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蒸餾水如何檢驗溴化氫

蒸餾水如何檢驗溴化氫

發布時間:2023-05-15 03:13:59

『壹』 苯和液溴發生取代反應的實驗,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

苯和溴反應方程式

C6H6+Br2--(FeBr3)-->C6H5Br+HBr

FeBr3作催化劑

反應過程中可以看到紅棕色氣體(因為反應放熱使溴揮發)

(1)裝置如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在圓底小燒瓶里加入5mL苯和2mL液溴,輕輕振盪,使苯與溴混合均勻。此時因無催化劑,苯與溴不發生反應。(2)在混合液冷卻後,將准備好的還原鐵屑(約0.5g)或幾枚去銹的小鐵釘,迅速放入小燒瓶中,立即用帶有長玻璃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好。一般情況下反應即可開始,液面上會有小氣泡產生,隨後反應逐漸劇烈,半分鍾後液體呈沸騰狀態。在錐形瓶內導管口附近出現大量白霧(反應中生成的溴化氫溶於水而成的酸霧)。(3)等反應結束後,先檢驗錐形瓶里的氫溴酸。把錐形瓶里的液體在兩支試管各倒少許,在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石蕊試液(會變紅);另一支試管中滴入幾滴AgNO3溶液(會有淺黃色的AgBr沉澱析出)。HBrH++Br-Ag++Br-AgBr↓(4)把燒瓶里的液體倒入盛有冷水的燒杯里,在燒杯底部有紅褐色不溶於水的液體,這就是反應中生成的溴苯。純凈的溴苯是無色液體,製取時往往因溶解了少量的溴而呈紅褐色。可用水或10%NaOH溶液進行洗滌,洗去FeBr3和沒有反應的溴,能夠得到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備注](1)裝置的氣密性必須良好。(2)裝置中跟燒瓶口垂直的一段導管,同時兼起冷凝作用,以防止溴和苯的蒸氣揮發出來,所以它應有一定的長度,一般不小於25cm。(3)在盛放液溴的試劑瓶中,液溴上面是一層溴的飽和水溶液,取用時必須將吸管插入下層液溴部分,以吸取純溴。所用的苯應用無水氯化鈣乾燥,所用的燒瓶和導管也應是乾燥的。否則反應比較困難,甚至不反應。(4)一般不需加熱,如開始要加熱時,只用熱水浴微微加熱即可。(5)此反應不宜太劇烈,如反應過於劇烈時,可把燒瓶浸在盛冷水的燒杯中冷卻。反應溫度過高,會增加苯和溴的揮發和副反應的產物二溴苯的產量。(6)為了防止反應進行得過於猛烈,所用鐵屑不宜太細,更不宜用鐵粉代替鐵屑。(7)液溴容易揮發,又有很強的腐蝕性,取用液溴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沾在手上。最好戴上橡皮手套,在通風櫥內取。萬一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水沖洗,再用酒精擦凈,然後塗上甘油。

