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熒光廢水脫色劑的使用方法
熒光廢水脫色劑是解決熒光廢水處理問題的有效方法。熒光廢水因含有熒光增白劑等熒光物質,呈現高亮度、鮮艷顏色,對環境造成威脅。脫色劑作為有機高分子復配聚合物,具備脫色與絮凝雙重功能,凈化水質,減少熒光廢水毒性和環境影響,保障生態系統健康。脫色劑通過葯劑與懸浮物顆粒化學反應,快速聚集為大顆粒沉降,同時與色度物質結合,降低色度,實現脫色。投放量與處理工藝需根據實驗確定,選擇合適的工藝與設備,確保脫色效果與處理效率。熒光廢水脫色劑不僅有效去除熒光物質,凈化水質,同時避免二次污染,減少成本和資源消耗,保障生態健康。
『貳』 顏色布漂白後的廢水怎麼處理
一般的印染廢水處理是 物理吸附 化學分解 生物分解相結合
『叄』 脫色劑處理印染污水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印染廢水處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
在物理處理法中應用最多的是吸附法,這種方法是將活性炭、黏土等多孔物質的粉末或顆粒與廢水混合,或讓廢水通過由其顆粒狀物組成的濾床,使廢水中的污染物質被吸附在多孔物質表面上或被過濾除去。目前,國外主要採用活性炭吸附法(多半用於三級處理)。該法對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機物非常有效,但它不能去除水中的膠體和疏水性染料,並且它只對陽離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Saito T等人的研究表明,活性炭的吸附率、BOD去除率、COD去除率分別達93%、92%和63%,活性炭吸附能力可達到500 mg COD/g炭,污水如先曝氣,則會加快吸附速率。但若廢水BOD5>200 mg/L,則採用這種方法是不經濟的。
吸附處理使用的吸附劑多種多樣,工程中需考慮吸附劑對染料的選擇性,應根據廢水水質來選擇吸附劑。研究表明,在pH=12的印染廢水中,用硅聚物(甲基氧)作吸附劑,陰離子染料去除率可達95%~100%。
高嶺土電是一種吸附劑,研究表明經長鏈有機陽離子處理,高嶺土能有效地吸附廢水中的黃色直接染料。此外,國內也應用活性硅藻土和煤渣處理傳統印染工藝廢水,費用較低,脫色效果較好,其缺點是泥渣產生量大,且進一步處理難度大。
化學法
a 混凝法
主要有混凝沉澱法和混凝氣浮法,所採用的混凝劑多半以鋁鹽或鐵鹽為主,其中以鹼式氯化鋁(PAC)的架橋吸附性能較好,而以硫酸亞鐵的價格為最低。近年來,國外採用高分子混凝劑者日益增加,且有取代無機混凝劑之勢,但在國內因價格原因,使用高分子混凝劑者還不多見。據報道,弱陰離子性高分子混凝劑使用范圍最廣,若與硫酸鋁合用,則可發揮更好的效果。混凝法的主要優點是工藝流程簡單、操作管理方便、設備投資省、佔地面積少、對疏水性染料脫色效率很高;缺點是運行費用較高、泥渣量多且脫水困難、對親水性染料處理效果差。
b 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在國外應用較多,Zima S.V.等人總結出了印染廢水臭氧脫色的數學模式研究表明:臭氧用量為0.886 g O3/g染料時,淡褐色染料廢水脫色率達80%;研究還發現,連續運轉所需臭氧量高於間歇運行所需臭氧量,而反應器內安裝隔板,可減少臭氧用量16.7%。因此,利用臭氧氧化脫色,宜設計成間歇運行的反應器,並可考慮在其中安裝隔板。臭氧氧化法對多數染料能獲得良好的脫色效果,但對硫化、還原、塗料等不溶於水的染料脫色效果較差。從國內外運行經驗和結果看,該法脫色效果好,但耗電多,大規模推廣應用有一定困難。
光氧化法處理印染廢水脫色效率較高,但設備投資和電耗還有待進一步降低;
c 電解法
電解對處理含酸性染料的印染廢水有較好的處理效果,脫色率為50%~70%,但對顏色深、CODcr高的廢水處理效果較差。對染料的電化學性能研究表明,各類染料在電解處理時其CODcr去除率的大小順序為:硫化染料、還原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中性染料、直接染料>陽離子染料。目前這種方法正在推廣應用。
