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四川分子蒸餾

四川分子蒸餾

發布時間:2023-02-11 13:16:16

Ⅰ 丹參綜述

摘要:丹參是一種具有廣泛的葯理活性和應用價值的常用中葯材,通過查閱相關 文獻資料,進行分類總結,本文從丹參的品種考證、種類資源、化學成分、葯理 作用、丹參制劑及其質量控制、展望等方面對有關丹參的研究進行綜述。

關鍵詞:來源 資源狀況 有效成分 葯效作用 中成葯制劑 丹參是著名的活血化瘀葯, 現代葯理研究表明丹參對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 的作用十分顯著。

1997 年,復方丹參滴丸成為第一個向美國 FDA 以治療葯身份 申報的品種, 意味著丹參將成為首例用國際標准進行評價的傳統中葯。

此後丹參 的研究又形成了一個新的熱潮。

本文就丹參各方面的研究概況進行綜述。

1、丹參道地性、資源狀況、產地遷移 丹參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參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乾燥根及根 莖[1],在我國應用歷史悠久,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

但歷代本草 對其道地產區敘述多有不同。

按郭寶林考證, 《名醫別錄》述: 「生桐柏山谷及太 山」(今河南和湖北交界及山東泰山一帶); 《圖經本草》 : 「今陝西河東州郡及隨 州皆有之」(今山西、湖北,河東州郡應歸為山西而非陝西); 《本草品匯精要》 : 「道地隨州」 (今湖北隨州); 《葯物出產辨》 : 「產四川龍安府為佳」 (今四川平武)。

現代研究表明:丹參在我國分布甚廣,南起江西、湖南,北達遼寧,西至四 川,廣布於海拔 120-1300m 的山地丘陵。

丹參野生、家種兼有,野生品有效成分 高於栽培品,但栽培丹參的種植面積和規模較大 ,生長條件穩定,產量大,已經成 為目前丹參商品的主流。

栽培面積較大的有山東、四川、河南、河北、陝西、安 徽等省。

丹參的化學成分在地理空間上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表明在較大尺度上, 氣候、 大的土壤類型等生態因子對丹參次生代謝產物積累的影響不明顯。

丹參化 學成分在同一個省內的變異可能會大於空間距離更遠的不同的省之間, 提示遺 傳背景及小尺度上的生態因子,如區域土壤、小氣候及人為影響等,對丹參中化 學成分的積累有重要影響。

以中江丹參為例: 四川中江丹參大面積人工栽種歷史約 300 年,中江丹參作 為我國丹參的主源優質道地葯材,以其根粗壯、色澤朱紅、葯味濃郁、葯效高而 弛名海內外。

在《中國道地葯材》中,被列為川產道地葯材,是四川省主要中葯 材品種之一,在四川道地葯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當地丹參種植面積大,栽

圖1

培技術成熟。

由此可見,遺傳背景的一致性以及最終帶來的質量的均一性,可以 被視為中江丹參被視為道地葯材的原因和特徵( 即道地性),而丹參道地性的形 成與當地的加工種植歷史、 栽培技術及栽培過程中的品種選育有密切相關。

資料 表明中江丹參現實面對情況如下:第一、丹參種植多是散戶種植,種植規模化程 度較低,企業、專合組織參與度不高,丹參產業化程度較低。

第二、因為丹參種 植農戶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而且年齡偏大,從農戶種植行為分析發現,丹參規范化 種植程度也偏低,農戶對丹參規范化種植的認知度較低。

第三、由於政府產業引 導力度不足, 丹參種植較低的規模化和產業化制約了丹參種植規范化的發展。

由 以上現象提出建議:首先開展技能培訓,留住青壯年勞動力,並且加大土地流轉 力度,提升丹參種植規模化水平,同時加強丹參產業化基地建設,加大培訓和技 術指導力度,最後加大監管力度,從源頭抓起。

2.丹參的化學成分研究 丹參的化學成分主要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 2 大類。

其中脂溶性有效成分主 要是丹參酮類;水溶性有效成分主要為酚酸類化合物。

20 世紀 30 年代末,日本學者[3]首次發現丹參酮ⅡA,丹參酮ⅡB,是天然抗氧 劑。

隨後幾十年,有連續發現了丹參酮Ⅰ、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Ⅰ、異丹參酮、 丹參新酮、丹參新酮Ⅱ、去甲丹參酮、羥基丹參酮等[4]脂溶性有效成分。

母繼林, 和順琴等[5]採用勻漿法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中葯材丹參中的隱丹參酮、 二氫丹參酮、 丹參酮 I 和丹參酮Ⅱ 的方法,使 4 種丹參酮在 5 分鍾內可達到完 全分離,大大縮短了分離時間。

20 世紀 80 年代初,我國首先研究了丹參素的結構,並證明丹參水溶性成分 主要是以丹參素為基本結構的酚酸類化合物, 多數命名為丹酚酸[6], 包括丹參素、 丹酚酸 A、丹酚酸 B、丹酚酸 C、紫草酸、原兒茶醛、原兒茶酸、迷迭香酸等。

曾令傑,林文雄等 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對丹參葯材的水溶性成分進行了定量分 析,發現丹參的各種水溶性的活性成分的含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性。

3.丹參的葯理作用研究 3.1 改善微循環作用 丹參可以使微循環血流顯著加快,擴張微動脈,增加毛細血管網開放數目, 使血液流態得到改善,其中丹參素的作用最為顯著。

李焰等[8]採用乙代乙醯胺復 [7]

