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含氰污水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亞硫酸離子,從而提高混凝效果,所需脫穩的Al3+和Fe3+的用量亦不同、膠體雜質濃度過高或過低都內不利於混凝,容混凝作用最大。水溫高時、水溫的高低對混凝也有一定的影響,膠體濃度不同。
4,碰撞的機會增多。另外。但溫度超過90℃時、螯合物,使混凝反應速度最快,通常加鹼的較多,絮體溶解度最小。
2,反而降低絮凝效果。一般通過試驗得到最佳的pH值,縮短混凝沉澱時間,氯。
3、共存雜質不利於混凝、高級有機酸離子等可阻礙高分子絮凝作用。磷酸離子、
pH值也是影響混凝的重要因素,黏度降低,易使高分子絮凝劑老化生成不溶性物質。採用某種混凝劑對任一廢水的混凝都有一個相對最佳的pH值存在,布朗運動加快1、水溶性高分子物質和表面活性物質都不利於混凝。用無機金屬鹽作混凝劑時,往往需加酸或鹼來調整
Ⅱ 含氰廢水處理 如何降低氰離子
採用鹼性氯化法,分二階段破氰,
第一階段為不完全氧化將氰氧化成氰酸鹽:
CN+OCl+H2O——CNCl+2H
CNCl+2OH——CNO+Cl+H2O
CN與OCl反應首先生成CNCl,再水解成CNO;其反應速度取決於pH值、溫度和有效氯濃度,pH值越高,水溫越高,有效氯濃度越高則水解的速度越快高, CNO的毒性僅為CN毒性的千分之一;
第二階段為完全氧化階段——將氰酸鹽進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氣:
2CNO+3ClO+H2O——2CO2+N2 +3Cl+2OH;
採用次氯酸鈉或液氯,投加量:第一階段 CN:Cl2=1:3~4;第二階段 CN:Cl2=1:4;兩階段合計 CN:Cl2=1:7~8
第一級破氰時先將廢水PH值調到10-11.5,然後加NaClO氧化,ORP電位控制在300-350mV。
此過程反應時間控制在15min左右(若PH大於11.5,此反應1min即可)。
第二級破氰:將廢水PH值調低到7-7.5,ORP控制在650mV以上,若未達到該值則應繼續加入NaClO氧化。此過程應該強攪拌。反應過程15min左右。
Ⅲ 含氰廢水處理安全注意事項
含氰廢水處理 1.1 酸化法
酸化法是金礦和氰化電鍍廠處理含氰污水的傳統方法。早在1930年國外某金礦就採用了此法處理含氰污水。我國金礦採用酸化法處理高濃度含氰污水也有十幾年的歷史,現已拓寬到處理中等濃度的氰化貧液。其突出優點是能回收污水或礦漿中的氰。
酸化法原理是將廢水酸化至PH=2.5—3,金屬氰絡合物分解生成HCN,HCN的沸點僅25.6℃,當向廢水中充氣時極易揮發,揮發的HCN用鹼液(NaOH)吸收回收使用。
含氰廢水處理 1.2氯化法
鹼性氯化法是破壞廢水中氰化物的較成熟的方法,廣泛用於處理氰化電鍍廠、煉焦工廠、金礦氰化廠等單位的含氰廢水。其原理是採用氯氣或液氯、漂白粉將廢水中氰氧化成C02和N 2等無毒物質。其中酸性液氯法除氰工藝與鹼性氯化法相比,其除氰能力更強、一次處理合格,處理後排放污水含氰<0.3-0.4mg/L;葯劑消耗大幅度降低,處理成本也低於鹼性處理方法。處理時間有所降低。但酸性法需全封閉式操作,應擁有一定難度。
含氰廢水處理 1.3 S02法
S02法又稱InCo法,是美國InCo金屬公司在80年代初研究成功的,其原理是用S02和空氣作氧化劑,在銅離子作催化劑條件下氧化廢水中的氰化物,生成HC03-、NH4+。該法的優點是不僅可除去游離CN-、分子氰和絡合氰,而且能除去氯化法難以除去的鐵氰絡合物,反應快,處理後廢水達到排放標難;處理成本比臭氧法、濕式空氣氧化法和鹼氯法低;葯劑來源廣,可利用焙燒S02煙氣或固體NaS2O3代替S02。但該法難以氧化SCN-,而SCN-以後又可離解出CN-,故不適合處理含SCN-高的含氰廢水。
含氰廢水處理 1.4 雙氧水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
雙氧水氧化法適合處理低濃度含氰廢水。H20¬在鹼性pH=10~11、有銅離子作催化劑的條件下氧化氰化物。生成CN0-、NH4+等。重金屬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澱,鐵氰絡離子與其它重金屬離子生成鐵氰絡合鹽除去。
