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近視眼眼鏡片樹脂非球面

近視眼眼鏡片樹脂非球面

發布時間:2021-02-11 07:48:27

『壹』 1.67A級進口料樹脂近視非球面鏡片防輻射綠膜眼鏡片是什麼意思

1.67A級(材料規格)進口料樹脂(材料產地)近視(產品用途)非球面鏡片(產品形狀)防輻射綠膜(產品性能特點)眼鏡片(產品名稱)。

『貳』 近視眼戴的近視眼鏡片球面和非球面哪個更適合

你好,眼鏡球面與非球面理論上是有區別的,理論上非球面好於球面,實際戴鏡效果,差別不大,配鏡主要是根據經濟情況,根據各人喜好

『叄』 近視650度 想要去配鏡 要選什麼材質的 非球面的 鏡片 樹脂的鏡片好 還是玻璃的 選擇什麼品牌的

你很聰明:配眼鏡首先選擇鏡架,目前鏡架材料分板材、金屬、TR90、純鈦、合金之類專;TR90跟板材我建屬議你選TR90(輕10左右而且不會變形價格50左右);金屬之類的數純鈦最好(輕而且不腐蝕皮膚價格在100以上)這個價格是淘寶網上,不是實體店的,實體店大概乘4倍以上,
鏡片像你這個度數上選1.61、1.67的折射率,我個人感覺1.61折射率、非球面的樹脂鏡片比較好一點,價格實惠,而且阿貝數也不低;玻璃片雖然價格比樹脂便宜;阿貝數高但是質量重,不禁摔。
品牌鏡架當然是進口的,但是國產也不比進口差,價格相差幾倍,如果你不懂買個假冒的也不劃算。
鏡片品牌是依視路、豪雅、明月、很多的品牌,但是都是合資的,沒有很大的區別,不懂千萬別當了冤大頭哦!1.61非球面鏡片100-300左右吧,進口的還要高。希望能幫到你

『肆』 非球面鏡片和樹脂鏡片的區別

鏡片的非球面設計彌補了鏡片球面設計的缺點(像差),在整個鏡片的凸面上使用了各種曲率半徑的設計。理論上,採取這種設計的鏡片可以獲得和正視眼完全相同的視覺效果,加之鏡片的曲率減小,鏡片的厚度降低,佩戴者的眼鏡看上去更接近真實。鏡片的凸面或凹面的形狀就好像從球體上切下來的一部分,這就是球面鏡片。近視或遠視用的凸鏡或者凹鏡都只有一個曲率半徑,散光用內面tc的鏡片的凸面有一個曲率半徑,凹面有兩個垂直相交的曲率半徑。
傳統的球面鏡片,中心度數低於周邊的度數,不僅鏡片厚,而且透過鏡片周邊看事物有扭曲、變形的現象發生,稱為像差。同時,別人透過球面鏡片觀察佩戴者,也能夠明顯發現其臉部輪廓的變形現象。非球面鏡片改變了球面鏡片的設計概念,鏡片中心度數和周邊度數接近一致,不僅是鏡片的中心厚度和邊緣厚度減少,是鏡片更薄,鏡片視野更開闊,邊緣沒有弧形,影像差減到最低,影像更真實更自然,上時間不會感到疲勞。同樣是近視-500度,非球面鏡片比球面鏡片輕,薄1/4左右。在同一材料、屈光條件下,非球面鏡片更輕、更薄,外觀更美觀,配戴更舒適,非球面鏡片提高了鏡片視野利用率,提高視物真實感,對高散患者,減少視物變形;對屈光參差者,減少視物重影。
非球面鏡片的常見問題:
1,如果定配非球面時,覺得邊緣看東西不清晰,這是由於周邊度數小於同等球面鏡片的邊緣度數。

2,戴上非球面鏡片,覺得有背後來的反光,這是由於非球面弧度低平,鏡片內側與角膜距離大,後面來的反光可以反射到眼裡。
3,第一次配戴眼鏡感覺地面隆起,柱子彎曲,但是經過大腦修正,人眼看到的像會漸漸變的正常。

