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弄錯概念了,廢水排放是與軟化設備的容積,或裝載離子交換樹脂的量,來測算排廢量。並不是制多少軟水來確定排廢量的…。。華粼水質
B. 離子交換樹脂反沖洗水可以直接納管排放嗎
這要看你反沖洗出來的是什麼成分了,如果是普通陽陰床沖洗出來的酸鹼專及鹽分,那隻需屬要排入中和池調節PH值即可納管,但如果是高有機物廢水或重金屬廢水,那則需要回到前面來水中進一步處理。不過離子交換工藝在一些廢水回用中的應用優勢逐漸體現出來了,之前大家都盲目的普遍採用反滲透膜處理,殊不知膜處理不單單對進水也有要求(比如硬度、COD等),關鍵是RO對廢水的收率太低,所以採用離子交換工藝或離子交換+RO工藝,會更加符合一些工況的運行設計。
C. 溶液ph對離子交換處理廢水有何影響
溶液ph對離子交換處理廢水有何影響
離子交換樹脂法應用於電鍍廢水、酸洗廢水或電子生產領域廢水處理,根據水溶液的PH值,可以選擇多款樹脂,比如強酸性陽樹
D. 如何使用離子交換樹脂處理廢水
離子來交換樹脂法是一種應用廣源泛的方法,樹脂中含有的氨基、羥基等活性基團可以與重金屬離子進行螯合、交換反應,從而去除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方法,同時還可以用於濃縮和回收溶液中痕量的重金屬,其優點是樹脂具有可逆性,可通過再生重復使用,且交換選擇性好,缺點是價格昂貴。因此研究和選擇成本低、選擇性高、交換容量大、吸附-解吸過程可逆性好的離子交換樹脂,對於處理重金屬廢水有著重要意義
E. 離子交換樹脂制一噸軟水能產生多少廢水
這個復需要根據你原水中的硬制度計算的,一下是簡要計算方法:
一、軟化(鈉)床原水水質和處理量:
1、原水硬度(以碳酸鈣計)
2、每小時處理水量
二、原水硬度摩爾數及每立方樹脂交換量:
1、軟化陽樹脂工作交換容量:1000mol/m³
2、原水硬度摩爾濃度計算方法:
原水硬度摩爾濃度=原水硬度/ CaCO3摩爾當量數(50)
3、每立方軟化陽樹脂交換處理水量計算方法:
每立方樹脂處理量=樹脂工作交換容量×1立方樹脂體積/原水硬度摩爾濃度
三、樹脂線流速和層高:
1、軟化(鈉)床陽樹脂線流速為:15-30米/小時
2、軟化床陽樹脂裝填高度為≥1.0米≤2.5米,設備直徑≯3.2米。
3、軟化床反洗空間為樹脂裝填總高度的30~50%。
F. 離子交換廢水和反滲透濃水哪個能直排
相關水復處理設備的廢水排放問題制,我個人認為;復床,復混床的廢水和反滲透濃水是不能直排的,因為能污染其它水資源水體,相反鈉床糸統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直排的,對其它水體資源比前者的污染效小,因它排放的無非是鈣,鎂,或部分鈉鹽,不會象前者一樣排放酸,鹼性效強的廢水。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也不一定就對…。華粼水質
G. 離子交換廢水屬於危險廢物嗎
根據《新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離子交換樹脂及離子交換裝置產生的污泥屬於專危廢。離子交屬換廢水則要根據其中的離子種類才能判斷是否危廢,其中所含離子假如是廢水呈酸性或鹼性也屬於危廢中的廢酸、廢鹼一類。所以離子交換廢水要根據其中的離子種類及數量才能判斷是否危險廢物。
H. 離子交換法在廢水處理中有哪些應用
在廢水處理中,離子交換法可用於去除廢水中的某些有害物質,回收有價值化學品、重金屬和稀有元素,或為了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主要用於處理電鍍廢水,如鍍鉻廢水、鍍鎳廢水、鍍鎘廢水、鍍金廢水、鍍銀廢水、鍍鋅廢水、鍍銅廢水及含氰廢水等,在膠片洗印廢水中回收銀、CD-2、CD-3等貴重化學葯品,還可用於其他含鉻廢水、含鎳廢水和含汞廢水、放射性廢水的處理。
每升含鉻數十至數百毫克的電鍍廢水首先經過過濾去除懸浮物,再經陽離子交換器除去金屬離子,然後進入陰離子交換器除去Cr2O7-和Cr2O4- ,出水六價鉻的含量小於0.5mg/L,還可作為清洗水循環使用。陰樹脂用12%NaOH再生後,再生液含鉻可高達17g/L,將此再生液H型陽離子交換器使Na2CrO4 轉變成鉻酸,再經蒸發濃縮7~8倍後,可返回電鍍槽重新使用。
離子交換法處理電鍍廢水,第一個陽離子交換器的作用有兩個,一是除去金屬離子及雜質,減少對陰樹脂的污染,因為重金屬對樹脂的氧化分解能起催化作用;二是降低pH值,使六價格以Cr2O7- 存在,因為陰樹脂Cr2O7- 的選擇性大於Cr2O4- 和其他陰離子的選擇性,而且交換一個Cr2O7- 除去兩個Cr6+,面交換一個Cr2O4- 只能除去一個Cr6+。由於Cr2O7- 是強氧化劑,容易引起樹脂的氧化性破壞,因此一定要選用化學穩定性較好的強鹼性樹脂
詳情請向上海立昌環境了解,不懂請繼續追問!
