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昆明的暗河與污水排放

昆明的暗河與污水排放

發布時間:2022-01-16 02:43:43

『壹』 一般調查內容

2.2.2.1 地貌調查

(1)地貌的形態、成因類型、各地貌單元間的界線和相互關系。

(2)地形、地貌與含水層的分布及地下水的埋藏、補給、徑流、排泄的關系。

(3)新構造運動的特徵、強度及其對地貌和區域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

2.2.2.2 地層調查

(1)地層的成因類型、時代、層序及接觸關系。

(2)地層的產狀、厚度及分布范圍。

(3)不同地層的透水性、富水性及其變化規律。

2.2.2.3 地質構造調查

(1)褶皺的類型,軸的位置、長度及延伸和傾斜方向,兩翼和核部地層的產狀、裂隙發育特徵及富水地段的位置。

(2)斷層的位置、類型、規模、產狀、斷距、力學性質和活動性,斷層上、下盤的節理發育程度。

(3)斷層帶充填物的性質和膠結情況,斷層帶的導水性、含水性和富水地段的位置。

(4)不同岩層層位和構造部位中節理的力學性質、發育特徵、充填情況、延伸和交接關系及其富水性。

(5)測區所屬的地質構造類型、規模、等級(包括對構造變動歷史、新構造的發育特點及其與老構造的關系的了解)。

(6)測區所在的構造部位及其富水性。

2.2.2.4 泉的調查

(1)泉的出露條件、成因類型和補給來源。

(2)泉的流量、水質、水溫、氣體成分和沉澱物。

(3)泉的動態變化、利用情況。

(4)有供水意義的泉要設觀測站進行動態觀測。

2.2.2.5 水井調查

(1)井所在地段的地貌特徵。

(2)井周地層剖面,井所在地段的主要含水層的岩性、時代。

(3)井的類型、深度、井壁結構、出水量、水位、水質及其動態變化。

(4)地下水的開采方式、開采量、用途和開采後出現的問題。

(5)選擇有代表性的水井進行簡易抽水試驗。

2.2.2.6 地表水調查

(1)地表水體的類型、分布,所處的地貌單元。

(2)地表水體的流量、水位、水質、水溫、含砂量及動態變化。

(3)地表水(包括農田灌溉和污水排放等)與地下水(包括暗河和泉)的補排關系。

(4)地表水的利用現狀及其作為人工補給地下水的可能性。

(5)河床或湖底的岩性和淤塞情況以及岸邊的穩定性。

2.2.2.7 水質調查

(1)水質簡易分析:取水樣點數不少於本要求中水文地質觀測點總數的40%。

(2)簡易分析項目:顏色、透明度、嗅和味、沉澱物、Ca2+、Mg2+、(Na++K+)、HCO-3、Cl-、SO2-4、pH值、溶解性總固體(TDS)、總硬度等。

(3)水質專門分析:取水樣點數不少於簡易分析點數的20%。

(4)專門分析項目:生活飲用水應符合國家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的要求,生產用水應按不同工業企業的具體要求確定,有地方病或水質污染的地區應根據病情和污染的類型確定。

(5)劃分地下水的水化學類型,了解地下水水化學成分的變化規律。

(6)了解地下水污染的來源、途徑、范圍、深度和危害程度。

『貳』 昆明有哪些景物

昆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雲南省省會,海拔1984米,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360萬。這里四季如春,繁花似錦,年平均氣溫14.5℃,是中國極負盛名的「春城」。昆明既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全省的旅遊中心,是一座四季可游的國際旅遊城市。昆明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天然的地貌,給昆明留下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昆明主要風景區

大觀樓--位於昆明市西4公里大觀公園內,南臨滇池,與太華山隔水相望,明代因稱「近華浦」。大觀樓呈方形,三重檐,四角攢尖頂,面積224平方米。1913年辟為公園。建國後,接受了李園、庚園、魯園、丁園、柏園,擴大了園址。園內還有觀稼堂、攬勝堂、琵琶島、挹爽樓、蓬萊仙境、游欄等建築,設堤岸、通橋、畫舫、遊艇。每逢中秋之夜,賞月盛會中燈火五光十色,景色如畫。樓前門柱上有乾隆年間(1736-1795年)孫髯所撰180字長聯,聞名於世。1961年郭沫若游園時,寫《登樓即事》詩贊稱:"果然一大觀,山水喚憑欄。睡佛雲中逸,滇池海樣寬。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兩間。"游覽時間為兩個小時。

西山森林公園 西山森林公園又稱碧雞山,位於滇池西岸,距昆明市區12公里,遠望西山群峰,既像一尊龐大的睡佛,又似一個仰卧滇池畔、青絲散垂的妙齡少女,所以西山有「卧佛山」、「睡美人」之稱。全山除山石嶙峋的羅漢崖外,其餘均為茂密的林樹覆蓋。名勝古跡分布在層林疊翠的山澗,有龍門石窟、聶耳墓、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等勝景,山茶、蘭花、杜鵑、海棠等名花四時競開,滿山蒼翠。龍門有纜車可達,華亭寺為昆明第一大佛寺。游覽時間為半天。

石林 位於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約九十六公里,是一個集 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石林風光,奇山秀水,造物 主把自然界最秀美的奇石、瀑布、溶洞、湖泊等自然風光都匯集這里,形成 最獨特而又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為世界僅有,堪稱「天下第一奇觀」。獨自成趣的石峰,連綿佔地35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峰林型岩溶地貌中最美麗的 風光,它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長湖、大疊水瀑布、芝雲洞、月湖、奇風洞七大景點組成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相齊名,成為中國四大旅 游勝地之一。游覽時間為半天至一天。

雲南民族村 位於昆明市南9公裏海埂,南臨浩瀚的滇池,西靠西山風景區,佔地約3.3平方公里。村內由民族團結廣場、民族歌舞演出廳以及26個民族各建一個民族村組成。它是雲南民族的一個縮影。游覽時間為半天至一天。

九鄉風景區 在宜良縣北40公里處,景觀以洞穴為主體,融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為一體,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規劃分疊虹橋、大沙壩、三腳洞、阿路龍、明月湖5個景區。目前開放的疊虹橋景區,卧龍、神龍宮、白象三溶洞天然相連,渾為一體,洞中飛瀑,堪稱一絕。洞中暗河有珍稀魚種――盲金錢魚。地面山林峽谷,綠水蒼崖,景色奇麗。游覽時間為一天。

金殿 又稱銅瓦寺,在昆明市東北7公里的鳴鳳山(又稱鸚鵡山)上。游覽點有金殿、鍾樓、園林植物園。現存金殿為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吳三桂夫婦所建,全部構件採用黃桐仿木結構鑄造組裝,重約2000噸,人稱金殿,實為銅殿。游覽時間為三個小時。

