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克勞斯法簡介
克勞斯法,一種用於處理硫化氫的工藝,其核心在於通過不完全燃燒硫化氫,促使生成的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形成硫磺。在地熱發電中,當硫化氫濃度較高時,克勞斯法是去除廢氣中硫化氫的常見手段。該方法在1883年由英國人C.F.克勞斯發明,主要應用於化石燃料加工過程中,如合成氨原料氣生產和煉廠氣處理,能有效回收硫並減少廢氣對環境的污染,回收的硫純度可達99.8%。
此外,克勞斯法也有廢水處理的應用。在厭氧消化後的上清液處理中,通過將此液與迴流污泥曝氣硝化,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參與有機物的降解,有助於解決高碳水化合物導致的污泥膨脹問題。這種廢水處理技術不僅能去除氨氮,還能優化污泥處理過程,提高資源利用率。
⑵ 泰晤士河治理情況
泰晤士河的治理情況如下:
歷史污染情況:
治理措施:
治理成效:
管理方式和資源利用:
⑶ 泰晤士河的污染是怎麼治理的
1. 泰晤士河曾是英國倫敦的主要河流,以其清澈的河水而聞名。
2. 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初,泰晤士河遭受了嚴重的污染,幾乎變成了死河。
3. 污染的根源可追溯至19世紀,當時英國工業迅速發展,泰晤士河兩岸工廠眾多,工業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4. 1856年,倫敦被稱為「奇臭年」,泰晤士河的惡臭影響了議會大廈內的會議進行。
5. 1878年,「愛麗旁轎拍思公子」號遊船沉沒,事故調查發現大部分遇難者死於污水毒害,輿論對此反響強烈,政府開始關注污水治理。
6. 隨後,倫敦河西岸建造了兩家污水處理廠,河水質量有所改善,銀魚重新出現。
7. 但隨著倫敦人口增長和工業擴張,泰晤士河再次遭受污染,到了60年代,河水黑臭,生物幾乎絕跡。
8. 倫敦當局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泰晤士河污染,確定79%的污水來自工業和民用廢水。
9. 英國政府制定了治理目標:消除河水臭氣和恢復河水衛生,甚至達到可以養魚的標准。
10. 政府採取了兩項措施:建造污水處理廠和制定法律控制污染排放,成效顯著。
11. 經過16年的努力,泰晤士河水質得到恢復,成為水鳥和魚類的棲息地。
12. 泰晤士河的治理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倫敦的人口和工業用水得到充足供應,即使在旱年也能保持供水。
13. 倫敦的供水管理由泰晤士供水公司、英國河流管理局和英國環境保護部三個機構協調監督。
14. 泰晤士公司負責供水和污水處理,河流管理局負責水源保護和開發研究,環保部負責制定和執行飲用水標准。
15. 倫敦的主要水源是泰晤士河和地下水,泰晤士公司每天向倫敦供水22.5億升。
16. 泰晤士河的清潔來之不易,曾是一條臭河,導致霍亂流行和議會會議中斷。
17. 經過長期治理,泰晤士河如今擁有近50種魚類,兩岸商業繁榮,為倫敦帶來了新的生機和風光。
18. 倫敦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清潔河水,對其倍加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