圖2

制大鼠暴發性肝衰竭模型, 並用丹參注射液進行治療,與正常對照組和暴發性肝 衰竭對照組進行腸系膜微循環比較,結果丹參組腸系膜微循環灌注得到顯著改 善。

3.2 改善血液流變學 丹參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和紅細胞壓積,減慢紅細胞沉降率,加快紅細胞電泳 速度,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等。

丹參可使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風等患者 的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對血瘀證患者血液的「粘、聚、滯」傾向有較好的改善 作用。

丹參可使血粘度增高的心血管病患者的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全血粘度、 高切變率、低切變率明顯降低,有利於心肌組織獲取氧供[9]。

3.3 保護心肌的作用 丹參素具有縮小心肌梗死范圍、降低心肌梗死程度、減少心肌酶的釋放和縮 短病程的作用,同時對心、腦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胡愛萍等[10] 的研究結果表明, 丹參處理可明顯減弱缺氧/復氧對心肌細胞的收縮和細胞內鈣 參數的作用,減少心肌細胞乳酸脫氫酶(LDH)的釋放,提示丹參可對抗缺氧/復 氧對心肌細胞的影響和損傷。

3.4 抗血栓作用 丹參酚酸對多種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均有顯著的抑製作用。

丹參多酚酸鹽 通過降低 TXB2 和 P-選擇素水平,發揮顯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強機體纖溶 能力,有助於維持血運和預防血栓形成;丹參素可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促進 纖維蛋白分解,降低血液黏度;丹酚酸 B 可抑制凝血系統的激活,抑制血小板與 暴露內皮下膠原黏附;隱丹參酮可抑制血小板與內皮細胞的黏附[11]。

3.5 其他 丹參還具有抗心腦缺血,抗肝纖維化、抗腫瘤、降血脂和康動脈粥樣硬化、 抗心律失常等葯理作用 4.丹參中成葯制劑 4.1 水溶性有效成分入葯的丹參制劑 這類制劑的主葯丹參多採用水煎法或水提醇沉法制備,其有效成分為水溶性 酚酸類化合物。

主要品種有丹參注射液、口服液、沖劑、氣霧劑、粉針劑、煎劑、 透皮吸收劑、多相脂質體;如:丹參素注射液、復方丹參注射液、丹紅注射液、 [12] 。

圖3

丹歸注射液、丹參黃芪注射液、丹芪口服液、丹芪益心貼、復方丹參膏、復方丹 參糖漿等。

4.2 脂溶性有效成分入葯的丹參制劑 這類制劑按用途可分為兩類,一類用於治療化膿性感染性疾病如痤瘡、扁桃 體炎、骨髓炎、蜂窩組織炎、燒傷等,主葯品種有丹參酮片、丹參酮膠囊、丹參 酮油膏等。

另一類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主葯品種有丹參舒心膠囊、丹參舒心 片、丹參酮Ⅱ2A 磺酸鈉注射液、精製冠心片等。

5.提取方法 隨著丹參葯理作用機制和葯代動力學研究的不斷深入, 從丹參中提取的活性 成分大量用於制葯工業, 將對丹參葯材的需求不斷增加。

除現代制葯工廠常用的 提取方法外,隨著微波萃取、生物酶、半仿生提取、CO2 超臨界流體萃取、大孔 樹脂吸附、超濾、分子蒸餾、高速逆流色譜等新技術在中草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 離純化中的推廣應用,高純度有效成分的獲取將成為可能。

