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中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怎麼選

中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怎麼選

發布時間:2025-09-13 03:02:17

『壹』 生活污水怎麼處理呢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廢棄水。大白話說就是,某個特定場合不需要、想要廢棄的水就是污水。比如家裡的自來水,對人類說是用來飲用的,肯定不是污水,但對於某些工業場所需求來說,就是污水 那是什麼讓原本清純可愛的水君變得渾濁不堪、惹人憎惡呢?水中的污染物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到目前為止,有關致病細菌和寄生蟲的研究較多,且已有較好的滅活方法。但對致病病毒的研究尚不夠充分,也沒有公認的病毒滅活要求標准。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懸浮物、熱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於局部地區。化學性污染物包括有機和無機化合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展,至今從源水中檢出的化學性污染物已達2500種以上。

那用什麼來具體描述水受污染的程度呢?水質指標就是我們用來定量描述水質的東東。常見的水質指標有COD(化學需氧量)、BOD5(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TN(總氮)、TP(總磷)、pH、大腸菌群等,其中COD應該是最為廣泛熟知的指標,一般籠統的介紹水質,都是用這個,比較清晰。二、污水的最終出路,一般來講,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徑流。生活污水占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廚房、部分雨水、商場、單位、洗車點等等等等都會產生污水),通過排水管網輸送至集中地污水處理設施(也就是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地區都有的啦)。工業廢水來自產生集中的生產部門,比如工廠、實驗室、工業園區等,一般是處理至合適水質後排至污水管網,與生活污水一起處理。雨水比較特殊:除特殊地區的雨水徑流作為工業廢水對待外,大部分分為兩種情況:經濟發達的,建設單獨的雨水管網,即雨污分流模式,這樣生活污水送去處理,雨水可處理可排放(在中國初雨肯定有污染,但生活污水還來不及處理呢,怎麼還顧得上雨水呢?);或者不單獨建設雨水管網,二者共用管網,即雨污合流模式,這種模式下,旱季不會有問題,污水全部送去處理,但在雨季下,由於水量激增,可能超過管網的容納能力,多餘的水量就會溢流出處理體系,由於這裡面混合了部分污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從這大家也該看出來了,水處理明顯受經濟制約的)那水處理後去哪了呢?一般三個去向:(1)向地表水體排放,這是最常見的啦。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擔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標准時,就已經考慮到受納水體的環境承載容量了。但要是偷排的話,那肯定要污染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規定了不同場合下水質的排放標准。(2)工農業利用,水質達到一定標准,就可以利用了,如綠地灌溉、沖洗廁所、洗車、工藝用水、冷卻用水、鍋爐補充水等。(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區由於對水資源採用過度,會導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哦: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為地下水的修復要比地表水的修復難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三、污水的處理方法這個是這個行業的核心了。污水的處理方法很多,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等。按照污水廠的分類,一般包括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深度處理等。不同方法的選擇,取決於進水水質(即原水水質)、出水水質、處理設施佔地、投資、成本等要求,物理方法就是過濾、沉澱等,例如污水廠必備的格柵、沉砂池、氣浮池等。化學方法一般是混凝沉澱,例如化學除磷。生物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等。活性污泥法是好氧處理最經典的工藝,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
延時曝氣、深井曝氣、AB法、氧化溝、AAO等多種工藝。對污水的處理,也從簡單的色度去除,到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提升到脫氮除磷,與之對應的,不斷出現不同的工藝組合。此外,為了達到更高的水質要求,人們還廣泛的使用超濾納濾反滲透等處理工藝。

