅可使血清混浊,而且可使甘油三酯测定值偏高。食后2 h可使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中碱性磷酸酶、尿素、尿酸、胆红素、钠等浓度亦出现升高的倾向。另外,进食时间过长,则又可引起血内补体C3、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测定值偏低。在测定血肌酐时,应禁肉食3天,并禁咖啡、茶等。 1.3 药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药物不仅可以改变某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同时也可干扰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阿斯匹林可使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胆红素、尿素升高,使白蛋白、血钾降低;维生素C是一种可以对检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的药物,具有还原性,若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来测定血糖,则能抑制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使结果偏低;还可使谷草转氨酶、胆红素、肌酐、尿酸的测定结果偏高;而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结果偏低;多数抗生素药物对肝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1.4 抽血部位以及使用器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根据检验项目所需血量的不同,采血部位也不同。做微量全血时成人可在耳垂或指尖采血。一般采集肘静脉,禁止从输液管采血,禁止从正输液的胳膊上采血。抽血针管要求无菌、干燥,有塑料和玻璃之分,一般静脉采血可采用质量合格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从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以采用玻璃注射器为佳,可以减少血液中氧气的弥散。现发明并使用了真空管采血,他省略了抽拉筒栓和推血入试管等血液采集的步骤,利用真空管中预先制造的真空,自动吸血入管,很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了溶血的发生。 1.5 添加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采集血液标本,由于检验项目不同,需要全血或血浆或血清或快速分离血清来进行检验分析。因此,收集管内常需预先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抗凝剂、促凝剂及分离胶等。 抗凝剂:血液检验常用的抗凝剂有EDTA-K2、枸橼酸钠、肝素、草酸盐。 EDTA-K2可以维持红细胞、白细胞形态,但会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白细胞吞噬功能,因此适于血常规细胞学检查,不适于凝血、血小板功能研究;枸橼酸钠:凝血因子稳定,保持血小板功能,用于止血研究和血沉的测定,但不适于细胞计数;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细胞体积,不易溶血等优点,但过量的肝素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因此适合于生化检查、细胞培养、红细胞比积、渗透性,不适用于涂片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凝血象检查,草酸盐主要由于凝血象检查。 促凝剂及分离胶:离体后的血液,其中某些物质的分解代谢活动并未停止,尤其是血细胞,活着的血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仍在消耗血清中的养分,同时也不断地排泄废物进入血清,而影响血清成分的变化,为了减少血液离体后血清各成分在体内的含量的改变,正确反映血液各成分在体内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近来采用在采血管内加入促凝剂和分离胶,以达到迅速分离血清之效果,使免受血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 另外还有年龄、生理周期、运动等都对试验结果有影响。 2 采血环节对结果影响的应对措施 2.1 对于时间要求严格的一些检测项目临床科室采血后尽量在1/2 h之内将标本送到检验科,若因某因素的影响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就要将血液尽快分离,保存到2~4℃冰箱中。检验科在收到标本后,尤其是血糖,抽血后应迅速将血清或血浆与红细胞分离,可以避免糖酵解。各检验项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2 对于饮食影响检测结果的一些项目,采血前应嘱咐病人对饮食注意,检查肝功、血脂、空腹血糖的要禁食12 h,检查肌酐的要禁肉食3天,检查餐后1 h血糖、2 h血糖的要记好时间,到时进行采样。 2.3 对于使用药物影响检测结果的项目,采血前应充分了解各种药物对各个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甚至为了某项测定,应停用某些药物。如需要检测血糖时,不要正在输糖或胰岛素时抽血,检测电解质时不可输加有钾离子的液体,这样才不会失去检测结果对临床的价值。 2.4 对于有添加剂的一些检测项目,明确各抗凝剂适用于的检查项目,将血液打到加有添加剂的管子中后,盖上盖子,上下点倒5~6次,不可用力太大,待混匀后,应将标本管直立、静置,避免振荡、摔落,送检。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检验人员要充分了解影响检测结果的一些因素,掌握正确的采集标本与送检方法,使得检测结果在尽可能少的因素影响下得出能指导临床诊治需要的结果
Ⅵ 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时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蛋白质附在壁上,被检样消化不完全,使氮有损失。
2. 硫酸缺少,这样会形成硫酸氢钾,而不与氨作用
3.氨是否完全蒸馏出来
4.有时铜离子与氨作用,生成深兰色的结合物[Cu(NH3)4]2+
Ⅶ 血液中尿素偏低是什么原因
