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原材料大幅度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原材料大幅度上漲的原因是:受供電和疫情的影響。
10月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有所下降,主要受電力供應仍然緊張、部分原材料價格高位上漲等因素影響。從行業情況看,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9個高於臨界點,比上月減少3個,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躍度有所減弱。
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72.1%和61.1%,高於上月8.6和4.7個百分點,其中出廠價格指數為近年高點。
相關信息
面對原材料價格變化,如何合理安排庫存、做好成本以及市場規劃,成為台州市線纜企業眼下最需突破的難題。采訪中,多家線纜企業均表示仍處於觀望中,目前的對策就是「隨行就市」。
別的行業或許可以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尋求替代材料等方式來應對,但這種方法對於線纜行業來說不可行。所以隨著銅價上漲,我們銷售價格也相應上調,近期在合同簽訂時都會註明:根據銅價浮動比例相應地調整單價。但即便如此,我們的利潤還是被壓縮的。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統計局解讀10月PMI指數下降 受供電緊張、原材料價
Ⅱ 2020年11月份環氧樹脂瘋漲原因
原料環氧氯丙烷成為此次價格上漲的最大助力點,從下半年開始,價格一路堅挺,目前華東價格在16600-18000元/噸,環比上漲7.8%,同比上漲113%,價格較去年翻了兩倍,此外,受環保因素影響,廠家開工負荷提升不易,貨源緊張狀況難有改善,仍存上行空間。另一原料雙酚A下半年震盪上行,三季度初在國內外裝置檢修及裝置降負預期一系列利好助推下價格回升。11月9日泰國PTT反傾銷初步裁定的公告,市場價一度上調至12700元/噸,持貨商惜售情緒濃厚。後續市場雖略有降溫,但進入12月初,隨著原料苯酚及丙酮貨緊價漲推助,成本壓力帶動下使得雙酚A一路走高至14000元/噸。
供應面:在整體供應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周邊裝置隨著檢修計劃陸續停車,目前,東營赫邦環氯裝置3萬噸/年、寧波環洋環氯裝置3萬噸/年均已停車,河北卓泰因環保因素,開工負荷受限,且揚農廠家近期也有檢修計劃,在此貨緊價堅的情況下,市面或呈一貨難求的局面,從而也影響下游樹脂的供應。
需求面:目前總體需求較前期火熱局面略有降溫,部分液體樹脂廠家前期訂單暫未交付完全,新訂單跟進尚可,但固體樹脂卻表現平平,隨著年底環保治理與原料價堅雙重壓力下,下游負荷難有提升,補貨情緒謹慎。
綜合來看:供應面隨著周邊裝置檢修進一步收緊,貨緊價堅態勢將延續,需求面來看,固體樹脂訂單量較上月相比略顯下滑,液體樹脂還算平穩,前期訂單暫未交付完全下,新單跟進尚可,但隨著原料環氯周邊裝置停車檢修,供應面更是緊上加緊,在此利好推動下,樹脂仍存上行空間
Ⅲ 樹脂、丁二醇100多種化工原料瘋漲,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從2021年10月初開始,包括樹脂,丁二醇在內的100多種化工原料價格瘋漲。很多網友們不解,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
為此山東省還發布了關於執行“開四停三”輪休方案的通知,為有效保障當地的電力平穩運營提供了基礎。
Ⅳ 原材料為什麼會上漲這么厲害
萬物暴漲的時代來了,美股大漲、原油大漲、大宗商品大漲、我們身邊的各項物資也在漲,進入到2021年,好像沒有東西不漲價(除了工資)。
為何會出現萬物暴漲的情況呢?