『貳』 現在農業面源污染最常用的治理技術是什麼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
近20年來, 國外在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實踐中,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得到了較大發展。國內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 對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進行了集成及創新, 尤其針對我國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 開展了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 取得了較好進展。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是一種研究較為廣泛的污水處理系統。它是在自然濕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污水處理生態工程技術, 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5−6]。澳大利亞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製的「FILTER」污水處理系統則是一種「過濾、土地處理與暗管排水相結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統」。其特點是過濾後的污水都匯集到地下暗管排水系統中, 並設有水泵, 可以控制排水暗管以上的地下水位以及處理後污水的排出量[7]。「FILTER」系統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好, 其運行費用低, 特別適用於土地資源豐富、可以輪作休耕的地區, 或是以種植牧草為主的地區。毛細管滲濾溝污水處理, 是一種基於土地的地下污水滲濾處理系統, 它利用了自然凈化能力, 是一種簡單、高效的小規模污水處理工藝, 特別適用於污水管網不完備的地區, 是一項處理分散排放的污水的實用技術。
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是近年在法國和智利發展起來的一項針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技術, 該工藝僅通過向土壤處理系統中接種蚯蚓, 改善生態濾池的處理環境, 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適宜用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8]。李軍狀等[9]採用塔式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對集中型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 該系統對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6.7%、91.3%、72.4%和96.2%。不過, 如何長期保持蚯蚓良好的活性, 是該技術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另外, 對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的長期運行效果, 尚需檢驗。
穩定塘處理系統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Oswald提出的, 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總稱, 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10]。Babu等[11]的研究證明, 其建造的藻類穩定塘的主要除N機理是硝化−反硝化、藻類對N的利用以及礦化作用。趙學敏等[12]對滇池流域大清河生物穩定塘系統中的水質凈化效果進行了分析, 結果表明, 生物穩定塘系統對TN、TP、NH4+-N、BOD5和COD的去除率分別達29.29%、48.68%、33.68%、68.14%和71.25%。
生物膜處理技術是近幾十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污水處理方法。生物膜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功能, 採取人工措施來創造更有利於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環境, 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以提高對污水中有機物的氧化降解效率。吳迪等[13]對改進後的「一體化生物膜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進行了實際應用, 監測結果表明, 其對COD、BOD、NH4+-N、TN、TP和SS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5.6%、85.9%、86.7%、63.9%、69.3%和85.5%。吳永紅等[14]系統研究了自然生物膜對於N、P等營養元素的去除效果和機理。其N、P去除機理首先是生物膜利用沉積於膜上的有機物為營養物質, 將一部分物質轉化為細胞物質, 進行生長繁殖, 成為生物膜中新的活性物質; 其次由於生物膜的蓬鬆的絮狀結構, 微孔多, 表面積大, 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2.2 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
生活垃圾、農作物秸稈、畜禽養殖廢棄物等是我國農村主要的固體廢棄物, 實現農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是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由於生活垃圾來源和成分復雜, 目前的主要處理方式以「村收集−鎮轉運−縣(市)集中處理」為主, 大部分被集中填埋或焚燒, 少部分與農作物秸稈、畜禽養殖廢棄物等進行堆肥化處理。高溫堆肥過程中如何減少N的損失是高溫堆肥要解決的關鍵技術。
農作物秸稈是農村主要的固體廢棄物, 目前其資源化率還比較低, 部分地區農作物秸稈的焚燒已導致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尤其在我國的東部地區。目前, 農作物秸稈的處理以還田為主, 包括部分還田或全量還田。隨著作物收獲機械的改進, 秸稈全量還田已成為主要還田方式。此外, 秸稈打捆收獲後用作能源、建築材料、花卉盆缽等新型資源化方式也已形成一定的規模。
畜禽糞便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已經成為經濟發達地區或水環境敏感地區優先控制的污染源。在中國的傳統農業中, 畜禽糞便是優質的農家肥, 不僅能提供農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 也能改善土壤物理化性質, 是中國農業數千年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畜禽糞便資源化的主要途徑是農肥化, 固體部分經發酵後生產優質有機肥, 再進行還田以實現循環利用。液體部分目前主要處理方式包括厭氧發酵生產沼氣, 或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工程進行凈化, 或與農村的固體廢棄物如秸稈、生活垃圾等進行聯合發酵。其中沼液的安全處置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2.3 農業化學品減量化技術 2.3.1 化肥減量化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國家, 肥料的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 大多數養分隨徑流、滲漏和揮發等途徑損失掉了, 不僅浪費了資源, 而且
加劇了水體富營養化。因此, 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研究減量施肥技術具有重大的意義。目前主要的化肥減量技術有以下幾種:
氮肥運籌優化技術: 在施氮量相等的情況下, 合理調整基追肥的分配比例, 如太湖流域的稻田土壤, 基於目前常規施肥量, 將基肥施用量削減20%, 可有效地協調當地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15]。Qiao等[16]的研究證實, 在太湖地區水稻產區通過兩年連續試驗, 消減50%的施氮量(相對於常規施氮量)並未顯著影響水稻產量。何傳龍等[17]在巢湖地區根據蔬菜地養分供應能力和甘藍的營養特性, 運用減量平衡施肥技術, 使肥料施用量減少30%, N、P、K肥利用率分別提高27.3%、23.4%和23.5%, N、P淋失量分別減少90.0%、78.4%。但是此類研究一般局限於較短時間, 對於長期減量施肥對作物產量有何影響, 尚需進一步探明。
種植制度優化技術: 比如稻麥輪作制中引入豆科綠肥, 既可降低旱季的施氮量, 又可補充稻季的氮素。在太湖地區進行的水稻−紫雲英輪作試驗結果表明, 冬季將小麥改為紫雲英, 稻季不施用化學氮肥, 水稻產量可達到農戶常規產量的95%左右, 如果補充農戶施氮量的30%, 則可獲得與農戶正常產量相當的產量, 或略有增產[16]。王靜等[18]在滇池流域蔬菜產地的調查表明, 合理的輪作模式可減少蔬菜地N、P的盈餘量。
緩控釋等新型肥料技術: 緩控釋肥料中養分的釋放與作物養分需求比較吻合, 養分的釋放供應量前期不過多, 後期不缺乏, 具有「削峰填谷」的效果, 可以大大降低向環境排放的風險。田琳琳等[19]在太湖流域大田蔬菜地的試驗結果表明, 在蔬菜生產中, 「低量控釋肥+低量化肥」是兼具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施肥模式。但是目前緩控釋肥費用相對普通化肥較高, 限制了其廣泛使用。
施加土壤改良劑控制N、P流失: 生物質炭(biochar)由於其良好的吸附性能、低廉的成本以及良好的生物親和性, 將其運用於農田營養鹽釋放控制, 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20]。Ding等[21]在農田表層20 cm的土壤施加0.5%的生物質炭, 可以減少15.2%的NH4+-N損失量。姬紅利等[22]以滇池設施農業土壤和坡耕地土壤為研究對象, 採用外源施用土壤改良劑(硫酸亞鐵、硫酸鋁和聚丙烯醯胺)和土壤消毒劑(五氯硝基苯)的辦法, 研究了土壤改良劑對土壤解吸過濾液中TP和TDP濃度變化的影響。野外田間試驗表明: 施加改良劑後, 徑流雨水中TP和TDP值明顯降低, 上述土壤改良劑的施用對降低P流失具有明顯效果。但是其經濟性與環境風險如何尚待進一步研究。 2.3.2 農葯減量化與殘留控制技術
在化學農葯減量施用方面, 當前主要發展趨勢是由化學農葯防治逐漸轉向非化學防治技術或低污染的化學防治技術。近年來, 江蘇省多家單位聯合開展水稻化學農葯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針對水稻螟蟲、灰飛虱、條紋葉枯病與紋枯病等重大病蟲害, 研究開發了多項無公害關鍵技術, 在水稻核心示範區減少了30%農葯用量。盧仲良等[23]選用高效低毒的三唑磷、丙溴磷、井岡黴素、噻嗪酮、毒死蜱等葯劑進行施葯, 增產6.97%。在農葯殘留生物降解方面, 國內外做了很多研究工作, 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各種降解農葯的微生物菌株相繼被分離和鑒定, 用以降解有機磷、有機氯和三嗪類除草劑、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等多種農葯。近年來伴隨著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 構建高效工程菌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將高效降解農葯酶的基因構建到載體上, 經轉化獲得工程菌, 以期提高具降解作用的特定蛋白或酶的表達水平, 從而提高降解活性。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 大多數研究以實驗室研究為主, 降解機理研究不夠深入, 中間產物難以檢測, 技術零散、集成度低、配套性差和展示度低等仍然是目前我國集約化農田農葯減量化與殘留控制需求中的突出問題。
2.4 污染物質的生態攔截技術
農業面源污染物質大部分隨降雨徑流進入水體, 在其進入水體前, 通過建立生物(生態)攔截系統, 有效阻斷徑流水中的N、P等污染物進入水環境, 是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技術手段。國外主要是設置寬廣的生物隔離帶來控制N、P的徑流遷移, 如加拿大一種「草地−樹木過濾帶系統」, 可以顯著降低徑流的污染物含量[25]。楊林章等[26]結合太湖地區實際情況提出了生態攔截型溝渠系統, 它主要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組成, 能減緩流速, 促進流水攜帶顆粒物質的沉澱, 有利於構建植物對溝壁、水體和溝底中逸出養分的立體式吸收和攔截, 從而實現對農田排出養分的控制。溝渠系統對農田徑流中TN、TP的去除效果分別達到48.1%和40.2%。但是, 在生態溝渠的農田規劃和設計標准、兩側及岸邊植物品種篩選及空間配置技術、水生經濟植物的品種篩選及空間配置技術、浮床植物的肥葯管理技術、浮床植物殘體的再利用技術以及植物的高效N、P利用機制等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叄』 農村污水處理的原則是什麼