1.成敗關鍵催化劑可用Al或Fe,實際上起催化活性作用的是AlBr3或FeBr3,故必須使用表面清潔無油污的金屬鐵,只要催化劑選的合適,本反應進行極為順利。2.本實驗要求所用燒瓶、導管保持乾燥。所用苯也應在實驗前幾天加無水氯化鈣進行乾燥,臨用前過濾,少量水分的存在,將使反應開始緩慢,甚至不起反應;水的存在還會使生成的溴化氫不易排出,無法觀察溴化氫的生成。3.反應停止後,將液體倒入稀鹼溶液中的目的是為了吸收剩餘的溴,反應如下:2NaOH+Br2=NaBr+NaBrO+H2O以利對產物溴苯的觀察。4.溴具有強腐蝕性和刺激性,取用時必須注意安全,不要滴落在桌上或地上,盡量減少溴蒸氣的擴散。此實驗加入的液溴不要過量。5.教材要求溴化氫導出管與燒瓶垂直且較長,還可起冷凝管作用,以利尚未參加反應的苯、溴蒸氣迴流。但經多次實驗證明,由於實驗用量少,改用短導管對實驗效果無不良影響,且操作便利。6.為提高實驗成功率,本實驗對教材中的裝置和操作進行改進。增加了一根粗玻璃管(或細玻璃管一端燒製成喇叭口),直插燒瓶底部,使液溴直接加到苯層下部。這可以防止溴揮發的蒸氣充滿燒瓶,同反應生成氣體一同逸出,溶在燒杯的水中,使溶液變成黃色,造成實驗失敗。為突出實驗的直觀效果,在吸收溴化氫的蒸餾水中增加石蕊試劑。實驗後用稀鹼溶液吸收剩餘的溴,有利於學生對溴苯的觀察。7.演示苯和溴的取代反應時,必須突出對產物的分析與檢難,並與甲烷和氯氣的取代反應物對比,達到鞏固取代反應概念的目的。通過分析兩個取代反應的條件,啟發學生認識苯和鹵素的取代反應要比甲烷容易進行,從而使學生認識苯分子結構中的化學鍵與烷烴中的單鍵不同,藉以強調苯環的特性。苯與溴的取代反應之四[原理]同之一[用品]鐵架台、燒瓶、漏斗、導管、U形管、溴、苯、鐵釘、硝酸銀溶液、5%氫氧化鈉溶液[操作]1.裝置如圖所示2.在燒瓶里先加入1mL溴,再逐滴加溴,在鐵釘附近有「沸騰」現象(反應不快可微微加熱)。產生的氣體依次通過U型管,使無色的苯變橙色,在硝酸銀溶液里生成淡黃色的溴化銀沉澱。3.反應2~3min。實驗結束後,在分液漏斗里加入30mL5%的氫氧化鈉溶液,振盪燒瓶(這時有倒吸現象)。然後在燒瓶里加冰水,靜置後倒去上層液體,沉在燒瓶底部的液體就是粗溴苯。[備注]1.本實驗要防止污染環境。可以採取下列措施:(1)溴的用量不宜多。(2)滴加溴的速度要小。(3)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剩餘的氣體。(4)在原燒瓶里處理反應產物。2.催化劑鐵釘或鐵片,在實驗前要經過酸洗、水洗、擦乾後要立即投入苯中,切不要在空氣里停留過久。3.反應系統里不能有水,否則會影響反應速率。苯與溴的取代反應之五[原理]同之一[用品]具支試管、鐵架台、燒瓶、漏斗、導管、錐形瓶、苯、液溴、鐵屑、玻璃絲、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操作]1.把具支試管的下部拉細、截口,裝置如圖所示。在拉細端放少量玻璃絲,擋住鐵屑不落下。在管里填裝鐵屑約3~4cm高。2.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以3s一滴的速率滴入鐵屑中。當鐵屑被混合液潤濕後,以4s一滴的速度滴入混合液。3.片刻後,有無色油狀溴苯滴入盛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里。在錐形瓶的導管口附近有白霧。4.實驗結束後,把硝酸銀溶液滴入錐形瓶里,有淺黃色的溴化銀沉澱生成。[備注]1.在本實驗中,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和生成物能分開,而且不污染環境。2.苯和液溴以5:3混合為宜。3.滴加混合液的速度是本實驗的關鍵。滴液太快,流出液里會呈紅棕色;如果太慢,實驗需較長時間。此外,鐵屑的用量宜稍多一點。4.裝置里的長導管起冷凝加流作用。5.本實驗約需6min。苯與溴的取代反應這六[原理]同之一[用品]具支試管(25×200mm)、錐形瓶、導管、鐵架台、分液漏斗、吸耳球、抽濾瓶、鐵粉、石棉、1mol·L-1氫氧化鈉溶液、苯、溴苯混合液、硝酸銀溶液取25×200mm具支試管改製成反應管,在下端小管內裝好鐵粉和石棉(鐵粉、石棉柱高約2cm)。兩只錐形瓶,左邊的盛1mol/L氫氧化鈉溶液,右邊的盛蒸餾水。中間的具支試管里裝入苯,以溶解混在溴化氫里的溴。裝置如圖所示。[操作]1.向反應管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幾秒鍾內即可發生劇烈反應。產生的溴化氫氣體因混有溴蒸氣而略帶黃色。經苯洗滌後,溴化氫進入錐形瓶,在導管口形成白霧。2.向左邊的抽濾瓶里滴入硝酸銀溶液,產生淺黃色的溴化銀沉澱。3.1~2min後,在反應管的下端流出無色(溶有少量溴而略呈黃色)液體。用吸耳球在錐形瓶的側支管減壓,使上述液體滴入瓶里,沉入底部。這油狀液體即是溴苯。[備注]1.溴和苯按1:2體積配製成混合液體。洗氣用的苯溶有溴後仍可回收使用。2.可以用濃氨水檢驗溴化氫的生成。在右邊的錐形瓶里用幾滴濃氨水代替蒸餾水,就能看到大量的濃白煙,它是溴化銨。可見度很高。3.用市售的抽氣管代替反應管做實驗,效果也很好。

『貳』 溴化物的測定

溴酚紅光度法

方法提要

在pH為4.4~5時,用氯胺T作氧化劑,將溴離子氧化為游離溴,再與酚紅作用形成四溴酚紅。溶液顏色隨溴離子濃度不同而呈黃綠色至紫色,光度法測定。

本法最低檢測質量為1.0μg。若取10mL水樣測定,檢測下限為0.10mg/L。

地下水中一般的氯、氟、硫酸根、鈣、鎂、鋰攜宏、鈉、鉀等陰陽離子對溴離子的測定均無明顯干擾。

儀器

分光光度計。

試劑

乙酸-乙酸鈉緩沖溶液(pH=4.6)用2mol/L乙酸與1mol/L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冷卻至室溫。