H202氧化法的缺點是H202價格較貴,來源不足,處理成本較高;運輸、使用有一定危險;對SCN-難氧化,仍有一定毒性。
含氰廢水處理 1.5 臭氧氧化法。
該法適用於處理很稀的含氰廢液。其機理是在鹼性PH=11~12下用O3氧化氰化物,生成HC03-和N2。但該法不能除去鐵氰絡合物。為了能除去鐵氰絡合物,需採用臭氧法與紫外光解法聯合處理工藝。臭氧氧化法簡單方便,無需葯劑購運,只需奧氧發生器即可,處理後污水含氰CN-<1mg/L。該法的缺點是,臭氧發生器電耗大,處理費用高於鹼氯法,應用遠不如鹼氯法。
含氰廢水處理 1.6 活性炭處理含氰廢水及回收金、銀。
該法的原理是,活性炭吸附含氰廢水中的02和氰化物。在活性炭表面上02和H20生成H202(活性炭本身作催化劑),又在銅鹽作用下,發生氰化物被H202氧化分解的反應。若廢水中H202不足,則在活性炭表面上發生水解反應:
HCN+H20=HCONH2
活性炭吸附廢水中的Au(CN)2-後轉化為AuCN或Au,故又可回收廢水中金、銀。
對於含有一定濃度的金、銀的廢水,採用活性炭吸附法處理可以吸附回收金銀,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含氰廢水處理 1.8 電解氧化法
電解氧化法是在國外研究得很多,主要用於處理電鍍含氰廢水。電解前首先調整pH>7,並加入少量食鹽,電解時,CN-在陽極上氧化生成CN0-、C02、N2,同時C1-被氧化成C12,C12進入溶液後生成HCl0,加強對氧的氧化作用;陰極上析出金屬。
該法的優點是佔地面積小,污泥量小,能回收金屬。缺點是電流效率低,電耗大,成本比漂白粉法稍高,會產生氣體CNCl,處理廢水難以達標排放。若要達標需電解幾天。一般光將高濃度含氰廢水電解到一定濃度後,再用氯化法處理後排放。目前國內已很少採用此法。
含氰廢水處理 1.9 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原理是當廢水中氰化物濃度較低時,利用能破壞氰化物的一種或幾種微生物,以氰化物和硫氰化物為碳源和氮源,將氰化物和硫氰化物氧化為C02、氨和硫酸鹽,或將氰化物水解成甲醯胺,同時重金屬被細菌吸附而隨生物膜脫落除去。
生物處理法分為生物酶法和生物池法。工業上生物池法包括富氧活性污泥法、滴滲池法、富氧污泥儲留池法、旋轉生物接觸器(RBC)法。由於旋轉生物接觸器是敞開的,易逸出HCN有毒氣體。
國外生物法處理含氰廢水已經開展工業化的應用。我國也開始進行了生物處理含氰廢水的工業試驗。
含氰廢水處理 1.10 其他方法
化學沉澱法是向廢水中加入FeS04或FeS04+Na2S03,使氰化物生成鐵氰化物沉澱(Me2Fe(CN)6•XH20);pH>8時,重金屬生成氫氧化物沉澱除去。也可以與內電解法配合,在氰廢水中加入Fe屑,使氰化物生成Fe2[Fe(CN)6]沉澱。同時由於原電池的作用,CN-被氧化為CN0-,進一步生成C02、NH4+,從而達到除氰目的。自然凈化法是暴氣、光化學反應、共沉澱和生物分解等多種作用的整加,在這些作用下,氰化物逐漸分解為無毒的碳酸鹽、硝酸鹽及鐵氰化物沉澱,使廢水得以凈化。但該法過程緩慢。受到自然因素影響很大,排放廢水難達標,有一定危險性。
Ⅳ 廢氰化鈉溶液怎麼中和請說詳細些,多謝
1.鹼性氯化法
將含氰廢水調整到PH=8.5-9,加入氯系氧化劑, 使氰化物氧化分解。氯離子氧化劑, 可以是漂白液 ( 主要成為NaClO),或者氯氣(Cl2,溶於水為HClO),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方便,處理後的廢水含氰量很低, 但只適用於廢水中含氰量較低的情況。
2.加壓水解法
置含氰廢水於密閉容器中加鹼、加溫、加壓, 使氰化物水解生成無毒的甲酸鈉和氨。
加壓水解法對廢水含氰濃度適應范圍廣, 也可處理氰的絡合物,操作簡單,但工藝復雜,成本高。
3.對於處理量較大、含氰較高的廢水,可同時使用上述二種辦法,使排放廢水達到標准。
Ⅳ 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論文