農村污水處理的原則是什麼?
基本原則當然是要從國家標准和地方標准上考慮,若二者同時存在,優先滿足地方標准。具體上講,應該從下列角度去考慮:
1.物理指標和感官指標。如,懸浮顆粒物(SS)的去除;色度的去除;臭味去除;溫度控制等。
2.化學指標。最常用的是COD(化學需粻暢綱堆蕺瞪告缺梗畫要量)和BOD(生化需氧量)指標,pH達標。當然,因為目前富營養化的頻發,氮和磷的去除也成為重要指標。另外,對於一些特殊的工業廢水,重金屬(鎘、鉻、鉛、砷、汞等)和一些有毒有機物(如酚、礦物油等)也需要關注。
3.生物指標。如大腸桿菌、總大腸菌群等致病菌的控制。
總之,廢水問題的解決原則是既要保證人和生物的健康安全,又要防止天然水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當然,後者是為前者服務。需要補充的是,在能達到上述目的的情況下,經濟成本也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①最根本的是改革生產工藝,盡可能在生產過程中杜絕有毒有害廢水的產生。如以無毒用料或產品取代有毒用料或產品。 ②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產生有毒的中間產物和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採用合理的工藝流程和設備,並實行嚴格的操作和監督,消除漏逸,盡量減少流
失量。③含有劇毒物質廢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屬、放射性物質、高濃度酚、氰等廢水應與其他廢水分流,以便於處理和回收有用物質。⑤成分和性質類似於城市污水的有機廢水,如造紙廢水、製糖廢水、食品加工廢水等,可以排入城市污水系統。應建造大型污水處理廠,包括因地制宜修建的生物氧化塘、污水庫、土地處理系統等簡易可行的處理設施。與小型污水處理廠相比,大型污水處理廠既能顯著降低基本建設和運行費用,又因水量和水質穩定,易於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況和處理效果。⑥一些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廢水如含酚、氰廢水,經廠內處理後,可按容許排放標准排入城市下水道,由污水處理廠進一步進行生物氧化降解處理。⑦含有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廢水,不應排入城市下水道和輸往污水處理廠,而應進行單獨處理。

