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壤全氮的测量方法
答: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专解反应,转化为铵属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B. 请问半微量凯式定氮法的详细步骤,谢谢!!顺便问下全量半微量和微量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 方法原理
样品与硫酸一同加热消化, 分解有机质, 释放出的NH3 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溶液中。在定氮消化瓶中,用氢氧化钠中和硫酸铵生成氢氧化铵,加热又分解NH3 ,用硼酸吸收, 用标定过的盐酸或硫酸滴定, 从而计算出总氮量, 换算为蛋白质量。
(二) 仪器、设备
1. 仪器
分析天平: 感量0.0001克;实验用粉碎机;半微量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滴定管, 容积10毫升;硬质凯氏烧瓶: 容积25毫升, 50毫升;锥形瓶: 容积150毫升;电炉: 600瓦。
2. 试剂
(1) 盐酸: 分析纯, 0.02mol/L, 0.05mol/L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2) 氢氧化钠: 工业用或化学纯, 40%溶液(W/V);
(3) 硼酸: 分析纯, 2%溶液(W/V);
(4) 硼酸混合指示剂: 溴甲酚绿0.1克, 甲基红0.1克分别溶于95%乙醇中,混合后稀至100毫升, 将混合指示剂与2%硼酸溶液按 1:100比例混合, 用稀酸或稀碱调节PH值为4.5, 使呈灰紫色, 此溶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需在1个月之内使用;
(5) 加速剂: 五水合硫酸铜(分析纯)10克, 硫酸钾(分析纯)100克在研钵中研磨, 仔细混匀, 过40目筛;
(6) 浓硫酸: 比重1.84, 无氮;双氧水: 分析纯,30%;蔗糖: 分析纯;
(7) 双氧水硫酸混合液(简称混液): 双氧水、硫酸、水的比例为3:2:1, 即在100毫升蒸馏水中,慢慢加入200毫升浓硫酸, 待冷却后, 将其加入300毫升30%双氧水, 混匀, 此混液可一次配制500~1000毫升贮藏于试剂瓶中备用, 夏天最好放入冰箱或阴凉处贮藏, 室温(20℃)上下时不必冷藏, 贮藏进间不超过1个月 。
(三) 操作步骤
1. 样品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种子(带壳种子需脱壳)挑拣干净, 按四分法缩减取样, 取样量不得少于20克。将种子放于60~65℃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上, 用粉碎机磨碎, 95%通过40目筛, 装入磨口瓶备用。
2. 称样 称取0.1克试样两份(含氮1~7毫克), 精确至0.0001克, 同时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
3. 消煮1 将试样置开25毫升凯氏瓶中, 加入加速剂粉末。除水稻为1克外, 其它均为2克。然后加3毫升硫酸, 轻轻摇动凯氏瓶, 使试样被硫酸湿润, 将凯氏瓶倾斜置于电炉上加热, 开始小火, 待泡沫停止后加大火力, 保持凯氏瓶中的液体连续沸腾, 沸酸在瓶颈中部冷凝回流。待溶液消煮到无微小的碳粒并呈透明的蓝绿色时, 谷类继续消煮30分钟,豆类继续消煮60分钟。
4. 消煮2 将试样置于50毫升凯氏瓶中, 加入0.5克加速剂和3毫升混液,在凯氏瓶上放一曲颈小漏斗, 倾斜在电炉上加热, 开始小火(用调压器将电压控制在175伏左右), 保持凯氏瓶中液体呈微沸状态。5分钟后加大火力(将电压控制在200伏左右)。保持凯氏瓶中液体连续沸腾, 消煮总时间, 水稻、高粱为30分钟, 其它均为45分钟。
注: 消煮中列入两种消煮条件, 经与国际谷物化学协会标准法(ICC)比较, t值测验均不显著, 准确度与精密度也基本一致,在具体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其一种。
5. 蒸馏 消煮液稍冷却后加少量蒸馏水, 轻轻摇匀。移入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用适量蒸馏水冲洗凯氏瓶4~5次。蒸馏时将冷凝管末端插到盛有10毫升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的锥形瓶中, 向反应室中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15毫升(如采用消煮2的条件, 加10毫升即可)。然后通气蒸馏, 当馏出液体积约达50毫升时,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 继续蒸馏1~2分钟, 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中。
6. 滴定 谷类以0.02mol/L, 豆类以0.05mol/L标准盐酸或硫酸滴定至锥形瓶中的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紫色为终点。空白用0.1克蔗糖代替样品作空白测定。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3毫升。
