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鍋爐鍋內和鍋外水處理分別在什麼條件下採用
鍋爐內是 鍋內加葯處理 如果給水進度較小 大概3mmol/L 如果是5mmol/L 建議採用鍋外 鈉離子交換器處理
『貳』 怎樣清洗蒸汽鍋爐的水垢
1. 鍋外水處理——石灰+純鹼軟化方法
該方法適用於各種鍋爐,目前鍋外水處理效果可靠。石灰+純鹼軟化方法是在已經澄清的水中加入適量的生石灰和蘇打灰,以軟化水質。此方法分為冷法和熱法兩種。冷處理在室溫下進行,可將水中的殘余硬度降低至1.5至2meq/l。熱法將水加熱至20-80°C,可將水中的殘余硬度降低至0.3-0.4meq/L。因此,優先選擇熱方法以提高軟化效果。
2. 離子交換軟化方法
離子交換軟化方法主要利用鈉離子交換器中的交換樹脂進行軟化處理。由於交換樹脂的強吸附能力,它能吸附水中的游離鈣和鎂離子,使鍋爐給水的硬度達到合格標准。離子交換樹脂分為無機和有機兩大類。無機交換樹脂只能進行表面交換,軟化效果較差,使用較少。有機交換樹脂的特點是顆粒核心結構鬆散,交換反應可以在顆粒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軟化效果良好,因此更常使用。
3. 鍋中水處理——添加化學試劑
這種方法是在爐水中加入化學物質,形成鬆散的沉澱物,使鈣鹽和鎂鹽在鍋爐水中形成水垢,然後通過污水排放將沉澱物排出爐外,從而防止(或減少)鍋爐結垢。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小型低壓火管鍋爐。鍋中水處理中常用的葯物包括磷酸三鈉、碳酸鈉(俗稱閉薯蘇打)、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和有機膠體(如硅膠)。添加葯物時,應先將各種葯物配製成溶液,然後加入鍋中。通常,磷酸三鈉的溶液濃度為5至8%,碳酸鈉的溶液濃度不大於5%,氫氧化鈉的濃度不大於1至2%。定量給葯和連續定量給葯均可使用。對於蒸汽鍋爐,建議使用連續計量方法來保持爐內液體均勻流動。任何在鍋中使用水處理的人都應加強鍋爐排放,使形成的污泥和泥垢排出爐外,以取得良好效果。
『叄』 那又怎麼處理,才能作為鍋爐給水
一、鍋爐給水需要處理的范圍
1、蒸汽鍋爐:按GB1576-2018第4.3.1條,4噸以上的蒸版汽鍋爐給水才需權要鍋外處理;
2、熱水鍋爐:按GB1576-2018第4.6.2條,6噸以上的熱水鍋爐給水才需要鍋外處理。
二、給水處理的方式
1、離子交換處理:一般工業鍋爐採用鈉離子交換(軟化)處理,去除水中鈣鎂離子;
2、脫鹽處理:採用多級處理方式,包括除渣、除鈣鎂、除氧、除錳、除鐵等,水中陰陽離子全部去除,這種方式一般用在電站鍋爐;
3、反滲透:大直徑離子通過反滲透作用全部去除,就是家裡純凈水;
還有電滲析、電解等等方式,目的是為了去除水中雜質。
『肆』 怎樣防止水垢
要保證鍋爐不結垢或薄垢運行,就要加強鍋爐給水處理,這是保證鍋爐安全和經濟運行的重要環節。預防水垢生成,通常採用下列方法來預防:
1 鍋外水處理。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的鍋爐。目前鍋外水處理效果可靠的有石灰+純鹼軟化法,是向已經澄清的水中加入適量的生石灰和純鹼達到軟化目的。石灰——純鹼軟化法有冷法和熱法兩種。冷法是在室溫下進行,使水中殘余硬度降至1.5~2毫克當量/升。熱法是將水溫加熱到20~80℃,使水中殘余硬度降至0.3~0.4毫克當量/升。因此,應盡量採用熱法,以提高軟化效果。離子交換軟化法主要是依靠鈉離子交換器中的交換樹脂進行軟化處理。由於交換樹脂吸附能力強,能將游離在水中的鈣、鎂離子吸附,從而使鍋爐給水硬度達到合格標准。離子交換劑有無機和有機兩大類。無機交換樹脂只能進行表面交換,軟化效果差,使用較少。而有機交換樹脂的特點是顆粒核心結構疏鬆,交換反應在顆粒表面和內部同時可進行,軟化效果好,故使用較多。
2 鍋內水處理。此法主要是向爐水中加入化學葯品,與爐水中形成水垢的鈣、鎂鹽形成疏鬆的沉渣,然後用排污的方法將沉渣排出爐外,起到防止(或減少)鍋爐結垢的作用。爐內加葯水處理一般用於小型低壓火管鍋爐。鍋內水處理常用的葯品有:磷酸三鈉、碳酸鈉(純鹼)、氫氧化鈉(火鹼、也稱燒鹼)及有機膠體(栲膠)等。加葯時,應首先將各種葯品配製成溶液,然後再加入鍋爐內。通常磷酸三鈉的溶液濃度為5~8%,碳酸鈉的溶液濃度不大於5%,氫氧化鈉的濃度不大於1~2%。加葯方法有定期和連續加葯兩種。定期加葯主要靠加葯罐進行加葯;連續加葯則在給水設備前,將葯連續加入給水中。對於蒸汽鍋爐,最好採用連續加葯法,這樣可使爐內保持葯液的均勻。凡採用鍋內水處理的,應加強鍋爐排污,使已形成的泥渣、泥垢等排出爐外,收到較好效果。
『伍』 蒸汽鍋爐的爐內水處理和爐外水處理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就是方式不一樣,一個在給水送入鍋爐前進行處理,叫爐外水處理,一個是把給水送入鍋爐後,加入葯劑進行處理叫爐內水處理。
給水經預先處理後送入鍋爐,稱為鍋外水處理;
一些小容量的工業鍋爐,水處理在汽鍋內部進行,稱為鍋內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