『肆』 農村自家的污泥該如何清理洗漱廢水該如何清潔排放

問題1:農場自家的污抄泥如何處理
你應該講的是化糞池的殘渣。
中國農場的化糞池有兩種,一類是傳統的旱廁,就是土坑或磚砌坑,這是中國大部分的農村所有的,幾千年的經驗也證明了,經過長期的發酵,可以還田利用,也是最好的、最生態的處理方式,包括殘渣和發酵液(就是污泥和污水),每次播種和要施肥的時候進行還田;
另一類是和城鎮接軌的有規范設計的化糞池、甚至沼氣發酵及家用發電系統。這種系統,如果能接入城鎮污水管網,污水可以直接接管,殘渣可以還田,也可以清理作為生活垃圾處理。
你設計的應該是抽水馬桶,這個用水量大,在沒有市政污水系統的農場是不適合的。我看到現有有地方,設計的是抽水馬桶的樣子,但是不沖水,定期自己清洗,這樣會減少污水的產生以及處理的難度,保持了旱廁的特點和現代廁所的衛生。至於殘渣清理,建議你還是選好地方,這個必須人工清理的。

問題2:洗漱廢水如何排放
洗漱是生活用水的一部分,就是普通的生活廢水,最好也是排入化糞池了,但是會對化糞池造成影響,經常會滿。如果是農村,因為使用量很小,家裡周邊的田地河流多,排入也不會產生污染和不理影響。如果家裡的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網,那就排入下水就可以了。

