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丙烯酸的特性
丙烯酸 中文名稱: 丙烯酸
英文名稱: acrylic acid
英文名稱2: propenoic acid
CAS No.: 79-10-7
分子式: C3H4O2
結構簡式:CH2CHCOOH
分子量: 72.06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9.0%。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熔點(℃): 14
沸點(℃): 141
相對密度(水=1): 1.05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2.45
飽和蒸氣壓(kPa): 1.33(39.9℃)
燃燒熱(kJ/mol): 1366.9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0.36(計算值)
閃點(℃): 50
引燃溫度(℃): 438
爆炸上限%(V/V): 8.0
爆炸下限%(V/V): 2.4
溶解性: 與水混溶,可混溶於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於樹脂製造、合成橡膠乳液製造等領域。
甲基丙烯酸的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對鼻、喉有刺激性;高濃度接觸可能引起肺部改變。對皮膚有刺激性,可致灼傷。眼接觸可致灼傷,造成永久性損害。
慢性影響:可能引起肺、肝、腎損害。對皮膚有致敏性,致敏後,即使接觸極低水平的本品,也能引起皮膚刺癢和皮疹。
急性毒性:LD501600mg/kg(大鼠經口);500mg/kg(兔經皮)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5g/m3,5小時,5次,出現鼻眼刺激,體重減輕,血與尿檢驗正常,解剖內臟正常。
致突變性:DNA損傷:大腸桿菌50umol/L。
甲基丙烯酸的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若遇高熱,可能發生聚合反應,出現大量放熱現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危險特性: 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若遇高熱,可發生聚合反應,放出大量熱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熱、光、水分、過氧化物及鐵質易自聚而引起爆炸。
丙烯酸在工業上主要用來生產丙烯酸酯類(樹脂),占丙烯酸總消費量的62%左右,應用於建築、造紙、皮革、紡織、塑料加工、包裝材料、日用化工、水處理、採油、冶金等領域。丙烯酸在精細化工領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用丙烯酸生產的聚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被用作分散劑、絮凝劑和增稠劑等。到70年代後期,聚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又應用於高吸水樹脂和助洗滌劑。
丙烯酸樹脂廣義上講是(甲基)丙烯酸及衍生物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統稱,均聚物有:聚(甲基)丙烯酸及其鹽、聚(甲基)丙烯酸甲醋、丁醋,聚丙烯醯胺,聚丙烯腈等,還按不同用途選定不同單體及比例共聚可獲得更多共聚物品種。狹義丙烯酸樹脂主要指聚甲基丙烯酸及其鹽,是一種聚電解質,其性質受PH值影響。不同聚合方式可得固態、溶液、乳膠等不同形態的樹脂。適用多種用途。丙烯酸纖維絕大部分用於加工服裝、裝飾製品、人造毛皮等紡織品,工業和其它領域的用量很少。目前棉型丙烯酸纖維需求約占總量的29%左右,主要用於生產紡織紗線和布;毛型纖維多用於加工絨線、仿毛地毯、人造毛皮等。丙烯酸加入大理石粉(碳酸鈣粉)就是白色塗料。
防護措施
工程式控制制: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 穿橡膠耐酸鹼服
手防護:戴橡膠耐酸鹼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飯前要洗手
生產廠家:江蘇裕廊
包裝與儲運
包裝方法:塑料桶(膽)外鋼塑復合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
包裝類別: O52
儲運注意事項: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盪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鹼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劑。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5℃(裝於受壓容器中例外)。庫內濕度最好不大於85%。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鹼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不宜大量儲存或久存。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泄漏處置和廢棄
泄漏處置方法: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方法:用焚燒法處置。
Ⅱ 丙稀酸樹脂的特性
1、樹脂外觀:絕大部分是水白透明,少量特殊單體改性的呈淡黃色。
2、固體含量:以50%、55%、60%、65%、70%的居多,根據用戶求可製成不同的固體含量。
3、粘度:粘度大小體現分子量大小,一般來說,為了保證樹脂制漆後的性能,熱塑性樹脂粘度應大些;羥基熱固性樹脂粘度應小些,粘度的控制完全取決樹脂的用途和性能要求。
4、羥基含量:羥基型或熱固性丙烯酸樹脂含有羥基基團,其羥基含量大小對雙組份固化型或氨基烘烤型塗料的交聯密度影響很大。
5、酸值:樹脂的不同用途對酸值的要求也相當嚴格。如鋁粉漆用樹脂要求酸值越低越好,避免鋁粉與樹脂中酸反應影響漆膜的白度。
6、Tg值(玻璃化溫度):Tg值的高低反映出聚合物柔軟性或硬脆性。Tg值太低,乾性不好,硬度低,夏天會回粘;Tg值太高,乾性快,流平不好,硬度高,漆膜脆性性大,冬天易龜裂。樹脂的Tg值應按產品的要求特點設計最佳的Tg值。
7、溶劑體系:溶劑對漆膜性能影響很大,不同的溶劑有不同的溶解力和揮發率,選擇不同的溶劑搭配使用,調整合理的溶解力和揮發梯度,可減少漆膜毛病,甚至可以提高漆膜光澤豐滿度。
在與固化劑的配方中,要根據丙烯酸樹脂中羥基含量與固化劑NCO含量來配比,做到反應完全。
(2)丙烯酸樹脂燃燒熱擴展閱讀:
熱固性丙烯酸樹脂一般配上氨基樹脂時,因兩者之間的氨基和羥基反應,按理說應算是雙組分塗料用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烤漆,一般應用在金屬上面用的烤漆,一般烤的溫度在100度以上,這類應用是最為古老,最為早的,生活中常可看到。
熱固性丙烯酸樹脂一般配用固化劑(一般是異氰酸酯),再加入其它料,也就成為塗料行業中所說的雙組分塗料了,既有主劑(丙烯酸樹脂)、固化劑、稀釋劑了,這類性能較熱塑性丙烯酸樹脂為穩定,且性能也較為優越。
普通的固體丙烯酸樹脂一般就是由MMA、BMA以不同比例進配方中合成不同指標性能的固體丙烯酸樹脂!通常的玻璃化溫度在50-100之間!軟化點也在150-200度之間!