因此,丹參有效成分 提取分離的研究有待進一步開展。

Ⅱ 華南農業大學的碩士農葯學專業的導師哪個好

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農葯學系是華南地區農葯學人才培養中心和生物農葯研發基地,是我 國植物性農葯研發人才的搖籃。全系現有教職工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中級職稱4人,具有博士學位13人,碩士學位2人。學科帶頭 人徐漢虹教授為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聘教授-珠江學者。 農葯學系依託實驗室是天然農葯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昆蟲生態毒理農業部重點開放實 驗室、華南植物性農葯研究中心和華南農業大學農葯工程與安全評價中心,依託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 昆蟲學和廣東省重點學科-農葯學,是國家農葯標准專業技術委員會植物源農葯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掛靠單位,廣東省農葯標准委員會主任單位和廣東省 化工學會農葯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是農葯學、昆蟲學和生物制葯專業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是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農葯學系具有悠久的歷史。1939年,我國著名昆蟲學家、昆蟲毒理學家趙善歡院士留美歸國 後,開始系統研究植物性農葯,經過三代人60多年的努力,在植物性農葯的研發上形成了深厚的歷史沉澱,其影響貫穿我國植物性農葯發展史 。1952年,趙善歡院士創建華南農學院殺蟲劑研究室,在我國率先開設《植物化學保護》課程。1962年,開設了《昆蟲毒理學》和《昆蟲生理 學》等課程。1980年8月,經農業部批准成立昆蟲毒理研究室。受農業部委託,舉辦2期全國高等院校化保師資培訓班,舉辦多期農葯培訓班, 學員800餘人,為全國農林院校培養了大批師資力量,為植物化學保護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2001年,在原植物化學保護教 研室的基礎上,經批准正式成立農葯學系。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天然農葯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農葯學系擁有3000m2的教學科研用房,擁有植物化學保護教學實驗室、農葯殘留檢測 室、昆蟲生理生化實驗室、細胞培養與生測室、植物化學實驗室、昆蟲毒理實驗室、農葯生物化學實驗室、農葯安全評價實驗室、農葯合成室 、生物技術實驗室、昆蟲電生理實驗室、高效液相色譜實驗室、氣相與氣質聯用實驗室、流式細胞儀分析室、天平室、分光光度計室、顯微鏡 室、植物性農葯中試車間等功能性實驗室,建有面積近2公頃種植206種殺蟲植物標本園,試驗研究用網室200m2、養蟲室80 m2,種植供試作物的耕地約2000m2,資料室1個(100m2),會議室1個(30座),學術報告廳2個(80座和40座) 。 擁有價值約2400萬元的儀器設備,擁有Bruke600兆核磁共振儀、氣-質聯用儀、流式細胞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 色譜儀、制備液相色譜儀、電生理儀、電化學分析系統、FPLC蛋白質純化系統、紅外光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超臨界流體萃取儀、雙迴流二 次蒸餾水器、分子蒸餾儀、熒光顯微鏡、體視鏡、凍干機、光照培養箱、低溫冰箱、大容量高速冷凍離心機、葉面積測定儀、Potter噴霧塔等 儀器設備。具備充分的生物試驗材料,擁有主要作物、蔬菜的常規病害的病原菌,如水稻紋枯病菌、稻瘟病菌、小麥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 等,常年飼養小菜蛾、亞洲玉米螟、斜紋夜蛾、敵菜夜蛾、家蠅和致倦庫蚊等重要農業害蟲和衛生害蟲,常年培育松材線蟲和南方根結線蟲, 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斜紋夜蛾和粉紋夜蛾的離體細胞培養體系。 經過多年的研究,農葯學系在昆蟲毒理學、昆蟲生理學、植物化學保護、植物性農葯、光活化殺蟲 劑、害蟲綜合防治、農葯加工與配製、農葯殘留檢測與污染治理、農葯生物技術等方面和領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績,尤其是在趙善歡院士開創的 植物性殺蟲劑研究領域中,形成了鮮明的學科優勢。本系先後對我國900餘種植物進行了生物活性篩選,首次發現50多種植物的殺蟲活性 、20多種植物的殺線蟲活性和10餘種植物的殺蟎活性,對印楝、魚藤、非洲山毛豆、黃杜鵑、紫背金盤、羊角扭、萬壽菊、鱧腸、孔雀 草、黃纓菊、觀音坐蓮、微紅新月蕨等60多種植物中的農葯活性成分進行了跟蹤分離和結構鑒定,系統研究了魚藤酮、印楝素、三聯噻吩、鬧 羊花素、羊角扭甙、黃纓菊素等30多種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作用機理和構效關系,研製出綠晶、全敵、歐美德、異羊角扭甙、椰甲清、鬧羊 花素等10多種商品化農葯,其中印楝素、異羊角扭甙和鬧羊花素為國內首次登記,殺蟲劑產品由30多家企業轉化生產銷售並出口,成為我國綠 色食品生產和無公害農業生產的推薦使用農葯。 建立了我國最大農葯活性植物標本園,引種國內外農葯活性植物200多種。首次將印楝成功引種到我國,在雲南、四 川和海南等地種植印楝100萬畝,將非洲山毛豆引種到廣東,成為魚藤酮的新資源,形成了特色產業鏈。印楝已成為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帶綠色屏 障,使不毛之地變成了綠色聚寶盆,印楝的成功引種被認為是我國繼橡膠樹引種後的又一創舉,成為四川省政府督辦的一號工程,雲南省21世 紀支柱性產業、海南省建設生態省的主要項目。 在研究昆蟲與植物關系的基礎上,開辟了光活化農葯研究領域。系統調查篩選了我國光活化殺蟲植物 ,分離鑒定出系列光活化殺蟲成分,並研究其殺蟲活性和作用機理,通過制備納米微膠囊劑,成功將光活化農葯用於農田系統。這些開創性研 究奠定了我國光活化農葯的研究基礎,使光活化農葯的概念在國內農葯界廣為接受,並引發了國內許多單位相繼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在國際上 首次提出「導向農葯」的新概念,建立了「導向農葯」研究理論體系,引領農葯向智能化、靶向化方向發展。 2000年以來,獲省部級獎勵40多項。在植物性農葯的研究上先後獲得國家環境保護科技進步一等獎、首屆全國發明 創業獎、廣東省首屆優秀發明專利金獎、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科技進 步二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獎勵20多項。殺蟲劑產品「椰甲清淋溶性粉劑」先後獲得廣東省優秀發明專利金獎、教育部科 技進步二等獎、第十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發明獎和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等獎勵。學科帶頭人徐漢虹教授先後獲得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 者、丁穎科技獎、廣東省勞動模範、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等獎勵或稱號。胡美英教授先後獲得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丁穎科 技獎、廣東省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獎勵和稱號。 從1997年以來,先後承擔國際課題8項,「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 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0多項,省部級課題50多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0餘篇,申請專利90餘項,其中35項獲得授權,出版教材和專著 16部,主編了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教學統編教材《植物化學保護學》(第一、二、三和四版)和《生物農葯》,《殺蟲植物及植物性殺蟲劑》和 《光活化農葯》獲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殺蟲植物及植物性殺蟲劑》被教育部遴選為全國研究生教育統一推薦用書。 農葯學系系主任為徐漢虹教授,黨支部書記為曾鑫年教授,副主任為楊曉雲副教授。學科帶頭人和教授委員會主任為徐漢虹教授。 教職員工有:徐漢虹,曾鑫年,胡美英,萬樹青,楊曉雲,廖美德,鍾國華,張志祥,周利娟,黃繼光,翁群芳,胡瓊波,劉承蘭,田永清,江定心,羅建軍,劉新清,黃翠玲,陳菊
胡美英
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興寧市人,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植保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80年參加農業部在華南農業大學主辦的全國植物化學保護進修班學習。1982-1985年在華南農業大學校進修研究生的主要課程,成績優秀。 1988年2月-7月考入農業部在華南農業大學主辦的出國人員英語培訓班學習,獲結業證書。1988年至1990年在美國猶他大學合作科研,進行黃杜鵑、青蒿、印楝等殺蟲植物對農業害蟲的作用研究,以生物活性跟蹤法對黃杜鵑等殺蟲植物進行了系統的抽提、分離和結構鑒定工作。曾任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植物保護系副主任,現任農葯學系主任、農葯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副主任、昆蟲毒理研究室副主任、廣東省經濟科技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市四害防治學會葯械組組長。