I. 離子交換的水處理中的應用
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電滲析技術)相結合的純水製造技術。該技術利用離子交換能深度脫鹽來克服電滲析極化而脫鹽不徹底,又利用電滲析極化而發生水電離產生H和OH離子實現樹脂自再生來克服樹脂失效後通過化學葯劑再生的缺陷,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興起的新技術。經過十幾年的發展,EDI技術已經在北美及歐洲占據了相當部分的超純水市場。
EDI裝置包括陰/陽離子交換膜、離子交換樹脂、直流電源等設備。其中陰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陰離子透過,不允許陽離子通過,而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透過,不允許陰離子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充夾在陰陽離子交換膜之間形成單個處理單元,並構成淡水室。單元與單元之間用網狀物隔開,形成濃水室。在單元組兩端的直流電源陰陽電極形成電場。來水水流流經淡水室,水中的陰陽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被清除,進入濃水室。在離子交換膜之間充填的離子交換樹脂大大地提高了離子被清除的速度。同時,水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些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再生,以使離子交換樹脂保持最佳狀態。EDI裝置將給水分成三股獨立的水流:純水、濃水、和極水。純水(90%-95%)為最終得到水,濃水(5%-10%)可以再循環處理,極水(1%)排放掉。圖2表示了EDI的凈水基本過程。
EDI裝置屬於精處理水系統,一般多與反滲透(RO)配合使用,組成預處理、反滲透、EDI裝置的超純水處理系統,取代了傳統水處理工藝的混合離子交換設備。EDI裝置進水要求為電阻率為0.025-0.5MΩ·cm,反滲透裝置完全可以滿足要求。EDI裝置可生產電阻率高達15MΩ·cm以上的超純水。 EDI裝置不需要化學再生,可連續運行,進而不需要傳統水處理工藝的混合離子交換設備再生所需的酸鹼液,以及再生所排放的廢水。其主要特點如下:
EDI的凈水基本過程
·連續運行,產品水水質穩定
·容易實現全自動控制
·無須用酸鹼再生
·不會因再生而停機
·節省了再生用水及再生污水處理設施
·產水率高(可達95%)
·無須酸鹼儲備和酸鹼稀釋運送設施
·佔地面積小
·使用安全可靠,避免工人接觸酸鹼
·降低運行及維護成本
·設備單元模塊化,可靈活的組合各種流量的凈水設施
·安裝簡單、費用低廉
·設備初投資大 EDI裝置與混床離子交換設備屬於水處理系統中的精處理設備,下面將兩種設備在產水水質、投資量及運行成本方面進行比較,來說明EDI裝置在水處理中應用的優越性。
(1)產品水水質比較
EDI裝置是一個連續凈水過程,因此其產品水水質穩定,電阻率一般為15MΩ·cm,最高可達18MΩ·cm,達到超純水的指標。混床離子交換設施的凈水過程是間斷式的,在剛剛被再生後,其產品水水質較高,而在下次再生之前,其產品水水質較差。
(2)投資量比較
與混床離子交換設施相比EDI裝置投資量要高約20%左右,但從混床需要酸鹼儲存、酸鹼添加和廢水處理設施及後期維護、樹脂更換來看,兩者費用相差在10%左右。隨著技術的提高與批量生產,EDI裝置所需的投資量會大大的降低。另外,EDI裝置設備小巧,所需廠房遠遠小於混床。
(3)運行成本比較
EDI裝置運行費用包括電耗、水耗、葯劑費及設備折舊等費用,省去了酸鹼消耗、再生用水、廢水處理和污水排放等費用。
在電耗方面,EDI裝置約0.5kWh/t水,混床工藝約0.35kWh/t水,電耗的成本在電廠來說是比較經濟的,可以用廠用電的價格核算。
在水耗方面,EDI裝置產水率高,不用再生用水,因此在此方面運行費用低於混床。
至於葯劑費和設備折舊費兩者相差不大。
總的來說,在運行費用中,EDI裝置噸水運行成本在2.4元左右,常規混床噸水運行成本在2.7元左右,高於EDI裝置。因此,EDI裝置多投資的費用在幾年內完全可以回收。 EDI裝置屬於水精處理設備, 具有連續產水、水質高、易控制、佔地少、不需酸鹼、利於環保等優點, 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設備改進與技術完善以及針對不同行業進行優化, 初投資費用會大大降低。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完全取代傳統的水處理工藝中的混合 。
控制氮含量的方法(4種):生物硝化-反硝化(無機氮延時曝氣氧化成硝酸鹽,再厭氧反硝化轉化成氮氣);折點氯化(二級出水投加氯,到殘余的全部溶解性氯達到最低點,水中氨氮全部氧化);選擇性離子交換;氨的氣提(二級出水pH提高到11以上,使銨離子轉化為氨,對出水激烈曝氣,以氣體方式將氨從水中去除,再調節pH到合適值)。每種方法氮的去除率均可超過90%。
J. 為什麼定義離子交換裝置再生過程產生的廢液和污泥為危險固廢
在離子交換再生抄過程中,會使用一定濃度的再生溶劑順流或逆流通過失效的交換劑層,使交換劑經過再生還原。例如Na型樹脂失效後,可用8-10%食鹽溶液流過失效的樹脂,使Ca型還原成Na型。同樣,當H樹脂失效後,可用一定濃度的HCl或H2SO4溶液流過失效的樹脂,使之還原成H型。再生溶劑一般為酸或者鹼,反應生成的物質大多為溶於水的鹽類物質,因此再生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或污泥為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