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核廢水為什麼不能處理 福島核電站情況特殊
日本政府在4月13日作出了將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排入海中的計劃,這種做法恐將引起巨大的生態災難,不是不能排放核廢水,而是熱本的這個核電站實在情況特殊。
處理核廢水就是把廢液變成廢固,利用濾網過濾,樹脂吸收等方法,把放射性廢水變成廢固和可排放的水,廢固會和其他核廢料一起送到填埋場處理。可排放的核廢水,這部分廢水國際通用的標准就是讓它進入海洋,而在進入海洋之前,要遵循國際能源署的規定,並且要必須符合本國的標准,使這部分放射性核廢水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日本福島的情況和我們普通排放核廢水的情況大不相同,因為它在被海嘯破壞後,一直處於廢棄狀態,那麼剛才說的迴路一也肯定被破壞了,堆芯融毀,此時產出的核廢水與正常核廢水有了本質區別,而且內部的反應物的狀態是未知的,人們無法對它進行有效的凈化處理。
福島第一核電站由於受到了重大地震和海嘯的雙重打擊,使得核電站中放射性的物質開始泄漏,現場的技術人員沒有在第一時間關閉掉核電站的反應堆,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在十年後的今天還一直有放射性的物質在泄漏。反應堆的溫度也一直在上升,日本政府為了讓反應堆不會爆炸,在此後一直引進海水對反應堆進行冷卻,這使得冷卻後積攢下來的核廢水越來越多,以至於日本政府聲稱原本准備的核廢水儲蓄罐將會在2022年裝滿。
但實際上真相卻和日本政府描述的有所出入,核電站內可以利用的場地還有不少,包括舊式儲蓄罐拆除後空出來的場地和核電站北側的廢棄物存放場,這些都還可以用來存放更多的核廢水,但日本政府卻偏偏要使用最讓地球人人神共憤的做法,非要將核廢水給排進大海中,這種做法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省錢,日本政府不想要再掏更多的錢來處理這件事,想要一排了之,這種做法實在是令人不齒,對日本的國際聲望也會造成極其大的影響。
福島核電站每天產生150噸污水才導致儲水罐不夠用,既然現在水處理後是「安全」的,為什麼不利用罐子里的水循環冷卻核反應堆呢?問題是,東電在核電安全運行方面屢有不良記錄,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前後均有隱瞞、虛報和篡改信息的前科,包括核污染水處理問題。2013年8月,在公眾質疑下,東電承認大約有300噸高濃度核污染水從鋼槽中漏出,部分可能已流入太平洋。
日本這種做法雖然自己省事了,但是卻把最大的環境健康安全風險留給世界,將本該由自身承擔的責任轉嫁給全人類,這無疑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貳』 日本為何不顧反對堅持核污水排海此舉會給海洋乃至人類帶來什麼危害呢
自從日本方面表示要將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的事情一出,遭到國際社會上普遍反對這樣毫無責任心的舉動、反對這樣危害全人類社會的舉動,反對這樣會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不可估量後果的舉動。日本之所以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不顧其國內民眾的反對,堅持要將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是因為採取直接將核污水排海的方法是比較簡單、成本最低、耗時最短的。
日本方面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硬是要推行核污水排海計劃。這一個舉措,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這些核污水將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將會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後果不堪設想。早在2012年,德國的海洋研究機構就進行了電腦演算,預計在日本進行核污水排海計劃之後的五十七天,核污水排海就能直接擴散到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區,只需要三年,核污水的輻射可以影響全球多個國家,甚至是大洋彼岸的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叄』 日本執意推進核污染水排海極其自私自利,日本為何還要一意孤行這么干
日本執意推進核污染,水排海及其自私自利。在面對如此多國家的抨擊以及指責之下,日本卻沒有絲毫的悔改之意,而是執意要將自己所產出來的核廢水排進海里。首先日本是一直比較支持美國的國家,美國在世界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所以相當於日本找了一個老大哥為自己撐腰。
遭受了這么多的反對的聲音,日本一意孤行,小編認為他也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沒有一些報告稱日本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因為日本的地理位置的問題,所以常年遭受海嘯台風等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很多地區已經不適合再居住,所以日本也想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但是小編認為這種破壞環境的行為也是不可取的。
『肆』 日本核廢水排到大海了嗎
日本核廢水是有重度污染的,不能夠排入大海,對使用水的人群有害。那麼,日本核廢水排到大海是真的嗎?一般,日本核廢水怎麼處理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紹吧!
