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玉米釀酒的方法
您好來,方法是: 一、粉碎源:將玉米曬干或火炕烘乾後,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篩去渣滓。
二、攪拌:將過篩後的玉米芯粉末鋪於曬席上,加溫水攪拌,用水量掌握在每50公斤原料加水90-100公斤,攪勻後用手提料有水分感,但又不結團。
三、蒸料:將攪拌好的料裝入瓶內。但在裝瓶前要光將空瓶蒸一下,待汽流上升五分鍾後,把料投入瓶內蒸。操作時應上氣一層,加料一尼,依序加料至瓶口,待蒸到收汗松泡為止。一般4小時即蒸熟。
四、糖化:待料蒸熟,出瓶後攤晾至料溫降到35℃左右時下曲。每100公斤原料,用曲1.75公斤。攪拌均勻後裝入缸或桶內,料溫以30℃為好,糠化18-20小時即成甜味漿液。
五、發酵:為保證原料發酵得好,出缸後再配少許的紅糟,以及曲粉2公斤。等料溫降至30℃,再重回釀缸內發酵。發酵時第一天溫度可達33℃,第二天逐漸低,到第7天出缸時,料溫己降到27-28℃,便可提取蒸餾。
六、蒸餾:蒸餾過程,開頭要旺火猛攻,中間保持火溫,最後又旺火蒸餾15分鍾,使料自始至終全部蒸出酒。成品的酒度為40-80度,最高50度,色白、氣香、味酵。
② 酒精可以通過高粱玉米薯類等發酵蒸餾得到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酒精是乙醇的俗稱,屬於可再生能源,燃燒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回式為答:C 2 H 5 OH+3O 2 點燃 . 2CO 2 +3H 2 O. 故填:乙醇;可再生;C 2 H 5 OH+3O 2 點燃 . 2CO 2 +3H 2 O.
③ 傳統釀制玉米酒發酵多長時間蒸餾
現在這種天氣一般6天發酵
④ 蒸餾玉米酒總是糊怎麼辦
1、備料。在選擇玉米時,要選購那些成色好的玉米,現在玉米的品種繁多,但需要掌握的一條原則是,在價格同樣的情況下,要購買那些在地里生育成熟期長的玉米品種,也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講的「笨玉米」,如東北的白頭霜,小粒紅,越是成色好的玉米、產酒量也越高,對釀酒行業來說,經濟效益也越大。成熟期短的玉米,相對來講,出酒量少一些,如果成熟期短的玉米,價格低廉,用這種成本低的原料釀酒,同樣能獲利很高的經濟效益、這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2、不要選用粘玉米。因為粘玉米品種在蒸料時,就成為粘發糕了,不能發酵釀酒。
3、粉碎加工。最好把玉米在剝皮機上剝一遍皮,然後再用電磨或粉碎機把剝去皮的玉米粒粉成細面。為什麼玉米要剝去皮呢?因為玉米皮和臍子(植物學上叫種子胚芽)不含酒,釀酒業有一句名言:叫做含油的原料不出酒,含酒的原料不出油。如果把臍子一塊粉碎放在裡面釀酒,費工費料不經濟,要是把剝去的糠皮和臍子,喂豬時直接添加進去,不但不浪費,生熟搭配,更有於豬對營養的全面吸收與消化,玉米粒不剝皮直接粉成面也完全可以釀酒。
技術要點:玉米麵粉碎得越細,糖化得也越快,發酵也越徹底,周期也越短,出酒率也越高,玉米面中含的酒拿出也越干凈。
4、拌料。按100斤玉米面40斤水的比例,把玉米面和水充分地攪拌均勻(在木槽子、鐵盆、鍋里、或干凈的地板、水泥地面上都行)。這種拌料,水和玉米面比例,要根據玉米面本身的含水率來靈活運用(標準的玉米含水率14-15%),玉米面本身濕,拌料時就要少加點水,玉米面本身干含水量少,拌料時就要多加點水。拌好的料的檢測方法:用手緊握能稍成團。鬆手團即裂縫稍散開。鬆手團散不開,說明水加得太多,鬆手團散開,說明水加得太少。
技術要點:拌料太濕的弊病是,蒸料時不願意透氣,發酵時打耙面團不易打碎,拌料太乾的弊病是,蒸料時就會出現夾生面、蒸不透的生料,在發酵時沉入缸底不能糖化,拿不出酒。用這樣的生料在燒煮時就要糊鍋,致使整鍋酒報廢。所以說,要把料拌均勻,干濕正合適,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水要靠用秤稱,拌好的料用眼看,用手握相互配合,才能恰到好處。需要注意的是,拌料一定要用清潔干凈的水。
5、蒸料:在酒鍋里加上水,比例是100斤乾料,鍋底加水50斤,放上鐵簾,鋪上簾布(用單層的麻袋片或者纖維袋片均可)。灶里點火,待水燒熱,把拌好的料用鐵篩子篩一遍(採用8-10目的篩網),為什麼要篩料呢?篩料,就是把料里混入的玉米粒子等雜物篩出去,把料的團塊搓碎,以防止燒煮時這些雜物沉澱在鍋底糊鍋,使全鍋酒報廢。
⑤ 把高粱、玉米等綠色植物的種子經發酵、蒸餾就可以得到乙醇,怎麼得到的
因為有酵母菌的存在
酵母營專性或兼性厭氧生活,目前未知專性厭氧的內酵母。在缺乏氧氣時,容發酵型的酵母通過將糖類轉化成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稱酒精)來獲取能量。
C6H12O6(葡萄糖)→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在釀酒過程中,乙醇被保留下來;在烤麵包或蒸饅頭的過程中,二氧化碳將面團發起,而酒精則揮發。
⑥ 玉米怎樣釀酒的技術
明確答抄復:
粉碎:將玉米曬襲干或火炕烘乾後,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篩去渣滓。
擴展回答:
玉米酒也稱包穀酒,主要是以玉米為釀酒原料釀造而成,玉米酒外觀橙黃色,澄清透明,無雜質異物,酒味醇香,味道甘甜。
玉米酒營養豐富,香味沁人心脾,是中度甜酒產品的又一奇葩,因各地方的地理環境不盡相同,故玉米酒的生產流程也不盡相同。
玉米酒_網路
⑦ 10斤玉米可蒸餾多少酒
10斤玉米正常發酵後,一般可出5斤酒(60度,糧食出酒率一般按50%計算)
⑧ 玉米蒸餾酒生料發酵
固態發酵蒸餾酒酒度高的時候接酒可以達到近70度;液態發酵蒸餾混合後一般也專有50多度,你做的什麼屬酒啊,為什麼蒸酒才10度以下?是冷凝器漏酒吧?冷卻器滲漏會進水才會使酒度降低.