世界園藝博覽園 世界園藝博覽園 位於昆明北郊,毗鄰植被茂密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市中心6公里,園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在1920米-2010米,佔地218公頃,其中室內展館由中國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國際館等五館組成,建築面積共4.2萬平方米,中國館採用中國民居風格設計,主題為"絢麗多彩的中國園林園藝",集中展示中國悠久的園林、園藝歷史和廣博精深的園林文化;"大溫室"匯集了雲南從熱帶、亞熱帶雨林、到海拔4千米左右高山的垂直生態系譜,展示多種植物景觀類型;"人與自然館"展示人類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與大自然形成的互動關系,增強人類保護生態環境意識。室外展區由中國展區、國際展區、企業展區和專題展區等四大展區組成。其中專題園展區由竹園、盆景園、葯草園、蔬菜瓜果園、樹木園、茶園等組成,各園獨具特色,知識性與觀賞性並舉。外國參展部門及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香港特區、澳門地區和台灣建蓋的永久性庭院,展示出不同文化、不同特點的地域園林藝術。沿中心游覽大道配置餐飲、衛生、娛樂、電訊、商品銷售等後勤服務設施及水景雕塑等景觀設施。游覽時間半天至一天。。

阿廬古洞 阿廬古洞 位於瀘西縣西北2公里處,距昆明200公里。"阿廬"為彝語,意為"有山有水的山洞"。明代徐霞客所考察的瀘源洞,即指此洞。阿廬古洞主洞全長1300米,上為旱洞,下為水洞,旱洞由四十餘個廳堂接連而成,石鍾乳景觀壯麗多變。水洞為1500米的地河,河水清澈,流速緩慢,行船可飽覽兩岸美妙奇景。出洞後,乘纜車進入長380米的碧玉洞,洞內鍾乳石晶瑩透明,如碧如玉。洞口有"阿廬洞記之碑",記載明代對溶洞的考察。

築竹寺 位於昆明西效玉案山麓,距市區12公里。有大雄寶殿、天台來閣、梵音閣等,依山勢而築。築竹寺創建於宋元年間,現存廟宇是清光緒年間重修,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的彩塑五百羅漢也就在這時期完成。這五百羅漢是四川民門雕塑家黎廣修和6個徒弟,歷時7年才完成的。像高約1米,髹以彩泥,各具神態,塑像人物的喜怒哀樂,刻畫得細膩傳神,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游覽時間為兩個小時。

黑龍潭 在昆明市北效15公里的龍泉山麓黑龍潭公園內。黑龍潭的寺院建築分為上下二區,下區為黑龍宮,黑龍宮前碧泉若鏡,分深淺兩潭。深潭即黑龍潭,呈圓形,四周鑲砌石堤,圍著石檔,潭深15米,水質清澈呈黝黑色。淺潭水深0.5米,水質呈黃色,潭水相連而水色迥異,一黑一黃對比鮮明。游覽時間為兩個小時。

圓通寺 在昆明市東北隅,前臨圓通街,後接圓通山。唐代南詔時,建補陀羅寺。元大德五年至延祐七年(1301-1320年)擴建,改稱今名。清康熙初年重建,1979年重修。寺內由圓通勝境坊、八角亭、圓通金殿、水榭曲廊等建築組成。游覽時間為2個小時。

『叄』 閱讀下面的材料和圖,回答問題。(18分)第三亞歐大陸橋是以深圳港為代表的廣東沿海港口群為起點,由昆明經


(1)①比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航線行程短,省時省力;②陸上鐵路運輸比海運速度快,安全性好,受台風等天氣影響小;③第三亞歐大陸橋的構建,有利於推動我國經濟與亞歐大陸的直接融合,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④有利於加強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為促進沿線國家人民的富裕作出積極貢獻;⑤充分發揮我國雲南省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區位優勢,促進資源的開發、旅遊、對外貿易發展等。
(2)①位於板塊的交界地帶,地質條件復雜;地震、滑坡等地質災害多發;②從雲貴高原到恆河三角洲,穿越橫斷山區,山河相間,地形起伏大;③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質基礎不穩定;④沿途氣候濕熱,森林比較茂密。

『肆』 地下暗河的水是污水嗎

正常情況下,地下暗河的水是非常好的純凈水,但近年來環境污染在不斷加劇,地下水正在迅速被污染,如果是在偏僻的山裡,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比較小,如果在城市周圍污染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

『伍』 文山白石岩暗河地下水庫與天窗提水工程

4.2.2.1 工程概況及效益

白石岩暗河地處文山縣追栗街鄉。白石岩暗河地下水庫是通過在白石岩暗河的出口段採用不清基、不圍堰,高壓灌漿處理壩基後進行封堵,將地下水位抬高126m,形成的興利庫容為2353×104m3的一座中型地下水庫,水庫利用水量1.32×108m3,總投資約1000萬元。不淹沒農田,不需要搬遷居民點,實現了對下游電站的時段放水調節,緩解了文山電網峰谷差帶來的電力供求矛盾,年發電量3586.8萬度,增加收入538萬元,增加農田灌溉1750畝,解決40616人、6262頭大牲畜的人畜飲水困難,每年可節約用水費用300萬元[4]

為了充分利用暗河水資源,在其上游的柳井天窗中,在地下埋深121.2m的暗河內安裝電潛泵進行高揚程大流量提水,將暗河水取至高位水池,再從高位水池鋪設管道引水至下游村寨,進行多方式開發。柳井天窗提水工程,抽水量1000m3/d,可解決柳井鄉新發寨等15個自然村3137人及1794頭大牲畜的人畜飲用水困難問題和1000畝旱作物的用水問題。

4.2.2.2 水源地地質環境

白石岩暗河處於盤龍河右岸山間河谷區,暗河出口位於白石岩村岩腳下東方紅電站技改增容工程下游100m處,東經104°21′25″,北緯23°15′59″。盤龍河橫斷面呈「V」字形,切割深度300m。暗河流域平面上呈近橢圓形展布,總體地勢由西南向北東傾斜,西部為主要的補給區,地貌類型屬侵蝕、溶蝕低中山岩溶峰叢窪地,海拔一般1300~1700m,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年降水量1300~1400mm。最高氣溫34.3℃,最低氣溫6.1℃。降水入滲系數0.7,平均徑流模數10.15~43.04L/s·km2

白石岩暗河流域內含水層主要由石炭系(C1~3)、泥盆系中統東崗嶺組(D2d)、古木組(D2g)、上統(D3)灰岩、白雲岩,以純碳酸鹽岩含水岩組為主,成片出露,分布面積大。暗河處於楊柳井向斜核部,區內斷層發育,以北東向為主,多具正斷層性質,主要斷層均未受到後期斷層的切割,連續性好,成為暗河流域地下水徑流的主要控水構造,暗河的兩條主要管道與斷層走向基本一致,管道上部窪地、漏斗、天窗、豎井呈串珠狀分布。暗河系統邊界為坡腳組、奧陶系下統(O1)砂頁岩、砂泥岩,岩組未被斷層切割,連續性好,構成良好的隔水邊界(圖4-3)。區內岩溶發育極不均一,岩溶形態多樣,地下岩溶形態以大型洞管為主,伏流發育。