4,已經習慣球面鏡片的人,突然改戴非球面鏡片可能初期感覺有些不適應,適應期大約為4-5天。

『伍』 近視眼鏡片有哪些種類啊,該如何選擇比如樹脂加硬、非球面.....哪種適合學生

像依視路.蔡司抄沒有必要的.您可以直接選擇國產的比較實惠.
學生一般適合綠膜或者黃綠膜的.像藍膜說的是防輻射但它有底色.不適合高度近視及學生以及對顏色精調的CD等設計員.
非球面就好比現在的液晶電視.顯示器.平板電視.視野開闊.清晰.真實
球面好比原來的老式電視機邊上會有彎曲.如果佩戴隱形眼鏡及非球面眼鏡的人剛開始佩戴球面眼鏡的會感覺物體 變小變彎曲.
學生建議您選擇加綠膜或者黃綠膜的.對於是否選擇國產或者進口知名蔡司.依視路等鏡片根據您自己的喜好.經濟來選擇
如果有什麼更精細的咨詢可以到淘寶搜索 陳禹碩 找陳百威眼鏡中心店長: 陳百威 咨詢
專業配近視太陽眼鏡 防電腦輻射眼鏡

『陸』 樹脂的眼鏡片什麼樣的對眼睛好(近視)

鏡頭鍍膜的作用(用途)有二:1、增加鏡頭的透光率,製造鏡頭的原料是玻璃,玻璃雖然透明,但也有阻光作用,實驗得知,每片玻璃阻光8%,鏡頭是有多片玻璃構成的,渡上一層膜(氧化鎬)可以大大提高透光率,減少透光損失;2、防止雜散光干擾影像,提高影像清晰度。

加硬是指鏡片沒有加膜,沒有加膜的鏡片好!

發水膜是非球面鏡片,是指看東西時,是立體的,而加膜,加硬看東西時,四周有點橢圓,但是不明顯。

加膜的好,一是保護鏡片,二是有效減低紫外線對眼睛的影響,三是好看呵呵。

現在許多人配眼鏡時,要求在鏡片上加膜。
鏡片加膜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抗反射膜,即通過在鏡片前表面鍍上多層不同折射率與不同厚度的透明材料,利用光干涉的原理來減少鏡片表面多餘的反射光。鏡片加了抗反射膜後,對光線的通透性會增加,佩戴者感覺眩光減少了,視物也更加真切和明亮。另一種是加硬膜,主要用於樹脂鏡片。它一般加在鏡片前表面,使樹脂鏡片抗磨能力增強,同時光的通透性也有所加強。使用者在清潔加硬膜鏡片時,應先用清水將鏡片前後表面洗凈,再用干凈軟布吸干,注意不要在鏡片乾燥時擦拭。
如果普通的鏡片可以看得很清楚,就不需要加膜,如果要加,樹脂鏡片可以加抗反射膜,也可以加硬膜,玻璃鏡片一般只加抗反射膜。