酚紅溶液(0.24g/L)稱取0.024g酚紅與0.12g碳酸鈉於同一小燒杯中,加入約20mL蒸餾水使其溶解,再稀釋至100mL(若溶液不清亮,需過濾後使用)。轉入100mL棕色小滴瓶中。

氯胺T溶液(2g/L)稱取0.2g氯胺T,加入100mL蒸餾水使其溶解,轉入100mL棕色小滴瓶中。

硫代硫酸鈉溶液(25g/L)稱取2.5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於小燒杯中加入100mL蒸餾水溶解,轉入100mL棕色小滴瓶中。

溴離子標准儲備溶液ρ(Br-)=0.100mg/mL稱取已在105℃烘乾過的溴化鉀0.1490g於小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轉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溴離子標准溶液ρ(Br-)=2.00μg/mL吸取5.00mL溴標准儲備溶液,以水稀釋至250mL容量瓶中。

校準曲線

取0.0mL、0.50mL、1.00mL、…10.0mL溴離子標准溶液於一系列25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10mL,加3滴酚紅溶液、0.3mL氯胺T溶液,戚罩搖勻。靜置氧化1min(准確記錄時間)後,立即加入5滴硫代硫酸鈉溶液,搖勻。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5min後,在分光光度計上,於波長590nm處,用5cm比色杯,以試劑空白作參比,測量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溴離子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校準曲線。

分析步驟

取10.0mL水樣於25mL容量瓶中,加入5mL緩沖溶液,在搖動下(每滴約0.05mL)加3滴酚紅溶液。以下按校準曲線步驟操作。測得溴量。同時用10mL蒸餾水做空白試驗。

水樣中溴離子的質量濃度的計算參見公式(81.9)。

注意事項

1)氯胺T的加入量和氧化時間的長短是本法成敗的關鍵,均需嚴格控制一致。

2)顯辯仔冊色5min後,即可進行測定,且溶液的顏色在40h內是穩定的。

3)氯胺T易變質失效。因此,宜保存在低溫、乾燥、暗處。若發現變為黃色,則不能使用。

『叄』 蒸餾水中雜質離子的檢驗

你說的應該是建議蒸餾水中是否含有氯離子,
氯離子的檢驗方法:取樣於內試管中,加入容硝酸銀,有白色沉澱,再加稀硝酸(硝酸銀的作用是排除CO32-、SO32-等離子的干擾),沉澱不溶解

蒸餾水中一般來說是雜質離子很少的水,可以近似的認為是純水
這樣你所說的檢驗似乎沒有必要,其實,生產出的蒸餾水是否純凈,也是需要通過實驗的檢驗來確認的。

水中含有碳酸根離子是因為:二氧化碳可溶於水,生成的碳酸會電離產生少量的碳酸根離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滿意請採納,親!如有疑問,請追問!