4.2.2.3 岩溶水資源特徵及開發技術條件

暗河流域面積約680km2,由大倮者、水尾等地暗河支流匯集後於白石岩出露,暗河出口與盤龍河右岸水位齊平並垂直相交,枯季水位高程1105.5m,水面寬4.50~5.40m,水深2.87~6.00m,1994~1996年動態觀測,斷面平均流速0.112~0.73m/s,流量1.53~23.5m3/s,流量動態呈波態型。理論計算年徑流量為(2.20~3.60)×108m3,水力資源豐富。暗河上游的柳井天窗地下水位埋深121.2m,枯季流量33.75L/s。暗河水質類型為HCO3-Ca型。

白石岩暗河系統暗河管道總長約36km,由2條主幹管道和2條支管道組成,平面上沿徑流方向呈樹枝狀由南西向北東集中,平均坡降約15‰,其中2條主幹管道長約32km,沿NE向斷層發育;2條支管道延伸都較短,總長僅4km,走向大致與NE向斷層一致,皆發育於主幹管道上游地段。柳井天窗發育於白石岩暗河出口西南部約11km處,斜深602m,坡降35%,底部與暗河相通,總體走向北西,洞內曲折,進口部位30m范圍內狹窄,彎道多而急,最窄處僅40cm。流域內岩溶水主要賦存於碳酸鹽岩溶隙、洞管內,以管道流為主,水位埋深一般50~200m,上游地段水位埋深相對較淺,埋深多小於100m,水力坡度較大;下游地段水位埋藏相對較深,埋深多在200m左右,水力坡度平緩。系統儲存調節能力弱,水位和流量隨季節變化劇烈,最大水位變幅可達80m。

圖4-3 白石岩暗河流域水文地質圖

1—純碳酸鹽岩;2—不純碳酸鹽岩;3—碎屑岩;4—鬆散土層;5—下降泉,右為流量(L/s);6—暗河入口,流量(L/s);7—暗河及出口,分子為最小-最大流量(L/s),分母為平均流量(L/s);8—豎井,水位埋深(m);9—暗河天窗,右上為枯季流量(L/s),右下為水位埋深(m);10—岩組類型界線;11—斷層;12—流域邊界

除暗河出口地段(白石岩—糯米科一帶)外,暗河整個流域邊界被碎屑岩呈帶狀包圍,形成隔水邊界,阻擋了地下水向流域外圍的滲漏。暗河出口完全出露於泥盆繫上統(D3)灰岩、白雲岩中,兩邊的隔水層與洞口相距較遠,北東邊發育一條NW向斷層,是可能發生滲漏的主要地段。

暗河出口段分上下兩層溶洞,溶洞圍岩完整。上層溶洞高程1144m,洞高15m,洞寬18m,為干溶洞;下層溶洞高程1105.5m,洞高18.3m,洞寬8m,水面高程1105.50~1110.82m,水深10.3m,水下是15.2m厚的砂礫層,無膠結,對建庫不利。暗河出口段水位線以下的灰岩、白雲岩,鑽探及堵水試驗表明,水位線以下岩體岩溶不發育,鑽孔壓水試驗q小於0.005L/s·m,能滿足築壩要求。

4.2.2.4 岩溶水勘查及開發技術

勘查及開發工程建設程序與同類型的六郎洞暗河基本相同。

運用水文地質測繪、洞穴調查測量、長期觀測、工程地質勘查、堵放水試驗、平硐勘探、壓水試驗等方法進行綜合勘查。查明流域內水文地質條件,岩溶發育程度,地下暗河的分布特徵,洞穴的形態、空間展布、地下庫容,水量變化狀況。壩基工程特性、地質構造及滲漏情況。採用防滲灌漿、封堵暗河、天窗提水等技術手段開發岩溶水。關鍵是壩基砂礫層的防滲及暗河出口段的側向防滲處理。

(1)充分利用已有工程確定滲漏問題:滲漏是水庫興建後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的關鍵問題,利用暗河出口旁東方紅電站壩後蓄水位1193m時,暗河在臨岸僅發現一處暗河來水,水量較穩定,流量0.5L/s,漏水點海拔1180m,判斷暗河堵體與盤龍河之間的臨岸地段,當暗河水位在高程1180m以上將發生臨岸滲漏。暗河水位線以下岩體岩溶不發育,不存在滲漏問題。

(2)不清基、不圍堰,高壓灌漿處理壩基:因壩位處水深10.3m,砂礫層厚度15.2m,按常規施工方法要在壩位前後設隔水圍堰,而洞內大型機械無法施工,靠人工施工將十分困難。因此,採取不清基、不圍堰,在壩位處砂礫層上堆放不同級配的塊石,澆灌混凝土,預埋直徑2.4m的過水管,迎水面鋪隔水膜,之後採用高壓灌漿技術,實施自上而下灌漿,加固砂礫層、堆石強度,使其成為壩體的一部分。經蓄水證實基本無滲漏,效果良好。

(3)暗河側向防滲:暗河出口段附近東側蓄水後滲漏較為嚴重,因此,在長430m的溢洪道內採用防滲帷幕灌漿處理,孔距3m,排距1m,防滲帷幕灌漿深度70m,共布置17100m。防滲效果較好。

(4)選擇有利地段,堵體工程分期進行:暗河堵體選擇在距離暗河出口116m處的溶洞內,此處暗河較窄。第一期工程堵體按60m水頭設計,把堵體澆築至1127.0m高程,蓄水300×104m3。第二期工程進行1127~1142m高程之間的堵體澆築和加強第一期堵體結構,水位總高為126m,興利蓄水量2353×104m3,經過試堵階段後期抬高水位進行驗證,滲漏問題不突出。第三期工程是在第一、二期工程成功的基礎上進行從1142m高程直到洞頂(封頂)和壩後式電站建設地下廠房。

(5)高揚程提水:在暗河上游的柳井天窗採取提水方式開發利用岩溶水。由於洞內曲折且高差大,通過設計環形轉彎,最大限度地減小水頭損失。洞口至取水點管道安裝長425m,彎道26個,高差121.2m,洞口至高位水池高差60m,管道安裝長135m,總長560m,提水總高差186m,提水量1000m3/d。

『陸』 地下河與暗河是不是一個概念

是一個概念。
地下河,別名暗河
祝好!