選眼鏡最好還是去正規的眼鏡店,經過專業技師的驗光和建議,配出適合你的視力和臉型的眼鏡。

光學鏡片鍍膜

一、 耐磨損膜(硬膜)
無論是無機材料還是有機材料製成的眼鏡片,在日常的使用中,由於與灰塵或砂礫(氧化硅)的摩擦都會造成鏡片磨損,在鏡片表面產生劃痕。與玻璃片相比,
有機材料製成的硬性度比較低,更易產生劃痕。通過顯微鏡,我們可以觀察到鏡片表面的劃痕主要分為二種,一是由於砂礫產生的劃痕,淺而細小,戴鏡者不容易察覺;另一種是由較大砂礫產生的劃痕,深且周邊粗糙,處於中心區域則會影響視力。
(1)技術特徵
1)第一代抗磨損膜技術
抗磨損膜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認為玻璃鏡片不易磨製是因為其硬度高,而有機鏡片則太軟所以容易磨損。因此將石英材料於真空條件下鍍在有機鏡片表面,形成一層非常硬的抗磨損膜,但由於其熱脹系數與片基材料的不匹配,很容易脫膜和膜層脆裂,因此抗磨損效果不理想。
2)第二代抗磨損膜技術
20世紀80年代以後,研究人員從理論上發現磨損產生的機理不僅僅與硬度相關,膜層材料具有「硬度/形變」的雙重特性,即有些材料的硬度較高,但變形較小,而有些材料硬度較低,但變形較大。第二代的抗磨損膜技術就是通過浸泡工藝法在有機鏡片的表面鍍上一種硬度高且不易脆裂的材料。
3)第三代抗磨損膜技術
第三代的抗磨損膜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主要是為了解決有機鏡片鍍上減反射膜層後的耐磨性問題。由於有機鏡片片基的硬度和減反射膜層的硬度有很大的差別,新的理論認為在兩者之間需要有一層抗磨損膜層,使鏡片在受到砂礫磨擦時能起緩沖作用,並而不容易產生劃痕。第三代抗磨損膜層材料的硬度介於減反射膜和鏡片片基的硬度之間,其磨擦系數低且不易脆裂。
4)第四代抗磨損膜技術
第四代的抗膜技術是採用了硅原子,例如法國依視路公司的帝鍍斯(TITUS)加硬液中既含有有機基質,又含有包括硅元素的無機超微粒物,使抗磨損膜具備韌性的同時又提高了硬度。現代的鍍抗磨損膜技術最主要的是採用浸泡法,即鏡片經過多道清洗後,浸入加硬液中,一定時間後,以一定的速度提起。這一速度與加硬液的黏度有關,並對抗磨損膜層的厚度起決定作用。提起後在100 °C左右的烘箱中聚合4-5小時,鍍層厚約3-5微米。
(2)測試方法
判斷和測試抗磨損膜耐磨性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臨床使用,讓戴鏡者配戴一段時間,然後用顯微鏡觀察並比鏡片的磨損情況。當然,這通常是在這一新技術正式推廣前所採用的方法,目前我們常用的較迅速、直觀的測試方法是:
1)磨砂試驗
將鏡片置於盛有砂礫的宣傳品內(規定了砂礫的粒度和硬度),在一定的控制下作來回磨擦。結束後用霧度計測試鏡片磨擦前後的光線漫反射量,並且與標准鏡片作比較。
2)鋼絲絨試驗
用一種規定的鋼絲絨,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在鏡片表面上磨擦一琿的次數,然後用霧度計測試鏡片磨擦前後的光線漫反射量,並且與標准鏡片作比較。當然,我們也可以手工操作,對二片鏡片用同樣的壓力磨擦同樣的次數,然後用肉眼觀察和比較。
上述兩種測試方法的結果與戴鏡者長期配戴的臨床結果比較接近。
3)減反射膜和抗磨損膜的關系
鏡片表面的減反射膜層是一種非常薄的無機金屬氧化物材料(厚度低於1微米),硬且脆。當鍍於玻璃鏡片上時,由於片基比較硬,砂礫在其上面劃過,膜層相對不容易產生劃痕;但是減反射膜鍍於有機鏡片上時,由於片基較軟,砂礫在膜層上劃過,膜層很容易產生劃痕。
因此有機鏡片在鍍減反射膜前必須要鍍抗磨損膜,而且兩種膜層的硬度必須相匹配。
二、 減反射膜
(1)為什麼需要鍍減反射膜?
1)鏡面反射
光線通過鏡片的前後表面時,不但會產生折射,還會產生反射。這種在鏡片前表面產生的反射光會使別人看戴鏡者眼睛時,看到的卻是鏡片表面一片白光。拍照時,這種反光還會嚴重影響戴鏡者的美觀。