(四) 结果计算
式中:
V2 滴定试样时消耗标准酸的体积(毫升)
V1 滴定空白时消耗标准酸的体积(毫升)
N标准酸溶液的浓度(mol/L)
K 氮换算成粗蛋白质的系数
W 试样重量(克)
X 试样水分含量
0.0140每毫摩尔氮的克数
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后二位。
两份试样粗蛋白质的平行测定结果为15%以下时, 其相对相差不得大于3%;15%~30%进为2%;30%以上为1%。
凯氏定氮法中的常量,微量,和半微量区别:
区别在于检测用样品量,你可以按标准进行操作,没有必要拘泥于某一方法
主要看你样品量是否足够
1、常量由于可以把全部消化液一同蒸馏测定,故较适合蛋白质含量低的样品。
2、微量、半微量差别在装置上,二者皆属于水蒸汽蒸馏操作,只是前者把蒸汽直接导入反应室内,后者把蒸汽导入反应室外加热,由于二者皆取消化液的一部份操作,可平行蒸馏操作,但检测限要较常量法高。
3、纯粹从回收率的角度看,半微量要稍好。
C. 什么是半微量蒸馏法
答:半微量蒸馏法适合于各种植物样品消煮液中氮的定量。植物样品经开氏法消煮、定容后专,吸取属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用H3BO3吸收,硼酸中吸收的氨可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D.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微生物的含氮量,微生物是否需要消煮
土壤中氮素的总贮量及其存在状态,与作物的产量在某种条件下有一定的正相关。土壤中氮素来源于四方面:动、植物残体的积累;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土壤微生物及大气降水带入的氮。从形态上可以分成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类,其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氮约占全氮量的5%,绝大部分以有机态存在的氮素,需要在微生物的活动下逐渐分解矿化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我国植物大部分缺氮,因此施氮肥在大部分土壤上都有显著肥效,分析全氮含量可以判断土壤肥力,为推荐施肥量作参考。 土壤、植株和其它有机体中全氮的测定通常都采用开氏消煮法,用硫酸钾-硫酸铜-硒粉作加速剂。此法虽然消煮时间长,但控制好加速剂的用量,不易导致氮素损失,消化程度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常规分析。(一)开氏定氮法原理 土壤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经浓硫酸消煮分解,有机氮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把氨蒸馏出来,用硼酸吸收,标准酸滴定,求出全氮含量。硫酸钾起提高硫酸溶液沸点的作用,硫酸铜起催化剂作用,加速有机氮的转化,硒粉是一种高效催化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氮素损失。(二)主要仪器和试剂1.开氏瓶(50毫升);半微量滴定管(10毫升) 弯颈小漏斗;半微量定氮蒸馏器或普通定氮蒸馏仪;100毫升三角瓶。2.浓硫酸(相对密度1.84,三级)。3.40%NaOH 称取工业用固体氢氧化钠(NaOH)420克,放入1000毫升硬质烧杯中,加入约400毫升蒸馏水,不断搅动(防止烧杯底部固结),溶解后转入塑料试剂瓶,加塞,防止吸收空气中CO2。放置几天,待Na2CO3沉降后,将清液虹吸入盛有约200毫升无C02的水的塑料试剂瓶中,加水至1000毫升。若用三级试制配置,则不用虹吸步骤,其它同上。4.2%硼酸溶液 称取20克硼酸(H3BO3,三级)用热蒸馏水(约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1000毫升,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澳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0毫升,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紫红色(pH4.5)。5.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0.099克溴甲酚绿和0.666克甲基红与玛瑙研钵中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完全溶解为止,最后加95%乙醇至100毫升。6. 0.02或0.01NH2S04标准溶液 先配制0.1NH2SO4溶液,标定后稀释5或10倍。7. 0.1NH2S04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每升水中注入3毫升浓硫酸(三级),冷却,充分混匀。