『柒』 滇池的水系構成

主水源盤龍河,出於嵩明縣西北梁王山(又名東葛勒山)的黃龍潭地下暗河,流經牧羊街,並與源出於邵甸村的邵甸河匯合乃名盤龍江,多行山谷間,到了松華壩,地勢豁然開朗,並分支為金汁河、明通河等河流匯入滇池。

滇池所匯入的眾水,就由此經安寧的螳螂川、普渡河,經東川與祿勸交界處注入金沙江。

上游水系

滇池流域位於雲貴高原中部,地處長江、珠江和紅河三大水系分水嶺地帶,流域面積為2920平方公里,注入滇池的大小河流共有20餘條,其中以盤龍江最大,此外是柴河、金汁河、馬料河、昆陽河、海源河、寶象河、東大河、梁王河、呈貢大河、西白沙河等。

滇池接納了20多條河流,除盤龍江外,還有東白沙河、寶象河、馬料河、洛龍河、撈魚河、梁王河、大河、柴河、東大河、古城河、新運糧河、老運糧河等,形成滇池流域,流域面積292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7.5億立方米。

較大的支流寶象河全長46千米,流域面積31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0.84億立方米;柴河全長48千米,流域面積30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0.93億立方米。海口河是滇池的出水口。

盤龍江,滇池上游水系,普渡河。普渡河發源於嵩明縣梁王山北麓上喳啦箐白沙坡,源頭河為牧羊河,發源地高程2600米,流經嵩明、官渡、盤龍、五華、西山、呈貢、晉寧、安寧、富民。

祿勸共10個縣(市)區,於祿勸縣則黑鄉小河坪子東北1千米處匯入金沙江,全長375千米,匯入處高程746米,落差1854米,流域面積11716平方千米(其中昆明境內10758平方千米)。習慣將普渡河分為盤龍江、滇池、螳螂川、普渡河下段4段。

盤龍江是普渡河上游段,源頭有牧羊河、甸尾河在官渡區小河鄉岔河嘴相匯,始稱盤龍江,經谷昌壩水庫,出松華壩水庫,進入昆明壩區,穿過市區,在官渡區洪家村注入滇池,全長93.5千米,流域面積9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65億立方米,流域高程2280-1890米,呈緩坡傾斜。

流域區建有昆明市較大的松華壩水庫,蓄水量2.19億立方米,是昆明城市用水的水源地。盤龍江的主要支流有牧羊河、冷水河、清水河、羊清河,以及供排灌使用的東乾渠、金汁河、銀汁河、明通河、永昌河等20餘條河道。

洛龍河:原名倮倮河,源於黑、白兩龍潭,全長13.7千米,徑流面積115.52平方千米。

1978年龍市橋以下改直後稱東大河,平均河寬5米,堤高2.5米,最大流量8立方米/秒,流經洛羊街道的大新冊、小新冊、洛龍3個社區,進入龍城街道的龍街、城內、古城社區至斗南街道的江尾社區入滇池。

瑤沖河:主支源於小龍潭山東側,全長12.3千米,徑流面積31.48平方千米。支流呈帚狀分布於七甸街道北部,幹流由廣南村沿滇越鐵路至石夾子入落水洞。

馬料河:位於呈貢北部,發源於昆明市官渡區白水塘的黃龍潭,自東北向西南流經洛羊鎮西北部,全長20.2千米。1958年在河中段築果林水庫,中、下游已作輸水乾渠。平均河寬4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15立方米/秒。

流經洛羊街道的大沖、倪家營、洛羊及斗南街道的小古城4個社區,經官渡區注入滇池。

撈漁河:位於呈貢中部,源於煙包山東側響水箐,全長30.8千米,境內長28.7千米,境內徑流面積121.23平方千米。1958年在上游興建松茂水庫,後中、下游已作水庫輸水乾渠,平均河寬3.5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10立方米/秒。

流經段家營、繆家營、中庄、前衛營、下庄、雨花6個村,進人大漁街道月角村,在此以下稱勝利河。

梁王河:源於梁王山麓,位於馬金鋪東北部,東西流向,全長22.9千米,境內長20.1千米,境內徑流面積55.平方千米,平均河寬4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20立方米/秒。流經莊子、小營、大營、化城、馬金鋪5個社區,匯入勝利河後注入滇池。

南沖河:在呈貢南部,發源於黑漢、美女山麓,流經白雲、林塘、中衛3個村,經晉寧縣安江村注入滇池,全長14.4千米,境內長11.2千米,境內徑流面積50.63平方千米,平均河寬4米,堤高2米,最大流量8.5立方米/秒。

黑龍潭:位於大新冊東北1千米龍潭山麓,含泥沙,水質不清,為洛龍河的主要水源之一,全年出水量約為0.3~3.2立方米/秒。

白龍潭:位於白龍潭社區東北1千米,潭內岩層中含有石英砂,經泉水沖刷沉積泉底,潭水清澈,掩映生輝,水呈白色,全年出水量約為0.3~0.9立方米/秒,是白龍潭水庫的主要水源。潭中產「奇魚」,大者眼目如蟹(解剖發現,魚體充滿氣泡,是病態反映)。

小晏泉:位於小海晏東0.2千米關坡山麓,出水量約0.009立方米/秒,水清澈見底。

月角泉:位於鄧家莊東南1千米,泉水清涼可口,現有部隊機井1孔,除供生活用外,年可灌溉農田200餘畝。

小龍潭:位於馬金鋪西北1千米的馬金鋪塘西南側,出水量為0.009立方米/秒。

龍井:位於環城西路西側,泉水清澈,水甘可口,飲畢齒頰留香,有「龍井泉香」美譽。1970年於此地建縣自來水廠,供龍城鎮等地生活用水。

草海:位於七甸東1.5千米,形似葫蘆,分上、下兩部,面積約0.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米,水草豐茂,天然成塘。

老寶象河,起源於寶象河水庫,流經大板橋、經開區、小板橋,從羊甫分流出新寶象河後,老寶象河經官渡古鎮後注入滇池。作為昆明的古六河之一,老寶象河對昆明官渡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老寶象河河道全長41.4公里,流域面積292平方公里人。

玉帶河,唐南詔時鑿,(又說鑿於元代鴨赤城賽典赤冶滇期間)。為拓東城西南護城河。因水碧清如玉,形似翠帶繞城,故名。

玉帶河是盤龍江支流,河源在雙龍橋,由雙龍橋流經新橋村、馬蹄橋、土橋、柿花橋、雞鳴橋、西壩河、永昌河入滇池,長2公里。原是土築堤岸,明、清時改為石徹河堤。

由於城建需要,1980年後將雞鳴橋至西壩一段蓋為暗河連接路面,拓修為寬敞平坦的金碧路西段。玉帶河原分為五條支系,均注入草海。

玉帶河的這五條支系,經較短的流程入草海,對減輕盤龍江水患、防洪排澇、水利灌溉等都起到有利作用。

船房河,是老昆明八大河之一,全長11.4公里,在船房河(福海段)從凱旋利汽車城閘口至入湖口,總長5.4公里。船房河位於昆明城區西南部,是入滇主要河道之一。

該河以成昆鐵路為界,上段稱為蘭花溝,起於圓通山東口,為合流制為主的下水道,合流污水部分進入第一污水處理廠;下段稱為船房河,為合流制排水河道,旱季經船房河泵站抽排至西園隧洞,雨季進入草海,上游蘭花溝河段已經全部被掩埋成了地下暗河。

