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生物的半透膜實驗
此時只是兩滲透膜兩側的壓力相等,即A滲+A液=B滲+B液
(A滲:滲透壓;A液:液面壓強。)
因為液面高度不同,壓強不同,所以滲透壓不同。
❷ 高中生物 誰來說說這幾個實驗
1、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
檢測物質 試劑 條件 現象
還原糖 斐林試劑 水浴加熱 磚紅色沉澱
脂肪 蘇丹Ⅲ(或蘇丹Ⅳ) ----------- 橘黃色(紅色)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 紫色
2、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實驗原理:把細胞放在清水中,水會進入細胞,把細胞漲破,細胞內的物質流出,這樣就可以得到細胞膜。
選材: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選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的原因: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3、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1)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半透膜:細胞膜
原理:當外界溶液濃度高於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失水皺縮。
當外界溶液濃度低於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吸水膨脹。
當外界溶液濃度等於細胞質濃度時,水分進出細胞處於動態平衡。
(2)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質壁分離及其復原實驗):
半透膜: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選材: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
原理:當外界溶液濃度高於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
當外界溶液濃度低於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發生質壁分離的復原。
當外界溶液濃度等於細胞液濃度時,水分進出細胞處於動態平衡。
4、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提取劑:無水乙醇
分離劑:層析液
提取原理: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機溶劑有無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分離原理: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的快,反之則慢。
濾紙條上的色素帶由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
濾紙條上的顏色由上到下依次是: 橙黃色、 黃色、 藍綠色、 黃綠色
5、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選材:根尖分生區細胞(特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
染色體的染色劑:鹼性染料(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
裝片製作步驟: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解離液作用:使組織細胞相互分離
漂洗目的: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
6、自然選擇對基因頻率變化的影響:
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方向不斷進化。
主要記住基因頻率的計算公式:A%=AA%+1/2Aa%,a%=aa%+1/2Aa%,A%+a%=1
7、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
取樣關鍵:隨機取樣
樣放大小:一般1㎡的正方形
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哪裡不明白請追問,滿意請採納,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細胞膜的通透性(實驗問題)
主動運輸
澱粉怎麼可能通過雞蛋運輸呢?它應該被雞蛋水解拉!
❹ 半透膜實驗吸水後濃度比較
無論是什麼實驗只要最終平衡了肯定是膜兩側的力相等。
A圖中半透膜兩側不僅回有滲透壓力答還有水對半透膜的壓力,是三個力的平衡。 長頸漏斗裡面的液面比外界溶液的液面要高,所以這段液柱會對半透膜產生一定的壓力,最後平衡的時候是三個力平衡即漏斗內滲透壓-液柱的壓力=漏斗外滲透壓。也就是說漏斗內滲透壓高於外界的滲透壓所以裡面的濃度要比外界高。
也不是說裡面濃度一定比外界的濃度高,這取決於最終平衡時的液面差,哪裡的液面高,哪裡的濃度就高。如果最後平衡時內外液面高度相同的話,濃度也就相等了。
而用細胞做實驗的話就不存在液面差的問題了,因為細胞很小所以細胞內外水對細胞膜的壓力是相等的,這種情況的平衡就是膜兩側滲透壓力的平衡了,一旦平衡了滲透壓力就相等了濃度也就相等了。
這樣可以嗎?
❺ 關於生物的半透膜實驗
1、第一組是實驗復組,第二、三組制是對照組。
2、這個實驗是為了證明滲透作用的三個條件:ⓐ有溶度差:水和蔗糖的溶度不同
ⓑ需要有半透膜
3、第一組是實驗組,具備兩個條件,因此會出現滲透現象。
第二組是對照組,有溶度差,但是沒有半透膜,沒有出現滲透現象
第三組是對照組,有半透膜,但是沒有溶度差,沒有出現滲透現象
❻ 高中生物半透膜試驗
這個問題非常抄有水平啊襲!
1:水的勢能轉化為水的勢能。因為漏斗中的液面上升,那麼燒杯中的液面就會下降。
2:下凹。由水的壓強公式P=p(液體的密度)gh,因為蔗糖溶液的密度肯定比水大,而且漏斗內的液面比燒杯中的液面逐漸升高,因此蔗糖溶液對半透膜的壓強比水溶液對它的壓強大,而受力的是同一張半透膜,因此受力面積一樣大,所以蔗糖溶液對半透膜的壓力大(方向向下),水溶液對它的壓力較小(方向向上),所以半透膜應該下凹。
3:這個過程是自由擴散,所以應該是分子本身的運動造成的,而不是什麼外力使它運動的。
❼ 如果細胞壁相當一層半透膜,那實驗結果將怎樣是分離還是不分離呢請解釋一下。
不分離了。因為所謂質壁分離,就是根據原生質層和細胞壁的伸縮性不同,而如果細胞壁成了半透膜,就不會再有伸縮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