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區應該在哪建立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
你好,自來水廠和污水廠的選址要盡可能的滿足以下幾方面的條件:
選址符合當地的土地利版用規劃、環境權功能區劃、環境保護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還要盡可能與其他有關規劃相協調。
要根據區域供水人口數量、企事業單位需水量,合理確定自來水廠規模,管網鋪設等。
自來水廠要選在水源地附近,減少管網鋪設距離,一般位於市區河流上游來水方向。
污水廠要根據收納污水的數量、種類確定合適的處理工藝、建廠規模,確保足夠的處理和收水能力。
污水廠的選址要盡可能的位於市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不得位於上風向。要與附近居民區
有足夠的衛生防護距離。
污水廠位置盡可能位於產生污水排放量較多、企事業單位較集中的區域,盡可能減少污水管網
鋪設長度,更有利於對區域污水的納管。
污水廠應選址在所在市區段河流下游,防止和降低因污水廠尾水排放對河流(市區段、水源地)的污染。
Ⅱ 福州市區有幾家污水處理廠
福州污水處理廠、可門電廠、江陰電廠、金山污水處理廠、大學城污水處理廠、福清污水處理廠、平潭污水處理廠、華能福州電廠、洋里污水處理廠、祥坂污水處理廠、馬尾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快安污水處理廠
Ⅲ 污水處理廠應該建在那理
城市污水處理廠作為一個環保項目,在處理污水的同時,其自身也產生一定的污染問題。而現實中由於項目准備不充分、資金不充足、施工期緊張等因素,污水廠的選址可能不一定恰當,主要體現在與城市風向相矛盾、尾水排放與水源地保護相矛盾、與周邊建築衛生防護距離不足等方面,這些都將影響城市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很可能導致新建的污水處理廠擱置造成資源的浪費[2-5]。因此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選址是污水廠建設環節中很重要的一環,如同地基一樣,選址不當將很大程度影響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效果。
現階段認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廠址選址應根據區域排水專項規劃、地區自然條件和建設計劃等因素全面考慮,正確處理廠址與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關系。(1)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2)減少對城市建成區和區域發展的影響,與城市發展相協調;(3)盡可能在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下風向,滿足環境保護要求,對周邊環境影響小;(4)集約用地,盡可能利用邊角地,盡量不佔用基本農田;(5)有利於污水處理後就近排放和再生利用;(6)配套管網可實施性強,盡量減少拆遷[2]。
Ⅳ 泉州污水處理廠有幾家聯系方式是什麼
泉州全市共有污水處理廠12家。
福建泉州市北峰污水處理廠內
寶洲污水處容理廠
泉港城市污水處理廠
德化污水處理廠
南安污水處理廠
永春污水處理廠
泉州清蒙污水處理廠
晉江仙石污水處理廠
石獅污水處理廠
安溪污水處理廠
惠安惠南污水處理廠
晉江泉榮遠東污水處理廠
Ⅳ 城市污水處理廠一般位於什麼地方
1.整個城市地勢較低區域,便於污水能夠通過城市地下水管網重力自流進入污水處理廠
2.靠近河流 便於處理水的排放
這2個應該是必須考慮的,再就是要符合城建規劃。
Ⅵ 福建省有哪些污水處理廠
這個沒統計過,但是可以推薦你從幾塊著手,一般城市都有
市政污水處理
廠,這個很容易查到。其次就是
查查
當地的一些知名企業。
Ⅶ 小型污水處理廠一般設在哪些地方
污水處理廠: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又稱污水處理站。
Ⅷ 福安柳堤污水處理廠與柳堤村距離
先期日處理規模達到5萬立方米/日,
_釒客蹲式?17018萬元,福安市柳堤污水處理廠建設地點:廠址擬設在福安市坂中鄉柳堤村西南側,尾水排放口擬設在富春溪
Ⅸ 賽岐鎮的發展狀況
2013年,賽岐地區生產總值39.35億元,同比增長11.1%;工業總產值29.98億元,同比增長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0元,同比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12858元,同比增長20.1%。
賽岐地理位置優越,是閩東交通樞紐。是閩東、閩北、贛東北、浙南的重要物資集散地,是環三都澳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陸交通銜接,同三高速貫穿南北,104國道貫通南北,省道小浦線穿越東西,與賽灣公路、賽下公路及沿海高速公路和福溫鐵路形成賽岐四通八達、十分便捷的陸路交通網路。城區東距福鼎97公里,西至屏南176公里,北抵壽寧82公里,距寧德、周寧,柘榮、霞浦等縣(市)均在80公里以內,距閩東機場30公里.城區內設高速公路互通口1個,福溫鐵路站點距城區9公里。
賽岐是閩東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地。經濟腹地廣闊,可達兩省三地區十五個縣(市)1.5萬平方公里、400萬人口區域,包括該地區9縣(市)和政和、松溪以及浙江泰順、慶元、蒼南、龍泉等地。省、市的商業、物資、供銷等部門在賽岐設批發站點20多家,其腹地的農產品、工業品以及建築建材等大宗貨物材料大多通過賽岐疏散。 賽岐港是潮汐天然良港,屬得天獨厚的天然良港,賽岐開港於唐末宋初,到明清鼎盛時期就與日本和台灣、天津、上海等港口通航通商.北起賽岐大橋上游的三江口,南至下白石的白馬門,水域面積5508萬平方米,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海岸線長60公里。港道少淤,潮差大,可建3000噸至1萬噸梯級碼頭的港址有10多個。
賽岐港在建國後獲得充足發展,1982年經省政府批准辟為外貿運輸物資啟運點;1984年經福建省政府批准辟為國輪外貿物資裝卸點;從1983年起與香港正式通航。此間,港口的吞吐量均居閩東各港口首位,省內僅次於福州、廈門港,位居第三位,被喻為「閩東小上海」。賽岐港現有100至3000噸級碼頭20個,總泊位6000多噸,已定為國輪外貿裝卸點,與香港通航。國內航線已通福州、廈門、上海、南通、溫州、寧波、青島、廣州等地,並開辟長江航線。 鎮內有自來水廠3座,日供水能力達4萬噸。擁有2所35千伏變電所,福州至閩東電網220千伏火電輸變電工程設在賽岐。程式控制電話和數字移動話均已超過萬門。
賽岐污水處理廠(一期)廠區建設用地45畝,總投資近7000萬元,污水處理廠(一期)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萬噸,將於2014年6月建成並投入使用 。