金汁河,初建於南詔時期,名為「金棱河」。

公元1040年,大理國國王段素興征調役夫,疏浚金汁河與盤龍江,修築的堤岸名曰「春登堤」和「雲津堤」,「捍禦蓄泄,灌溉大有殊功」。「春登堤」即金汁河堤也。當時在金棱堤上種迎春柳,「黃花入河,如金汁然,故呼為金汁河」。

1276年至1280年,雲南平章政事賽典赤-瞻思丁築松華壩分一水入金汁河,「期間又整治興修金汁河,造小閘十座,涵洞三百六十個,輪序放水,自上潤下,灌濟全滇」。

明代洪武十四年至弘治九年(1381-1496年)間又數十次整修金汁河,改土壩、土堤為石堤、石壩,繼而築石堤、石壩80餘里(華里)。

運糧河,顧名思義,是用於運輸糧食的河道。

昆明的運糧河有兩條,一條由翠湖經稜角塘、紅聯、積善、明波流入滇池,全長12公里。

明末清初,滇池沿岸供應昆明的糧食就是經這條河運入昆明的。

在元朝初期,滇池與翠湖相連,滇池水位約1892米,但由於疏挖海口河後水位下降,明朝駐守雲南的右副將軍沐英不得不疏挖沼澤地,形成經過稜角塘的運糧河,後來隨著滇池水位繼續下降,這條運糧河逐漸不能通航,到清朝康熙年間,吳三桂於1673年又開挖了第三條運糧河,當時叫西門河,即現在的大觀河,並在小西門外、現今的倉儲里修建篆塘建蓋糧倉,叫做小西倉。

老運糧河是明代洪武十八年疏挖海溝、沼澤地形成的人工運河,是當時滇池運糧到大西倉的通道,河道東起大西門外茴香堆,也就是現在的昆一中附近,與翠湖水系相匯,北與老龍河(今鳳翥街)相連,東南與順城河相通。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迅猛發展,老運糧河沿岸特別是七畝溝附近建築物占壓、覆蓋嚴重,沿岸生活、工業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現在,老運糧河位於五華區、高新區及西山區,起於城市郊區,穿過鬧市區,止於草海,是昆明城區12條防洪排澇河道之一。

目前老運糧河上段和下段基本完成整治,唯有翠湖附近的講武堂到市體育館段,俗稱七畝溝的河段,由於全是暗河,地面上被建築物覆蓋,截污難度較大。

下游水系

河海口河是滇池唯一的出湖河流,因河道中有形若螳螂的沙灘分布而名螳螂川。

螳螂川從富民注入普渡河,匯入金沙江。

螳螂川,由滇池出口的海口河流到安寧境內起經石龍壩電廠、至通仙橋。

通仙橋、溫泉、青龍寺,至富民縣永定橋止稱螳螂川,全長97.6千米,流域高程1884-1700米,流域面積5178平方千米,沿途匯入的主要支流有鳴矣河、雙河、馬料河、沙河、縣街河、祿脿河、甸尾箐河、律則河等。

較大支流鳴矣河全長77千米,流域面積90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87億立方米,是安寧市的主要灌溉河流。

(7)昆明的暗河與污水排放擴展閱讀

滇池名稱的由來

滇池古稱滇南澤,又名昆明湖。關於滇池名稱的由來有四種說法。據晉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說:滇池因「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這是從地理形態上講。

另一種說法是尋音考義,認為「滇者,顛也。」也有的認為是彝語的「甸」,即大壩子之意。

第三種說法,是從民族稱謂來考證,《史記·西南夷列傳》載:「滇」,在古代是這一地區最大的部落名稱(氐羌「叟族」、「僰族」或「填戎」),楚將庄蹻入滇後,變服隨俗稱滇王,故先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

第四種說法認為:「滇」是壯語的「亭」或「祠」,指祠堂的所在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滇池