一、國際環境通過新聞報道,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國外疫情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很多企業不能正常運轉,而我們國家因為疫情控製得當,我們在有條不紊地復工復產,因此我國很多外貿領域需求量在不斷的高速的增長,那麼原材料的需求量就在不斷的增加,這就導致了原材料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必然會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
二、環保因素隨著國家的發展,對於環保的重視也在加強,國家對於那些高能耗、低產出的行業和企業也加強了整頓力度,這也是導致鋼材價格上漲的另外一個因素。
三、貨幣環境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消費滯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開閘放水,一方面某每日等國家和地區將利率水平降至零利率,乃至負利率,另一方面,中國央行也通過資產負債表擴張的方式向經濟體輸送貨幣,充裕的貨幣環境為原材料上漲埋下伏筆。
四、網路發展目前全球性網路的發展使信息傳播非常的快,任何商品價格的透明度空前增加,但是國際貿易易受航運、氣候、政治、自然災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所制約,造成人為市場操作機會的不斷疊加,為商品漲價推波助瀾。
近期,炒大宗商品期貨的朋友應該賺的彭滿缽滿了。國內鐵礦石、煤炭、石油、大豆、玉米、銅等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通貨膨脹開始顯現
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是新冠疫情,而疫情除了讓人們不能出門、無法正常工作外,最大的直接影響就是讓各國的經濟遭遇重大打擊。我們國家2020年GDP上漲2.3%,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了。美國、日本、歐洲發達國家等受到的沖擊更大,GDP均為負增長。
為了刺激經濟,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均實施了 量化寬松政策 。別看量化寬松這個名詞看上去很高深,實際上就是指政府通過借債、降息降准等方式向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美國在去年投入了數十萬億美元的貨幣、咱們其實也投入了不少。這些熱錢進入企業和個人的賬戶里後刺激他們去消費、投資,使得經濟可以運轉起來。
量化寬松確實能夠刺激經濟發展,但負面作用也很大,目前已經開始顯現。
我們都知道,貨幣發行的多了自然就會貶值,而各類資產價格會上漲。價格最先上漲的是金融資產,美國的股票、A股等在去年都上漲了不少。
金融資產漲完價後就輪到了 原材料這樣的大宗商品, 市場上的錢實在太多了,沒有蓄水池,而大宗商品體量大能夠吸收這些並沒有對應生產力的增發貨幣,結果自然是價格大幅上升。
二、國內部分原材料緊缺
比如鐵礦石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們國家的鋼鐵生產量位居全球首位,畢竟大基建是國家的支柱型產業。要煉鋼就要鐵礦石,國內的鐵礦石滿足不了需求就得進口。
一般來說,咱們會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去年他們漲價了。有的朋友說可以去其他國家進口鐵礦石啊。沒錯,非洲和巴西等地也有鐵礦石。不過,這些地區的鐵礦石質量不行,要生產好鋼還得用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因此,巴西和非洲無法完全替代澳大利亞,而國際上質量過關的鐵礦石也就只要澳大利亞擁有。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部分原材料的上漲是因為國內需求旺盛,國際上又沒有太多的選擇空間,只能仍由國外企業漲價。
三、原材料上漲後對民眾的影響
通貨膨脹是有傳導性的,原材料是用來製造基礎工業品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基礎工業品價格上漲,最後傳導至大家買的日常消費品。
之前,農副產品已經有了一波上漲,豬肉、蔬菜、雞蛋年前大幅上漲大家還記憶猶新吧。除了春節前的漲價慣例外,通貨膨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逐漸地,日常消費品也會漲價。我已經看到一些消息稱家用電器的成本越來越高,而導致成本升高的最大因素正是基礎工業品的價格上漲。家電製造企業是要賺錢的,升高的成本只能轉嫁給消費者。
原材料上漲是西方發達國家的陰謀,也是它們轉嫁國內危機的手段。
為了轉嫁國內危機,西方國家做了兩件事:1、瘋狂印鈔,稀釋自身債務,輸出通貨膨脹,稀釋他人的權益和購買力;2、壓榨他國,提高其他國家的生產成本,壓縮它們的經營利潤。
在世界產業分工體系裡,西方發達國家是消費國,中國是生產國。生產國進口各種原料,加工成各種商品賣給消費國,賺取微薄的加工費,用來養家糊口。
疫情來了,西方各國(消費國)發生了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它們無法靠內部化解危機,唯有想方設法把危機轉移出去,把危機轉嫁給生產國。
這種情況不難理解,就好比企業經營不善了,老闆就會想方設法壓低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甚至是直接裁員。
為了緩解疫情危機,2020年美國印鈔3.2萬億美元,日本印鈔5萬億美元,全球八個主要經濟體,印鈔總量接近100萬億人民幣。
由於各國央行貨幣大放水,全球流動性泛濫,水漲船高是必然的,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會漲價,原材料也不例外。
瘋狂印鈔下,美國的國債大幅度貶值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債務也會跟著貶值。我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和美元儲備,權益和購買力都會貶值,這就是西方國家輸出通貨膨脹的威力。
中國既是成品出口大國,也是原材料進口大國。原材料上漲對中國很不利,原材料漲價會讓中國多花很多錢。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銅從5萬人民幣每噸,上漲到7萬每噸,去年中國進口了660萬噸銅,要多花1300億人民幣。