将碳酸钠(Na2CO3,二级或一级)装在扁形称量瓶中,在160℃烘干2小时以上,用称量瓶称取0.16一0.24克样品(精础到0.0001g) 3份,分别放入250毫升三角瓶,溶于30毫克水中,加1-2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棍合指示剂,用配好的0.1N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煮沸2-3分钟逐尽C02,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突变为葡萄酒红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控下式计算,取3次平均值。 NH=W*2000/Na2CO3*(v-v0)=w/0.05300*(v-v0) 式中 W--称取Na2CO3重量,克; V--标定所用酸溶液体积,毫升; V0 --空白试验所用酸溶液体积,毫升。8.混合催化剂 称取硫酸钾(K2SO4~三级)100克,硫酸铜(CuSO4.H2O,三级)10克和硒粉l克,均匀混合后研磨,使通过80目筛,贮于瓶中。(三)操作步骤1.土样的消煮 称取风干土样(0.25毫米筛)约1克(精确到0.0001克),放入干燥的50毫升开氏瓶中,加混合催化剂约1.8克,加2毫升水;使其湿润,再加浓硫酸5毫升。摇匀后,盖上小漏斗,放在电炉上,开始用小火加热,然后微消煮,当消煮液呈灰白色时,加高温度,待完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再继续消煮1小时,仔细观察消煮液中及瓶壁是否有黑色炭粒,如有,应延长消煮时间至炭粒消失为止,取下开氏瓶,冷却。 2.氮的测定 小心地将开氏瓶中全部消煮液转入半微量定氮蒸馏器的蒸馏室中,并用少量水洗涤开氏瓶4~5次,每次3一5毫升,总用量不超过20毫升(如果样品含氮量高可定容后吸取部分溶液蒸馏)。另备100毫升三角瓶,内加入2%硼酸-指示剂溶液6毫升,将三角瓶置于冷凝器的承接管下,管口插入硼酸溶液内。向蒸馏室内加2~40%NaOH20毫升,立即关闭蒸馏室,进行蒸气蒸馏,待馏出液达30~40毫升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取下三角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紫红色(葡萄酒红色),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或用普通定氮仪蒸馏。样品称于150毫升开氏瓶内,按同样步骤消煮,冷却后将开氏瓶上的小漏斗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除去,开氏瓶内加蒸馏水70毫升,摇匀,冷却后将开氏瓶倾斜,用量筒沿瓶壁缓缓加入40%氢氧化钠25毫升,使溶液成两层,并不使碱液弄到瓶口上,立即接到蒸馏装置上。将盛有8毫升2%硼酸-指示剂溶液的三角瓶置于冷凝管下端的缓冲管下,使缓冲管下端浸在三角瓶硼酸液中,以免吸收不完全。打开螺丝夹(蒸气发生器内的水要预先加热至沸),通入蒸气,摇动开氏瓶内溶液使其混合均匀,打开加热电炉,通自来水冷凝,蒸馏15-20分钟后,检查蒸馏是否完全。检查方法;在缓冲管下取1滴馏出液于pH 1-14广泛试纸上,若有蓝色,应继续蒸馏,直至蒸馏完全为止。取下缓冲管和三角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缓冲管,用标准酸滴定至紫红色,也需做空白试验。全N%=(V-V0)N*0.014*100/W式中 N --标准酸当量浓度,V--土壤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毫升,V0--空白试验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毫升0.014--N的毫当量,克;W--样品重;克。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005%(五)注意事项 1. 全氮测定不宜用烘干土样,因为烘干过程中可能使含氮量发生变化,但测定结果一般以烘干土计算,故须另测土样的含水量,测定方法同土壤硝态氮,但不是用新鲜土样而是用风干土样。 2. 土壤含氮量在0.1%以下,称1.0克,0.1-0.2%称0.5-1.0克,在0.2%以上称0.5克以下。 3. 消煮过程中应该经常转动开氏瓶,使喷溅在瓶壁上的土粒及早回流到酸液中去。 4.本法测得的氮不包括NO3-N,因硝态氮在消煮过程中不完全还原为铵态氮,且易挥发损失,一般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小于全氮的1%,故忽略不计。
E. 土壤 的氮测定 微量凯氏定氮法
土壤中氮素的总贮量及其存在状态,与作物的产量在某种条件下有一定的正相关。土壤中氮素来源于四方面:动、植物残体的积累;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土壤微生物及大气降水带入的氮。从形态上可以分成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类,其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氮约占全氮量的5%,绝大部分以有机态存在的氮素,需要在微生物的活动下逐渐分解矿化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我国植物大部分缺氮,因此施氮肥在大部分土壤上都有显著肥效,分析全氮含量可以判断土壤肥力,为推荐施肥量作参考。
土壤、植株和其它有机体中全氮的测定通常都采用开氏消煮法,用硫酸钾-硫酸铜-硒粉作加速剂。此法虽然消煮时间长,但控制好加速剂的用量,不易导致氮素损失,消化程度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常规分析。