『肆』 高中化學的問題

「來源: |化學好教師 ID:hxhlsh」
高中化學常見疑難解析
1.碳酸氫鈉固體分解溫度在200攝氏度以上,那麼碳酸氫鈉溶液中能分解嗎?
【答】碳酸氫鈉在有水的情況下更容易分解,50多攝氏度就可以完全分解。
2.為什麼可以用焓變(△H)表示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答】化學反應一般在敞口容器中進行,即在恆壓(101Kpa)條件下進行,此時的熱效應稱為恆壓熱效應。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體系的熱力學能(U,也稱為內能)的變化等於以功和熱的形式傳遞的能量。△H=Q+W
式中。Q表示熱量,若熱量由環境流入體系,則Q為正值,反之則Q為負值;W表示功,若環境對體系做功,W為正值,反之W為負值。
在恆壓條件下,△U=Qp+W=Qp—p(V2—V1),即恆壓熱效應Qp=△U+p(V2—V1)。其中p為壓強,V為體積。
焓(H)是一個狀態函數,熱力學規定H=U+pV。在恆壓條件下,焓變△H=U2+pV2—U1—pV1=U2—U1+p(V2—V1)=△U+p(V2—V1)=Qp
由此可見,焓變△H與恆壓熱效應Qp相等,因此,可以用焓變表示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3.鹽橋的作用
【答】單液的原電池由於液面接界電勢高,電池效率低,為了提高電池效率,使用通過鹽橋將兩個半電池相連而構成的原電池。將兩種電解質溶液通過鹽橋相連,使電解質溶液不直接接觸,降低了液面接界電勢,由於鹽橋中也裝有電解質溶液,,可以起到導電的作用。鹽橋中的電解質溶液要求濃度較高,且陰、陽離子遷移速率應差不多,一般用含飽和氯化鉀溶液的瓊脂。鹽橋的作用:連接內電路,形成閉合迴路;平衡電荷。
4.屏蔽效應、鑽穿效應和能級交錯現象?
【答】對於氫原子,核外只含有一個電子,這個電子僅受到原子核的作用,不受其他電子的作用。多電子原子中,每一個電子不僅受到原子核的吸引,而且還受到其他電子的排斥。在考慮某個電子時,可以把其他電子對其排斥作用看作喚隱削弱了原子核對它的吸引作用,這種由於其他電子的排斥而使原子核對某個電子吸引作用的減弱稱為屏蔽效應。
電子層數越小的電子在離原子核越近的地方出現幾率越大,但在同一電子層中不同軌道上的電子鑽到離原子內層的能力不同,其鑽穿能力的大小依次為ns、np、nd、nf。也就是說,s電子鑽穿到內層的能力要比p、d、f電子大,電子鑽穿內層的程度越大,受到原子核的吸引作用越大,內層電子對它的屏蔽作用越小。這種外層電子鑽到內層的作用叫做鑽穿效應。
由於4s電子的鑽穿效應較大,而3d電子的屏蔽效應越大,使得3d電子的能量略高於4s,即第三層d軌道上的電子,其能量要比第四層s軌道上電子的能量高,這種現象稱為能級交錯現象。同理,能級交錯現象如能量6s<4f<5d<6p。
5.鹼土金屬碳酸鹽的熱穩定性規律?
【答】鹼土金屬碳酸鹽的熱穩定性規律,一般認為,含氧酸鹽熱分解的本質是金屬離子爭奪含氧酸根中的氧離子。也可以用離子極化的觀點解釋因此金屬離子的半徑越小,正電荷越高,極化作用越強,奪取含氧酸氧離子的能力越強,含氧酸鹽的熱分解溫度越低。從Be-Ba,鹼土金屬離子的半徑遞增,極化作用遞減,故熱分解溫度依次升高。(金屬離子極化作用增強,化合物穩定性下降,熱分解徹底。例如金屬硝酸鹽的分解規律)
不同碳酸鹽的熱穩定性差異很大。其中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碳酸和簡廳鹽的熱穩定性較高,必須灼燒至高溫才分解;而有些金屬的碳酸鹽的熱穩性較低,加熱到100℃左右就分解,如碳酸鈹等;有的碳酸鹽在常溫下就可以分解,如碳酸汞。
酸式碳酸鹽的熱穩定性比咐信相同金屬的碳酸鹽低得多。例如碳酸鈉,要851℃以上才開始分解,而碳酸氫鈉在270℃左右就明顯分解。
分解溫度:M2CO3>MHCO3>H2CO3,因為H+的極化作用非常強。
6. 化學實驗中,為什麼不能將 Na2Cr2O7溶液加到濃硫酸中?
【答】濃硫酸溶於水放出大量的熱,因為濃硫酸的密度大,易造成溶液飛濺傷人。
7.鋁為什麼能在空氣中穩定存在?各種鋁製品為什麼都可以較長時間使用?
【答】因為Al很活潑,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Al2O3,在鋁表面上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鋁不再繼續被氧化,所以鋁能在空氣中穩定存在。人們常用的鋁製品也正是由於這層膜了保護內部金屬,使鋁具有一定的抗腐蝕能力,故可以較長時間使用。
8.用砂紙打磨過的或未打磨過的鋁箔,用酒精燈加熱,為什麼會出現熔而不滴、滴而不落的現象?
【答】這是由於磨去氧化膜的鋁在空氣中加熱又會很快地生成一層新的氧化膜的緣故。
9.為什麼將鋁粉撒到酒精燈的火焰上,可觀察到劇烈燃燒並發出強光?
【答】因為鋁粉表面積大於鋁箔,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大,反應迅速且劇烈,放出的熱量更多,更易於燃燒而發出耀眼的強光。如果使用乙炔焰或氫氧焰與鋁箔反應,由於乙炔焰或氫氧焰的溫度可高達3000℃,乙炔焰或氫氧焰可以破壞鋁表面的氧化鋁保護膜,用氧炔焰或氫氧焰在空氣中加熱鋁箔能快速燃燒。所以要使鋁在空氣中燃燒,可以採取增大鋁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或提高反應的溫度等措施。
10.為什麼鈉先與鹽酸反應而與硫酸銅溶液先與水反應?