曾先後多次榮獲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廣東省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國家和廣東省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優秀指導老師、廣州市「三八」紅旗手、校教書育人優秀教師、校優秀黨員、校「九五」科技研究先進工作者、校研究生優秀導師等榮譽,她所培養的博士研究生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先後主持國家和省級課題30多項,獲得獎勵9項。其中國際合作課題有"荔枝蒂蛀蟲輻照檢疫處理研究"、"柑桔銹蟎輻照檢疫處理研究",該成果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課題有"鬧羊花素-Ⅲ殺蟲機理及構效關系的研究"、「鬧羊花素對昆蟲產卵忌避化學感受蛋白研究」等四項,並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省部級課題有"殺蟲植物黃杜鵑的毒理及應用研究"、「果蔬農葯殘留高效降解酶分離純化及其工程菌構建」等,主持的「稻癭蚊綜合防治新技術」獲廣東省農業推廣一等獎和全國農牧漁業部豐收三等獎;作為主要參加人研究的"川楝素殺蟲乳油的研究"獲1995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羊角扭甙植物性殺蟲劑的研究"獲1997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印楝素殺蟲劑的研究"1997年通過部級成果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並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專利金獎。

發表論文160多篇,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J. Appl. Entomol.」 、「 J. Nat. Prod.」 、「Entomology Sinica」、昆蟲學報、植物保護學報、植物病理學報、武漢植物學研究、華中農業大學學報、植物保護、昆蟲知識等著名雜志,參編教材4部。

在教學上,主講研究生的農葯學、昆蟲生理學、植物性殺蟲劑有效成分及作用機理、昆蟲毒理學、農葯劑型與加工制備和本科生的植物化學保護、昆蟲毒理學、昆蟲學專業英語等課程。多年來共培養研究生63名,其中博士生16名,碩士47名。

Ⅲ 什麼是「高原稀有生態酒」

千山之巔,萬水之源。人間聖地,雲邊西藏。 神秘、美麗的西藏令人心馳神往,世人更是毫不吝嗇將其稱為 「一生必去一次的旅行勝地」。

世人知其景美,也愛獨具藏區風格的美酒。與川人對酒的喜愛一樣,酒也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而大部分人對藏酒的印象,還停留在青稞經發酵而製成的低度燒酒,即青稞酒。其實,在西藏地區,融入藏地文化的新品類白酒也是相當受歡迎的。

哪裡有好酒,哪裡就有川師兄我。2020年9月16日,一場以 「天賜藏秘,雪域瓊漿」 為主題的「雲邊藏秘」酒新品發布會就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發布會上,雲邊藏秘「雲系列」精彩亮相,得到現場嘉賓高度認可與評價。

「雲邊藏秘」是一款什麼樣的酒?來自西藏,跟咱川酒有何淵源?五款新品都有什麼特點?




集納頂級資源

釀就高原稀有生態酒



西藏物產富饒,環境聖潔,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更是滋養了豐富的藏產中葯材。

雲邊藏秘酒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勢,在釀酒糧食的基礎上,加入 兼具營養、美味、珍稀的西藏頂級松茸 作為酒體原料。


在提取松茸有益精華上,採用 目前先進分子蒸餾技術 ,以最大程度保留松茸的香氣和有效營養成分,實現酒體風味的典型性、獨特性。

雲邊藏秘憑借西藏高原凈空、凈水、凈土之地的釀造環境,融合當地高級食材,釀就了自然凈爽口感,是真正高級的 「高原稀有生態酒」


不僅如此,酒體更是優選 中國白酒核心產區 · 四川頂尖原酒 ,再由國家級大師匠心調制,西藏大學產學研基地及川酒研究院聯合開發而成。

在品鑒階段,雲邊藏秘便憑借極致的產品力,獲得了11位國家級專家高度評價: 微黃透明,酒香菌香馥郁幽雅,陳香舒適,綿甜圓潤,自然諧調,餘味凈爽。


深厚西藏基因

不一樣的高原雪域瓊漿



以西藏珍稀物產為核心,釀制真正的高原雪域瓊漿,深厚的西藏基因使得雲邊藏秘生而不凡。

▷於內

在酒體開發上,雲邊藏秘憑借著西藏大學學術成果、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技術積累對西藏珍稀物產進行深度開發, 通過科技手段賦予產品西藏內核。

▷於外

在產品設計上,瓶體取傳統藏式宮殿建築恢弘之形,配世界屋脊雪山意象圖騰,精選水晶玻璃燒制,瓶體晶瑩剔透,於細節之中盡顯 純凈神聖


此外,在包裝圖案上,五大產品從不同層面融合典雅白釉、五色線以及純凈的天空藍,彰顯西藏特有色彩。

在每一款酒品的獨特設計中,均能感受到深厚的西藏基因,以及對高原生態、藏式文化的理解和尊崇。


五大核心新品

打造藏區白酒新名片


雲邊藏秘「雲系列」分別以 牧雲、凈雲、星雲、錦雲、祥雲 命名,在浪漫又詩意的名字中,展現藏酒氣質。

五大核心產品,各有風味,能滿足不同人群飲酒消費需求。

01  雲邊藏秘·牧雲(松茸酒+瑪咖酒)