(一)开氏定氮法原理
土壤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经浓硫酸消煮分解,有机氮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把氨蒸馏出来,用硼酸吸收,标准酸滴定,求出全氮含量。硫酸钾起提高硫酸溶液沸点的作用,硫酸铜起催化剂作用,加速有机氮的转化,硒粉是一种高效催化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氮素损失。
(二)主要仪器和试剂
1.开氏瓶(50毫升);半微量滴定管(10毫升) 弯颈小漏斗;半微量定氮蒸馏器或普通定氮蒸馏仪;100毫升三角瓶。
2.浓硫酸(相对密度1.84,三级)。
3.40%NaOH 称取工业用固体氢氧化钠(NaOH)420克,放入1000毫升硬质烧杯中,加入约400毫升蒸馏水,不断搅动(防止烧杯底部固结),溶解后转入塑料试剂瓶,加塞,防止吸收空气中CO2。放置几天,待Na2CO3沉降后,将清液虹吸入盛有约200毫升无C02的水的塑料试剂瓶中,加水至1000毫升。若用三级试制配置,则不用虹吸步骤,其它同上。
4.2%硼酸溶液 称取20克硼酸(H3BO3,三级)用热蒸馏水(约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1000毫升,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澳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0毫升,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紫红色(pH4.5)。
5.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0.099克溴甲酚绿和0.666克甲基红与玛瑙研钵中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完全溶解为止,最后加95%乙醇至100毫升。
6. 0.02或0.01NH2S04标准溶液 先配制0.1NH2SO4溶液,标定后稀释5或10倍。
7. 0.1NH2S04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每升水中注入3毫升浓硫酸(三级),冷却,充分混匀。将碳酸钠(Na2CO3,二级或一级)装在扁形称量瓶中,在160℃烘干2小时以上,用称量瓶称取0.16一0.24克样品(精础到0.0001g) 3份,分别放入250毫升三角瓶,溶于30毫克水中,加1-2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棍合指示剂,用配好的0.1N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煮沸2-3分钟逐尽C02,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突变为葡萄酒红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控下式计算,取3次平均值。
NH=W*2000/Na2CO3*(v-v0)=w/0.05300*(v-v0)
式中 W--称取Na2CO3重量,克;
V--标定所用酸溶液体积,毫升;
V0 --空白试验所用酸溶液体积,毫升。
8.混合催化剂 称取硫酸钾(K2SO4~三级)100克,硫酸铜(CuSO4.H2O,三级)10
克和硒粉l克,均匀混合后研磨,使通过80目筛,贮于瓶中。
(三)操作步骤
1.土样的消煮
称取风干土样(0.25毫米筛)约1克(精确到0.0001克),放入干燥的50毫升开氏瓶中,加混合催化剂约1.8克,加2毫升水;使其湿润,再加浓硫酸5毫升。摇匀后,盖上小漏斗,放在电炉上,开始用小火加热,然后微消煮,当消煮液呈灰白色时,加高温度,待完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再继续消煮1小时,仔细观察消煮液中及瓶壁是否有黑色炭粒,如有,应延长消煮时间至炭粒消失为止,取下开氏瓶,冷却。
2.氮的测定
小心地将开氏瓶中全部消煮液转入半微量定氮蒸馏器的蒸馏室中,并用少量水洗涤开氏瓶4~5次,每次3一5毫升,总用量不超过20毫升(如果样品含氮量高可定容后吸取部分溶液蒸馏)。另备100毫升三角瓶,内加入2%硼酸-指示剂溶液6毫升,将三角瓶置于冷凝器的承接管下,管口插入硼酸溶液内。向蒸馏室内加2~40%NaOH20毫升,立即关闭蒸馏室,进行蒸气蒸馏,待馏出液达30~40毫升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取下三角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紫红色(葡萄酒红色),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或用普通定氮仪蒸馏。样品称于150毫升开氏瓶内,按同样步骤消煮,冷却后将开氏瓶上的小漏斗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除去,开氏瓶内加蒸馏水70毫升,摇匀,冷却后将开氏瓶倾斜,用量筒沿瓶壁缓缓加入40%氢氧化钠25毫升,使溶液成两层,并不使碱液弄到瓶口上,立即接到蒸馏装置上。将盛有8毫升2%硼酸-指示剂溶液的三角瓶置于冷凝管下端的缓冲管下,使缓冲管下端浸在三角瓶硼酸液中,以免吸收不完全。打开螺丝夹(蒸气发生器内的水要预先加热至沸),通入蒸气,摇动开氏瓶内溶液使其混合均匀,打开加热电炉,通自来水冷凝,蒸馏15-20分钟后,检查蒸馏是否完全。检查方法;在缓冲管下取1滴馏出液于pH 1-14广泛试纸上,若有蓝色,应继续蒸馏,直至蒸馏完全为止。取下缓冲管和三角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缓冲管,用标准酸滴定至紫红色,也需做空白试验。