【答】鹽酸中的氫離子實際上是水合氫離子,即H3O+離子,所以鹽酸中的氫離子和水中的氫離子是一樣的。由於鹽酸完全電離,而水是一種很弱的電解質部分電離出氫離子,從效果上看可以理解成鹽酸先反應,待鹽酸反應完,鈉繼續與水反應;銅離子的氧化性比氫離子強,按反應先後鈉應該先與銅離子發生置換反應,鈉過量才能與水中的氫離子反應,但事實上,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鈉先與水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澱。其原因還是銅離子的存在形式還是Cu(H2O)n2+水合離子,Cu2+周圍都是水分子,Na根本接觸不到Cu2+就反應掉了,而水電離的氫離子卻先接觸到鈉原子,鈉就先和水反應了,如果在水溶液中銅離子濃度較大時,除了產生氫氣外也可以觀察到銅離子被還原為暗紅色的泥狀銅單質。注意:室溫下Na與無水CuSO4不能發生反應,但在加熱條件下,能夠置換出銅單質。實驗時要控制鈉的用量,否則會發生劇烈爆炸,其次要避免氧氣將反應物和產物氧化變質。
11.為什麼金屬鋁能與較高濃度的氨水發生反應?
【答】鋁在鹼性比較強的水溶液中能和水持續作用一段時間產生氫氣。鹼性比較強的水溶液中有一定濃度的氫氧根離子,它能溶解鋁和水作用時在表面生成的氫氧化鋁,使之轉化為偏鋁酸根離子,使鋁和水的反應能持續進行,直至鹼性減弱到一定程度,氫氧化鋁不再溶解,反應才停止。
12.氨水和鋁鹽溶液作用生成氫氧化鋁,為什麼氫氧化鋁不能溶解於過量氨水?
【答】氫氧化鋁轉化為偏鋁酸根離子需要一定的鹼性條件,由於反應混合物中含有較高濃度的銨根離子,抑制了加入過量氨水的電離,使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濃度難以達到氫氧化鋁溶解的要求。
13.實驗室加熱液體時為了防止暴沸,可以加入什麼材料?
【答】暴沸指純凈的液體缺少汽化核心,加熱超過沸點仍不沸騰的熱滯後現象,加一點雜質後(本質是帶入了微小氣泡),沸騰滯後被打破,產生沸騰。液體中的氣泡在沸騰過程中起著汽化核的作用,當液體中缺少氣泡時,即使溫度達到並超過了沸點,也不會沸騰,形成了過熱液體。過熱液體是不穩定的,如果過熱液體的外部環境溫度突然急劇下降或侵入氣泡,則會形成劇烈的沸騰,並伴有爆裂聲,這種現象叫暴沸。為避免容器的暴沸,可在容器中放含有空氣的無釉陶塊等。為了清除在蒸餾過程中的過熱現象和保證沸騰的平穩狀態,常加碎瓷片、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細管,因為它們都能防止加熱時的暴沸現象。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液體沸騰時,加入止暴劑,不能用已使用過的止暴劑。簡單說就是因為加熱時燒杯中的液體會向上沖,從而造成了一個個冒出來的「噴泉」,劇烈時甚至會濺出傷人,而碎瓷片、沸石等能夠有效的阻止液體的向上沖,使加熱時液體能夠保持平穩。使用電磁攪拌(攪拌起到混合溶液,減小熱不均衡)也能起相同的作用。
14.為了防止貯存液氯的鋼瓶被腐蝕,鋼瓶在裝氯氣之前必須做什麼?
【答】鋼瓶內壁必須徹底乾燥,因為液氯與水反應生成酸要腐蝕鋼瓶。
15.在新制的硝酸亞鐵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濃鹽酸,為什麼觀察到溶液變黃色?
【答】在硝酸亞鐵溶液中加入濃鹽酸發生兩種變化: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2++2H2OFe(OH)2+2H+,加入鹽酸,使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平衡左移,使溶液中亞鐵離子的濃度增大,表現為淺綠色加深;②溶液中同時有較多的氫離子和硝酸根離子,硝酸具有較強氧化性,即發生反應:3Fe2++4H++NO3-=NO↑+3Fe3++2H2O,生成了Fe3+表現為黃色。由於主要反應是第②種情況,最後反應現象為溶液變黃色,同時有NO氣體產生,遇空氣會變為紅棕色。
16.溴乙烷水解後,如果溴乙烷過量溶液分層後乙醇會在哪一層?
【答】乙醇與水互溶,乙醇與溴乙烷也互溶,溴乙烷不溶於水。這時乙醇在水和溴乙烷中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溶解(按溶解性大小溶解)。
17.制氫氧化鐵膠體時為什麼一定要用飽和氯化鐵溶液?
【答】制氫氧化鐵膠體利用的是氯化鐵水解反應:FeCl3+3H2O=Fe(OH)3(膠體)+3HCl,這是一個可逆反應,選用飽和溶液的目的是增加鐵離子的濃度,有利於平衡向右移動,這樣更有利於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可以生成較多的膠體。如果用稀溶液會導致生成的膠體很少。
18.純鋅片和稀硫酸反應較慢,為什麼將鋅片一角在硫酸銅溶液中浸一下,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答】鋅片的一角在硫酸銅溶液中浸一下,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單質,此時,金屬片上是鋅、銅單質的混合物,可以形成原電池,原電池可以加快反應的速率。
19.用金屬鈉製取氧化鈉常用NaNO2與Na反應,為什麼不用Na在氧氣中燃燒的方法?
【答】Na在氧氣中緩慢氧化生成Na2O和Na2O2,如果鈉直接燃燒生成過Na2O2而不是氧化鈉,製取純凈的氧化鈉條件不好控制。Na與NaNO2反應除生成氧化鈉外還可以生成氮氣N2,N2可以保護鈉不會在空氣中被氧化。