『捌』 地下水對基坑的不良影響

1. 引起地下水水質惡化的污染物來源 s+l)Q
存在著引起地下水水質惡化的污染物質來源,從成因來看,可分為天然的和入為的兩大類。天然污染源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海水、地下高礦化水或其他劣質水體。此外含水層或包氣帶中所合的某些礦物(特別是各種易溶鹽類),也可構成地下水的污染源。人為污染源指因人類活動所形成的污染源。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工業或生活垃圾、農業化肥、農葯等所形成的地下水污染源。人為污染源對地下水的污染過程有直接污染和間接污染兩種情況。直接污染指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及土壤中的化肥、農葯殘液,直接通過包氣帶進入到含水層中,直接污染對地下水的危害最大。間接污染指污染物質首先進入大氣或地表水體而後進入含水層中。如工業城市附近因含硫量較高煤炭的大量燃燒,而使大氣中二氧化硫含量(或氮氧化物)驟增,雨滴吸收了這些氣體便轉化為硫酸和硝酸,形成「酸雨」。酸雨的入滲一方面直接使地下水酸化,另一方面酸化的水又可增強對岩石中金屬或金屬礦物的溶解能力,使地下水中的金屬元素含量大大增加。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不經過處理而排入地表水體,造成地下水污染。特別是那些以河水入滲補給作為主要來源的榜河水源地、季節性河流的河谷、山前沖積扇和地下暗河水源地,因河水污染而導致地下水源污染的問題更為嚴重。 4 @ )|N'
2. 污染物進入含水層的方式 YLk/16r
存在著污染物質進入含水層的途徑(或通道),地下水水質惡化,除必須具備有污染源外,還必須具有污染物進入含水層的通道。污染物通常以三種方式進入含水層。一是在含水層開採的降落漏斗范圍內,污染物通過含水層上部的透水岩層,直接滲入含水層。在這種方式下,由於污染物進入含水層的途徑很短,故常常使地下水體迅速而重度的污染。在相同污染源的情況下,地下水體遭受污染的程度,主要決定於地表到含水層之間岩層的滲透特性、岩土顆粒對污染物的吸咐和凈化能力,也決定於含水層的埋藏深度。因此,一般來說、承壓水較之潛水有較好的防污染能力,潛水含水層的包氣帶內如有粘性土層分布也會起到一定的防污作用。根據試驗和調查,土壤或粘土層對許多工業污染物(如酚、氰、六價格、鉛、鉻、砷等,都有較強的凈化能力。但是包氣帶土壤層對污染物的吸附容量和過濾作用是有限的,不可把地下水的防污措施完全寄託在土壤層的天然凈化上。二是污染物從含水層的其他地段進入開采地段。例如,各種天然的劣質水體(如海水、大陸高礦化水)已污染的地表水體或污水體通過它們與含水層的接觸帶(持別是補給區),滲入含水層,然後再轉移列開采地段。當其污染源位於水源地的上游時,對水源地的污染威脅最大,有時兩者雖相距甚遠,但地下水體也很難免被污染;當其污染源位於水源地下游時,一般只有當開采水位降落漏斗擴展到劣質水體時,水源地才會遭到污染。三是污染物藉助天然或人為的某些集中通道進入含水層。天然造成的集中通道,主要是指與污染源相溝通的各種導水斷層(包括地震或地面沉降產生的地裂縫)和喀斯特通道(包括石灰岩含水層及其部分隔水頂板缺失所形成的天窗)。在天然條件下,這些通道大多數是裂隙水或喀斯特水的排泄途徑,但在開采條件下,當裂隙和石灰岩含水層水頭壓力低於外圍污水體的水頭壓力時,則成為污染物進入含水層的通道。這種通道一般多呈點狀或線狀分布,但是它可使埋深很大的承壓水體也遭受污染。 va[@XGaC3
人為作用造成的集中污染通道包括以下幾種情況:因開挖地下工程,破壞了含水層頂板岩層的防污作用,地下工程成為劣質水進入含水層的通道;因水井沒計、施工上的缺陷(如施工止水不合要求),造成上部污水體沿井管與孔壁間隙流入開采含水原;有時則是廢井未加處理或回填不實,成為地表污水下滲通道;某些多年失修的水井,由於井管腐蝕損壞或地震使井管破裂,也可造成上部污水入侵開采含水層。此外,在某些情況下,井管或輸水金屬管道的腐蝕;混凝土水管的溶蝕,也可污染水質,此時管道本身即為污染源。 Q)#+S(TG
3. 地下水水質惡化的水動力和水化學條件 2Ck'A0d
如果說污染源和污染通道的存在是地下水水質可能惡化的必備條件,那麼在開采條件下所出現的水動力、水化學作用則常常導致地下水水質惡化的直接起因。 XDRw![H,~
水動力作用:凡污水體入侵開采含水層,均要求有一定的水動力條件。其一是開采含水層和污水體之間必須存在某種直接或間接的水力聯系;其二是在開采地下水時,形成了有利於污水體向開采層運移的水動力條件。所謂有利於污水體向開采層運動的水動力條件,一般是指由於抽水(或污水灌注)在開采含水層中形成相對於污水體的負壓區,或者開采層中的水位降落漏斗直接擴展到了污水體,從而促使污水直接或間接地滲入,並污染開采含水層。 $# klgiL
水化學作用:大量的開采地下水,不僅引起含水層水動力條件的變化、同時也會改變含水層的水文地球化學條件,出現某些新的水文地球化學作用,也是導致某些地區地下水水質惡化的重要原因。 :+: vBrJm
二、水質惡化的調查 =8#$'1K,v
水質調查是水質評價、水資源保護的基礎工作。調查內容包括污染源、地表水質量狀況、地下水質量狀況和污染事故等。調查程序:(1)收集已有的定位水質監測資料,確定重點調查地區,制定調查計劃;(2)進行現場查勘,了解污染源的分布情況,估算廢污水排放量和有機農葯使用量,對污染嚴重的河段和水井進行取樣分析;(3)將水質調查資料與定位監測資料相結合,對水體水質概況進行評價,提出控制污染的建議。 PZ06 _
地下水水質惡化調查是為防治地下水水質惡化而進行的水文地質調查工作,主要有兩方面內容,即預防地下水水質惡化和治理地下水水質惡化的水文地質工作。 v0v%+F#>@
防治地下水水質惡化的原則應以預防為主。因為地下水是埋藏在地下、流速慢、稀釋自凈能力比地表水差,一旦被污染,除隔斷污染源使之不再發展外,若進行污染的消除治理,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而且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必須加強預防性的措施和監測。調查目的是查明地下水的污染源、污染途徑和影響污染的各種天然及人為因素,進行水源環境質量評價,進而提出預防、控制和消除污染約綜合性措施。調查的內容應包括對區域歷史情況的研究,地下水水質惡化現狀的調查,以及未來趨勢的分析。不僅要調查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途徑及含水層中污染物的分布、遷移規律,而且還應調查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質環境。工作方法以搜集資料、社會調查及地面觀測編錄為主,利用已有的和新設的各種水點取樣分析進行水化學調查,同時還應進行一些必要的勘探試驗工作和水質監測工作。 tj7{[3~-[
調查工作開始以前首先應明確調查的目的任務,調查區的范圍,工作期限,參加工作的人員,現有的儀器設備,要求提交的成果等。然後進行搜集資料、現場踏勘、擬定工作計劃或編寫設計書,經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後方能開始工作。 V}_M\Y^^;
地下水開發利用狀況調查,應了解主要開采層的層次、開采量、開采強度、開采井的密度、深度、施工結構質量更替情況,開采過程中水質、水量、水位的變化。其中地下水污染源調查應查明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特徵;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圍,污染原因,污染類型;及其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包括: KVQ|l,E, /
(1)工業污染源調查。應查明工業污染源的位置。由廢水、廢氣、廢渣中排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濃度;年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徑和去向;處理及綜合利用狀況; fR]%:'2k
(2)生活污染源調查。應了解生活污水和醫療衛生廢水的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徑、去向與處理程度;生活垃圾、糞便的排放、儲存、處理利用狀況;露天廁所分布狀況。 w&VMb&<
(3)農業污染源調查。應了解郊區化肥、農葯和農家肥施用量及其歷年的變化;較大的牲畜場分布、規模與發展狀況;污灌區位置、范圍、污灌量、灌溉方式、污水的主要成分和作物種類。 8y:c3jzP_
三、水質惡化的防治措施 o$ disJ
地下水參與自然界的水文循環,與地表水、大氣降水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組成統一的整體。地下水隱伏埋藏於地下岩層中,具有相對獨立的儲存空間和滲流系統,它的形成、分布和運移主要受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控制。因此,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必須遵循地下水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客觀規律,需要在查明含水層系統的地質結構、介質分布,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確定地下水的開采地段、開采層位、開采布局和開采量。 vQK*:IRKK
地下水具有分布廣、儲存量大、調蓄能力強、水質水量相對穩定、保證程度高,供水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從供水的角度看,地下水是缺水山區、水質型缺水地區、城鎮地區飲用水的重要水源,更是荒漠地區生態用水最可依靠的就地水資源。充分發揮地下水的優勢,把有限的地下水納入合理開發、經濟利用和科學管理的軌道,是今後的戰略重點。 SI-G7e)3;>
地下水資源減少及水質惡化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LNm{}VJ%
(1)采補平衡,持續利用:根據地下水補給和儲存條件,按照采補平衡的原則,調整優化地下水開采布局和用水結構。超采區壓縮開采量,有資源潛力的地區擴大開采量,基本做到采補平衡,實現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C B&$tDi
(2)淺層為主、深層適度,鹹淡結合:我國大部分地區以開發淺層地下水為主。在深層地下水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後又不產生較大環境地質問題的地區,可有計劃地適度開發深層水資源。在地下鹹水分布區,可應用抽咸補淡、淡咸混合等技術,合理利用鹹水資源。 T8*<
(3)合理調控,以豐補欠:充分利用含水層分布廣、儲存空間大、調控能力強的特點和優勢,合理調控地下水位,增加地下儲水空間,提高降水的有效入滲量,減少蒸發、蒸騰損失,有效利用土壤水。 vbXZZ
(4)保護水質,優質優用: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地下水源,嚴格控制和預防地下水水質惡化。按照優先滿足人民生活用水需求,兼顧工業、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的序次和原則,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 q>JW$8
(5)聯合調蓄,統籌兼顧:堅持地表水、地下水,上、下游水資源統籌兼顧的原則。水資源調蓄要實行從以地表調蓄為主向地表、地下聯合調蓄的戰略轉變,充分發揮地表水庫和地下水庫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按照不同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調整優化地下水開發布局和用水結構。 "'M>%m u
(6)綜合規劃,科學管理:根據地下水資源時空分布特點,結合國民經濟區域發展布局和生態環境建設需要,綜合規劃地下水的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技術保障體系。 DH@})TN*O