全N%=(V-V0)N*0.014*100/W
式中 N --标准酸当量浓度,
V--土壤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毫升,
V0--空白试验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毫升
0.014--N的毫当量,克;
W--样品重;克。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005%
(五)注意事项
1. 全氮测定不宜用烘干土样,因为烘干过程中可能使含氮量发生变化,但测定结果一般以烘干土计算,故须另测土样的含水量,测定方法同土壤硝态氮,但不是用新鲜土样而是用风干土样。
2. 土壤含氮量在0.1%以下,称1.0克,0.1-0.2%称0.5-1.0克,在0.2%以上称0.5克以下。
3. 消煮过程中应该经常转动开氏瓶,使喷溅在瓶壁上的土粒及早回流到酸液中去。
4.本法测得的氮不包括NO3-N,因硝态氮在消煮过程中不完全还原为铵态氮,且易挥发损失,一般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小于全氮的1%,故忽略不计。
F. 测土壤中全氮时加了10.0ml指示剂后收集馏出液变紫红色说明什么问题
标准名称: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标准分类: 农业土壤化肥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土壤全氮含量。
1 测定原理 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2 仪器、设备
2.1 土壤样品粉碎机。
2.2 玛瑙研钵。
2.3 土壤筛:孔径1.0mm(18目);0.25mm(60目)。
2.4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2.5 硬质开氏烧瓶:容积 50ml,100ml。
2.6 半微量定氮蒸馏装置。
2.7 半微量滴定管:容积 10ml,25ml。
2.8 锥形瓶:容积 150ml。
2.9 电炉:300W变温电炉。
3 试剂
3.1 硫酸(GB625—77):化学纯。
3.2 硫酸(GB625—77)或盐酸(GB622—77):分析纯,0.005mol/L硫酸或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
3.3 氢氧化钠(GB629—81):工业用或化学纯,10mol/L氢氧化钠溶液。
3.4 硼酸 -指示剂混合液; 3.4.1 硼酸(GB628—78):分析纯,2%溶液(W/V)。 3.4.2 混合指示剂:0 5g溴甲酚绿(HG3—1220—79)和0.1g甲基红(HG3—958—76)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后,加95% 乙醇至100ml。使用前,每升硼酸溶液中加 20ml混合指示剂,并用稀碱调节至红紫色(pH值约4.5)。此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如在使用过程中pH值有变化,需随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之。
3.5 加速剂:100g硫酸钾(HG3—920—76,化学纯),10g五水合硫酸铜(GB665—78,化学纯),1g硒粉(HG3—926—76)于研钵中研细,必须充分混合均匀。
3.6 高酸钾溶液:25g高锰酸钾(GB643—77)溶于 500ml无离子水,贮于棕色瓶中。
3.7 1∶1硫酸。
3.8 还原铁粉:磨细通过孔径0.15mm(100目)筛。
3.9 辛醇。
4 土壤样品的制备 将通过孔径 1mm(18目)筛的土样,在牛皮纸上铺成薄层,划分成多个小方格。用小勺于每个方格中,取等量的土样(总量不得少于20g)于玛瑙研钵中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筛。混合均匀后备用。
5 测定步骤
5.1 称取风干土样(通过0.25mm筛)1.0×××g(含氮约 1mg),同时测定土样水分含量。
5.2 土样消煮
5.2.1 不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将土样送入干燥的开氏瓶底部,加少量无离子水(约0.5-1ml)湿润土样后,加入2g加速剂和5ml浓硫酸,摇匀。将开氏瓶倾斜置于300W 变温电炉上,用小火加热,待瓶内反应缓和时(约10-15min),加强火力使消煮的土液保持微沸,加热的部位不超过瓶中的液面,以防瓶壁温度过高而使铵 盐受热分解,导致氮素损失。消煮的温度以硫酸蒸气在瓶颈上部1/3处冷凝回流为宜。待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再继续消煮1h。消煮完毕,冷 却,待蒸馏。在消煮土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除不加土样外,其他操作皆与测定土样时相同。