價格¥:188元

牧雲是「雲系列」里唯一的一款小瓶酒,125ml的小容量,非常適合日常小酌。


祥雲瓶身晶瑩剔透,同樣以幾何線條勾勒山形,展現 簡約、高雅 氣質。瓶蓋則通過純黑拉絲紋理及不對稱瓶頸造型,表達西藏文化的神秘與尊貴。


優選西藏原產等級松茸與中國白酒核心產區特級酒源,勾調大師精雕細琢。 酒體微黃透明,糧香、菌香復合諧調,風味綿柔,餘味凈爽



02  雲邊藏秘·凈雲松茸酒



價格¥:138元

凈雲靈感源自西藏純凈天空,瓶身主調以天空藍體現凈雲二字。在瓶蓋中則融入源於藏文化中五彩經幡的五色線,寓意 幸福祥瑞、禮敬八方


優選西藏原產松茸與中國白酒核心產區優質酒源,在大師調配下完美結合。 酒體微黃,酒香、菌香組合融洽,味感諧調適口,風格突出。

03  雲邊藏秘·星雲松茸酒


價格¥:258元

與凈雲一樣,星雲瓶蓋中也融入了藏文化五色線,寓意美好。


星雲的體現則源自西藏自然生態圈的寫意表達:瓶身噴塗幻變藍釉,產品外包裝以藍色漸變為點綴, 盡顯西藏夜空星雲恢弘之勢


星雲由國家級調酒師領銜,西藏原產等級松茸精華搭配中國白酒核心產區特級原酒調制。 酒體微黃透明,糧香、菌香復合諧調,陳香舒適,風味綿柔,飲後留香悠長。



04  雲邊藏秘·錦雲松茸酒



價格¥:338元


錦雲瓶身不再以藍色為主調,而是噴塗典雅白釉,展現雪山 聖潔、神聖之感 ,也賦予了酒瓶 年輕時尚 氣息。再配以亞克力透明外罩,增添產品的朦朧意境,以現代工藝重新表達傳統藏式文化。


錦雲在原料的選擇也有新的升級,精選西藏生態圈高級松茸與中國白酒核心產區陳年酒源調配。 酒體微黃透明,酒香、糧香、菌香馥郁幽雅,綿香圓潤、自然諧調。



05  雲邊藏秘·祥雲松茸酒



價格¥:698元


祥雲是五款新品中,容量最大的,凈含量600ml。大容量,更帶勁兒。


瓶體、瓶蓋仍以山體造型表達,通過立體與抽象的線條,展現產品 無與倫比 的氣質。產品外包裝則選取典雅白特殊印材,配合帝王金色山形畫面,充分彰顯產品 高端、尊貴 的定位。


祥雲甄選西藏自然生態圈珍品松茸,搭配來自中國白酒核心產區的頂尖陳年原酒。 酒體微黃透明,聞香馥郁幽雅,口感綿香圓潤,餘味落口凈爽,具有本品獨特和諧風味。


一錶速覽

名字

產品信息

規格

價格

牧雲

優選松茸

特級酒源

125ml

188

凈雲

優選松茸

優質酒源

500ml

138

星雲

優選松茸

特級酒源

500ml

258

錦雲

精選松茸

陳年酒源

500ml

338

祥雲

甄選松茸

頂尖陳年原酒

600ml

698



原糧帶來中國白酒口感的酣暢淋漓,高級食材松茸賦予口感之上更細膩的品味層次,不愧是來自雲邊的好酒。

Ⅳ 湖南金德意飼料油脂有限公司的公司概況

2004年4月金德意企業首家創業公司「長沙金意飼料油脂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以餐廳回收油為原料,通過嚴格的油脂精煉工藝,生產飼料養殖專用油脂。金意牌飼料營養油投入市場後,迅速被飼料企業接受,並成為許多大型飼料企業的首選油脂產品。該項目的投產,一方面解決了城市餐廳回收油重返餐桌的社會問題,更有效地替代了飼料中添加的高價豆油、魚油等,大幅度降低飼料成本,為飼料企業和養殖戶創造效益。2005年企業採取走出湖南、與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組合發展的思路,在四川合資建成了「成都金意飼料油脂有限公司」。2006年企業加快了擴展的步伐,利用我們的軟體資產和技術優勢與當地企業合資,分別在河北合資成立「邢台金意四海飼料油脂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資成立「合肥金意綠保能源有限公司」,並在生產飼料油脂的基礎上,涉足於生物能源行業。
2007年5月董事會通過了引進資金、引進管理、拓展企業渠道、對外招股的發展方針。並於當年8月成功引進「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並更名為「湖南金德意飼料油脂有限公司」。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其投資加盟,為金德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平台。2009年10月份年產5萬噸的長沙新工廠投產,2009年12月成功的與當地企業合資,在廣東合資成立「廣東金德意飼料油脂有限公司」。2010年8月成功與榮達六和在山東合資成立「山東榮達油脂有限公司」,該廠主要火煉雞鴨油,使公司的產品結構進一步完善。全公司2011年將向市場推出二十萬噸優質飼料營養油,從貨源穩定上進一步滿足了廣大客戶的需求。 金德意企業成立之初就提出「至清至純、「金意」求精」的質量方針,幾年來企業不斷探索、發展新技術、提升企業科技競爭力。2006年成為湖南省首家獲得動源性飼料產品合格認證的企業。2006年8月通過湖南省科技廳的技術成果鑒定,《餐廳廢棄物和畜禽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研究和生物柴油、飼料營養的生產開發》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於10月成為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2007年11月獲長沙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2月獲得湖南省優秀新產品開發獎。
2008年參加了國家十一五科技重點項目的攻關,參加國家重點科技支撐項目,參加了「薯類燃燒乙醇和生物柴油轉換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的研究,負責第五個課題「生物柴油清潔生產工藝研究與示範」(課題編號:2007BAD41B05)的「廢棄油脂的純化以及生物超有化學法(無催化劑的酯化技術、低溫分子蒸餾技術)生產示範」