步驟一將廢水通入調節池,對調節池進行加鹼操作,進行PH粗調,使PH值調至8-10步驟二將調節池內廢水通過提升泵送入pH調節攪拌箱,對PH進行精調,將PH值調至9-9.5步驟三:經pH精調後的廢水送入氧化絮凝復合床,所述復合床包括曝氣區和反應區,所述曝氣區位氧化絮凝復合床底部,所述反應區內含有電催化粒,陽極和陰極,所述陽極採用石墨,所述陰極採用不銹鋼、電極之間的距離為60~90cm;電極所施加的脈沖直流電壓為20~40 V,電流密度40~60mA/cm步驟四:將廢水在氧化絮凝復合床中懸浮15至30分鍾步驟五:將廢水通入離干交換器、採用上進下出的方式,流速15-25m/h。步驟六:將經過離子交換器的再生液進行回收。
Ⅵ 處理含氰電鍍廢水,ph值要控制到什麼范圍,氰不會揮發出來
1. 氰化物是一種劇毒物質,在酸性環境中,它極易揮發,從而造成危害。然而,在鹼性環境中,只要有充足的氧化劑,氰化物就可以水解成微毒的氰酸根(CNO-)。因此,為了確保安全,pH值應控制在10到11之間。當使用液氯作為氧化劑時,pH值可控制在11到11.5之間。對於CN-濃度超過100mg/L的情況,最佳pH值應控制在12到13,反應時間通常為20到30分鍾。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討論的是鹼性氧化法,它是最常用且最可靠的方法。除了液氯(或氯氣)外,漂白粉和次氯酸鈉也可作為氧化劑。pH值是處理含氰廢水過程中最重要的操作參數,處理前需要分析廢水中的CN含量,據此計算氧化劑的用量,並適當過量,以確保反應完全進行。含氰廢水經過兩級氧化處理,首先轉化為微毒的氰酸鹽,隨後進一步氧化成無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氣。
2. 盡管氰化電鍍因其能提供優良的鍍層機械性能指標,如強度、韌性和耐磨性,目前仍是許多電鍍工藝的首選,但對於裝飾性電鍍,其外觀效果是主要考慮因素,鍍層的機械性能則是次要的。例如,標牌電鍍或堆金標牌的鍍覆完全可以採用無氰電鍍。這樣可以消除因環保檢查、罰款或停業所帶來的擔憂。
3. 我們研發成功的「無氰仿金電鍍」技術,專為堆金標牌設計。這種技術能夠在銅板或不銹鋼板上印有圖文的地方,形成一層如同黃金般閃耀的鍍層。與傳統的四道「有氰有鎳」工序相比,該技術簡化為兩到三道「無鎳無氰」的工序。由於無需使用鎳,成本顯著降低;同時,無需氰化物,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因此,無需再偷偷摸摸地進行電鍍作業。
4. 我們生產的無氰仿金鹽(固體)作為商品銷售,每公斤價格為60元,每15克可配製1升鍍液。我們提供詳細的使用說明書,但目前只面向有電鍍經驗的用戶銷售。對於電鍍新手,我們會提供附加技術資料,並現場協助建設電鍍設施。
5. 如果您還沒有電鍍設備,我們可以幫助您在當地購買。如果您希望親自組裝電鍍機(如電解蝕刻機、電泳上色機、金卡機、萬用標牌機等),我們可以指導您如何購買零部件、組裝、調試以及操作。在長期的電鍍生產過程中,我們還會教您如何自行檢測和維護鍍液。
Ⅶ 含氰廢水處理工藝採用什麼運行方式,運行參數
對於Ni含量高(CN-濃度大於50mg/L)的廢水,應首先考慮回收利用;Ni含量低(CN-濃度小於50mg/L)的廢水才進行如下處理。
含Ni廢水處理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方法——鹼性氯化法
鹼性氯化法可分為兩個階段來處理含Ni廢水:第一階段為不完全氧化處理;第二階段為完全氧化處理。
第一階段反應:CN-+ClO+H2O——CNCl+2OH-
CNCl+2OH——CNO-+Cl-+H2O
第二階段反應:2CNO-+2OH-+3ClO——2CO32-+N2+3CL-+H2O
在破Ni過程中,pH值對氧化反應的影響很大。當pH>10時,完成不完全氧化反應只需五分鍾;pH<8.5時,則有劇毒催淚的氯化Ni氣體產生。而完全氧化則相反,低pH值的反應速度較快。pH=7.5~8.0時,需時10~15分;pH=9~9.5時,需時30分;pH=12時,反應趨於停止。實際上,亦可一次調整pH=8.5~9,加氯一小時,使Ni化物氧化為氯及二氧化碳。但是投加氯量增加10%~30%,操作更簡單。