生物法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對印染廢水以生物處理為主,佔80%以上,尤以好氧生物處理法佔絕大多數。從現有情況看。我國印染廢水生物處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氣和接觸氧化法佔多數。此外,鼓風曝氣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氣活性污泥法、生物轉盤等也有應用,生物流化床尚處於試驗性應用階段。但由於生物對色度去除率不高,一般在50%左右,所以當出水色度要求較高時,需輔以物理或化學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對BOD去除效果明顯,一般可達80%左右,但色度和COD去除率不高,尤其是PVA等化學漿料、表面活性劑、溶劑及匹布鹼減量技術的廣泛應用,不但使印染廢水的COD達到2 000~3 000 mg/L,而且BOD/COD也由原來的0.4~0.5下降到0.2以下,單純的好氧生物處理難度越來越大,出水難以達標;此外,好氧生物處理法的高運行費用及剩餘污泥處理或處置問題歷來是廢水處理領域沒有解決好的一個難題。據資料報道,一般污泥處理或處置費用占整個污水處理廠費用的50%~70%(國外),在國內也佔40%左右。由於上述原因,印染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技術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
『肆』 污水怎麼處理白色泡沫
如果是的色或白褐色泡沫,且泡沫層較厚,可能是水中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劑,在水流落差、流速或攪拌、曝氣的作用下產生的。可以進行前端廢水改善處理或高速噴灑水、投加消泡劑進行處理。
泡沫產生的因素
污泥停留時間
採用延時曝氣方式的活性污泥法更易產生泡沫現象。另外,一旦泡沫形成,泡沫層的生物停留時間就會獨立於曝氣池內的污泥停留時間,易形成穩定持久的泡沫。
pH值
pH值的變化也會引起活性污泥的不適應,從而產生泡沫現象。
溶解氧
當溶解氧不足,且系統是低負荷運行時,容易產生反硝化泡沫。
曝氣方式
不同曝氣方式所產生的氣泡不同,而微氣泡或小氣泡比大氣泡更有利於產生生物泡沫,並且泡沫層易集中於曝氣強度低的區域。
溫度
與生物泡沫形成有關的菌類都有各自適宜的生長溫度和最佳溫度,當環境或水溫有利於菌類生長時,就可能產生泡沫現象。
泡沫的控制方法
噴灑水
高速噴灑的水流或水珠能打碎浮在水面的氣泡,被打散的部分污泥顆粒重新恢復沉降性能,可以減少泡沫。通過噴灑水,可以減少泡沫,如果對好氧池做噴淋,則可以達到長期消泡的效果。盡管噴灑水不能從根本上消泡,卻是一種最簡單、最常用的物理方法。
投加化學葯劑
投加化學葯劑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泡沫問題,而且操作簡單。但投加化學葯劑在解決泡沫問題的同時也會對污泥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使用化學葯劑後,對出水水質會產生較大影響和剩餘物質的處理也都是問題。
常見的投加葯劑:
(1)投加氯和氧化劑;
(2)投加混凝劑;
(3)投加消泡劑和植物油。
縮短污泥停留時間:降低曝氣池的污泥停留時間,也就是降低細胞平均停留時間,能有效控制活性污泥過程中的生物泡沫。降低污泥停留時間,實質上是種生物篩選策略,即利用發泡微生物平均世代時間較長的特點,抑制發泡微生物在曝氣池中的過度增殖或將其排除出去,達到控制生物泡沫的目的。
向曝氣反應器內投載入體:一些活性污泥系統中投加移動或固定填料,使一些易產生污泥膨脹和泡沫的微生物固著生長,這既能增加曝氣池內的生物量、提高處理效果,又能減少或控制泡沫的產生。內容參考自http://www.juheliusuantie.com.cn/a/news/hydt/356.html?1551147029望採納