2)"鬼影"
眼鏡光學理論認為眼鏡片屈光力會使所視物體在戴鏡者的遠點形成一個清晰的像,也可以解釋為所視物的光線通過鏡片發生偏折並聚集於視網膜上,形成像點。但是由於屈光鏡片的前後表面的曲率不同,並且存在一定量的反射光,它們之間會產生內反射光。內反射光會在遠點球面附近產生虛像,也就是在視網膜的像點附近產生虛像點。這些虛像點會影響視物的清晰度和舒適性。
3)眩光
象所有光學系統一樣,眼睛並不完美,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模糊圈。因此,二個相鄰點的感覺是由二個並列的或多或少重疊的模糊圈產生的。只要二點之間的距離足夠大,在視網膜上的成像就會產生二點的感覺,但是如果二點太接近,那麼二個模糊圈會趨向與重合,被誤認為是一個點。
對比度可以用來反映這種現象,表達視力的清晰度。對比值必須大於某一確定值(察覺閾,相當於1-2)才能夠確保眼睛辨別二個鄰近點。
對比度的計算公式為:D=(a-b)/(a+b)
其中C為對比度,二個相鄰物點在視網膜上所成像的感覺最高值為a,相鄰部份的最低值為b。如果對比度C值越高,說明視覺系統對該二點的解析度越高,感覺越清晰;如果二個物點非常接近,它們的相鄰部分的最低值比較接近於最高值,則C值低,說明視覺系統對該二點感到不清晰,或不能清晰分辨。
讓我們來模擬這樣一個場景產:夜晚,一位戴眼鏡的駕車者清晰地看見對面遠處有二輛自行車正沖著他的車騎過來。此時,尾隨其後的汽車的前燈在駕車者鏡片後表面上產生反射:該反射光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增加了二個被觀察點的強度(自行車車燈)。所以,a段和b段的長度增加,即然分母(a+b)增加,而分子(a-b)保持不變,於是就引起了C值的減少。對比減小的結果會令駕駛員最初產生的存在二個騎車人的感覺重合成為單一的像,就好比區分它們的角度被突然減小!
4)透過量
反射光占入射光的百分比取決於鏡片材料的折射率,可通過反射量的公式進行計算。
反射量公式:R=(n-1)平方/(n+1)平方
R:鏡片的單面反射量 n:鏡片材料的折射率
例如普通樹脂材料的折射率為1.50,反射光R=(1.50-1)平方/(1.50+1)平方=0.04=4%。
鏡片有兩個表面,如果R1為鏡片前表面的量,R2為鏡片後表面的反射量,則鏡片的總反射量R=R1+R2。(計算R2的反射量時,入射光為100%-R1)。鏡片的透光量T=100%-R1-R2。
由此可見,高折射率的鏡片如果沒有減反射膜,反射光會對戴鏡者帶來的不適感比較強烈。
(2)原理
減反射膜是以光的波動性和干涉現象為基礎的。二個振幅相同,波長相同的光波疊加,那麼光波的振幅增強;如果二個光波原由相同,波程相差,如果這二個光波疊加,那麼互相抵消了。減反射膜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在鏡片的表面鍍上減反射膜,使得膜層前後表面產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擾,從而抵消了反射光,達到減反射的效果。
1)振幅條件
膜層材料的折射率必須等於鏡片片基材料折射率的平方根。
2)位相條件
膜層厚度應為基準光的1/4波長。d=λ/4 λ=555nm時,d=555/4=139nm
對於減反射膜層,許多眼鏡片生產商採用人眼敏感度較高的光波(波長為555nm)。當鍍膜的厚度過薄(〈139nm),反射光會顯出淺棕黃色,如果呈藍色則表示鍍膜的厚度過厚( 〉139nm)。
鍍膜反射膜層的目的是要減少光線的反射,但並不可能做到沒有反射光線。鏡片的表面也總會有殘留的顏色,但殘留顏色哪種是最好的,其實並沒有標准,目前主要是以個人對顏色的喜好為主,較多為綠色色系。