鐵礦石從600元每噸,上漲到1200元每噸,去年中國進口了10億噸鐵礦石,要多花6000億人民幣。
大豆從3200元每噸,上漲到200元每噸,去年中國進口了1億噸大豆,要多花200億人民幣。
原油從40美元每桶,上漲到65美元每桶,去年中國進口了40億桶原油,要多花1000億美元,摺合6500億人民幣。
僅僅計算以上4項,這次原材料大漲,就讓中國多花1.4萬億人民幣。
可見,原材料上漲會提高生產國的成本,如果出口商品的價格沒辦法同步提高,生產國利潤必然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現巨額虧損。
Ⅳ 塑料原材料掀「致命」漲價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漲價
相信大家最近都知道了有關於塑料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新聞了吧。不得不說這次原材料價格上漲真的是非常致命的,因為我們國家正在推行限塑令,有很多企業將會因為原材料上漲將對塑料這種製品望而生畏,同時有一些專門生產塑料的企業也將止步不前,因為我們國家推出限塑令,他們就要去尋找那種可降解的塑料,這種材料的價格往往是更高的,所以這次塑料價格上漲對於他們會更加的致命。那麼塑料原材料的價格為什麼會上漲呢?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積極響應到國家的限塑令呢?大家又是在生活中怎麼做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底下分享。
Ⅵ 樹脂價格突破每噸4萬元,為什麼樹脂的價格這么貴
17年下半年,中國環氧樹脂市場經歷了大幅上漲。2018年上半年,環氧樹脂市場先跌後漲.5月和6月,兩種原料均呈上升趨勢,樹脂價格繼續上漲。
一般材料價格上漲都是造成成品的價格上漲,所以它的加工原料需要的成本費用高,技術復雜度高,那麼它的價格就相應的會偏貴,樹脂需要的工藝和它的原材料都是要成本的,隨著物價的上漲導致的樹脂價格也上漲了。
Ⅶ 原材料大幅度上漲的原因
原材料漲價是完善市場秩序和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的前提,原材料漲價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和長期的趨勢,面對這種趨勢,任何企業都不能無動於衷,只有積極推動企業的進步和經營管理的完善,才能解決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問題。
原材料價格上漲產生的影響有:
1、原材料類的企業,相對利潤增加;
2、下游的企業成本增加,下游企業利潤要降低;
3、對整個國民經濟來說,需求原材料量大,經濟向好。
原材料的價格變動對產成品成本的影響:單位產品直接材料數量變動的影響額=(材料實際單位消耗量-材料計劃單位消耗量)×材料計劃單位價格單位產品直接材料單位價格變動的影響額=(實際材料單位價格-計劃材料單位價格)×材料實際單位消耗量。
原材料價格的長期偏低,雖然一段時期內在一定程度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和製造業的繁榮,但同時也造成了不公平、不平等,影響了國民經濟和製造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原材料漲價是完善市場秩序和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的前提。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10-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最近為什麼原材料上漲
原材料價格受供求關系、上游材料價格等影響,漲或跌都是有可能的,原因如下:
1、原材料類的企業,相對利潤增加;
2、下游的企業成本增加,下游企業利潤要降低;
3、對整個國民經濟來說,需求原材料量大,經濟向好。
原材料的價格變動對產成品成本的影響:單位產品直接材料數量變動的影響額=(材料實際單位消耗量-材料計劃單位消耗量)×材料計劃單位價格單位產品直接材料單位價格變動的影響額=(實際材料單位價格-計劃材料單位價格)×材料實際單位消耗量。
原材料價格的長期偏低,雖然一段時期內在一定程度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和製造業的繁榮,但同時也造成了不公平、不平等,影響了國民經濟和製造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原材料漲價是完善市場秩序和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的前提。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Ⅸ 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原材料上漲價格的原因:
1.金融資本囤積原材料,在期貨市場炒作大宗商品是最近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這個趨勢至少還會持續兩年,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強。在實體經濟需求低迷的環境下全球經濟並沒有復甦。
2.通貨膨脹按形成的原因來分,有成本推動、需求上漲、結構不平衡三種通貨膨脹,所以你說的原材料成本價格上漲是通脹形成的原因之一。至於貨幣超發又是上述三種原因的深層原因之一。
Ⅹ 樹脂、丁二醇100多種化工原料瘋漲,造成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從今年的十月份開始,有很多化工原料的價格一直在持續瘋漲,其中就包括樹脂、丁二醇等100多種化工原料。這樣不少網友感到十分疑惑,為什麼這些化工原料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突然價格飆升呢?其實主要是因為今年化工企業的開工率特別低,這就導致了化工原料的生產能力大大降低,最終直接導致生產貨源緊缺。一旦化工原料貨源緊缺,就會導致整個原料價格持續飆升。
其實,除了樹脂之外,其他的一些化工原料漲幅也是非常厲害的。例如,化工原料中的丁二醇,它今年的漲幅也是相當驚人的,相較去年來說,丁二醇的漲幅已經高達了7.3%,單看價格,它就比去年要漲了128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