20.接觸法制硫酸時,由沸騰爐排出的氣體必須經過洗滌其目的是什麼?
【答】沸騰爐中主要是二硫化亞鐵這種硫鐵礦石的燃燒,因為礦石純度不是很高,燃燒後生成的雜質會很多,而這些雜質有可能會使催化劑五氧化二釩中毒(或失效),一方面催化劑的價格貴,另一方面不利於接觸室合成三氧化硫,故為了合成順利和節省成本,要對沸騰爐出來的氣體進行除雜處理。
21.乙炔的製取實驗中,為什麼將水改用飽和食鹽水就不會與碳化鈣劇烈反應?
【答】食鹽水中食鹽電離出的Na+和Cl-占據一定空間,它們的存在可以減少水與電石(碳化鈣)的接觸面積,從而減緩水與電石(CaC2)的反應,防止因反應速度太快而生成大量的泡沫。
22.洗滌沉澱選用的試劑有什麼要求嗎?
【答】沉澱洗滌的試劑有以下幾種:①蒸餾水;②冷水、熱水;③有機溶劑,如酒精、丙酮、酒精水溶液等;④該物質的飽和溶液。一般經常用的洗滌劑是蒸餾水,如果用其他的洗滌劑,必有其「獨特」之處。用冷水適用范圍是產物不溶於水,目的是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的雜質,可適當降低晶體因為溶解而造成損失。有特殊的物質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的,可以採用熱蒸餾水洗滌。用酒精等有機溶劑洗滌的適用范圍是晶體易溶於水,難溶於酒精,其好處常見有:可以降低晶體因溶解而造成損失,可以除去表面的可溶性雜質和水分;酒精易揮發,晶體易於乾燥。用酒精的水溶液洗滌的適用范圍是晶體在水中能微溶(或不溶),難溶於酒精,目的是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減少晶體的溶解損失,同時可以加快固體的乾燥。濾液洗滌的適用范圍是常用於晶體的轉移,過濾時沖洗燒杯內壁上殘留的晶體。用該物質的飽和溶液洗滌晶體可以使因為晶體溶解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若是易水解的物質晶體洗滌也可以使用加入抑制水解的物質進行洗滌。
23.正丁醇與溴化氫製取正溴丁烷的實驗中,各步洗滌的目的是什麼?
【答】先用稀硫酸洗滌:除去未反應的正丁醇及副產物1-丁烯和正丁醚。第一次蒸餾水洗滌:除去部分硫酸及水溶性雜質。鹼液 (Na2CO3) 洗滴:中和殘余的硫酸。第二次蒸餾水洗滌:除去殘留的鹼、硫酸鹽及水溶性雜質。
24.萃取和洗滌有什麼區別?
【答】萃取是從混合物中抽取所需要的物質;洗滌是將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質除掉。萃取和洗滌均是利用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來進行分離操作,二者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只是目的不同。從混合物中提取的物質,如果是我們所需要的,這種操作叫萃取;如果不是我們所需要的,這種操作叫洗滌。
25.蒸餾時加熱的快慢,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為什麼?
【答】蒸餾時加熱過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餾瓶局部過熱現象,使實驗數據不準確,而且餾份純度也不高。加熱太慢,蒸氣達不到支口處,不僅蒸餾進行得太慢,而且因溫度計水銀球不能被蒸氣包圍或瞬間蒸氣中斷,使得溫度計的讀數不規則,讀數偏低。
26.用磷酸做脫水劑比用濃硫酸做脫水劑有什麼優點?
【答】①磷酸的氧化性小於濃硫酸,不易使反應物炭化;②無刺激性氣體SO2放出。
27.從溶液中得到溶質晶體有哪些方法?
【答】若溶質為加熱易分解的(如銨鹽NH4HCO3)、易被氧化的(Na2SO3)、易水解的(FeCl3、AlCl3等)或欲得到結晶水合物時,必須採用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乾燥的方法。易水解的鹽還要採取措施抑制水解;若溶質受熱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化(NaCl),則可以採用蒸發結晶、過濾、洗滌、乾燥的方法。
28.化學平衡體系,溫度改變或壓強改變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答】溫度的改變可能會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導致反應前後氣體的分子數發生改變,平衡移向有可能發生改變,若溫度過高,有可能副反應發生。壓強的改變可能也會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導致反應前後氣體的分子數發生改變,平衡移向也有可能發生改變。
29.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氣體無沉澱產生,有什麼措施能產生沉澱?
【答】弱酸不能制備強酸,所以無沉澱產生。若要得到BaSO4沉澱可加入氧化性物質,如Cl2 、HNO3、NO2 、O2、O3、H2O2等;若要得到BaSO3沉澱可加入鹼性物質,如NH3 、NaOH溶液、氨水等,若要得到S黃色沉澱,可以通入還原性H2S氣體。
30.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需要蓋上毛玻璃片或塞上一團疏鬆的棉花?