我們也會發現殘留顏色在鏡片凸面與凹面的曲率不同也使鍍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在鏡片中央部分呈綠色,而在邊緣部分則為淡紫紅色或其它顏色。
3)鍍減反射膜技術
有機鏡片鍍膜的難度要比玻璃鏡片高。玻璃材料能夠承受300 °C以上的高溫,而有機鏡片在超過100 °C時便會發黃,隨後很快分解。
可以用於玻璃鏡片的減反射膜材料通常採用氟化鎂(MgF2),但由於氟化鎂的鍍膜工藝必須在高於200°C的環境下進行,否則不能附著於鏡片的表面,所以有機鏡片並不採用它。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真空鍍膜技術的發展,利用離子束轟擊技術,使得膜層與鏡片的結合,膜層間的結合得到了改良。而且提煉出的象氧化鈦,氧化鋯等高純度金屬氧化物材料可以通過蒸發工藝鍍於樹脂鏡片的表面,達到良好的減反射效果。
以下對有機鏡片的減反射膜鍍膜技術作一介紹。
1)鍍膜前的准備
鏡片在接受鍍膜前必須進行預清洗,這種清洗要求很高,達到分子級。在清洗槽中分別放置各種清洗液,並採用超聲波加強清洗效果,當鏡片清洗完後,放進真空艙內,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空氣中的灰塵和垃圾再黏附在鏡片表面。最後的清洗是在真空艙內,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空氣中的灰塵和垃圾再黏附在鏡片表面。最後的清洗是在真空艙內鍍前進行的,放置在真空艙內的離子槍將轟擊鏡片的表面(例如用氬離子),完成此道清洗工序後即進行減反射膜的鍍膜。
2)真空鍍膜
真空蒸發工藝能夠保證將純質的鍍膜材料鍍於鏡片的表面,同時在蒸發過程中,對鍍膜材料的化學成分能嚴密控制。真空蒸發工藝能夠對於膜層的厚度精確控制,精度達到。
3)膜層牢固性
對眼鏡片而言,膜層的牢固性是至關重要的,是鏡片重要的質量指標。鏡片的質量指標包括鏡片抗磨損、抗文化館、抗溫差等。因此現在有了許多針對性的物理化學測試方法,在模擬戴鏡者的使用條件下,對鍍膜鏡片進行膜層牢度質量的測試。這些測試方法包括:鹽水試驗、蒸汽試驗、去離子水試驗、鋼絲絨磨擦試驗、溶解試驗、黏著試驗、溫差試驗和潮濕度試驗等等。
三、 抗污膜(頂膜)
(1)原理
鏡片表面鍍有多層減反射膜後,鏡片特別容易產生污漬,而污漬會破壞減反射膜的減反射效果。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發現減反射膜層呈孔狀結構,所以油污特別容易浸潤至減反射膜層。解決的方法是在減反射膜層上再鍍一層具有抗油污和抗水性能的頂膜,而且這層膜必須非常薄,以使其不會改變減反射膜的光學性能。
(2)工藝
抗污膜的材料以氟化物為主,有二種加工方法,一種是浸泡法,一種是真空鍍膜,而最常見的方法是真空鍍膜。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真空鍍膜。當減反射膜層完成後,可使用蒸發工藝將氟化物鍍於反射膜上。抗污膜可將多孔的減反射膜層覆蓋起來,並且能夠將水和油與鏡片的接觸面積減少,使油和水滴不易粘附於鏡片表面,因此也稱為防水膜。
對於有機鏡片而言,理想的表面系統處理應該是包括抗磨損膜、多層減反射膜和頂膜抗污膜的復合膜。通常抗磨損膜鍍層最厚,約為3-5mm,多層減反射膜的厚度約為0.3um,頂層抗污臘鍍最薄,約為0.005-0.01mm。以法國依視路公司的鑽晶(crizal),復合膜為例,在鏡片的片基上首先鍍上具有有機硅的耐磨損膜;然後採用IPC的技術,用離子轟擊進行鍍減反射膜前的預清洗;清洗後採用高硬度的二氧化鋯(ZrO2)等材料進行多層減反射膜層的真空鍍制;最後再鍍上具有110的接觸角度的頂膜。鑽晶復合膜技術的研製成功表明了有機鏡片的表面處理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柒』 請推薦幾款非球面近視樹脂鏡片及其價格情況!