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太平保險公司等金融保險部門在賽岐均有分支機構,並設有外匯業務分理處。港務局、外輪理貨公司、外輪代理公司及船舶檢驗局均已設立辦事機構。 賽岐鎮在福安市委、市政府及賽岐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國家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的總體要求,堅持走「強化交通、發展商貿、立足支柱、壯大農工、超前規劃、加強城建」的發展路子,以建設新型閩東港口城鎮為目標,搶抓機遇,奮力拚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2002年全鎮社會總產值9.86億元。農業向高優產業化方向發展,實現產值8500萬元。賽岐被省政府列為全省船舶修造三大基地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民間船舶修造中心和最大的船舶交易市場之一,並已初步形成打火機、食品加工、船舶修造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
2005年財政收入3215萬元,比增5.1%,其中增值稅完成1368萬元,地方工商稅完成759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比增29.2%;年底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13億元,比增22.1%,貸款余額5.59億元,比增1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0元,比增1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475元,比增14.5%。
2007年僅賽岐一個經濟開發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1億元,比增12%;工業總產值32億元,比增18.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億元,比增42.1%;財政總收入3670萬元,比增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比增12.5%;全年外貿出口6083萬美元,比增2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7元,比增18%,農民人均純收入5210元,比增13.6%。期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9.713億元,比增58%,期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0.43億元,比增87%。 在穩定糧食生產前提下,樹立大農業觀念,堅持「主體、單體相結合,田地、山地一起抓,片上、點上都開發,長效、短效共同發展」的辦法,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規劃,以發展葡萄、龍眼等水果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引導農業產業結構由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轉變,農業科技應用不斷擴大,農村經濟得到新發展。
糧食生產穩定糧耕面積1.1萬畝,三年累計產糧 萬噸,建立葡萄新品種、水蜜桃和油桃試種基地,建成江兜山地農業高標准示範園,引進18個葡萄新品種成功試種,全鎮新增水果面積5600畝,大宗水果累計面積達2.03萬畝,賽江晚熟龍眼成片達2800畝、惠園橄欖2000畝、葡萄8000畝、桃1800畝、李1800畝、柑桔1500畝、枇杷2400畝,蔬菜復種面積逐年增加,基本形成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格局,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使農業效益得到明顯提高,預計今年農業總產值可達 萬元,比1999年6580萬元增長 %,農民人均收入達 元,比1999年增 元。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開展冬修水利、海堤加高培厚,農業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海堤石護坡工程、管灌工程均收到明顯的經濟效益。林業生產注重生態平衡,加強封山育林工作,完成生態公益林區劃界定4.03萬畝,林業經濟步入發展快車道。與此同時,積極實施扶貧攻堅、造福工程計劃,開展爭創小康活動,抓好整改類村的「五通」、「五改」和綠化工程。落實農村各項政策,全面推行土地延包、減負卡等制度,著手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年減輕農民負擔 萬元。農業科技應用不斷擴大,農村經濟得到新發展。 截止到2014年,賽岐地區現有中學4所、成人中專1所、完小校26所 、教學點1處、幼兒園和托兒所28所。
2014年6月,福安二中被省教育局批准成為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 賽岐地區部分學校名單序號學校名稱層次序號學校名稱層次1福安市第二中學高中2福安市賽岐中學初中3福安市第二中學附屬羅江中學初中4福安市蘇陽中學初中5福安市賽岐小學小學6福安市賽岐小學宅里校區小學7福安市賽岐中心小學小學8賽岐經濟開發區中心小學小學9福安市賽里小學小學10福安市店前小學小學11福安市象環小學小學12福安市蘇陽小學小學13福安市廉首小學小學14福安市獅子頭小學小學15福安市大葉小學小學16福安市青江小學小學17福安市大盤小學小學18福安市小盤小學小學19福安市大象小學小學20福安市泰康小學小學21福安市利園小學 小學22福安市上長歧小學 小學23賽岐經濟開發區林洋小學 小學24賽岐經濟開發區南安小學小學25賽岐經濟開發區龍橋小學小學26賽岐經濟開發區樟港小學小學27賽岐經濟開發區加招小學小學28賽岐經濟開發區大留小學小學29賽岐經濟開發區坑門里小學小學30賽岐經濟開發區東山小學小學 截止至2013年,賽岐地區共有市直醫療衛生單位1家、中心衛生院1家。
福安市醫院座落於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始建於1946年,佔地面積36畝,業務用房面積16000平方米,編制床位200張,人員編制200名。主要擔負著福安市下半區近3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是一所集醫療、急救、保健、教學於一體的二級乙等非營利性綜合性醫院。是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治定點醫院,也是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主要擔負著本市南部九個鄉鎮及賽岐經濟開發區近3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是閩東衛校實習醫院及全市基層衛生院進修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