『伍』 關於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的探討

近年來,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戰旅的深入實施,我國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與此同時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預計到2020年中國農村污水排放量達到270億噸。由於目前大多數農村都沒有排道和污水處理系統,大部分生活污水都隨意排放直接進入河流或排出室外空地後任意滲入地下,只有少部分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後滲入地下,這不僅嚴重污染了河水和井水,也使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狀況日益惡化,農村生活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直接威脅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制約著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下面,本人結合多年工作實際,主要就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方面淺談幾點個人體會,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1 我國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的現狀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產生於居民生活過程中糞便及其沖洗水、洗浴污水和廚房污水等,其難處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大部分村民環保意識薄弱對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認識不足。
二是村鎮經濟力量較為薄弱,政府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投入較少,使得農村缺乏污水處理系統而導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低。
三是農村環境保護機構不健全缺乏專業的環保人才。
四是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藝推廣困難。污水處理工藝與技術的選擇,受到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和地方保護主義或其他人文因素的抵制。
五是當地自然與生態條件(氣溫、降水、風向和土壤等)對所選擇的處理工藝與處理技術有負面影響,使其不能正常發揮效力。
六是農村外來人口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壓力加大。在農村由於外來人口居住相對分散,管理較困難且環境保護意識較薄弱,給村鎮的管理人員帶來極大不便,所以外來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壓力。
2 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的對策和建議
2.1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群眾是環境污染的製造者也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因此政府必須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和廣度通過電視、廣播等多種形式將環保宣傳深入到農村、社區甚至每一個農民家庭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他們的身體健康保護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為自己造福為子孫後代造福。
2.2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
建立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建議各鎮、村統一建立環保所,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負責轄區環境保護的監督和管理。各行政村委要落實人員負責本村環保管理工作,及時匯報、交流環保情況和信息。在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的同時,也要盡快制定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在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中對農村的環境保護涉及很少,即使有涉及也都局限於原則性的規定未把農村、農業和資源的保護統一起來,因此我建議加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2.3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
各地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建議由村、鎮投入資金給每戶發放一個垃圾桶,讓農民把生活垃圾放到垃圾桶,每生產隊有一個運送垃圾的環衛工;每村建立一個垃圾堆放場,每村都要有若幹人員清理河湧上的垃圾,每鎮都有一輛運輸垃圾的運輸車,把全鎮的生活垃圾運到垃圾綜合處理站,杜絕生活垃圾直接丟到河流里而污染河水。
2.4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應根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如果居民生活區內沒有地方鋪設污水管網時,較小的明溝則採取加蓋板密封的方式進行,雨水則採取漫流的方式進水排水;大的溝渠則選擇將在溝渠內安裝收集管。如有必要時可挖除原有合流溝渠,帶污水收集管安裝完畢後再重新砌築雨水溝或灌溉渠。二是如果居民生活區內留有充足的空間地方鋪設污水管網時,將污水管緊挨原有溝渠建設,在滿足排水標高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減少埋設深度,以降低成本。
2.5因地制宜處理農村生活污水
一是對於村莊布局相對密集、規模較大、經濟條件好、處於水源保護區內的單村或聯村,建議採用集中處理模式即對所有農戶產生的污水進行集中收集建設一個處理設施統一處理村莊全部污水以達到佔地面積小、運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質好的效果。
二是利用「三級凈化」方式處理農村污水。建設一座集沉澱、生化、清水」三功能於一體的三格池,池中分別放入小卵石和沙子、明礬木炭、對污水進行生化處理;池子上方栽種根系發達的花草植物 吸收污水中分解的有機物從而凈化污。
三是採用生活污水凈化池沼氣。採用厭氧發酵技術,在厭氧和兼性厭氧的條件下將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轉化成CH4、CO2 和水,達到凈化處理生活污水的目的。其處理工藝:生活污水→格柵池→厭氧發酵→排放。這種「三級凈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特點: 一方面是不受地形制約既可單獨建造也可幾戶聯台建造;另一方面是投資不大、運行維護簡單,每隔2―3 年清洗一次即可。同時,處理後的污水可澆花種草對分散的農村農戶家庭非常適用。
四是地埋式無動力凈化處理裝置。地埋式無動力凈化處理裝置是在圓筒型兼性濾池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處理工藝流程為:生活污水→厭氧酸化→兼性過濾→生態溝(自然通風)→排放。該處工藝的最大特點是增加了生態溝,增加生態溝的目的是對厭氧發酵後的污水進行氧化處理,使出水水質進一步提高。但是由於是自然充氧效果不好,處理效果和普通化糞池效果差不多,而且投資大大高於化糞池,故使用較少。
五是利用氧化塘。氧化塘是經人工改造的具有處理污、廢水能力的自然池塘,是一種構造簡單、維護管理方便,處理效果穩定,節省能源的凈化系統。污水在塘內經過較長時間的停留、貯存,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菌藻互相作用或菌藻、水生生物的綜合作用使有機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質得到降解和去除。
六是採用跌水充氧接觸氧化技術。跌水充氧接觸氧化技術是利用污水提升泵提升污水或者利用地勢差,使污水分級跌落,形成水幕及水滴自然充氧,無需曝氣裝置,在降低有機物的同時,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七是採用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 m 的低窪地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 m 的沿海地區。根據濕地形成的條件可把濕地分為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自然濕地即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如上述所說的濕地。而人工濕地是受天然濕地凈化功能的啟發而發明的一項技術。人工濕地是通過模擬和強化自然濕地功能,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填料)經常處於飽和狀態且生長有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的土地上,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在耐水植物和土壤(填料)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下,污水中有機物通過過濾、根系截留、吸附、吸收和植物光合、輸氧作用,促進兼性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凈化。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具有效果好、投資省、運行費低等優點。但也存在著佔地面積較大,冬天處理效果受一定影響的問題。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關鍵是要根據村鎮生活污水現狀,選擇相應的處理技術,不能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規模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及設計參數,避免造成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過高。同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遵循經濟、高效、節能和簡便易行的原則,加強與當地生態農業的結合,使污水處理成為生態農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形成污水回用與再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從而進一步提高農村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陸』 農村污水處理的工作怎麼樣