因為日本處理核廢水的能力,相對於福島產生的廢水數量來說十分不足,所以隨著廢水的數量逐漸增加,肯定要對外排放。
其實以前就已經在偷偷排放廢水了,劃定的存放處早就放不下了。
並且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存放固體污染物的塑料袋破損或丟失的情況。
這些情況都是日本自己的記者調查發現的,也許只是冰山一角。
這次是投票表決是否正式排放,也就是是否要開始大規模的,不再掩飾的排放。
據說通過了,但日本政府說沒有這事。到底有沒有,還是讓事實說話吧。
如果真排了肯定藏不住,福島的這個級別,全世界都能測到。
首先我是覺得不應該吧,硬要來就只能說,他只是把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為了是以便騰出空間處理部分機組內的高放射性積水。也就是說底濃度的不放出去。那些高濃度的就會流向大海。
他排放污水受害的其實最直接的就是日本自己吧。相信也是無奈之舉。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日本人自己也肯定是權衡過利弊了吧。不然不排到海里。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嘛。
東京電力公司不停地通過三個反應堆抽水來冷卻熔化的燃料,這些燃料仍然太熱且具有放射性,無法移除。每天大約有400噸水通過反應堆,包括滲入的地下水。水在反應堆中吸收輻射,然後被轉移到凈化設施。
但是凈化過濾器不能去除所有的放射性物質。所以現在,所有這些水都儲存在地面上的1000個灰色、藍色和白色的水箱里。這些水箱已經容納了962000噸受污染的水,東京電力公司正在安裝更多的水箱。它還試圖通過建造地下冰牆來減緩地下水流經反應堆的速度。
『伍』 日本將向太平洋傾倒核廢水,排放後果很嚴重,為何美國不阻止
根據媒體的報道來看,在日本宣布決定在2023年春季的時候將核污水排放入水後,不僅引起了國內民眾的強烈反對,還遭到了周邊國家的強烈譴責,但日本仍舊選擇一意孤行,並多次稱排放的核廢水都是安全的。據悉,此次日本共計劃排放130萬噸的核廢水,相當於500個長50米、寬25米的游泳池的水量。根據此前公布的方案來看,日本政府將修建一條海底隧道,之後以每天排放500噸 的核廢水量直至將福島核電站中的137萬噸核廢水全部排放掉。
『陸』 日本為何不顧反對堅持核污水排海,將用網紅宣傳福島核廢食品
日本農業水產大臣在會談中表示:將通過網紅介紹、對外宣傳等方式消除和廢水給福島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看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難道找幾個網紅就可以消除這些負面消息了嗎?當然是不可能的,簡直就是無稽之談。畢竟大家都不是傻子,誰也不敢拿生命作為賭注。
最後,日本預計將核廢水倒入大海,這只會給自己國家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簡直就是破罐子破摔。即便是遭到了眾國家的反對,日本依然一意孤行,哪怕當地已經有超過22萬人簽署了反對聯名,卻沒有絲毫作用,可見他們連本國人都已經不在意了。如果真的有網紅願意宣傳,相信直播間看的人一定會爆滿,畢竟大家都想看一看這些網紅究竟敢不敢吃受污染的魚類。但是絕對沒有人去購買,下面也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謾罵。
『柒』 外交部再談核污水排海:奉勸日方不要掩耳盜鈴,日方的做法有多不負責
日方這種罔顧國內民意和國際關切的做法十分不負責任,中方奉勸日方認真聽取國際社會規勸,不得擅自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捌』 處理核污染水有哪些辦法呢為何日本政府要選擇排海方案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相信有很多人都非常的熱愛環境,在面對保護環境這個話題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想要奉獻出一股屬於自己的力量,但是在維持環境的過程當中,相信有很多人在悄悄的拖後腿。在2021年到2022年,日本一直想要將自己國家生產的核廢水完全排入到大海當中,這樣一個消息讓很多網友們表示十分的震驚,而且很多國家都拒絕日本這樣的做法。處理核污染水有哪些辦法呢?為何日本政府要選擇排海方案?
日本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做法,就是想要通過這樣的手段,將這些大量的核廢水完全開放在海洋當中,從而能夠很好的將這些水清除出自己的國家。因為核廢水在處理的過程當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直接排入大海就不需要花這么多的金錢了。
『玖』 日本的核廢水為什麼處理不了
日本排放核廢水引熱議,很多人都已經很無奈,核廢水必定排入大海,這是沒法阻止的。明明有那麼多方法去處理核廢水,但日本卻自私的將核廢水排放大海,或多或少都影響了周圍不少國家。那麼,日本排放核廢水沒人管嗎?一起來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紹吧!
