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酒瓶上酒精度标识前的C标志是什么意思啊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酒精度单位:(V/V),百分之七的意思是100体积单位的酒中含有7体积单位的乙醇。例如100升酒中含有7升的乙醇。
一般是以容量来计算,故在酒精浓度后,会加上“Vol”以示与重量计算之区分。
问题补充:你看看参考资料网络有说明!
酒精度表示法及换算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目前,国际上酒度表示法有三种:
第一种:标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标准酒度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aka)发明的。它是指在20℃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这种表示法比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较为广泛。标准酒度又称为盖.吕萨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缩写GL表示;
第二种;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VK)。英制酒度是18世纪由英国人克拉克(Clark)创造的一种酒度计算方法;
第三种:美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制酒度用酒精纯度(Proof)表示,一个酒精纯度相当于0.5%的酒精含量。
英制酒度和美制酒度的发明都早于标准酒度的出现,它们都用酒精纯度“proof”来表示。但三种酒度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因此,如果知道英制酒度,想算出它的美制酒度或标准酒度,只要有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来:
标准酒度x1.75=英制酒度
标准酒度x2=美制酒度
英制酒度x8/7=美制酒度
欧式百分比法〔酒精度百分比法〕:欧洲、日本等国,是以百分比或度来表示,如威士忌一般为40%Vol或43%Vol,白兰地为40%Vol,葡萄酒为12%~12.5%Vol。
美式proof 法:美国、加拿大是用proof 来表示。proof 之值等于百分比之两倍,如80proof=40%。[编辑本段]酒精度的测定
一、密度瓶法
1.原理
以蒸馏法去除样品中的不挥性物质,用密度瓶法测出试样(酒精水溶液)20℃时的密度,查表求得在20℃时乙醇含量的体积分数,即为酒精度。
2.仪器
2.1 全玻璃蒸馏器:500mL。
2.2 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1℃。
2.3 附温度计密度瓶:25mL或50mL。
3.试样液的制备
用一干燥、洁净的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样品(液温20℃)100mL于500mL蒸馏瓶中,用50mL水分三次冲洗容量瓶,洗液并入蒸馏瓶中,加几颗沸石或玻璃珠,连接蛇形冷却管,以取样用的原容量瓶作接收器(外加冰浴),开启冷却水(冷却水温度宜低于15℃),缓慢加热蒸馏(沸腾后的蒸馏时间应控制在30min-40min内完成),收集馏出液,当接近刻度时,取下容量瓶,盖塞,于20℃水浴中保温30min,再补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4.分析步聚
将密度瓶洗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恒重(m)。
取下带温度计的瓶塞,将煮沸冷却至15℃的水注满已恒重的密度瓶中,插上带温度计的瓶塞(瓶中不得有气泡),立即浸入20.0℃±0.1℃恒温水浴中,待内容物温度达20℃,并保持20min不变后,用滤纸快速吸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好侧支上的小罩,取出密度瓶,用滤纸擦干瓶外壁上的水液,立即称量(m1)。
