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雨水到底能不能實現回收利用
以往,雨水都是直排河道,常常會造成水位升高。雨水到底能不能實現回收利用呢?從浙江嘉興區住建局獲悉,位於秀洲新區的萬科金域緹香小區就有一套將雨水回收利用的系統,可以將路面、綠化帶、屋頂等區域的雨水回收,通過一定技術的處理達到回用、節水的效果。
就是將路面公共區域、綠化帶、屋頂的雨水通過收集管網匯流至初期雨水棄流裝置內,首先將降雨初期含泥沙顆粒較多的雨水截留去除,隨後的降雨則通過棄流池裝置進入蓄水池內儲存,通過提升泵進入高效氣浮設備中,降解雨水中的COD等污染物。
處理後潔凈的中水流入清水池中進行消毒,然後通過變頻泵加壓後輸送至各個用水點,主要是用於綠化澆灌。浙江嘉興萬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如果完全採用自來水作為綠化澆灌用水,按照自來水3.1元/噸計算,一年就要花費2403653.1=271560元,而水處理設備一年的運行費用在七八萬元,一出一進,差不多就可以節約近20萬元水費。
從區住建局了解到,這是秀洲區雨水利用示範工程項目的一個試點,也是低影響開發理念的實踐。通過自然生態的方法實現雨水的凈化利用,是一種削減徑流量、增加新水源、減輕污染和美化城市環境的生態技術。
小區在建設時,直接將雨水回收利用工程設計進去,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政府在大型污水處理廠、收集污水管線和擴建排洪設施上投入的資金,不僅解決雨季雨水四溢、旱季花錢買水的難題,還可以減輕污水處理廠負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又可以降低城市洪水壓力和節省封閉路面下的排水管網負荷。
新小區可以有雨水回收系統,那麼我們住在老舊小區的怎麼辦?我們住在頂樓,一到梅雨季節,屋頂上、牆面上或多或少都出現過雨漬斑點,這樣的問題可以解決嗎?針對雨水回用是否只能適用在新建小區等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區住建局相關專家表示,如何將雨水回收利用好,一直是秀洲區在低影響開發理念中的一個課題。對於老舊小區,我們可能會注重在屋頂集雨工程的建設。
與此同時,還會將這種低影響開發滲透到生態綠化道路的建設中來。既能加大路兩旁雨水滲透,補給淺層地下水,又可以起到凈化功能。此外,今年,嘉興作為浙江省唯一入選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如何做好雨水的滲滯蓄凈用排?如何對示範區進行改造?秀洲區的具體實施方案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B. 建築工程施工中哪些新技術
1、雨水回收利用技術
雨水回用系統,就是將雨水收集後,按照不同的需求對收集的雨水進行處理後達到符合設計使用標準的系統。目前多數由棄流過濾系統、蓄水系統、凈化系統組成。科學、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資源,不僅可以緩解城市缺水,而且能涵養與保護水資源、控制城市水土流失,減少水澇,控制城市地下水超采帶來的漏斗效應與沉降,減輕水體污染以及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實施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益處已成為人們普遍共識。
2、數控鋼筋彎箍機
數控鋼筋彎曲機是由工業計算機精確控制彎曲以替代人工彎曲的機械,主要加工棒材鋼筋。數控鋼筋彎曲機是由工業計算機精確控制彎曲以替代人工彎曲的機械,主要加工棒材鋼筋,可彎曲50mm以內的國標鋼筋。該設備可一次加工多根鋼筋,具有加工形狀標准,加工量大的優點。可替代人工20-30人。該設備可與數控式鋼筋剪切生產線配套使用,也可單獨工作,將建築用鋼筋進行自動化高量彎曲加工,可加工中鐵、核電項目等專用超強鋼筋。
3、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技術
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技術是將樓板混凝土與表面找平砂漿合二為一的施工技術。該技術要求混凝土在收平時加強對混凝土標高的控制,標高誤差應達到水泥砂漿的質量要求,樓板混凝土初凝後終凝前,要用混凝土磨光機對表面進行二次壓光,消除混凝土樓板的早期裂縫,使混凝土地坪達到水泥砂漿地坪的質量要求。這樣成型的樓地面可達到水泥砂漿地坪的平整度和觀感,因而不用進行裝修找平層,從而節省了找平層的工作時間,縮短了工期,還可以節省水泥砂漿材料。
該技術特別適用於超高層鋼結構外框樓板混凝土施工,如果樓板混凝土後期要鑲貼地面磚,可以在混凝土表面磨光後,採用排刷拉毛,以加強地坪混凝土的粘結力,可有效預防地面磚空鼓。
4、自粘式防水卷材
自粘防水卷材是一種以SBS等合成橡膠、增粘劑及優質道路石油瀝青等配製成的自粘橡膠瀝青為基料,強韌的高密度聚乙烯膜或鋁箔作為上表面材料,可剝離的塗硅隔離膜或塗硅隔離紙為下表面防粘隔離材料製成的防水材料。它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新型防水材料,具有低溫柔性、自愈性、及粘結性能好的特點,可常溫施工、施工速度快、符合環保要求。
自粘式防水卷材是一種新型防水材料,目前市面上的產品類型大約可分為3大類:自粘橡膠瀝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和高分子自粘復合防水卷材。自粘式防水卷材表面有HDPE,具有較高的抗撕裂強度,滿足耐穿刺等要求,能有效抵禦基層開裂、變形所產生的應力對防水系統的破壞;常溫下冷施工,不需要熱熔,施工時只要剝開隔離紙,即可直接鋪貼,施工極為方便,可有效縮短工期。
5、工地用電瓶運輸車
