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处理蒸馏时出现液泛现象
液泛是由上升蒸气量多,气速快,阻止了液体向下流动,致使下一层塔板上的料液涌至上一层专塔板上去的现象,可通属过观察视镜和单板压降计来发现。当有液泛现象时,通常应立即减小进塔蒸气量和进料量,视塔内情况正常后,再逐步恢复生产。
如果是溢流管出液口处泥砂沉积堵塞而产生液泛现象时,应采用清掏或蒸水冲洗法加以处理。即使没发生液泛现象,对于塔板自净效果较差的板型设备也应定期作蒸水操作,以减少泥砂沉积造成的意外事故。当反复发生液泛而又在塔外无法控制处理时,就应考虑是否设备有故障,作停机检修工作。在不能断定原因和排除故障前,不应盲目采取开车试塔。
『贰』 蒸馏烧瓶内固体被烧焦如何清理
您好,一般要根据烧瓶内剩余物质的性质来决定清洗液,避免发生特殊反应产生有毒有回害物质而造成危险。一般常答用的清洗液有热NaOH溶液,稀盐酸,乙醇,二氧甲烷,DMSO等,配合刮刀或试管刷进行清洗,希望对你有帮助。
『叁』 制备好的蒸馏水冷却时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再次进入溶解的装置是什么(如图,点击放大)
装置叫干燥管,里面装的一般是干燥剂,至于干燥剂,有很多种,也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内。
你所说的应容该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像氧化钙这些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很好的吸收掉二氧化碳。
实验室除去二氧化碳的物质有很多,我们那时候一般用的是像氧化钙啊,氢氧化钠啊之类的东西。至于你给的图中所描述的物质是红色的,呵呵,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很久不摸化学书了,我真的不知道那是什么物质。
『肆』 高中化学中蒸馏应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中蒸馏应注意事项:
1、 控制好加热温度。
2、选用短颈蒸馏瓶或者采取其它保温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
3、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和饱和蒸气压,以决定何时收集馏分。
4、 蒸馏烧瓶应当采用圆底烧瓶。
5、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6、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7、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8、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9、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4)如何防止蒸馏溶液炭化扩展阅读
蒸馏是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
一、特点
1.通过蒸馏操作,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而吸收和萃取还需要如其它组分。
2.蒸馏分离应用较广泛,历史悠久。
3.能耗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相或液相。
二、分类
1.按方式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 、精馏、特殊精馏。
2.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加压、减压。
3.按混合物中组分:双组分蒸馏、多组分蒸馏。
4.按操作方式分:间歇蒸馏、连续蒸馏。
三、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带支管的),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支口锥形瓶,橡胶塞。
『伍』 如何防止蒸馏溶液炭化现象
Fe3+易水解,水解生成HFe(OH)3导致溶液变浑浊,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可加入盐酸回抑制FeCl3水解,防止生成沉答淀而导致溶液变浑浊,故答案为:Fe3++3H2O?Fe(OH)3+3H+;盐酸.
『陆』 化学 减压蒸馏
蒸馏时,随温度的升高,沸点低的物质先成为气体,被蒸馏出来,但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有机物往往会因为受热而发生分解,甚至炭化结焦,所以需要减压蒸馏,通过减小压强,使液体在较低的温度就汽化,而蒸馏出来。
『柒』 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苯和四氯化碳溶液的注意事项
我觉得首先注意的是防火的情况。需要注意,苯蒸汽要离明火点远一些。第二的应该在顶部加上温度计。当温度计发生温度变化的时候,就说明蒸馏已经基本完成,应该及时停止加热,以防止出来的苯和四氯化碳再次混合在一起。
『捌』 配置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溶液时要慢慢加入,并不断搅拌,为什么能防止乙醇炭化
乙醇本身不是像蔗糖那样的碳水化合物,常温下浓硫酸是无法将其碳化的,缓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就是为了使混合溶液的温度不致过高,从而防止碳化。
『玖』 薄荷挥发油蒸馏过程中馏出液的颜色变化原因
薄荷挥发油蒸馏过程中馏出液的颜色变化原因:因为有些水被共沸蒸出来了,水不溶于二氯甲烷,所以混浊,而此时的温度一般低于正常的沸点。
加入硫酸后一般仍然为清澈,小火加热不救就会发生强烈的炭化,整体变黑,待不再冒泡后改至大火(约420℃)加热,之后液体颜色变为酱色,变为深黄,最后逐渐变淡成为亮蓝色。样品消化液丌易澄清透明时,可将烧瓶完全冷却后加入30%,直至消化液澄清透明呈蓝绿色为止。
概述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
『拾』 减压蒸馏原理
http://blog.163.com/malina_2001/blog/static/13383985200772211154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