将水倒出,先用无水乙醇,再用乙醚冲洗密度瓶,吹干(或于烘箱中烘干),用试样液反复冲洗密度瓶3至5次,然后装满。重复上述操作,称量(m2)。
5.结果计算
试样液(20℃)的相对密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试样液(20℃)的相对密度;
m2——密度瓶和试样液的质量,单位为g ;
m ——密度瓶的质量,单位为g ;
m1——密度瓶和水的质量,单位为g 。
根据试样的相对密度,查表求得20℃时样品的酒精度。
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平均值的0.5%。
二、酒精计法
1.原理
用精密酒精计读取酒精体积分数示值,查表进行温度校正,求得在20℃时乙醇含量的体积分数,即为酒精度。
2.仪器
精密酒精计:分度值为0.1%vol。
3.分析步骤
将试样液(密度瓶法制备)注入洁净、干燥的量筒中,静置数分钟,待酒中气泡消失后,放入洁净、擦干的酒精计,再轻轻按一下,不应接触量筒壁,同时插入温度计,平衡约5min,水平观测,读取与弯月面相切处的刻度示值,同时记录温度。根据测得的酒精计示值和温度,查表,换算为20℃时样品的酒精度。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一位小数。
4.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平均值的0.5%。
三、新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变化
1.新标准中仲裁法的名称由原标准中的比重瓶法改为密度瓶法。
2.新标准增加了冷却水的温度,宜低于15℃。
3.新标准增加了沸腾后的蒸馏时间,应控制在30min-40min内完成。
4.新标准中规定测定的平行误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0.5%,原标准中规定测定的平行误差不得超过0.2%(V/V)。
四、讨论
1.样品在装瓶前的温度必须低于20℃,若高于20℃,恒温时会因液体收缩而使瓶内样品不满带来误差。
2.当室温高于20℃时,称量过程中会有水蒸汽冷凝在密度瓶外壁,而使质量增加,因此要求称量操作非常迅速。为此,可先将密度瓶初称一次,将平衡砝码全部加好,然后将密度瓶用绸布再次擦干,放入天平,迅速读取平衡点刻度。
3.密度瓶所带温度计,最高刻度为40℃,干燥时不得放入烘箱或在高于40℃的其它环境中干燥。
4.酒精计要注意保持清洁,因为油污将改变酒精计表面对酒精液浸润的特性,影响表面张力的方向,使读数产生误差。
5.盛样品所用量筒要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量筒与桌面垂直。不要用手握住量筒,以免样品的局部温度升高。
6.注入样品时要尽量避免搅动,以减少气泡混入。注入样品的量,以放入酒精计后,液面稍低于量筒口为宜。
7.读数前,要仔细观察样品,待气泡消失后再读数。
8.读数时,可先使眼睛稍低于液面,然后慢慢抬高头部,当看到的椭圆形液面变成一直线时,即可读取此直线与酒精计相交处的刻度。[编辑本段]啤酒的酒精度
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度。如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编辑本段]葡萄酒的酒精度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大都在8%-15%之间,(酒精度单位一般用%或者°)它主要由葡萄果实中的含糖量决定的。虽然葡萄酒的发酵是很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化学变化是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即发酵可简单表示为:葡萄中的糖份+酵母菌→酒精+二氧化碳+热量。因此葡萄的含糖量高,转化出的酒精度就相应的高,而葡萄本身含糖量低,则转化出的酒精度就低。
通常,17g/L—18g/L的糖分可转为1°酒精,即1L葡萄汁发酵要获得1°的酒精度,则必须有17—18g的糖分,对于白葡萄酒来说需要17g,而红葡萄酒因为带皮发酵或其他损耗,则需要高一点的含糖量,即18g。
