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技術現在應用很廣泛,包括
食品、飲料、純凈水生產工藝中;
醫葯、電子等行業版用水制備;
化工工藝權的濃縮、分離、提純及配水制備;
鍋爐補給水除鹽軟水;
海水、苦鹹水淡化;
造紙、電鍍、印染等行業用水及廢水處理。
善用搜索。
『貳』 什麼是二級反滲透技術啊
二級反滲透--技術簡介
反滲透技術是當今最先進和最節能有效的膜分離技術。其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由於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僅為10A左右),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去除率高達97%-98%)。反滲透是目前高純水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脫鹽技術,它的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范圍和分子量幾百的有機物;反滲透(RO)、超過濾(UF)、微孔膜過濾(MF)和電滲析(EDI)技術都屬於膜分離技術。
近30年來,反滲透、電滲析、超過濾和膜過濾已進入工業應用,主要應用於電子、化工、食品、制葯及飲用純水等領域。
反滲透工作原理
1. 滲透及滲透壓
滲透現象在自然界是常見的,比如將一根黃瓜放入鹽水中,黃瓜就會因失水而變小。黃瓜中的水分子進入鹽水溶液的過程就是滲透過程。如果用一個只有水分子才能透過的薄膜將一個水池隔斷成兩部分,在隔膜兩邊分別注入純水和鹽水到同一高度。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發現純水液面降低了,而鹽水的液面升高了。我們把水分子透過這個隔膜遷移到鹽水中的現象叫做滲透現象。鹽水液面升高不是無止境的,到了一定高度就會達到一個平衡點。這時隔膜兩端液面差所代表的壓力被稱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與鹽水的濃度直接相關。
2. 反滲透現象和反滲透凈水技術
在以上裝置達到平衡後,如果在鹽水端液面上施加一定壓力,此時,水分子就會由鹽水端向純水端遷移。液劑分子在壓力作用下由稀溶液向濃溶液遷移的過程這一現象被稱為反滲透現象。 如果將鹽水加入以上設施的一端,並在該端施加超過該鹽水滲透壓的壓力,我們就可以在另一端得到純水。這就是反滲透凈水的原理。
反滲透設施生產純水的關鍵有兩個,一是一個有選擇性的膜,我們稱之為半透膜,二是一定的壓力。 簡單地說,反滲透半透膜上有眾多的孔,這些孔的大小與水分子的大小相當,由於細菌、病毒、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和水合離子均比水分子大得多,因此不能透過反滲透半透膜而與透過反滲透膜的水相分離。 在水中眾多種雜質中,溶解性鹽類是最難清除的。因此,經常根據除鹽率的高低來確定反滲透的凈水效果。反滲透除鹽率的高低主要決定於反滲透半透膜的選擇性。目前,較高選擇性的反滲透膜元件除鹽率可以高達99.7%。
『叄』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的反滲透
反滲透(Reverse Osmosis,簡稱RO)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一種高新膜分離技術,具有一次分離度高、無相變、簡單高效的特點。反滲透膜「孔徑」已小至納米(1nm=10-9m),在掃描電鏡下無法看到表面任何「過濾」小孔。在高於原水滲透壓的操作壓力下,水分子可反滲透通過RO半透膜,產出純水,而原水中的大量無機離子、有機物、膠體、微生物、熱原等被RO膜截留。
通常當原水電導率<200μS/cm時,一級RO純水電導率≤5μs/cm,符合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對於原水電導率高的地區,為節省後續混床離子交換樹脂更換成本,提高純水水質,客戶可考慮選擇二級反滲透純化系統,二級RO純水電導率約1~5μS/cm,與原水水質有關。 反滲透的原理作用: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濃液(如海水或鹽水)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決定於濃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
反滲透一般自來水或地下水經一級反滲透水處理設備處理後,產水電導率<10μS/cm,經二級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後產水電導率 <5μS/cm甚至更低,在反滲透水處理設備系統後輔以離子交換設備或EDI設備可以制備超純水,使電阻率達到18兆歐姆(電導率=1/電阻率)是反滲透是用足夠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一般常指水)通過反滲透膜(一種半透膜)而分離出來與滲透方向相反,可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進行分離、提純和濃縮溶液。反滲透膜的主要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范圍。
『肆』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的技術簡介