日本的核污水問題來自於2011年的福島核泄漏事故,在那場事故中,核電站的污水處理系統損壞,導致核污水無法得到凈化處理。因此人們把產生的核污水存在罐子里留待以後處理。隨著時間推移,罐子里的核污水越來越多,已達到上百萬噸之多。這下日本發愁了,這些罐子留在那也是隱患,萬一哪天再泄漏了,直接滲到地下將嚴重污染地下水源,因此才想這么一出,排到海里等海水自然凈化。
日本這也不是第一次提出要將核污水直接排到海里,以前提了好幾次,都因為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而作罷,導致問題拖延至今。但是,據說日本已經偷偷向海里排放了數萬噸污水了。
如果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真的要把福島核污水注入大海,世界各國除了進行譴責,根本無法阻止。因為這不僅是日本的內政,也是日本政府無奈的選擇。畢竟日本的領土面積很小,無法繼續異地存儲。畢竟儲存核污水的罐子也有使用壽命,早晚都會產生泄露。畢竟現在還很難找到合適的方法,讓核污水經過加工處理,滿足排放入海的要求。畢竟日本也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無法繼續投入巨額資金,來延長這些儲存和核污水罐子的壽命。
所以日本政府毫無忌諱地談出自己即將排放核污水入海的設想,也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1、日本的核電站都建在海邊,排海里很方便。
2、排本土河裡,一是沿河居民不同意,二是日本的河很短,也會流到海里,三是核電站距離河比較遠,也不方便。
3、海洋是世界公共資源,比污染自身資源劃算。
4、把經過特殊處理的核廢水排到海洋,也是別的一些國家以前做過的。
『拾』 核科普第12輯|為什麼日本核廢水不能排入海中
觀 歷史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十分漫長:
從兩千多年前的畢達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形」假說,到亞里士多德根據月球上地影對其進行論證;
從麥哲倫圍著地球航海一圈,用事實說話;再到科學家們通過實測和分析,得出地球是不規則三軸橢球體的結論。
在這顆不斷轉動的藍色星球上, 海水運動 對於生物和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前段時間,日本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這一決定震驚全世界。讓人更無語的是,美國竟然對此表示支持。
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曾指出,日核廢水所含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並可能造成 基因損害 。
再者,決定日本核廢水走向的是 北太平洋環流 ,影響到美國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所以美國支持日本傾倒核廢水,是不是因為他們認知里的地球和咱們的不一樣?
地球:真晦氣!
01 無法忽視的氚
要了解日本核廢水問題,我們首先就要知道, 氚 (chuan) 是什麼?
氚 (原子核構成、質量數、是誰的同位素、如何衰變咱就先不關心了) ,在自然界產存在極微,基本都得從 核反應 獲得,並在醫學、軍事、生產等領域被廣泛使用。
但是,氚再有用,也抵擋不了它能通過參與自然界的生物循環,被生物攝取後會 產生危害 的事實。
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出現一系列對氚 生物學效應 的研究。
結果表明,低劑量慢性攝入氚水,會導致小白鼠特定癌的數量增加。所謂特定癌,就是 原發性惡性腫瘤 ,長在不同的位置就叫不同的名字,而不同種類的癌症疊加在一起,就是特定癌的數量。
此外, 白血病 和氚輻射的劑量也有很大關系。
更叫人蛋疼的是,雄性小白鼠的「雄風」也會受氚輻射影響。 劑量越大,小鼠越萎。
在研究過參與內照射損傷實驗的小白鼠的眼球和臟器後,專家還發現,隨氚水初始注入量的增加,放射性核素進入機體後,會按其衰變規律 持續地釋放射線 。器官劑量逐漸疊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的微核率相應增高,外周血白細胞總數相應降低,損傷會隨劑量積累而加重。
而一旦排入大海,氚水便會進入藻類的體內與有機物結合,形成穩定的 有機氚 。
海底食物鏈咱都知道,大吃小,小吃藻。
有機氚的代謝速率低,很可能使得大魚在吃小魚時,順便繼承聚集在小魚體內的放射性核素。最後吃來吃去,直到大海里滿是奇形怪狀的可怕魚類。
當然,魚會如何、吃了魚的其他物種會如何 (站在食物鏈頂端,人類很難避免) 、在海洋蒸發作用下進入大氣層的氚又會如何,用屁股做決定的人可不在乎,他們只要鞠躬、裝傻就可以了。
另外,雖說國際上普遍認為氚是毒性最低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只要控制定量,不被大量吸入,氚化水在進入人體後,只需十天左右的半衰期便可通過排泄系統排出。
但毒性再低,也架不住多喝。
如果長期飲用氚化水,生物半衰期會變長,需要三到四個月才能把氚排掉。
盡管日本政府宣稱能把廢水凈化到符合飲用水標準的程度,但菅義偉和麻生太郎卻連處理過的、倒在透明杯子里的「特供水」並不下嘴。
說氚水沒事,誰敢信?