蒸酒沒有糧食和水的比例,只是鍋底放一些水,別讓鍋干燒就行.
⑨ 玉米熟料釀酒怎麼做
玉米熟料釀酒流程與操作方法
1、工藝流程
根據調研的情況及資料分析,生料釀酒的流程確定為雙發酵工藝。
原料玉米粉——調漿——糖化與發酵——蒸餾——基礎酒
此工藝操作方便,參數易於控制,適於作坊式生產。
2、操作方法
(1)器具的清洗
發酵操作前後所用器具均應用自來水清洗干凈,以減少雜菌的污染。
(2)調漿
所用水應符合飲用水標准,加入水量按料水比為1:3確定。然後用檸檬酸或磷酸調節PH值至4—5,加入實驗要求量的糖化酶和其他酶類,再接入活化後的安琪酒精酵母。
(3)糖化與發酵
發酵過程料溫最好控制在25—30℃,發酵應做到前緩、中挺、後緩落,夏季加強通風降溫;冬季做好保溫工作。
發酵時容器要密閉,每隔24小時攪拌一次,3天後每隔24小時測一次酒精度,至5—6天,每隔2—3小時用酒精比重計測一次酒精度,並記錄結果。
發酵周期隨發酵溫度的不同一般在6—12天。發酵溫度恆定控制在26℃,發酵周期約7天。當發酵醪表面無氣泡產生,上部為淡黃色清亮液體,酒香突出,底部沉澱用手捏有疏鬆感,但酒度不再增加,甚至下降時,此時發酵醪已完全成熟,即進行蒸餾。
(4)蒸餾
火勢兩頭急、中間緩,即大火升溫,緩火蒸酒,大火追尾。
蒸餾時控製冷凝水進水量,使流出酒溫度在30℃以下,先流出的4—5ml酒樣為酒頭,中餾酒的酒度控制在20%(v/v)以上。酒度20%以下的酒尾加入下一蒸餾鍋中再次蒸餾。
蒸餾過程要防止暴沸、糊鍋等現象的發生,主要是控制發酵成熟度、裝醪量,掌握火候,不宜大火蒸酒。
目前,由各大公司推出的液態生料釀酒,由於很難把握技術的精確度,雖然出酒率提高了。但是所出酒容易造成怪異味,消費者很難接受。經多次實驗得出實行液態熟料釀酒,不僅出酒率高,而且酒味特別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故在此特將此技術推薦給大家。其具體工藝如下:
一、洇糧:料水比例100斤大米用35斤水洇浸30—50分鍾,翻動兩次,使其潮濕度均勻。
二、蒸熟(不可煮熟、增大粘度、增加膠質化)鬆散為好,可分幾次蒸熟。方法:鍋里按糧食的60—70%加水、加支撐物和蒸料用簾子,縫制一個紗布袋裝洇濕的物料,(紗布袋不宜太粗,與鍋壁間有5厘米縫隙為好,熱氣熱水易對流),水燒開時,加入物料蒸20分鍾即可取出(視料量而定)。
三、攤晾:蒸熟的物料出鍋後,立即攤平晾涼,30度左右為宜,進行液態發酵攤晾物料時可用風扇吹涼,時間不宜過長,防止細菌侵入,攤晾期可經多次翻動。
四、發酵:熟料發酵:物料晾到30度左右即可發酵。糧、水、曲比例:100:250:0.7。用涼水最好,墊缸,攪動物料與生料發酵方法相同,發酵15天左右為好,料水分層即可烤酒。
五、烤酒:可以不加壓鍋水,鍋里加簾子,簾子墊起來離開鍋底,防止糊鍋。烤酒時干稀混合料裝入紗布中放到簾子上蒸煮。待60度時加過氣筒,可以不攪動鍋,其他操作程序與生料液態烤酒方法相同。
⑩ 玉米、高粱等經過發酵、蒸餾可製得酒精,其中發酵過程屬於______變化.
玉米、高粱等經過發酵、蒸餾可製得酒精,其中發酵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