RO(Reverse Osmosis)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表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源於美國二十世專紀六十年代宇航屬科技的研究,後逐漸轉化為民用,已廣泛運用於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 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1納米=10-9米),在一定的壓力下,H2O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從而使可以透過的純水和無法透過的濃縮水嚴格區分開來。 RO膜過濾後的純水電導率 5 s/cm, 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再經過原子級離子交換柱循環過濾,出水電阻率可以達到18.2M .cm,超過國家實驗室一級用水標准(GB682—92)。
『伍』 什麼叫二級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啊什麼情況下需要用這種設備呢我想采購一台,所以幫忙給點意見啊!謝謝了
二級反滲透就是一級反滲透出水後再經過一套(組)反滲透設備處理,在什麼情況用內嘛,得看你容對出水水質的要求了,工業上如果後續設備是離子交換器一般不需要使用,如果是EDI,其對進水要求較高,一般使用二級反滲透處理。
『陸』 目前先進的水處理技術
目前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為反滲透處理技術 反滲透技術是一種膜分離技術。反滲透技術是一種高效率、低能耗能、無污染的先進技術,主要應用於純水制備與海水淡化。反滲透技術是當今最先進和最節能有效的膜分離技術。反滲透膜、鈉濾設備、PP棉等其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由於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僅為10A左右),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去除率高達97-98%)。系統具有水質好、耗能低、無污染、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等優點。本公司與日本日東電工美國HYDRANAUTICS(海德能)公司及陶氏FILMTEC公司合作,採用CAD計算機模擬設計,確保了系統的科學合理。
二級反滲透是以採用一級反滲透的產水作為原水,進行第二次反滲透的凈化,產水導電率≤0.5μs/cm。 各項指標均達到中國葯典2000版的要求,運行成本底、無污染、水質穩定,已為多間葯廠及飲料廠使用。在飲用純凈水方面已廣泛應用。反滲透技術常應用於預除鹽處理, 能夠使離子交換樹脂的負荷減輕90%以上,樹脂的再生劑用量也減少90%。因此不僅節約運行費用,而且還利於環境保護。反滲透獨特水處理技術是其他凈水方法如蒸餾、電滲析、離子交換等無法達到的。 RO(Reverse Osmosis)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表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源於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後逐漸轉化為民用,目前已廣泛運用於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
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1納米=10-9米),在一定的壓力下,H2O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從而使可以透過的純水和無法透過的濃縮水嚴格區分開來。 RO膜過濾後的純水電導率 5 s/cm, 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再經過原子級離子交換柱循環過濾,出水電阻率可以達到18.2M .cm,超過國家實驗室一級用水標准(GB682—92)。
反滲透是目前高純水制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脫鹽技術,它的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范圍和分子量幾百的有機物,反滲透(RO)、超過濾(UF)、微孔膜過濾(MF)和電滲析(ED)技術都屬於膜分離技術。
RO反滲透技術是近20年來廣泛應用的水處理技術,它對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緩解全球性水資源緊缺有實際意義。
RO反滲透膜介紹
膜的綜述: 一種最通用的廣義定義是「膜」為兩相之間的一個不連續區間。因而膜可為氣相、液相和固相,或是他們的組合。簡單的說,膜是分隔開兩種流體的一個薄的阻擋層。描述膜傳遞速率的膜性能是膜的滲透性。
滲透膜是一種介質,它是靠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一般常指水)通過反滲透膜(一種半透膜)而分離出來與滲透方向相反,可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進行分離、提純和濃縮溶液。反滲透膜的主要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范圍。反滲透,英文為Reverse Osmosis,是花費數億美元經過多年的精心研製而成的高科技水處理技術。這種薄膜分離技術,是依靠滲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行分離的程。