非球鏡片是越往邊緣曲率做得越小的光學鏡片,以消除鏡片本身的球面差和色散,使視物真實而不變形。一般高度近視,球面鏡片較厚,採用非球鏡片不僅美觀,而且視物真實,防止視疲勞。
依你的度數來看,配用球面鏡片也不會有很明顯的球面差和色散,但配用非球鏡片效果可能要好些。
國際品牌象:依視路、豪雅、蔡司、蘇拿都有非球鏡片,質量都很好,但價格昂貴。國內萬新光學、唯尊光學等也是很好的生產廠家,只是膜層沒有以上國際品牌做得好而已。國際品牌非球價位多在600元以上,國內品牌一般也在300元左右。
希望能幫到你,還有疑問可HI我

『捌』 請問近視眼的鏡片是球面的好還是非球面的好啊

非球面的好一些
非球面鏡片鏡片的表面弧度是非球面設計的,這種設計比起球面設計鏡片的優點是:
1、更清晰:經過特有的鍍膜處理的非球面鏡片更擁有完美的視覺表現,呈現更清晰,舒適的視覺效果。
2、更輕松:戴上非球面鏡片後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為您的眼睛減肥,盡情享受它帶給您的輕松隨意。
3、更自然:非球面的設計,更自然,視覺變形少,視物更逼真。
不過我覺得合適就是最好的,你戴上之後除了一個清晰的世界,別的沒什麼異樣的感覺就是最好的。我之前配了一個眼鏡,由於眼鏡跟鏡片之間的距離調整的不是很合適,所以戴久了眼鏡會有累的感覺,最好讓眼鏡店的人給你好好調整一下,感覺舒服就是最好的。

以下是一些對非球面鏡的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非球面鏡
Aspherical lens:非球面鏡
一.非球面鏡片的設計
在屈光不正己矯正的情況下,眼鏡片的像質好壞直接關系人眼視物的清晰與舒適。對於球面鏡片而言,無法藉助組合的透鏡矯正象差。只能在鏡片的幾個變數中找出減少象差、提高清晰度的方法。如縮小後頂點距離(VD),減少放大率的干擾;鏡片盡可能薄;選擇最佳基彎等方法,將象差控制在較小范圍內。
現代眼鏡片已採用電腦設計,通過計算機能夠做出非常准確的光路追跡,找出鏡片的最佳形式。十九世紀己能用手工計算出這種最佳彎形的眼鏡片。最佳片形的鏡片稱為點焦鏡片。1904年偉大的視光學專家車爾寧(Tschelning),根據象差的三階理論計算出,各種不同鏡度的最佳鏡片形式。根據車爾寧(Tschelning)的計算,這一系列不同鏡度的最佳彎形數字組成一個橢圓。這橢圓雖不是車爾寧提出,但後人為了記念他,仍稱為Tschelning橢圓。根據車爾寧的設計,鏡片也達不到完全消象差的目的。根據車爾寧橢圓設計的鏡片,有兩亇缺點:
1,根據車爾寧橢圓設計的鏡片,能夠形成點焦鏡片,減少象差。其范圍在+7.00--22.00D,可以控制象差。超出此范圍則無能為力。必湏採用非球面的設計方法,才能消除象差。
2,根據車爾寧最佳彎形設計的鏡片,其曲率較大,也就是鏡片基弧較陡峭。外觀看起來,鏡片較厚不美觀。如:+3.00DS鏡片的最佳基彎是+8.83D。不能滿足患者對眼鏡片輕而薄的要求。
近年來,一些鏡片設計者,為了迎合患者的喜好。嘗試對眼鏡片基弧採用非常平的設計。較平的鏡片看起雖然較薄、較美觀,但避免不了光學缺陷,使某些象差超出范圍,影響視物清晰和舒適。這樣的鏡片有可能在30度注視范圍內視力尚可,30度注視范圍以外,則使戴鏡者周邊視力和動態視力明顯受到影向。為了使鏡片既平,又能獲得清晰的象質,研究人員採用了能將鏡片光學缺陷減到最小的最優化鏡片—非球面鏡片。
二.什麼是非球面鏡片
嚴格講,凡是折射面不是球面的鏡片,就是非球面鏡片。包括:柱鏡,漸進多焦點鏡片,頂周非球面鏡片鏡片,都在其中。現代出現的消象差非球面鏡片,實際是指頂周非球面鏡片。該鏡片從鏡片中心到周邊,曲率半徑逐漸增加(鏡片表面逐漸平坦)。鏡片折射面,根據所選基弧,計算完善的接近理想的非球面曲線。其非球面曲線接近橢圓面或拋物線。平行光線入射鏡片,不論近軸光線還是遠軸光線都可以會聚為一點。
為了使眼鏡外觀漂亮,非球面鏡片盡可能設計為基弧較平。但過平的鏡片,即使用非球面設計,其光學性能會迅速下降。如:用n=1.6樹脂片,非球面設計,+1.50D的鏡片,基彎+3.25D。視場張角30度,其場曲為0.02D,象散0.10D,像質很好;如果改用較平的+2.00D基彎,30度的場曲0.55D,象散0.71D,成像清晰度下降,像質就比較糟糕。
三.非球面鏡片設計的目的和優點
1.目的:為了減少光學矯正鏡片的象差,並使鏡片更平,減少鏡片放大率。獲得更清晰,更薄,更輕的優質鏡片。
2.優點
1)光學優點:減少了鏡片的象差,視物更清晰了。
2)高光度也可獲得清晰像:球面的點焦鏡片,雖經最佳基弧設計,但+7.00D-22.00D以外的光度不在車爾寧橢圓范圍內,無法消除象差。只有用非球面設計才可獲得較好像質。
3)可以使鏡片更平,更薄,更美。球面鏡片的鏡度愈高,外觀愈差。非球面鏡片可以選基弧較平的設計,不但使外觀漂亮,而且減少周邊放大率。使別人看戴鏡者的眼睛,不會大小改變許多。
四.非球面鏡片的驗光(要點)
配非球面鏡片眼鏡的驗光,採用規范驗光。要求:驗光准確,處方合理。
1.初始階
問診
眼部檢查
裸眼視力,原鏡光度,矯正視力
電腦驗光
檢影復查
2.精確階段
霧視
雙色試驗(MPMVA)
散光表檢查
交叉柱鏡精調散光
3.終結階段
優勢眼檢查
雙眼調節平衡
ADD檢查(有老視者)
試戴
五.非球面眼鏡的量度和調整
1.測量單眼PD。水平要求:眼必須水平對准非球面鏡片光心(同心園的園心)。
2.瞳高及垂直要求:要在鏡架的模板上點出瞳孔高度(瞳高)。瞳高的起始點與鏡架的前傾角(眼鏡前框與鏡腿的夾角)有關,前傾角每傾斜2度(前傾角88度),瞳高起始點下降1mm,最多不超過5mm。
3.調整鏡架:預先調整好眼鏡架。使鏡架平整,掛耳長度恰當、伏貼、舒適。前傾角80-85度。
4.點瞳高方法:除鏡架前傾角補償外,還可以令患者頭部略後仰,使眼鏡前框與地面垂直,用防水筆對准瞳孔中心直接點在鏡架寸板上。

