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見水垢有幾種,都有什麼垢,鍋爐里有幾種
熱水鍋爐設備產生的水垢按其化學組成可分成以下幾種:
(1)碳酸鹽水垢
主要成分為鈣、鎂的碳酸鹽,以碳酸鈣為主(達50%以上),多結生在溫度相對較低的部位,如省煤器、進水口附近等。
碳酸鹽水垢多為白色,加鹽酸大部分可溶解,同時生成大量氣泡,酸溶液中所剩殘渣量很少。
(2)硫酸鹽水垢
主要成分為硫酸鈣(常佔50%以上).特別堅硬、緻密,多結生在溫度較高,蒸發強度大的蒸發面上。
硫酸鹽水垢多為白色或黃白色,在熱鹽酸中能緩慢溶解,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時,會生成大量的白色沉澱。
(3)硅酸鹽水垢
成分較為復雜,其中的二氧化硅含量可達20%以上。這種水垢最為堅硬,通常易在燃油燃氣熱水鍋爐受熱強度最大的部位,如水冷壁上形成。
硅酸鹽水垢多為灰白色,在熱的鹽酸中也較難溶解,加入**化物時可緩慢溶解。
(4)混合水垢
是上述各種水垢及鐵銹垢的混合物,不易指出哪一種成分是主要的,常見於水處理不穩定的燃氣熱水鍋爐中。
混合水垢色雜,往往呈多層狀,一部分可在鹽酸中溶解,也有氣泡產生,溶液中有殘留 水垢碎片或混狀物。
❷ 鍋爐為什麼要清洗水垢
[碳酸鹽水垢] 是較常見的一種水垢。這種水垢,以鈣和鎂的碳酸鹽為主。隨其生成條件不同,水垢結構也不同,它可以是堅硬的 鍋石 ,也可以是疏鬆海綿狀的軟質水垢。一般水垢中碳酸鈣和碳酸鎂含量在50%以上,稱為碳酸鹽水垢。它主要沉積在溫度較低和蒸發率不高的部位和省煤器、加熱器和給水管道中。當爐水連續蒸發時,鈣、鎂碳酸鹽常生成堅實的結晶狀水垢,在爐水劇烈沸騰的條件下碳酸鈣常沉澱成較厚的泥垢。碳酸鹽水垢的比重一般為2.37噸/米3(t/m3)。
[硅酸鹽水垢] 具有非常大的堅硬度和很小的導熱系數,是對鍋爐受熱面危害最大的一種水垢。主要沉積在受熱強度較大的鍋爐受熱面上,其成分為水化硅酸鈣 (5CaO 5SiO2 H2O)、硅灰石 (CaSiO3)和鎂橄欖石(Mg2SiO4)。一般含二氧化硅(SiO2)在20%~25%的水垢,即稱為硅酸鹽水垢。
水垢的導熱性很差,其導熱系數比金屬小幾十倍甚至近百倍。結垢後會使受熱面傳熱情況惡化,增高排煙溫度,降低鍋爐熱效率,浪費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