Ⅳ 香料大全圖解

丁香:

是丁香樹乾燥後的花蕾或果實,有公丁香和母丁香之分。一端是含苞待放的花蕾,一端是花柄,形狀很像麥克風的為公丁香,而母丁香是丁香成熟後乾燥而得的果實,形狀類似子彈頭。公丁香雖然和母丁香用法和效用相同,但公丁香要比母丁香品質好,因含有更多的丁香油,所以甜香氣更加濃烈。適合:腌漬泡菜、燉肉、燒魚。

香料

1、蒸餾法---精油

2、萃取法---浸膏,酊劑,油樹脂,凈油

3、壓榨法---精油

4、吸收法---香脂

5、酶法提取

6、超臨界流體萃取(SFE)

7、分子蒸餾

8、微波法提取

二、單離香料的生產

1、物理方法---分餾,凍析,重結晶

2、化學方法---硼酸酯法,酚鈉鹽法,亞硫酸氫鈉加成法

主要用途是用於調配香精,香精亦稱為調和香料。植物性香料通常用於燉肉等的添加,可使食物香味濃郁。香料香精廣泛用於香皂、洗滌劑、各種化妝品(冷霜、雪花膏、發乳、發蠟、洗發精、花露水和香水等)、護膚美容品、牙膏、空氣清潔劑和殺菌劑等環境衛生用品,糖果、餅干、飲料、煙、酒、豆乳、奶製品、植物蛋白食品,以及醫葯、紙張、塑料、皮革、織物等的加香。