【答】目的是減少空氣與氣體的對流,增大氣體的純度。
31.為什麼在氯鹼工業中,電解飽和食鹽水時常用鹽酸控制陽極區溶液的pH在2~3?
【答】陽極產生的氯氣與水發生反應Cl2+H2O HCl+HClO,增大溶液中鹽酸的濃度能夠使平衡逆向移動,減少氯氣在水中的溶解,有利於氯氣的逸出。
32.適當升溫氮氣和氫氣合成氨的速率加快,但是溫度過高為什麼反應速率反而下降?
【答】溫度升高能夠加快合成氨反應的反應速率,溫度過高會使催化劑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所以反應速率反而降低。工業上N2和H2反應的催化劑採用以鐵為主的催化劑,它在500度時的活性最高。
33. 在燃料電池中,為什麼常在電極表面鍍上鉑粉?
【答】增大電極單位面積吸收氣體的分子數,加快原電池電極反應的速率。
34.如何檢驗澱粉水解(催化劑是稀硫酸)的產物葡萄糖?
【答】檢驗的步驟是:取少許水解液置於試管中,分成兩份,一份滴加碘水,發現變藍色,說明有澱粉存在;另一份中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鹼性,再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或銀氨溶液水浴加熱),若產生磚紅色沉澱(或產生光亮的銀鏡,則證明水解產物中有葡萄糖。
35.如何檢驗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中所得的紅色產物中是否含有Cu2O?
【答】取少許試樣置於試管中,加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盪後觀察,若溶液呈藍色,則證明試樣中含有Cu2O,反之則不含Cu2O。(Cu2O+2H+=Cu2++Cu+H2O)
36.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水後紅色褪去的原因是什麼?
【答】紅色褪去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氯水中的成分與NaOH反應消耗了NaOH,使溶液的鹼性減弱所致;第二中可能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酚酞,使酚酞變質所致。因此可以通過如下實驗驗證:向褪色後的的溶液中滴加過量氫氧化鈉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第一種情況正確,若溶液不變紅則說明酚酞已經變質,第二種情況正確。
37.電解精煉銅的CuSO4溶液為什麼常用硫酸酸化?
【答】電解過程中伴隨著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同時也會產生熱能,溫度升高,促進Cu2+水解,為了抑制Cu2+的水解,防止陽極附近Cu2+水解產生Cu(OH)2沉澱,為了增強Cu2+的濃度,便於陰極析出Cu,所以常加入稀硫酸,同時也能增強電解液的導電性。
38.Fe2+與ClO-離子不能共存,為什麼其書寫的離子方程式會不一樣?
【答】還原性較強的Fe2+容易被氧化性較強的ClO-離子氧化而不能共存,但不同的酸鹼性溶液反應產物有所不同,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在強酸性溶液中,2Fe2++ClO-+2H+=2Fe3++Cl-+H2O
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 6Fe2++3ClO+3H2O=2Fe(OH)3↓+4Fe3++3Cl-
或2Fe2++ClO-+5H2O=Cl-+4H++2Fe(OH)3↓,
在鹼性溶液中,2Fe2++ClO-+4OH-+H2O =2Fe(OH)3↓+Cl-
39.為什麼Co(OH)2在空氣中加熱時,隨溫度的變化得到固體依次為Co2O3、Co3O4、CoO?
【答】在空氣中加熱分解Co(OH)2,290℃時Co(OH)2完全脫水,Co2+會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到最高價態,從而生成高價態Co2O3。溫度升高至500℃時,高價態Co2O3部分分解出氧氣生成Co3O4,溫度再升高至1000℃時,Co3O4再分解出氧氣生成CoO。
40.為什麼Fe(OH)3在隔絕空氣中加強熱時,隨溫度的變化得到的產物會不一樣?
【答】Fe(OH)3加熱分解成氧化鐵和水,1500度以上Fe2O3在高溫下分解為Fe3O4和氧氣,2200度左右Fe3O4分解為FeO和氧氣,3400度FeO最終分解為Fe和氧氣。
41.硼酸H3BO3為什麼是一種一元弱酸?
【答】硼酸是一種缺電子化合物,它與水作用時可通過配位鍵結合生成一水合硼酸B(OH)3·H2O,然後B(OH)3·H2O電離產生少量H+和[B(OH)4]-,前者水合是化學變化,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後者屬於電離,常見的寫法為H3BO3+H2O=H++[B(OH)4]-,可見硼酸與水作用時,結合水電離的OH-而釋放出水電離的H+,這與氨氣溶於水顯弱鹼性相類似,先水合後電離:NH3+H2O= NH4++OH-。Al(OH)3的酸式電離與硼酸電離相似:Al(OH)3+H2O =H++[Al(OH)4]-。所以H3BO3以及Al(OH)3當作酸時都是一元弱酸。注意上述變化過程不是水解,因為雖然破壞了水的電離,但沒有弱電解質生成。