一、 反滲透基本原理
1. 反滲透過程
反滲透是利用反滲透膜選擇性的只能通過溶劑(通常是水)而截留離子物質的性質,以膜兩側靜壓差為推動力,克服溶劑的滲透壓,使溶劑通過反滲透膜而實現對液體混合物進行分離的膜過程。
反滲透同NF、UF一樣均屬於壓力驅動型膜分離技術,其操作壓差一般為1.5~10.5MPa,截留組分為(1~10)X10-10m小分子物質。除此之外,還可以從液體混合物中去處全部懸浮物、溶解物和膠體,例如從水溶液中將水分離出來,以達到分離、純化等目的。目前,隨著超低壓反滲透膜的開發,已可在小於1MPa壓力下進行部分脫鹽,適用於水的軟化和選擇性分離。
2. 分離機理
反滲透膜的選擇透過性與組分在膜中的溶解、吸附和擴散有關,因此除與膜孔的大小、結構有關外,還與膜的化學、物理性質有密切關系,即與組分和膜之間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反滲透分離過程中化學因素(膜及其表面特性)起主導作用。
3. 反滲透的應用
反滲透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主要是苦鹹水和海水淡化,此外被大量地用於純水制備及生活用水處理,以及難於用其他方法分離地混合物。反滲透地工業應用包括:(1)海水脫鹽;(2)飲用水生產;(3)純水生產。
『柒』 雙級反滲透水處理設備
雙級反滲透設備 :
雙級反滲透設備包括兩級RO裝置、清洗系統和中間水箱。
RO反滲透主要去除水中溶解鹽類、有機物、二氧化硅膠體、大分子物質及預處理未去除的顆粒物等。採用兩級RO工藝可有效去除水中離子,同時使出水滿足後續 EDI 裝置工藝進水要求。
反滲透系統由1台5μ過濾器、2台高壓泵和壓力容器及反滲透膜組成。第一級反滲透裝置RO按2∶1排列,採用6支8寸膜串聯排列方式,產水量為 m3/h,回收率75%;第二級反滲透裝置RO按1∶1排列,採用3支8寸膜串聯排列方式,產水量為 m3/h,回收率85%。膜元件第一級選擇海德能公司低壓復合膜CPA3,第二級選擇海德能公司超低壓復合膜ESPA2。(選用ESPA3膜)
為確保RO裝置的穩定運行,在RO前設置了UV消毒器和阻垢劑加葯系統。UV消毒器1台,處理量為17.6m3/h,主要作用是殺死水中的細菌,避免RO膜受到污堵。紫外燈發射波長為254 nm,強度為30000 μWs/cm2,殺菌率為99%。
為防止RO裝置中濃水側結垢,須在進水中投加阻垢劑,阻垢劑採用FLOCON260,設計投加量為2.4 mg/L。或採用PTP0100阻垢劑,設計投加量為1 mg/L。為去除水中的CO2,在兩級RO之間投加NaOH調節一級RO出水的pH值為7.83,NaOH的設計投加量為4.5 mg/L。
RO清洗系統為撬裝設備,包括清洗箱、5 μm過濾器和清洗泵。當RO系統發生結垢或污堵時可對RO裝置進行清洗,同時也可清洗EDI。
中間水箱的功能為儲存RO產水、調節水量,使系統運行可以靈活調節。
兩級RO系統產水的電導率<10 μs/cm,SiO2含量<500 μg/L,TOC<50 μg/L。
工藝流程
原水加壓泵-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軟水器-保安過濾器-第一級反滲透機-第二級反滲透機-儲水罐-純水輸送泵-用水點
反滲透裝置的應用范圍
1. 純凈水、蒸餾水、食品和配置飲料用水的凈化。
2. 電子、醫葯、食品等工業中純水超純水的制備。
3. 輕紡、化工、食品等工業用於分離、濃縮、液體脫色為目的工藝工程。
4. 海水、苦鹹水的淡化。
反滲透特點
1. 透水量大,脫鹽率高。正常情況下≥98%
2. 對有機物,膠體、微粒、細菌、病毒、熱源等有很高的截留去除作用。
3. 能耗小,水利用率高,運行費用低於其它脫鹽設備。
4. 分離過程沒有相變,具有可靠穩定性。
5. 設備體積小,操作簡單、容易維護,適應性強,使用壽命長。
『捌』 反滲透純水設備制水時二級電導率是多少
根據【科瑞環保水處理】技術人員經驗總結,可能有以下原因導致電導率過高,如不能解決您的問題,可來電咨詢或者直接咨詢原設備廠家:
1、一般情況下,電導率高是指整個水處理系統與初始狀態一致,沒有發生變化。這時候引起電導率高的原因是反滲透膜組件老化導致脫鹽率下降,正確處理方法是更換反滲透主機的反滲透膜,通常更換頻率(周期)是2-3年一次。
2、其他情況:
a、設備正常運行電導率突然升高,排水量增大。這種情況是由於反滲透膜組件連接密封圈泄露造成的電導率急劇升高,建議更換密封圈。具體方法是檢測每個膜組件的水質情況,找出泄露的部分更換。
b、設備在開機的時候二級電導升高很難降下來或者是降的時間太長,這種情況一般在雙級反滲透中常見,在一級和二級中間一般有加氫氧化鈉來調節水中二氧化碳的脫除量的措施,氫氧化鈉的添加量與
電導率有關系,建議調整添加量。
c、設備在運行一段時間後產水量沒變化,電導率升高,排水量增大。說明膜被氧化性介質降解,電導率升高,需要更換膜組件。
d、設備預處理的砂碳凈化過濾效果減低或失效,沒有定期及時反沖洗(進水電導率會相對升高)。
e、ro進水的保安過濾器臟堵壓差大沒有及時更換
3、此外,反滲透設備是個大的系統還有其他的因素,建議您出現問題後,留下日常的操作記錄,聯系生產廠家分析問題。設備生產廠家對設備系統熟悉,可以快速的找出問題。
『玖』 廠裡面要買一套二級反滲透設備,用於生產純水,滿足車間生產的需要。哪兒有比較好的水處理設備廠家呢,
我司長期致力於水處理服務,已有17年水處理服務經驗,專注於反滲透設備的生產銷售,有興趣可以合作。
『拾』 什麼叫做反滲透水處理技術被應用於哪些方面有何優勢呢
反滲透技術現在應用很廣泛,包括
食品、飲料、純凈水生產工藝中;
醫葯、電子等行業專用水制屬備;
化工工藝的濃縮、分離、提純及配水制備;
鍋爐補給水除鹽軟水;
海水、苦鹹水淡化;
造紙、電鍍、印染等行業用水及廢水處理。
善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