電瓶運輸車相比傳統人力車具有效率高、損耗少、勞動強度低、經濟效益好等優點。電瓶運輸車依靠電能發動,可以長時間持續工作,在相同條件下,1台電瓶運輸車的運量約為1台傳統手推斗車的3倍,解放了人力;在人工成本方面每天可以節省800元。電瓶運輸車對人工的依賴低,可大大降低人工隱患和工傷風險。
6、電瓶掃地車
電動掃地車主要利用蓄電池作為動力來源,完成全自動的掃地清潔功能,由於採用電能作為動力,無二次污染,無廢氣排放,在環保愈加重視的今天,越來越受到企事業單位的歡迎。
7、建築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技術
建築垃圾中的許多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後,大多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如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和各種廢鋼配件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後,可以再加工製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竹木材則可以用於製造人造木材;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破碎後。因此,我們在建築垃圾的處理上,必須堅持綜合利用。
移動式破碎站可以讓建築垃圾變廢為寶。建築垃圾大多為固體廢棄物,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築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產生的。不同結構類型的建築所產生的垃圾各種成分的含量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金屬、竹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包裝材料和其它廢棄物等組成,其中,利用廢棄建築混凝土和廢棄磚石生產粗細骨料,可用於生產相應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砂漿或制備諸如砌塊、牆板、地磚等建材製品;利用廢磚瓦生產骨料,可用於生產再生磚、砌塊、牆板、地磚等建材製品,具有實現建築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節約天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優勢,並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8、BIM應用技術
BIM技術作為一種數據化工具,可通過參數模型整合項目中各相關數據信息,在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實現信息共享和傳遞,從而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工期、節約成本等效果。本項目應用BIM建模軟體根據二維圖紙建立建築物的3D信息模型,通過3D信息模型計算工程量,根據BIM-3D模型完成設計碰撞檢查,對工程設計中存在的不足或錯誤提前預測,減少返工及材料浪費。把施工現場土建模型與工程進度計劃銜接,集成施工階段資源信息,建立4D建築信息模型,實現了施工進度、人力、材料、機械、成本、質量、安全和場地布置的實時管理、控制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可視化模擬。
9、噴塗式防水劑
防水QX-2000是一種獨特的水性結晶材料,它是專門為混凝土和磚石結構設計的永久性防水阻濕產品。在潮濕環境中和濕氣接觸情況下,QX-2000高效混凝土防水防護劑的吸水作用令結晶膨脹,並填充孔洞,從而阻止濕氣的延伸。施工時通過低壓噴霧器把QX-2000高效混凝土防水防護劑直接噴塗在表面干凈平整的混凝土面層上,塗刷後正常的滲透時間為1~2h,噴塗4~12h後,清洗干凈表面的浮出物後便可進行其他裝飾作業,有效地縮短了防水層施工工期。
10、塑料模板施工技術
塑料模板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復合材料,主要以聚丙烯為主,加入少量玻璃纖維、劍麻纖維等附加材料。塑料模板在使用過程中,強度能夠滿足要求,周轉次數達30次,拆模速度快,回收率高達95%,較傳統木模施工工藝節省了工期、材料,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呈現自然質感。
C. 雨水收集池主要做什麼用的
雨水收集池大概有幾種用途
1回用
一般主要建於小區范圍內,主要負責承接屋面徑流(相對較為潔凈),也有接納道路徑流的,但是一般這種收集池都需要與後續的簡易處理單元連用,如砂濾池消毒池等,目前來說一般雨水收集池回用水主要用於澆灌和自家使用,畢竟水質不是很穩定。
2調蓄池
主要用於市政建設過程中,目的是補齊設計差額(擴建或者新增建築所引入的客水等),一般池容較大,解決部分地段的積水等問題,其設計規模可大可小,主要根據匯水面積確定,一般都要有較大的泵用於排水。部分雨水池設有沉澱區,主要是為了處理泥沙等。
也有些池容比較小的調蓄池,貯存雨水主要是為了水質控制,希望能將部分徑流攔截進入污水處理廠,但是由於容積小,降雨強度較大時部分徑流會溢流進入河道或者市政管線。
D. 室外雨水回用屬於土建還是水電干
屬於土建主責施工,設備配合,因為這屬於綠建或者海綿城市的范疇,水資源再回利用,整個體系在設計初是要由建築答和設備專業配合的,特別是雨污水處理系統,而建造完成系統,仍然是由土建施工完成或者專業技術機構協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