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選擇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工藝。目前主流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是:AO(接觸氧化法)、MBR(生物膜法)、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CASS(周期循環活性污泥法)。其中AO法和MBR法最為常見。AO法能達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一級B標准,和醫療行業直接排放標准。MBR法可以達到城鎮污水排放一級A標准,其處理效果特別好,懸浮物和濁度接近於零,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當然MBR法處理成本也相應較高。關注水力停留時間:簡寫作HRT,水力停留時間是指污水在反應器內的平均停留時間,也就是污水與微生物的反應時間。因此,如果反應器的有效容積為V(立方米),則:HRT = V / Q (h),Q(h)=V處理水量/24h,一體化設備有效容積越大,污水在設備裡面的水力停留時間越長,微生物與污染物接觸越充分,相應的處理效果也就越好。設備材質:材質即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罐體材質。目前市面上主要以碳鋼,不銹鋼,玻璃鋼,等材料為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來說,現在普遍使用碳鋼作為材質,它具有性價比高、強度大、的特點。玻璃鋼具有質輕而硬、抗腐蝕,但是長期使用容易變形老化。不銹鋼一個最大特色就是耐腐蝕焊接性好,在腐蝕性強的環境下使用壽命比碳鋼、玻璃鋼材質的使用壽命長,但是價格三者中最高。
⑵ AAO是什麼污水處理方法
厭氧-缺氧-好氧法。
AAO法又稱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個字母的簡稱(厭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種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可用於二級污水處理或三級污水處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A2/O(厭氧-缺氧-好氧)工藝是在 20 世紀 70 年代,由美國的一些污水處理專家在厭氧-好氧(Anarerobic-Oxic)法脫氮工藝的基礎上,經歷了Wuhrmann工藝、改良Ludzack-Ettinger 工藝、Bardenpho工藝和 Phoredox 工藝幾個階段的基礎開發的,其宗旨是開發一項能夠同步脫氮除磷的污水處理工藝。
(2)一體化污水a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AAO法工藝特點
1、本工藝在系統上可以稱為最簡單的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總水力停留時間少於其他類工藝;
2、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條件下,絲狀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發生污泥絲狀膨脹,SVI值一般小於100;
3、污泥含磷高,具有較高肥效;
4、運行中勿需投葯,兩個A段只用輕輕攪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運行費用低。
AAO法解決問題
1、除磷效果難再提高,污泥增長有一定限度,不易提高,特別是P/BOD值高時更是如此;
2、脫氮效果也難再進一步提高,內循環量一般以2Q為限,不宜太高;(內循環范圍為2Q-4Q)
3、進入沉澱池的處理水要保持一定濃度的溶解氧,減少停留時間,防止產生厭氧狀態和污泥釋放磷的現象出現,但溶解氧濃度也不宜過高,以防循環混合液對缺氧反應器的干擾。
⑶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有哪些工藝
物理法
1.沉澱法:主要去除廢水中無機顆粒及SS
2.過濾法:主要去除專廢水中SS和油類屬物質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氣浮法:油水分離、有用物質的回收及相對密度接近於1(水的密度近似1)的懸浮固體
5.離心分離: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離:去除沉澱法難以去除的SS和膠體等
化學法
1.混凝沉澱法:去除膠體及細微SS
2.中和法:酸鹼廢水的處理
3.氧化還原法:有毒物質、難生物降解物質的去除
4.化學沉澱法:重金屬離子、硫離子、硫酸根離子、磷酸根、銨根等的去除
物理化學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屬離子、難生物降解有機物、脫色除臭等
2.離子交換法:回收貴重金屬,放射性廢水、有機廢水等
3.萃取法:難生物降解有機物、重金屬離子等
4.吹脫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揮發物質的去除。
⑷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A/O工藝設計參數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A/O工藝設計參數:
水力停留時間:
硝化階段不小於5~6h。
反硝化階段不大於2h。
A段(厭氧段)與O段(好氧段)的時間比例為1:3。
污泥迴流比:
污泥迴流比控制在50~100%之間,具體數值需根據實際運行效果進行調整。
混合液迴流比:
混合液迴流比通常為300~400%,以確保反硝化階段有足夠的硝酸鹽進行還原。
反硝化段碳/氮比:
BOD5/TN(生化需氧量/總氮)應大於4,理論BOD消耗量為1.72gBOD/gNOx--N,以保證反硝化過程的順利進行。
硝化段負荷率:
TKN/MLSS負荷率(單位活性污泥濃度單位時間內所能硝化的凱氏氮)應小於0.05KgTKN/KgMLSS·d。
BOD/MLSS污泥負荷率應小於0.18KgBOD5/KgMLSS·d,以避免污泥過度膨脹和污泥負荷過高導致的處理效果下降。
混合液濃度:
MLSS(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應控制在3000~4000mg/L之間,以保證微生物的活性和處理效果。
溶解氧:
A段(厭氧段)DO(溶解氧)應小於0.2~0.5mg/L,以創造厭氧環境促進反硝化作用。
O段(好氧段)DO應大於2~4mg/L,以保證硝化作用和微生物的正常代謝。
pH值:
A段pH值應控制在6.5~7.5之間。
O段pH值應控制在7.0~8.0之間,以維持微生物的最佳生長環境。
水溫:
硝化和反硝化階段的水溫均應控制在20~30℃之間,以保證微生物的活性。
鹼度:
硝化反應每氧化1gNH4+-N需氧4.57g,消耗鹼度7.1g(以CaCO3計)。
反硝化反應每還原1gNO3--N將放出2.6g氧,生成3.75g鹼度(以CaCO3計),有助於維持系統的鹼度平衡。
需氧量與供氧量:
需氧量Ro應根據微生物分解有機物和自身代謝所需的氧量進行計算,包括去除BOD的需氧量和硝化作用的需氧量。
實際供氧量應考慮水溫、氣壓、水深等因素對氧轉移的影響,並進行相應的修正。供氣量應根據實際需氧量Ra和氧轉移效率進行計算,以確保曝氣池中的溶解氧濃度滿足要求。
活性污泥法系統的其他工藝設計參數:
處理效率E應根據進水BOD5濃度和出水BOD5濃度進行計算,以評估系統的處理效果。
曝氣池容積V應根據污泥負荷率Ls和容積負荷Lv進行計算,以確定曝氣池的大小。
曝氣時間t應根據曝氣池容積V和污水設計流量Q進行計算,以確定污水在曝氣池中的停留時間。
污泥產量ΔX應根據污泥增長系數a、污泥自身氧化率b和去除的BOD5濃度Lr進行計算,以評估系統的污泥產生量。
污泥齡ts應根據污泥停留時間SRT進行計算,以評估系統中污泥的停留時間和更新速率。
剩餘污泥排放量q應根據污泥迴流比R、污泥齡ts和曝氣池容積V進行計算,以確定需要排放的污泥量。
綜上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A/O工藝的設計參數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水力停留時間、污泥迴流比、混合液迴流比、碳/氮比、負荷率、混合液濃度、溶解氧、pH值、水溫、鹼度以及需氧量與供氧量等。這些參數的選擇和設定應根據實際水質情況、處理要求以及設備性能進行綜合考慮和優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