『伍』 如何檢驗蒸餾水是否合格

1、電導率來測定(最理想源);
2、做蒸發殘渣(取200mL水水浴蒸干,於102~108攝氏度烘2小時);
3、做高錳酸鉀消耗量;
4、測吸光度(254cm):以1cm比色皿為參比,測2cm比色皿水的吸光度;
5、原吸石墨爐空白。

『陸』 如何檢驗蒸餾水和稀鹽酸

很簡單,加入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澱的為稀鹽酸(AgNO3+HCl=AgCl+HNO3),該反應也是檢測氯離子常用方法。 也可以用PH試紙測試,酸性的液體就是稀鹽酸,弱鹼性為蒸餾水。

『柒』 怎麼檢驗蒸餾水.海水和雙氧水

分別取少量的液體加熱。
如果沒有無任何現象,且蒸干後無固體剩餘的是蒸餾水;
無論何現象,但蒸干後有固體剩餘的是海水;
加熱放出氣體的是雙氧水。

『捌』 蒸餾法提取海水中的溴,為什麼要先用硫酸將海水酸化,然後才能再通氯氣使溴離子轉化為溴單質

因為在酸性條件下 鹵離子和鹵有酸根離子容易發生歸中反應 生成鹵單質 使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減少成本

『玖』 如何用化學方法檢驗蒸餾水

該水基本不含雜質,含極少量的離子和灼燒渣。如果不是太專業的研究,那麼用專其配置硝屬酸銀溶液,不產生白色沉澱,如果產生白色沉澱,證明所取得樣品水,不是較純得水,只能重新蒸餾,或者去找更純的水——去離子水。因為純水是無法存在的。

『拾』 如何檢驗蒸餾水

蒸餾水還是自來水的最主要區別就是自來水中含有氯離子、偏酸性。
1、這個實驗室做比版較好權,去點硝酸銀加到分別加到兩種水中,喲白色沉澱的為自來水,無現象的為蒸餾水。
2、還有就是根據酸性,找精密pH試紙(大概6-7.5),測中性為7的是蒸餾水,另一個偏酸的為自來水。註:假如自來水放的時間長,第二種方法不一定好用。

閱讀全文

與蒸餾水如何檢驗溴化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蒸氣蒸餾物質的量之比 瀏覽:540
進口ro濾芯什麼的好 瀏覽:995
鈉離子交換濃水 瀏覽:261
凈水器一直咕咕叫是什麼原因 瀏覽:136
凈水器tds值降多少算正常 瀏覽:22
煉汞蒸餾爐 瀏覽:831
水壺里邊有了水垢怎樣處理 瀏覽:89
買凈化器看什麼 瀏覽:86
凈水器濾芯一級是什麼 瀏覽:508
室外污水波紋管焊接參數 瀏覽:732
青島污水池膜結構蓋板多少錢 瀏覽:2
如何選擇客廳凈水器 瀏覽:530
整棟樓的污水主管道如何疏通 瀏覽:987
童衣樹脂四合扣 瀏覽:775
不銹鋼開水壺水垢怎麼清理 瀏覽:58
營口紅潤污水處理 瀏覽:232
超濾水燒開後有白色沉澱物是什麼 瀏覽:399
園區污水排放量如何計算 瀏覽:534
六年級科學污水和污水處理評課 瀏覽:392
廣本鋒范空氣濾芯臟了表現如何拆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