『玖』 岩溶水源地的脆弱性

為給岩溶水源地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確切的地質環境依據。本書嘗試以岩溶水源地類型為單元,綜合考慮岩溶水源地的本質因素和人為因素,將岩溶水源地脆弱性等級相對地定性評定為極高、高、中、低4級,結合開發技術條件進行岩溶水的脆弱性評價。並選擇了雲南瀘西小江流域的典型岩溶水源地進行研究。共取岩溶水化學分析樣42 組,經過分析評價,岩溶水質量級別以較差和良好為主,各佔41.03%和35.90%,較好和極差各佔12.82%和7.69%,優良零星分布,佔2.56%。主要超標項及旱雨季超標倍數見表2-2,主要為農業和生活污染所致。

表2-2 岩溶水主要超標項統計表

2.3.2.1 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

(1)暗河:暗河補給區多分布於裸露岩溶山區,一般地形坡度大,植被覆蓋率低,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一方面大氣降水通過落水洞、漏斗、豎井等垂直岩溶通道以點狀灌入式補給,這是暗河接受補給的主要方式,並且少數暗河除大氣降水補給外還有地表水直接灌入補給,由於其補給方式過於集中,補給速度快,單個補給點補給量大,導致大量的地表水未受任何阻滯作用就直接匯入暗河通道,污染物的遷移基本不受阻礙;另一方面暗河含水層多呈裸露狀態,覆蓋層一般為厚度小且分布不連續的粘土,阻止污染物滲透的能力弱,對地表的一部分面狀滲入補給徑流基本不能起到預防性的吸附、過濾作用。因此,暗河系統的污染防護功能極低。

暗河系統的導水、儲水空間為溶洞、管道、溶隙系統,裸露的包氣帶和含水層岩溶高度發育。雖然包氣帶的厚度大,但垂直滲透性強,輸水的有效空隙度大,而含水層中的徑流又為集中的溶洞管道流,水動力條件好,為快速急變流,循環交替迅速,動態極不穩定。一旦發生岩溶水污染,污染物傳播速度極快,一般來不及稀釋或彌散就隨水流到達暗河出口。因此,暗河的污染自凈能力弱。

暗河水源地的脆弱性表現為動態不穩定,流量變幅很大,岩溶水衛生防護條件差,對污染十分敏感,自凈能力弱,極易受污染。並且含水層的蓋層多為結構鬆散的粘土,穩定性差,加上地下溶洞管道發育,容易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發生岩溶塌陷,產生新的污染途徑。

瀘西小江流域暗河分布區一般除有少量水庫、水電站外,其他廠礦稀少,農業生產以旱作農業和少量畜牧業為主。但隨著農業所用化肥、農葯的增加,以及人口的增長帶來的生活污染物的增加,目前所有暗河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隨著人口的增加、工農業的發展,污染有加重的趨勢。本次研究取暗河水樣3 組,全部為 HCO3-Ca·Mg型淡水,pH=7.63~7.97,礦化度211.38~297.84mg/L,總硬度213.77~257.47mg/L。暗河水質均為較差,水質旱雨季基本無變化。綜合評價暗河水源地脆弱性等級為極高。

(2)泉:岩溶泉多分布於裸露岩溶山區及盆地、槽谷邊緣,導水、儲水空間為岩溶管道、裂隙系統,岩溶水補給源為大氣降水,補給方式以面狀入滲為主,水動力較強,徑流主要為溶隙管道流,動態變幅較暗河小。由於溶隙系統對污染物有一定的凈化作用,本質脆弱性表現為岩溶水遭受污染的程度較暗河小,但一旦遭受污染,污染物排出的時間較暗河緩慢。瀘西小江流域岩溶泉域分布區現狀條件多與暗河相同,所以,泉水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部分處於盆地、槽谷邊緣的泉水,出口附近環境衛生條件差,有地表污水匯入或滲入,污染較嚴重。隨著人口的增加、工農業的發展,泉水水源地的污染有加重的趨勢。本次研究取泉水樣13組,除岩溶盆地上游溶丘台地槽谷區的2個泉水為HCO3-Ca型淡水外,其餘全部為 HCO3-Ca·Mg型淡水,pH=7.4~8.39,礦化度184.36~330.49mg/L,總硬度179.64~350.38mg/L,水質以良好為主,部分優良和較差。綜合評價泉水水源地脆弱性等級為高。

(3)表層泉:表層泉主要分布於裸露型岩溶山區,泉域補給區導儲水岩層表面只有極薄的鬆散粘土覆蓋層或完全裸露於地表,含水層埋藏淺,基本不具備污染防護功能;其導水、儲水空間主要為表層的網狀或脈狀溶隙系統,雖可以過濾部分污染物,但含水層厚度一般僅為2~30m,徑流距離短,岩溶水儲量有限,含水層的天然調節能力較差,動態不穩定,部分表層泉枯季乾涸。加之匯水范圍也小,補給量不大,污染自凈能力弱,對污染敏感程度高。總體上表層泉易受污染,一旦遭受污染,污染物排出相對較慢。在瀘西小江流域東部高寒山區取了3組表層泉水樣,1個為HCO3-Ca·Mg型淡水,2個為HCO3-Ca型淡水,pH=7.65~8.87,礦化度126.53~350.22mg/L,總硬度131.26~265.01mg/L,水質均為較差—極差,主要受到了農業和農村生活污染。綜合評價表層泉水源地脆弱性等級為極高。