此方法的優點是工藝成熟,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氧化最終產物為碳酸鹽和氮氣沒有毒性;缺點是可能造成CNCl逸出污染大氣,余氯可能超標,不能處理鐵Ni配合物等。
實驗研究方法——加熱水解法
使用此方法,一般控制溫度在170~180范圍內,壓力控制在0.9MPa左右,反應的pH值控制在10.5左右。加熱水解法化學反應機理如下:
CN-+2H2O——HCOO-+NH3
2HCOO-——CO32-+H2+CO
總反應式:
2CN-+H2O——CO32-+H2+CO+NH3
加熱水解法的特點是不消耗化學葯劑,反應徹底,對Ni化物濃度和存在形式無要求,對雜質也無要求,適應性廣,運行穩定。缺點是反應溫度高、對設備質量要求高、投資大、反應時間長。
實驗研究方法——電解法
電解法利對於含Ni廢水的運行機理是,利用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破壞廢水中的Ni&化物,就是在pH值為10的條件下,廢水中的Ni&化物離子電解時在陽極上失去電子氧化成Ni酸鹽、碳酸鹽和氮氣或銨。電化學反應過程如下:
CN-+2OH--2e——CNO-+H2O
CNO-+2H2O——NH4++CO32-
還可以向含Ni廢水中加入NaCl,電解過程中Cl-被電解成活性氯,提高了破壞Ni化物的效果。
電解法的優點是不向廢水中加入新的有毒化學物質,排水水質好;處理高濃度Ni化物廢水,處理成本低;設備可以隨時運行,電力用量大小自如;設備簡單投資小;操作和控制容易。缺點是處理低濃度Ni&化物廢水時電效率隨Ni化物濃度的降低而大幅度降低,雖然加入少量的氯化鈉可以提高電解效果,但處理成本仍高於其它氧化法。
實驗研究方法——二氧化硫-空氣氧化法
二氧化硫-空氣氧化法pH值在7.5~10的范圍內,在銅的催化作用下,利用SO2和空氣的協同作用氧化廢水中的Ni化物。化學反應機理如下:
CN-+O2+SO2+2OH-+H2O=HCO3-+NH3+SO42-
二氧化硫-空氣氧化法的優點是工藝簡單,設備不復雜,處理效果一般優於氯氧化法(不考慮硫Ni化物的毒性),葯劑來源廣,處理成本不高,投資少。
二氧化硫-空氣氧化法的缺點是不能消除廢水中的硫Ni&化物。用銅作為催化劑排放口銅離子有時超標。反應產生物為Ni酸鈉,需要放置氧化去除後再排放。
實驗研究方法——過氧化氫氧化法
過氧化氫在酸性和加溫的條件下,與硫Ni酸鹽反應生成氫Ni酸,化學反應式如下:
CN-+H2O2——CNO-+H2O
反應生成的氫Ni酸可通過水解生成無毒的化合物。
過氧化氫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可以去除鐵Ni配合物,過氧化氫分解產物為水,不增加有毒物質。缺點是使用銅作為催化劑,可能造成排放水銅超標,原料成本較高,不能氧化水中的硫Ni化物。
實驗研究方法——酸化回收法
用酸調節含Ni廢水的pH值,使之呈酸性,Ni化物轉變為HCN,由於HCN蒸氣壓較高,向廢水中充入氣體時,HCN就會被氣流帶走,載有HCN的氣體與NaOH溶液接觸,HCN與NaOH反應生成NaCN,這種處理含Ni廢水的方法被稱為酸化回收法。
此方法的優點葯劑來源廣、價格低,處理成本受廢水組成影響小,Ni化物濃度高時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受Ni化物的濃度和廢水組成影響較小。缺點是投資較氯氧化法高,可能需要二次處理Ni根才能符合排放標准。
實驗研究方法——生物法
生物法處理含Ni廢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革蘭氏桿菌以Ni化物、硫Ni化物中的碳、氮為食物源,將Ni化物和硫Ni化物分解成碳酸鹽和氨;第二階段為硝化階段,利用嗜氧自養細菌把NH3分解。
生物化學法的優點是處理的廢水,水質比較好,去除率高,排水無毒,尤其是能徹底去除SCN-,是二氧化硫-空氣法、過氧化氫氧化法、酸化回收法等無法做到的。缺點是適應性差,僅能處理極低濃度而且濃度范圍波動小的含Ni廢水,含Ni廢水往往需要經過稀釋後方可進行處理。由於是微生物處理,需要保持生物生長的合適范圍,因此需要處理液的溫度波動也不能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