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都有幾種
污水處理工藝:
一、不溶態污染物的分離技術: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二、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三、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四、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法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貳』 污水處理中有機磷和無機磷分別指什麼
有機鱗:指含有來碳-磷鍵自的有機化合物,污水含有的有機磷中一般多為有機磷農葯(殺蟲劑)。
無機磷:國家規定污水處理中,僅處理磷酸離子、對硫磷、元素磷、甲基對硫磷、馬拉硫磷。
這是由於無機磷是指土壤、植物和肥料中未與碳結合的含磷物質的總稱。但無機磷的用途甚廣,在製造火柴、焰火、爆竹信號彈、某些合成染料、人造磷肥、殺蟲劑、滅鼠葯及醫療用葯中,均應用無機磷。所以種類太多。因此僅處理主要合成物,也就是上述國家規定的處理物。
註:以上數據來源於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8978-1996)
『叄』 磷肥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
磷肥在污水處理中的主要作用是為污水中的微生物補充營養,以便讓微生物大量繁殖,這有利於水質的凈化。磷肥的類型較多,按照它的來源通常可以分為天然磷肥、化學磷肥,其中天然磷肥有海鳥等動物的糞便、獸骨粉和魚骨粉等;而化學磷肥有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和磷礦粉等。
『肆』 總磷廢液含有哪些化學物質
廢液為:過硫酸鉀、氫氧化鈉、硫酸、鹽酸、鉬酸混合液,總磷總氮廢液有專腐蝕性。
處理現狀:含正磷廢水大屬多數情況下可通過鈣鹽等物質進行物化沉澱後處理達標,部分濃度較高、水質較雜情況下較難處理,且產泥量巨大;次亞磷、有機磷不易直接與石灰等鈣鹽反應,目前通常將其氧化為正磷後再處理,氧化採用芬頓法居多,效率較低,工序復雜,無法全部轉化為正磷,故而總磷難以處理達標。
解決方案:
當廢水總磷超標時,首先分析廢水產生途徑,是否產生多種形態磷,其次需測量水中正磷與有機磷的含量,若廢水中只有正磷,使用復合除磷劑處理即可,相較石灰等鹽類,產出污泥量可縮減大半,處理結果可穩定達標,同時反應時間僅需十分鍾,若廢水中僅有次亞磷或有機磷,需使用次亞磷去除劑進行處理,相較傳統氧化法,均相共沉澱技術不需要將次亞磷、有機磷氧化為正磷,可直接與其反應生成不溶性沉澱,一步達標,除磷劑投加位置參考自http://www.chulinji.com/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