不同国家地区的气候、葡萄品种、年份等因素都会导致葡萄的含糖量乃至葡萄酒酒精度有所不同。如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度会高些,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美国的葡萄酒酒精度在13%,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酒精度数在13.5%,甚至14%;像德国等气候相对寒冷一些的国家则葡萄含糖量较低,从而葡萄酒酒精度也相对较低。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口味:过高会掩盖葡萄酒的天然芳香,过低则导致葡萄酒口味不足。为了改变葡萄酒的酒精度,各种技术被应用到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比如葡萄含糖度太高可用“旋转锥体柱”技术( Spinning Cone Column,简称SCC)来降低葡萄酒的酒精度;而葡萄含糖太低则通过加糖工艺以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
关于Spinning Cone Column,网上搜索到的介绍:
“旋转锥体柱”技术首先由澳大利亚研发,现由加利福尼亚锥体技术公司( Cone Tech Inc)推广使用。“旋转锥体柱”分离装置的核心是 SCC分离柱,它是一个垂直的不锈钢圆柱体。在圆柱体内的真空条件下,惰性气体被用来去除液体的挥发性。
这种分离装置由两组倒置的锥体组成:一组圆锥体固定在柱体内壁上,另一组则被固定于可高速旋转的中心轴线上。固定和旋转的锥体在主体内交替运作,操作原理可由图二得以演示。操作时,从顶部加入的物料由于惯性,从固定于柱体内壁上的锥体流到下面的第一个旋转的锥体上,离心力推进物料使其落到另一个固定的锥体上。如此往复,最终物料流至柱体的底部。通过一种特殊技术,芳香气体在真空下形成,并向上沿着稀薄的液面移动,聚集挥发性元素。芳香气体在柱体的顶部被分离,经过压缩与液体接触。“旋转锥体柱”装置基本上可以分离出任何发酵酒精饮料中酿酒者不需要的物质,比如,酒精可以被全部分离出。
实际操作中,可将葡萄酒样本中的10%%进行“旋转锥体柱”技术处理,分离其酒精。经过处理的无酒精产品与未处理的葡萄酒进行调和,调出满意的酒精度。理想的混合体的酒精、含糖量等均达到平衡值。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口味:过高会掩盖葡萄酒的天然芳香,过低则导致葡萄酒口味不足。“旋转锥体柱”技术目前正得到广泛的认可,2004年受到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推荐,美国、智利和澳大利亚已经允许使用这种技术,南非相关的法规正在运作过程中。
“旋转锥体柱”装置的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不锈钢容器干净、卫生,易于清洗。
●无需过滤膜或其他替代物。
●被处理物的天然香味不易流失。
●可以持续工作。
●透明或不透明葡萄酒均可处理。
另外,它的操作成本低廉。在南非,其费用为每公升0.23兰特(不含运费)。因为只需对葡萄酒的10%%进行处理,最终的总生产成本只相当于每公升0.023兰特。但由于葡萄酒厂独立投资建此类加工车间的费用比较高,通常以签约的形式运用此技术对其葡萄酒进行处理。
红葡萄酒需要更多的糖转化为酒精,主要原因是:1。红葡萄酒的发酵温度更高,会造成更多酒精挥发,2。经常性喷淋循环也会造成酒精的损耗。
SCC的技术的关键是真空度降低液体沸点,其实与蒸馏有一定相似性,但是由于真空压力,可以以比较低的温度分离不同沸点的物质。双锥体其实是有效物质的收集方式
❷ 酒精度的葡萄酒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大都在8%-15%之间,(酒精度单位一般用%或者°)它主要由葡萄果实中的含糖量决定的。虽然葡萄酒的发酵是很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化学变化是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即发酵可简单表示为:葡萄中的糖份+酵母菌→酒精+二氧化碳+热量。因此葡萄的含糖量高,转化出的酒精度就相应的高,而葡萄本身含糖量低,则转化出的酒精度就低。
通常,17g/L—18g/L的糖分可转为1°酒精,即1L葡萄汁发酵要获得1°的酒精度,则必须有17—18g的糖分,对于白葡萄酒来说需要17g,而红葡萄酒因为带皮发酵或其他损耗,则需要高一点的含糖量,即18g。