『伍』 漂白紙漿的污水處理
1.超濾法由於漂度廢液中含有高分子量部分,不易為微生物所分解.因此考慮在生物處理前進行超濾處理。超濾可以去處E段廢水中的有機氯化物或AOX的50%-90%.但低分子量的氯苯酚類化合物是AOX中最毒組分,超濾的效率就很低,但接著進行生物處理則可除去62%-90%的AOX。
2.化學沉降法鐵鹽或鋁鹽能使有機氯化物沉降而得以除去AOX。使用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eiminc)也能使氯化和鹼處理階段的有機物沉降下來,氯化段的AOX去除率為54%-84%。鹼處理階段為50%-73。
3.氧化法
1)超聲氧化在曝氣時,同時進行超聲處理1h,可除去10%-60%的一氯苯酚、二氯苯酚、三氯苯酚等低分子量的氯化有機物。
2)臭氧、紫外線照射和粉狀活性炭單獨或結合進行氧化。單獨使用活性炭處理C段廢水、E段廢水和混合廢水,其低分子量TOX的去除率分別為32.2%--43.7%、18.7%-78.7%和10.2%-53.0%,總TOX的去除率分別為:82%-86%、47%-48%和73%-74%,去除率的范圍與所用粉狀活性炭的選擇有關。單獨用紫外線照射的氧化可以叫光解,光解主要是高分子量的AOX在UV作用下分解出C1-。
3)氧氣氧化E段漂白廢水用氧氣氧化可以顯著的去除TOCL和色質,氯化木素的降解主要是在氧處理初期最強烈,這對TOCL和色質的除去是起著重要作用的。
4.鹼性水解法鹼性水解法是利用各種鹼性化合物與氯化木素反應。促進廢液中AOX降低的方法,由於鹼性化合物的不同或不同的組合。其降低廢液中的AOX能力也不同,通常用NaOH/Ca(OH)2或用Na2S、Na0H和Ca(OH)2組合降低AOX.在處理中,處理時間、溫度、PH值、濃度對其效果有影響,一般PH值一定,反應時間長好;反應時間一定,PH值高.混合液中AOX去除率高。
5.非傳統的生物降解法廢液非傳統的生物降解法。目前基本上是用真菌,特別是分解木素的真菌,常用白腐茵,它能降解氯化木素,但需要加碳源以產生過氧化物酶,從而降解木素的PH值、營養鹽、溶解氧、接觸停留時間都影響其效果。
6.電解處理法電解處理法是利用不同組成的電極進行不同時間的電解以獲得所需的AOX去除率、AOX去除率最高時可達99%以上,但這種情況能耗高、得不償失。
『陸』 如何過濾水中懸浮的石頭粉末,(該喊石粉廢水呈乳白色,粉末顆粒非常小)自然沉澱基本已確認無效果.
加聚合氯化鋁,再配以少量聚丙烯醯胺(助凝劑)可以使石粉絮凝沉澱,效果非常明顯。達到去除效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柒』 高嶺土漂白廢水該如何處理
(1)中和+沉澱處理法
①高嶺土漂白廢水經收集後進入初淀池中,沉澱池中的沉澱高嶺土再經壓濾機壓濾後為高嶺土產品;
②壓濾廢水經由初沉池沉澱後,送至污水處理站的防腐處理的中和池中和處理。在中和池中投加石灰溶液、聚合氯化鋁PAC,將廢水中的Fe2+以沉澱物的形式Fe(OH)3沉澱出來,同時把廢水中的硫酸根以硫酸鈣的形成沉澱出來。
③廢水經中和池中經中和後進入經防腐處理的沉澱池絮凝沉澱;沉澱池中的沉澱物經壓濾機壓濾,壓濾出來的廢水送三級沉澱池。
④三級沉澱池中的尾水就即可循環利用。
採用中和+沉澱處理法處理高嶺土漂白廢水,對固體懸浮物SS的去除效率可達到95%以上,對鐵離子的去除率可達99.9%以上。
(2)中和回調法
①以生石灰作為中和劑,並採用濕法進行投加,通過攪拌的方式加快中和反應的進行,增加了反應的接觸面積,中和反應在pH為10-11達到最佳效果;
②攪拌約15min時,中和反應已基本進行完全,混合液沉澱10min後進行固液分離;
③回調分離後的上清液pH值至6-8,得到的混合溶液用空氣進行氧化曝氣,曝氣15min;
④加入PAM溶液作為絮凝劑,攪拌混合1min,再靜置反應10min,反應後的出水pH為6-8,Fe含量在2mg/L左右。
採用「中和-沉澱-pH回調-氧化-絮凝」工藝處理高嶺土漂白廢水,鐵離子的去除率能可達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