2.3.2.2 隱伏的岩溶水源地

(1)飽水帶富水塊段:飽水帶富水塊段含水層上覆一定厚度的鬆散土層或隔水岩層、包氣帶,鬆散層岩性為粘土、粉質粘土,多呈可塑-硬塑狀,力學強度較高,透水性弱。下伏岩溶含水層儲水空間主要為溶蝕裂隙系統,細密的導儲水空間使得徑流為慢速的緩變隙流,岩溶水具有較強的污染自凈能力。岩溶水接受周邊山區的側向補給,具有較大的儲存量,猶如地下水庫或湖泊,枯水期調節能力強,岩溶水水位和流量、水質動態變幅小。瀘西小江流域飽水帶富水塊段主要分布於地勢平緩的盆地底部平壩、槽谷區。盆地、槽谷邊緣,鬆散土層薄,岩溶水易受污染,開采過程中易產生岩溶塌陷。盆地底部平壩、槽谷中部,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農業大量施用化肥,工業和生活「三廢」排放量大。但由於存在穩定的隔水層保護,岩溶水不易遭受污染,但如遭受污染,污染物很難排出,對污染的處理十分困難。盆地底部平壩、槽谷中部已有較多的開采井,經多年開采未出現岩溶塌陷,預測在岩溶水的開采過程中,注意合理布井和合理核定開采量,出現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環境地質問題的可能性小。在飽水帶富水塊段內取水樣7組,均取自於管井,5組為 HCO3-Ca·Mg型淡水,2 組為 HCO3-Ca型淡水,pH=7.46~8.34,礦化度119.26~756.78mg/L,總硬度113.52~454.51mg/L。水質以優良—良好為主,主要在盆地下游有部分含水層受到了由落水洞灌入的地表污水輕微污染,水質較差。綜合評價飽水帶富水塊段脆弱性等級為低。

(2)表層帶富水塊段:主要分布於盆地底部或槽谷邊緣的溶丘台地區,一般村莊規模小,人口密度較小,經濟欠發達,污染源較少。除少數溶蝕殘丘裸露外,多數地段被鬆散土層覆蓋。含水層的導水、儲水空間為表層岩溶帶的溶隙和溶孔,岩溶水主要接受周邊山區的側向補給,少量為裸露岩溶區的垂直入滲補給,水位埋深淺,動態變幅較大。由於覆蓋層厚度較小,岩溶水受污染的可能性較大。瀘西小江流域表層帶富水塊段岩溶水化學類型為HCO3-Ca·Mg型,pH=7.6,礦化度518.1mg/L,總硬度454.51mg/L,水質綜合評價為較差。Ca2+

含量較之一般岩溶水高,與盆地內孔隙水較為接近,主要超標項為

、溶解性總固體、總大腸菌群、細菌總數。說明表層帶岩溶水與孔隙水關系較為密切,孔隙水是其補給源之一。保護性覆蓋層滲透性較弱,但厚度較薄,連續性較差,由於農村環境衛生差,垃圾、生活廢水散亂排放,通過滲透補給容易污染孔隙水,進而污染表層岩溶水水質。綜合評價該類水源地脆弱性等級為中等。

參考文獻

[1]王宇,張貴,李麗輝等.瀘西小江流域岩溶水開發與石漠化綜合治理示範[R].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

[2]王宇,李燕,譚繼中等.斷陷盆地岩溶水賦存規律[M].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3,32~35

[3]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岩溶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73~83

[4]翁金桃.桂林岩溶與碳酸鹽岩[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95~102

[5]鄧自強,林玉石,張美良等.桂林岩溶與地質構造[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1~2

[6]沈照理,劉光亞,楊成田等.水文地質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15~54

[7]蔣忠誠,王瑞江,裴建國等.我國南方表層岩溶帶及其對岩溶水的調蓄功能[J].中國岩溶,2001,20(2):106~109

[8]王宇.西南岩溶區岩溶水系統分類、特徵及勘查評價要點[J].中國岩溶,2002,21(2):114~119

[9]殷昌平,孫庭芳,金良玉等.地下水水源地勘查與評價[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19~23

[10]王宇.雲南省岩溶水開發利用條件分析評價[J].水利學報,2001,(1):49~52

[11]王宇.西南岩溶石山地區斷陷盆地岩溶水系統分類及供水意義[J].中國地質,2003,30(2):220~224

[12]國家技術監督局.地下水資源分類分級標准(GB15218~94)[S].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1995,4~5

[13]勞文科,蔣忠誠,時堅等.洛塔表層岩溶帶水文地質特徵及其水文地質結構類型[J].中國岩溶,2003,22(4):258~266

[14]Jaroslav Vrba,Alexander Zaporozec.Guidebook on Mapping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IAH.1994,1~2

[15]孫才志,林山杉.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發展過程與評價現狀[J].吉林地質,2000,20(2):30~36

[16]徐則民,黃潤秋,唐正光等.植被護坡的局限性及其對深層滑坡孕育的貢獻[J].2005,24(3):438~450

『拾』 生活污水處置後能否排放到地下暗河

處理後的生活污水,達到排放標准後,一般回用的比較多。如果排放,污水已達到排放標准,排放到地下暗河也是可以的,但是排放點必須有監測口,方便環保部門檢查。

與昆明的暗河與污水排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濾膜反洗壓力流量 瀏覽:657
鐵壺怎麼清除水垢 瀏覽:224
宜悅空氣凈化器怎麼看甲醛 瀏覽:9
蒸餾氣化 瀏覽:263
油煙凈化器的風量要選多少合適呢 瀏覽:79
污水處理設計加葯泵如何選型 瀏覽:644
凈水機排廢水過多 瀏覽:21
污水處理廠面積怎麼計算 瀏覽:51
永清二次污水招標信息怎麼樣了 瀏覽:83
寧波家用全自動污水提升器 瀏覽:812
純水樹脂比重一般是多少 瀏覽:684
摩托車空氣濾芯出氣管有油怎麼回事 瀏覽:979
電廠鍋爐給水一般用到多少反滲透膜 瀏覽:894
1純水等於多少升 瀏覽:442
凈水器的水怎麼接到樓上 瀏覽:901
排放污水臭怎麼處理 瀏覽:828
上海市污水提標項目 瀏覽:537
變速箱油濾芯怎麼起作用 瀏覽:374
影響酚醛樹脂質量因素 瀏覽:304
污水管網檢測多少錢 瀏覽:717
© Arrange www.bh1978.com 2017-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