不同国家地区的气候、葡萄品种、年份等因素都会导致葡萄的含糖量乃至葡萄酒酒精度有所不同。如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度会高些,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美国的葡萄酒酒精度在13%,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酒精度数在13.5%,甚至14%;像德国等气候相对寒冷一些的国家则葡萄含糖量较低,从而葡萄酒酒精度也相对较低。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口味:过高会掩盖葡萄酒的天然芳香,过低则导致葡萄酒口味不足。为了改变葡萄酒的酒精度,各种技术被应用到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比如葡萄含糖度太高可用“旋转锥体柱”技术( Spinning Cone Column,简称SCC)来降低葡萄酒的酒精度;而葡萄含糖太低则通过加糖工艺以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
关于Spinning Cone Column,网上搜索到的介绍:
“旋转锥体柱”技术首先由澳大利亚研发,现由加利福尼亚锥体技术公司( Cone Tech Inc)推广使用。“旋转锥体柱”分离装置的核心是 SCC分离柱,它是一个垂直的不锈钢圆柱体。在圆柱体内的真空条件下,惰性气体被用来去除液体的挥发性。
这种分离装置由两组倒置的锥体组成:一组圆锥体固定在柱体内壁上,另一组则被固定于可高速旋转的中心轴线上。固定和旋转的锥体在主体内交替运作,操作原理可由图二得以演示。操作时,从顶部加入的物料由于惯性,从固定于柱体内壁上的锥体流到下面的第一个旋转的锥体上,离心力推进物料使其落到另一个固定的锥体上。如此往复,最终物料流至柱体的底部。通过一种特殊技术,芳香气体在真空下形成,并向上沿着稀薄的液面移动,聚集挥发性元素。芳香气体在柱体的顶部被分离,经过压缩与液体接触。“旋转锥体柱”装置基本上可以分离出任何发酵酒精饮料中酿酒者不需要的物质,比如,酒精可以被全部分离出。
实际操作中,可将葡萄酒样本中的10%%进行“旋转锥体柱”技术处理,分离其酒精。经过处理的无酒精产品与未处理的葡萄酒进行调和,调出满意的酒精度。理想的混合体的酒精、含糖量等均达到平衡值。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口味:过高会掩盖葡萄酒的天然芳香,过低则导致葡萄酒口味不足。“旋转锥体柱”技术正得到广泛的认可,2004年受到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推荐,美国、智利和澳大利亚已经允许使用这种技术,南非相关的法规正在运作过程中。
“旋转锥体柱”装置的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不锈钢容器干净、卫生,易于清洗。
●无需过滤膜或其他替代物。
●被处理物的天然香味不易流失。
●可以持续工作。
●透明或不透明葡萄酒均可处理。
另外,它的操作成本低廉。在南非,其费用为每公升0.23兰特(不含运费)。因为只需对葡萄酒的10%%进行处理,最终的总生产成本只相当于每公升0.023兰特。但由于葡萄酒厂独立投资建此类加工车间的费用比较高,通常以签约的形式运用此技术对其葡萄酒进行处理。
红葡萄酒需要更多的糖转化为酒精,主要原因是:1。红葡萄酒的发酵温度更高,会造成更多酒精挥发,2。经常性喷淋循环也会造成酒精的损耗。
SCC的技术的关键是真空度降低液体沸点,其实与蒸馏有一定相似性,但是由于真空压力,可以以比较低的温度分离不同沸点的物质。双锥体其实是有效物质的收集方式。
❸ 什么是锥形旋转核磁共振中质子在自转的同时还绕Z轴作锥形旋转。
这个旋转你不能用常规经典力学的方法来想.这个质子旋转是量子化的,就是说这个质子只有上和下两种旋转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一个概率,就是说质子有可能以上的方式旋转,也可能以下的方式旋转,这两种旋转的概率服从玻尔兹曼分布.所以说在没有外加磁场,就是只有地磁场的条件下,这两种旋转概率是差不多的.然后这两种旋转方式绕着Z轴以一种两个头对头在一起的圆锥体的方式在一起的
你来看这个图.