尿素是尿液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多用于了解检测者的肾脏功能。不过,如果患者在体检中发现尿素偏低,那么就可能是肝功能损伤,缺乏蛋白质或者检查前喝太多水所致。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只需根据病因采取对症的调理措施,就能让体内的尿素恢复到正常范围。
尿素检查是尿检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很多人都了解这个项目,也知道如果尿素高于7.0mmol/L,那么就意味着肾脏功能出了一些问题。可是,如果患者在尿检中发现尿素偏低,那么大多数人就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就需要了解尿素低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调理身体,让尿检结果恢复正常。
1,体检前饮水过多。在体检前,如果患者喝了大量的水,那么就会稀释患者的尿液样本,导致患者的尿素检测数值低于正常范围。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只需要在第二次尿检前减少饮水量,这样就能避免尿素检测结果受到影响了。
2,身体缺乏蛋白质。如果患者在饮食方面不够重视,并且饮食中严重缺乏蛋白质,那么尿素低的问题就可能是摄入蛋白质过少引起的。这是因为当患者体内能代谢的蛋白质减少之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就会跟着变少。面对珍重情况,患者就需要注意在平时多吃各种豆类和豆制品,禽肉,蛋类和坚果,这样才能保证尿素逐渐恢复正常。
3,肝功能损伤的表现。如果患者的尿素检测结果远远低于正常值,那么就要考虑尿素偏低是肝功能损伤造成的。这是因为肝脏是合成尿素的重要器官,当肝脏能力下降时,患者体内的尿素自然就会降低。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就需要进一步做肝功能检查。如果肝功能问题不大,那么患者就只需从饮食,情绪和运动等方面调理肝脏,就能逐渐恢复健康。如果患者的肝脏患上了某些疾病,那么患者就需要服用对症的药物才能让肝脏恢复健康。
Ⅷ 尿素中总氮含量的测定时,使用硫酸铜做催化剂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硫酸铜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之后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且与指示剂不发生反应。
测定原理:以硫酸铜做催化剂,在浓硫酸中加热使实样中酰胺态氮转化为氨态氮,加入过量的碱液蒸馏的氨, 并将其吸收在过量的硫酸溶液中, 以甲基红或甲基红-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反滴定。
Ⅸ 按国标方法蒸馏尿素中总氮含量,为什么结果总是偏低
按国标方法蒸馏尿素中总氮含量,为什么结果总是偏低
根据我的实验经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过高会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我们做这个实验时都会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用来吸附有机质,之前要对估计含磷量高的图样
Ⅹ 如果测定水中总氮时 总氮值小于氨氮值是什么原因
原因:在碱性介质条件下,氨氮会以氨气形式逸散在消解管的气相中,这样测出的总氮只是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部分氨氮之和,必然出现氨氮高于总氮。
建议使用密封消解管,例如采用总氮测定仪器专用的密封消解管(LH-3BN),实验证明使用专用的密封消解管加上快速放气趁热将消解管多次摇匀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回收率可以达到99%以上。
做总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总氮包括氨氮,然而在实际水样监测中,常出现氨氮测定值大于总氮的现象,特别是高浓度氨氮废水,总氮测定值会比氨氮低很多。
(10)蒸馏法尿素总氮偏低扩展阅读:
水中氨氮成分分析
目前,国标针对水质中氮的分析主要分以下方面: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凯氏氮5个方面。
(一)总氮
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通常测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几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可溶性总氮是指水中可溶性及含可过滤性固体(小于0.45µm颗粒物)的含氮量。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氮的测定方法:
一是采用分别测定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后加和的办法。
二是以过硫酸钾氧化,使有机氮和无机氮转变为硝酸盐后,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进行测量,也可以用紫外法或还原为亚硝酸盐后,用偶氮比色法,以及离子色谱法进行测定。
(二)氨氮
氨氮是指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氨,NH3)或离子氨(NH4+)形态存在的氨。pH较高,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铵盐的比例高。
常用来测定氨的两个近似灵敏度的比色方法是经典的纳氏试剂法和苯酚-次氯酸盐法;滴定法和电极法也常用来测定氨;当氨氮含量高时,也可采用蒸馏-滴定法。(国标有纳氏试剂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蒸馏-滴定法)
(三)硝酸盐氮
水中硝酸盐是在有氧条件下,各种形态含氮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氮化合物,通常用以表示含氮有机物无机化作用最终阶段的分解产物。当水样中仅含有硝酸盐而不存在其他有机或无机的氮化合物时,认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完全。
如果水中含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同时含有其他含氮化合物时,则表示有污染物已经进入水系,水的“自净”作用尚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