分子量由其它合成助劑取決!這類樹脂在應用上面是最普遍的,液體的熱塑性丙烯酸樹脂有應用到的!它一般也都應用得到!只是有些達不到液體性能的效果。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丙烯酸樹脂健康危害:皮膚接觸可導致皮膚刺激不適和發疹;眼睛接觸可導致眼睛刺激不適、流淚或視線模糊;呼入此產品可導致上呼吸道刺激、咳嗽與不適,或不特定不舒服症狀,如惡心、頭痛或虛弱;食入此產品可導致特定不舒服症狀如惡心、頭痛或虛弱。患者應立即去醫院救治。
Ⅲ 【250分】REPPE法生產丙烯酸
在其發展歷史上,丙烯酸及酯類工業生產有多種方法:如氯乙醇法,氫乙醇法,高壓Reppe法,烯酮法,改良Reppe法,甲醛,乙酸法,丙烯腈水解法,乙烯法,環氧乙烷法和丙烯氧化法等. 十一種方法中,氯乙醇法,氰乙醇法,Reppe法和烯酮法因效率低,消耗大,成本高已經逐步被淘汰;乙烯法,丙烷法和環氧乙烷法也只是在近幾年有人在開發,工藝尚不夠成熟,尚未有大規模的生產裝置,唯有丙烯氧化法獨佔大規模丙烯酸的生產工廠.時至今日,世界上所有丙烯酸的大型生產裝置均採用丙烯氧化法生產.
<高壓Reppe法> 該法為乙炔和一氧化碳的羰基合成法.
先由乙炔,一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劑鎳鹽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酯化級丙烯酸,再與醇反應生成丙烯酸酯.
1956年BASF公司以此法生產丙烯酸,使生產能力達到30萬噸/年,但是1977年,BASF公司用丙烯直接氧化生產丙烯酸後,此法不再上新裝置,以此法生產的德國路德維希工廠裝置於1995年停止生產.
<改良Reppe法>該法在Reppe法的基礎上經改進而形成的.
Rohm&Haas公司曾用此法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進行工業化生產,並擴大生產能力至20萬噸/年,但是該公司1978年建設了丙烯直接氧化法生產裝置後,改良Reppe法生產裝置逐步停產.
就能查到這些了 我還發了一些圖和方程式到你的郵箱裡面,希望能夠幫的到你
Ⅳ 丙烯酸樹脂有么有毒
液體狀態下是有毒的,干膜的毒性會比較小。下面是丙烯酸樹脂的安全數據表,可參考
標識 中文名:丙烯酸樹脂 英文名:
分子式: 分子量: CAS號:9011-14-7
危規號:
理化性質 性狀:白色或淡黃色透明液體,有芳香族氣味。
溶解性:不溶於水。
熔點(℃): 沸點(℃):137-143 相對密度(水=1):
臨界溫度(℃): 臨界壓力(MPa): 相對密度(空氣=1):>1.0
燃燒熱(KJ/mol): 最小點火能(mJ): 飽和蒸汽壓(kPa):
燃燒爆炸危險性 燃燒性:易燃 燃燒分解產物: 受熱分解產生有害碳水化合物。
閃點(℃):27 聚合危害:
爆炸下限(%): 穩定性:穩定
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壓力(MPa):
引燃溫度(℃): 禁忌物:強氧化劑。
危險特性:本品為易燃液體。由液體變成氣體時,在超過閃點溫度時易燃燒造成爆炸。若在靜電狀況下,直接接觸空氣,易引起火災。
滅火方法:消防員須穿戴防護服和呼吸器,在上風處救火。切斷溶劑源,讓余火繼續燃燒;如果可能盡量移開儲存容器,或設法將容器內之樹脂抽出,送至安全區;盡量使用自動或固定的滅火設施;以消防水冷卻災區附近之容器及設施。
毒性 口服ALD:>2000mg/kg 大鼠
單次吸入造成的效應包括呼吸困難及中度體重減輕。單次食入高劑量或重復食入低劑量造成呼吸困難、虛弱或非特定效應如體重減輕。
對人體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膚吸收。
健康危害:皮膚接觸可導致皮膚刺激不適和發疹;眼睛接觸可導致眼睛刺激不適、流淚或事項模糊;呼入此產品可導致上呼吸道刺激、咳嗽與不適,或不特定不舒服症狀,如惡心、頭痛或虛弱;食入此產品可導致特定不舒服症狀如惡心、頭痛或虛弱。
急救 皮膚接觸:用清水清洗。
眼鏡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如吞食不可催吐,馬上給飲兩杯水。不要給失去意志患者口服任何東西。就醫。
防護 工程式控制制:保持容器緊閉,遠離熱源及火焰,排出通風乾燥器於工作場所外。
呼吸系統防護:逃生用供氧式或自攜式呼吸防護器。
眼睛防護:戴全罩式化學安全防護眼睛。
身體防護:有皮膚接觸可能時,穿戴防滲手套、圍裙、長褲及工作外套。
其他防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泄漏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移除熱源、火花、火焰、摩擦、撞擊和電氣。掃除或用不產生火花的鏟子清除。
貯運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 UN編號:1993 包裝分類:Ⅲ
包裝方法:53加侖圓鐵桶。
儲運條件: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