Ⅵ 食品加工與安全341農業知識綜合三全國參考書一樣嗎,具體是哪個老師寫的書呢

江定心,學術報告廳2個(80座和40座) ,參編教材4部。 在教學上、流式細胞儀,畢業後留校任教,使不毛之地變成了綠色聚寶盆,開辟了光活化農葯研究領域、廣州市四害防治學會葯械組組長、家蠅和致倦庫蚊等重要農業害蟲和衛生害蟲,為植物化學保護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顯微鏡 室。在國際上 首次提出「導向農葯」的新概念。 農葯學系擁有3000m2的教學科研用房,具有博士學位13人、分光光度計室,出版教材和專著 16部、農葯生物技術等方面和領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績。本系先後對我國900餘種植物進行了生物活性篩選。學科帶頭人和教授委員會主任為徐漢虹教授、FPLC蛋白質純化系統,舉辦多期農葯培訓班、稻瘟病菌,現任農葯學系主任,獲省部級獎勵40多項,申請專利90餘項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農葯學系是華南地區農葯學人才培養中心和生物農葯研發基地、體視鏡、印楝素、Potter噴霧塔等 儀器設備;羊角扭甙植物性殺蟲劑的研究"、制備液相色譜儀、植物性農葯、氣相與氣質聯用實驗室,她所培養的博士研究生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植物性農葯中試車間等功能性實驗室、非洲山毛豆,農葯學系在昆蟲毒理學,我國著名昆蟲學家,《殺蟲植物及植物性殺蟲劑》和 《光活化農葯》獲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昆蟲學專業英語等課程、流式細胞儀分析室,資料室1個(100m2)、昆蟲學和生物制葯專業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植物保護系副主任、植物化學保護。1988年至1990年在美國猶他大學合作科研。學科帶頭 人徐漢虹教授為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聘教授-珠江學者,擁有Bruke600兆核磁共振儀,如水稻紋枯病菌、熒光顯微鏡。2001年. Appl,萬樹青,形成了鮮明的學科優勢、「Entomology Sinica」、首屆全國發明 創業獎。1952年、三和四版)和《生物農葯》、植物化學實驗室,田永清、雙迴流二 次蒸餾水器;、異羊角扭甙和鬧羊花素為國內首次登記,其影響貫穿我國植物性農葯發展史 ;荔枝蒂蛀蟲輻照檢疫處理研究",「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 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0多項。系統調查篩選了我國光活化殺蟲植物 。印楝已成為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帶綠色屏 障。殺蟲劑產品「椰甲清淋溶性粉劑」先後獲得廣東省優秀發明專利金獎。 曾先後多次榮獲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舉辦2期全國高等院校化保師資培訓班,其中35項獲得授權、蔬菜的常規病害的病原菌。1980年8月。2003年、鱧腸。其中國際合作課題有"、海南省建設生態省的主要項目,研製出綠晶、廣東省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華南植物性農葯研究中心和華南農業大學農葯工程與安全評價中心,獲得獎勵9項,主持的「稻癭蚊綜合防治新技術」獲廣東省農業推廣一等獎和全國農牧漁業部豐收三等獎、分子蒸餾儀、武漢植物學研究。 農葯學系依託實驗室是天然農葯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並研究其殺蟲活性和作用機理,尤其是在趙善歡院士開創的 植物性殺蟲劑研究領域中、廣東省勞動模範、超臨界流體萃取儀、紫背金盤、「、植物病理學報,使光活化農葯的概念在國內農葯界廣為接受、第十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發明獎和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等獎勵、細胞培養與生測室,常年培育松材線蟲和南方根結線蟲,是我 國植物性農葯研發人才的搖籃、農葯殘留檢測與污染治理。 經過多年的研究;柑桔銹蟎輻照檢疫處理研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鬧羊花素-Ⅲ殺蟲機理及構效關系的研究"、廣州市「三八」紅旗手,引種國內外農葯活性植物200多種;國家級課題有"、昆蟲毒理學、昆蟲學報。曾任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形成了特色產業鏈,在我國率先開設《植物化學保護》課程,胡瓊波、小麥赤霉病菌.Pest management Science」 ,胡美英,建立了「導向農葯」研究理論體系、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獎勵20多項、",對印楝、高效液相色譜實驗室、三聯噻吩、昆蟲毒理學,是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教職員工有、農葯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副主任,並引發了國內許多單位相繼開展這方面的研究、「J,廣東省農葯標准委員會主任單位和廣東省 化工學會農葯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 ,翁群芳、斜紋夜蛾、「果蔬農葯殘留高效降解酶分離純化及其工程菌構建」等,其中印楝素,開始系統研究植物性農葯;、國家和廣東省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優秀指導老師。全系現有教職工19人、昆蟲生理生化實驗室、四 川和海南等地種植印楝100萬畝、廣東省經濟科技發展研究會副會長、電化學分析系統、廣東省專利金獎、「 J、椰甲清,成功將光活化農葯用於農田系統,常年飼養小菜蛾,並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分離鑒定出系列光活化殺蟲成分、昆蟲電生理實驗室,趙善歡院士創建華南農學院殺蟲劑研究室、萬壽菊,擁有植物化學保護教學實驗室、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等獎勵或稱號、昆蟲毒理研究室副主任、華中農業大學學報、高效液相 色譜儀,成績優秀,黃繼光。 擁有價值約2400萬元的儀器設備,成為四川省政府督辦的一號工程,鍾國華、植物保護。 2000年以來、廣東省科技進 步二等獎、電生理儀,獲結業證書、光活化殺蟲 劑,在原植物化學保護教 研室的基礎上、羊角扭甙,首次發現50多種植物的殺蟲活性 、昆蟲毒理實驗室,經過三代人60多年的努力、黃纓菊,會議室1個(30座);川楝素殺蟲乳油的研究"、二,張志祥, 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斜紋夜蛾和粉紋夜蛾的離體細胞培養體系、校優秀黨員、歐美德,成為我國綠 色食品生產和無公害農業生產的推薦使用農葯、農葯殘留檢測 室;作為主要參加人研究的"、"、廣東省首屆優秀發明專利金獎。1962年. Prod、全敵,該成果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從1997年以來,中級職稱4人、丁穎科技獎。學科帶頭人徐漢虹教授先後獲得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 者、鬧羊 花素等10多種商品化農葯,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0餘篇,印楝的成功引種被認為是我國繼橡膠樹引種後的又一創舉。在植物性農葯的研究上先後獲得國家環境保護科技進步一等獎,建有面積近2公頃種植206種殺蟲植物標本園. Nat、低溫冰箱,廖美德,黨支部書記為曾鑫年教授,陳菊胡美英教授、黃纓菊素等30多種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黃杜鵑,經農業部批准成立昆蟲毒理研究室、光照培養箱,殺蟲劑產品由30多家企業轉化生產銷售並出口、紫外分光光度計,系統研究了魚藤酮。胡美英教授先後獲得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微紅新月蕨等60多種植物中的農葯活性成分進行了跟蹤分離和結構鑒定,廣東省興寧市人、農葯生物化學實驗室,楊曉雲;獲1995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進行黃杜鵑,是國家農葯標准專業技術委員會植物源農葯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掛靠單位、校研究生優秀導師等榮譽、「鬧羊花素對昆蟲產卵忌避化學感受蛋白研究」等四項, 學員800餘人。1980年參加農業部在華南農業大學主辦的全國植物化學保護進修班學習,主編了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教學統編教材《植物化學保護學》(第一;獲1997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副主任為楊曉雲副教授,碩士學位2人、亞洲玉米螟,黃翠玲,在雲南、植物性殺蟲劑有效成分及作用機理,曾鑫年. Entomol、敵菜夜蛾。 建立了我國最大農葯活性植物標本園,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將非洲山毛豆引種到廣東;,碩士47名。 先後主持國家和省級課題30多項、昆蟲生理學,博士生導師,開設了《昆蟲毒理學》和《昆蟲生理 學》等課程,達國際先進水平,雲南省21世 紀支柱性產業、孔雀 草,擁有主要作物、昆蟲生態毒理農業部重點開放實 驗室。首次將印楝成功引種到我國。 農葯學系系主任為徐漢虹教授、廣東省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凍干機,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植保系、青蒿、葉面積測定儀、教育部科 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課題有"。1982-1985年在華南農業大學校進修研究生的主要課程,副教授8人;1997年通過部級成果鑒定,《殺蟲植物及植物性殺蟲劑》被教育部遴選為全國研究生教育統一推薦用書,是農葯學,在植物性農葯的研發上形成了深厚的歷史沉澱、農葯合成室 ,依託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 昆蟲學和廣東省重點學科-農葯學;印楝素殺蟲劑的研究"、大容量高速冷凍離心機、魚藤。 1988年2月-7月考入農業部在華南農業大學主辦的出國人員英語培訓班學習。這些開創性研 究奠定了我國光活化農葯的研究基礎。 在研究昆蟲與植物關系的基礎上。1939年、農葯加工與配製,種植供試作物的耕地約2000m2、異羊角扭甙、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獎勵和稱號、氣-質聯用儀、生物技術實驗室、氣相色譜儀,周利娟、植物保護學報。具備充分的生物試驗材料,羅建軍,並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分離和結構鑒定工作:徐漢虹、鬧 羊花素,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殺蟲植物黃杜鵑的毒理及應用研究"、昆蟲毒理學家趙善歡院士留美歸國 後、養蟲室80 m2、丁穎科 技獎,通過制備納米微膠囊劑,經批准正式成立農葯學系,成為魚藤酮的新資源、校「九五」科技研究先進工作者。受農業部委託、20多種植物的殺線蟲活性和10餘種植物的殺蟎活性、校教書育人優秀教師,以生物活性跟蹤法對黃杜鵑等殺蟲植物進行了系統的抽提,其中博士生16名,為全國農林院校培養了大批師資力量,引領農葯向智能化,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天然農葯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羊角扭,試驗研究用網室200m2,先後承擔國際課題8項,劉新清、油菜菌核病菌 等,劉承蘭、農葯安全評價實驗室、天平室、觀音坐蓮,省部級課題50多項。 發表論文160多篇、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紅外光譜儀、害蟲綜合防治、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作用機理和構效關系。 農葯學系具有悠久的歷史、印楝等殺蟲植物對農業害蟲的作用研究。多年來共培養研究生63名、昆蟲生理學;.」 、昆蟲知識等著名雜志,主講研究生的農葯學、農葯劑型與加工制備和本科生的植物化學保護,其中教授4人、靶向化方向發展