『玖』 樹脂眼鏡片和非球面鏡片是一回事么

非球面是特點
樹脂鏡片是材料
完全不搭界
從材料來粉
鏡片有
玻璃
PC
樹脂和天回然(主要指水答晶)
現在樹脂完全是主流
從面彎來分
有球面和非球面
非球面比球面更薄

視覺更寬廣
看事物真實度更高
誠鏡眼鏡網家的眼鏡就很好,非球面樹脂鏡片,折射率1.61,我在他家配過2副都很好。強力推薦。

『拾』 近視眼球面鏡片和非球面鏡片的區別

非球面鏡片它的抄表面弧度與普通球面鏡片不同,為了追求鏡片薄度就需要改變鏡片的曲面,以往採用球面設計,使的像差和變形增大,結果出現明顯的影像不清,視界歪曲、視野狹小等不良現象。現在非球面的設計,修正了影像,解決視界歪曲等問題,同時,使鏡片更輕、更薄、更平。而且,仍然保持優異的抗沖擊性能,使配戴者安全使用。

傳統的球面鏡片,鏡片周邊看物體有扭曲的現象,限制了配戴者的視野,在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非球面設計這一光學奇跡,將鏡片邊緣像差減到最底,使它寬闊視野可以滿足顧客的需求。非球面非球面鏡片鏡片的表面弧度是非球面設計的,這種設計比起球面設計鏡片的優點是:

1、更清晰:經過特有的鍍膜處理的非球面鏡片更擁有完美的視覺表現,呈現更清晰,舒適的視覺效果。

2、更輕松:戴上非球面鏡片後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為您的眼睛減肥,盡情享受它帶給您的輕松隨意。

3、更自然:非球面的設計,更自然,視覺變形少,視物更逼真。

閱讀全文

與近視眼眼鏡片樹脂非球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