5.2.2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将土样送入干燥的50ml开氏瓶底部,加1ml高锰酸钾溶液,摇动开氏瓶,缓缓加入2ml1∶1硫酸,不断转动开氏瓶,然后放置5min,再加入1滴辛 醇。通过长颈漏斗将0.5g(±0 01g)还原铁粉送入开氏瓶底部,瓶口盖上小漏斗,转动开氏瓶,使铁粉与酸接触,待剧烈反应停止时(约5min),将开氏瓶置于电炉上缓缓加热45min (瓶内土液应保持微沸,以不引起大量水分丢失为宜)。停火,待开氏瓶冷却后,通过长颈漏斗加2g加速剂和5ml浓硫酸,摇匀。按5.2.1的步骤,消煮至 土液全部变为黄绝色,再继续消煮1h。消煮完毕,冷却,待蒸馏。在消煮土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5.3 氨的蒸馏
5.3.1 蒸馏前先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漏气,并通过水的馏出液将管道洗净。
5.3.2 待消煮液冷却后,用少量无离子水将消煮液定量地全部转入蒸馏器内,并用水洗涤开氏瓶 4-5次(总用水量不超过30-35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2%硼酸 -指示剂混合液,放在冷凝管末端,管口置于硼酸液面以上3-4cm处。然后向蒸馏室内缓缓加入20ml10mol/L氢经钠溶液,通入蒸汽蒸馏,待馏出液 体积约50ml时,即蒸馏完毕。用少量已调节至pH4.5的水洗涤冷凝管的末端。
5.3.3 用0.005mol/L硫酸(或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由蓝绿色至刚变为红紫色。记录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空白测定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得超过0.4ml。
6 测定结果的计算
6.1 计算公式 土壤全氮(%)=〔(V-V0)×CH×0.014/m〕×100 式中:V———滴定试液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H———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氮原子的毫摩质量; m———烘干土样质量,g。
6.2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6.3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差:土壤含氮量大于0.1% 时,不得超过0.005%;含氮0.1-0.06%时,不得超过0.004%;含氮小于0.06%时,不得超过0.003% 。
G. 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原理与用法是什么
原理: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
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溢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继续不断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的速度相等,蒸气保持一定的压力。
此时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对液面所施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实验证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这是指液体与它的蒸气平衡时的压力,与体系中液体和蒸气的绝对量无关。
(7)土壤全氮消煮液半微量蒸馏扩展阅读:
半微量蒸馏装置主要是半微量凯氏蒸馏器。
半微量凯氏蒸馏器包括:磨口蒸馏瓶、磨口冷凝管、带有氮气球的弯支管,所述蒸馏瓶具有夹层套,蒸馏瓶底部为废液出口,蒸馏瓶一端外壁设有瓶颈支管,蒸馏瓶的中部外壁设有带塞的磨砂杯,所述带有氮气球的弯支管分别连接磨口蒸馏瓶和磨口冷凝管。
半微量凯氏蒸馏器,其加液处采用磨砂塞使用方便,适用于微量与常量之间的半微量,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有机物作氮的含量分析测定,蒸馏液纯度高
半微量凯氏蒸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口蒸馏瓶、磨口冷凝管、带有氮气球的弯支管,所述蒸馏瓶具有夹层套,蒸馏瓶底部为废液出口,蒸馏瓶一端外壁设有瓶颈支管,蒸馏瓶的中部外壁设有带塞的磨砂杯,所述带有氮气球的弯支管分别连接磨口蒸馏瓶和磨口冷凝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蒸馏
H. 测定土壤全氮,消煮后的溶液怎么煮都不澄清...求助,求助,各位大神,求助啊
常见问题,消48小时也听说过。。绿色我一直怀疑是高氯酸的问题,不知道你加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