02 氚和它的朋友們
理論上,處理後的核廢水中的氚對人體無害,但核廢料里不僅僅有氚,已查明的放射性物質就有 63種 。
日本放射學與地球科學教授青山道夫就曾表示,在這次核災難中,有18000萬億Bq的放射性銫137被一次性釋放到太平洋中,每天還約有30千兆Bq的銫137持續流入海洋。
東京的自來水裡就曾廣泛監測到包括碘-131、銫-134和銫-137等放射源。2013年時還曾在地下水中發現了鍶-90。僅不到半年,鍶-90的水平增加了一百多倍,從每升8.6貝克勒爾上升到1000貝克勒爾。
而鍶可能導致白血病,銫會損害肝臟和脾臟。只要接觸就能帶來傷害, 人類的血肉之軀在它們面前不堪一擊。
我們之所以談放射色變,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它對人體和生態造成的危害,更是因為它 防不勝防 。
以至於一串被丟失的銥-192鏈子,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1996年,吉林工人宋學文誤拾一串鏈子放進口袋,結果遭受了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並局部極重度放射損傷,致高位截肢。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宋學文
由於身體遭受嚴重輻射,不得不多次切除病變的部位。
在與病痛抗爭的多年時間里,宋學文相繼完成了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但還是在19年離開了世界。
其實只要動動手指在網上搜索輻射影響,就可以發現,幾乎每個例子都觸目驚心。
1999年東海村臨界事故
所以,怎麼能夠放任這些危險的放射性核素排入海中?
其實在解決核廢水上有五種方案,包括 蒸發、電解、固化、地下掩埋和排入大海 ,不過前四種都被日本駁回了。
因為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點:貴。
但是按照福島每天產生140噸核廢水來計算的話(咱連泄漏滲入還都沒算進去呢),再過兩年就是水箱容量的極限。所以日本「迫不得已」後決定,把核廢水「凈化干凈」後倒進海里。
圖源央視新聞
然而一旦排入海里,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能擴散至太平洋大部分區域,三年能去美國打卡, 十年則蔓延至全球海域。
如果說一隻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都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那麼等到全球都是放射性物質,哪怕含量極少,又會發生什麼?
怕是一個都逃不了。
03 天災難躲 人禍可免
說到核輻射, 切爾諾貝利 總是繞不開的話題。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前三個月有31人死亡,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方圓30公里地區的11.5萬多民眾被迫疏散。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約有840萬人受到輻射影響。
據專家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續的核輻射危險將持續10萬年。
切爾諾貝利事故現場
不過,與日本只建造封存核廢水的儲存罐、任由廢水泄漏而不維護有些區別,切爾諾貝利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後三周,為防止輻射進一步擴散,將兩百噸放射性鈷、三十噸受污染的粉塵以及十六噸鈾和鈈封存進了石棺。
在現有技術手段之下,把核廢水儲存在陸地上,算是比較合適的解決方案。
日本迫於「無奈」決定將去除了放射性核素(除了氚)的核廢水排入海中,為什麼某漂亮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
要知道,切爾諾貝利事故在此國可是沒事就要拿出來批判、新聞媒體全方位怒斥得叻。
那麼,我們來看看 歷史 。
1946年,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進行了海下核彈試驗,行動代號「十字路口行動」,此地陸續進行了67次核試驗。
1940-1993年,一些國家先後往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投放含有超過100萬居里放射性固體核廢料,這些不銹鋼桶已經有小部分破損外泄,其他已經成為潛在污染源。
1954-1990年,美國在新地島上進行了224次核試驗。
1966-1996年,美國在太平洋穆魯羅瓦環礁和方加陶法環礁進行了42次大氣層試驗和137次地下試驗。
網友整理資料截圖
除了某些外交政策外,我們也合理懷疑這是漂亮國噤聲的原因之一,畢竟在污染環境的層面上,人家早已遙遙領先。
如今,全球都在面臨著這場輻射危機。而日本作為 「人類命運共同體」 之一,真的不該像本國影視作品中的那樣,就只是說說而已。
日本《奧特曼》截圖
本文所有配圖來自網路,侵刪。
參考資料
【1】氚水的內照射損傷實驗研究. 崔鳳梅,胡明江,等. 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 2009,27(05)
【2】醫學放射生物學[M]. 原子能出版社 , 劉樹錚主編, 1998
【3】氚水生物學效應研究. 鄒淑愛. 輻射防護通訊 . 1992
【4】國家核安全局.核與輻射科普知識--
http://nnsa.mee.gov.cn/ztzl/kpcl/202103/t20210309_823978.html
#我來科普# #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