http://www.iks.hs-merseburg.de/~schz/NMR/res/Kegel.gif
或者你留个邮箱给我,我把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发给你
❹ z相同时旋转抛物面和旋转锥面的图像 画在一起的图像
旋转抛物面和锥面相交的图像:
❺ 蒸馏塔工作原理
在发酵成熟醪中,不单是含有酒精,还含有其它几十种成分的物质,若加上水,这些物质的含量远远超过酒精的含量,成熟醒中酒精含量仅为7—11%(容量)左右,而包括水、醇类、醛类、酸类、脂类的杂质几乎占90%,要得到纯净的酒精,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把酒精从成熟醪中分离出来。生产中是采用加热蒸馏的办法,把各种不同沸点、比重、挥发性的物质从不同的设备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较高纯度的酒精。 粗馏塔的工作原理为发酵成熟醪通过预热后,进入粗馏塔中的上部,塔底不断均匀地通入加热蒸气,这时由于加热的作用就可将成熟醪中液态酒精转变为酒精气体,同时其它低沸点和挥发性的杂质,都成为气态,和酒精一同进入排醛塔中(也可直接进入精馏塔),塔底将蒸馏后的废糟排出塔外。 粗馏塔运行正常时,塔顶温度不得低于93℃,但也不能过高,过高的顶温对分离无利,且耗蒸气量大。一般控制在95—96℃。温度过低,醒中的酒精没有完全蒸发出来,逃酒率明显增大。纯酒精的沸点是78.3℃,但混有水等成分的混合液体的沸点远远不止78.3℃,所以,粗馏塔底温控制不应低于105℃,一般在105℃—109℃之间。成熟醪进入粗馏塔前必须进行预热,减小温差,有利于粗馏塔稳定运行。一般应将醪预热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有些生产单位由于设备性能的影响,一般偏低5—10℃。 除醛塔的工作原理是成熟醪中的酒精经过粗馏后,由气态从粗馏塔顶进入除醛塔中,通过除醛塔内再适量的加热、冷凝、回流,使粗酒精中所含的醛、酯等低沸点、易挥发的杂质从排醛管中排出,脱醛酒精从醛塔底部进入液相精馏塔,部分酒头从酒头管中进入后发酵罐的醪中或成熟醪中。 正常情况下,除醛塔底部温度为86—89℃,塔顶温度控制在79℃,除醛塔上的1*冷凝器水温不应低于60℃,最后一个冷凝器的温度不得低于25℃。 精馏塔的工作原理是酒精通过以上两塔蒸馏后,酒精浓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杂质还需进一步排除,精馏塔的蒸馏目的就是通过加热蒸发、冷凝、回流,上除头级杂质,中提杂醇油,下排尾级杂质,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酒精。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79℃,塔底温度应控制在105—107℃,塔中温度在取酒正常的情况下,在88—92℃之间。精馏塔上的1*冷凝器水温应在60—65℃,2*冷凝器应在35
❻ 旋转流变仪使用的锥板夹具与平行板夹具有何异同
机械夹具中支承板的作用是:
1、稳定保证加工质量
采用夹具后,工件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是由夹具保证的,而不是依靠工人的水平与熟练程度,所以产品质量容易保证。
2、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用夹具使工件装夹迅速、方便、从而大大缩短了辅助时间,提高了生产率。特别是对于加工时间短,辅助时间长的中小,零件,效果更为显著。
3、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有些工件,特别是比较大的工件,调整和夹紧很费力气,而且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很容易疲劳;如果使用夹具,采用气动或液压自动化夹紧装置,既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又能保证生产安全。
4、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实现一机多用,一机多能,如在铣床上安装一个回转台或分度装置,工有等分要求的零件;在车床上安装镗模,工箱体零件上的同轴孔系。
❼ scc 3D旋转图片时图片像素如何不变
pscc软件在处理3d图片时,旋转图片不会改变图像的像素的!
❽ solidworks怎么旋转出一个锥壳
旋转凸台进去,先画好一个旋转线,再在旁边做要旋转的截面草图,完成就可以。
❾ 在双锥真空旋转干燥机上怎样实现自动控温
有二种方法:一、出水温度控制。二、抽真空温度控制
❿ 旋转电机为什么有的用圆锥形轴伸,有什么优点
圆锥形轴伸的优点有两个:首先轴颈是变截面的,这样轴颈根部(轴颈最大端)所承受的扭转剪应力要比直轴(轴直径=锥轴的小端直径)好很多,不容易因交变应力造成金属疲劳而断轴,因此适用于大载荷、高惯量、频繁正反转的机械设备,比如起重机;其次是轴上安装的联轴节容易安装和拆卸。
如果改用直轴电机,除了功率、转速、绝缘等级、防护等级、机座尺寸等等要匹配以外,直轴的直径应该等于锥轴大端的直径。而且与电机连接的那个半联轴节的内径也必须改成直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