「十四五」開年之際國家多次提及農村污水處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經濟收入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自來水的普及,衛生潔具、洗衣機、沐浴等設施也走進平常百姓家,使得農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增加。因此,近年來農村污水處理愈發受到國家重視。

在「十四五」開年之際,國家出台的《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關於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十四五」規劃》中均明確提出未來五年要加快推進農村污水處理。其中,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我國將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穩步解決「垃圾圍村」和鄉村黑臭水體等突出環境問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以鄉鎮政府駐地和中心村為重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支持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整治。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村污水處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柒』 農村生活污水怎麼處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回了很大提高。由答於農村供水事業不斷發展,沖廁、淋浴、洗衣機等衛生設施的普及,導致農村生活污水越來越多,污水排放量巨大。根據調查顯示,96%的村沒有排水溝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未經過處理就沿道路邊溝或路面排放到臨近的水體,這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急需採取措施對我國農村污水進行有效治理。

採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緩解市政管道的建設壓力。另外,對於分流制排水系統,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就近排入水體,既不污染環境,也不增加污水管道的壓力。而且,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具有投資低、能耗少、處理效率高、佔地面積小、管理方便等一系列優勢,在這樣的形勢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更應該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得到推廣。

閱讀全文

與中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怎麼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k5空調的濾芯怎麼拆 瀏覽:988
水能過濾空氣氣味嗎 瀏覽:948
格蘭富凈水機濾芯怎麼安裝 瀏覽:713
3m凈水器和老闆的哪個好 瀏覽:642
凈水機裡面有小泡泡怎麼回事 瀏覽:386
鼎安純凈水過濾器 瀏覽:127
提升泵電箱 瀏覽:391
提供電泳漆超濾膜批發 瀏覽:332
純凈水淡黃色是什麼原因 瀏覽:336
做過離子燙的頭發怎麼去染色 瀏覽:785
立升超濾叫什麼單位 瀏覽:937
離子交換沉析法 瀏覽:144
cs55空氣濾芯怎麼裝 瀏覽:3
長安凌軒空汽濾芯怎麼拆 瀏覽:790
黃姜皂素廢水處理顏色來源 瀏覽:330
反滲透膜元件數量計算 瀏覽:121
教師反分裂反滲透發聲亮劍 瀏覽:500
中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怎麼選 瀏覽:551
純凈水廠都有什麼工作 瀏覽:660
離子交換樹脂溶脹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