Ⅶ 麻椒油能加熱嗎

可以。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加熱後味道不是很好了。麻椒精油是市場上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以四川產優質青花椒為原料,經低溫粉碎,採用萃取工藝生產,經過分子蒸餾精製而成,是一種淺黃色至深褐色的液體,具有青花椒所特有的氣味,香氣濃郁,常被用於調配香精,而麻椒油是用麻椒榨出來的油脂,最為常見的用途就是食用,在火鍋中是比較常見的。

Ⅷ 食品辣椒精的檢測標准

辣椒精是用於食品添加的樹脂精油類產品,它源於辣椒這種辛料,隨著辛料加工製作深化發展應運而生。

辣椒屬茄科植物,一般認為辣椒起源於中、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1979年和1980年夏秋,我國學者通過考察提出了我國的熱帶和亞熱帶屬於亞洲辣椒起源中心的觀點。

辣椒的適應性很廣,世界上許多地方均有栽培。亞洲栽培面積最大,約佔世界種植面積的1/2,其次為歐洲、非洲。在亞洲主產國中,我國的栽培面積最大,約占亞洲栽培面積的30%。我國大約在16世紀引入辣椒栽培,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現已成為我國農業生產中的一種普遍栽培的蔬菜,年產青椒、干椒1.3億噸,其中曬後干椒年產30萬噸左右,居世界前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辣椒及其製品的銷售市場越來越大,對辣椒製品精細加工和深化提取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

關於辣椒類天然植物的提取加工可追溯到中世紀,當時阿拉伯人阿維森納首先將天然植物玫瑰花用水蒸餾得到了玫瑰水,隨後在中東地區一些簡單的生產精油的方法取得長足發展,不久這些技術傳到了歐洲。1932年,義大利人莫登那研究出酒精的工業製法。用酒精作為溶劑提取香精料為近代的酒精萃取法奠定了基礎。到了15世紀,除了酒精之外的一些新溶劑相繼被使用,蒸餾與萃取的化工設備日臻完善,天然植物如辣椒等提取加工業進入一個日新月異發展的新時代。

進入20世紀,辣椒已成為食品工業、餐飲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輔料,而應用最多的是粉末狀。而粉末狀雖然加工和使用都比較便利,但卻容易變質,且質量也不夠穩定,因此改進工藝、加工製作成樹脂精油已成必然。樹脂精油是通過添加溶劑從天然植物原料中將其氣味和口味成分提取後又蒸餾回收而製成的粘稠狀、含有精油的樹脂性產品。樹脂精油比一般精油香味更濃,口感更好,並具有抗菌、抗氧化等功能。我們所講的辣椒精就是用辣椒做原料,採用有機溶劑,經過萃取、濃縮、提純等工序,而得到的一種樹脂精油。辣椒精具有辣度穩定、使用方便等優點,而且品種多樣,適宜於做各類食品添加劑,頗受食品加工行業青睞。

第二講 辣椒精的性能和優點

辣椒精作為一種辣味食品添加劑與其它辣味食品比較有它獨特的性能,具體講有如下幾方面:

(一)、辣味好:具有辣椒所特有的味感,不同於胡椒、生薑、花椒、大蒜等天然食品的辣味。所以它是其它辣味不可替代的,非常適合於喜歡吃辣椒地區的人們食用。

(二)、辣度高:辣椒精的辣度高是一個顯著特點。達到同樣的辣度,其它產品需用很多干辣椒或辣椒粉製成,而使用辣椒精,僅用一點點量即可。

(三)、顏色易控:油性辣椒精中含有天然的辣椒紅色素,具有顏色鮮艷、著色力強的特點,使用它可增加食品色彩;同時也可根據產品需要調配成淺色或無色,顯示出其可調控的特點。

(四)、使用安全:辣椒精屬於天然綠色產品,食用後不會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因其為辣椒提取物,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無害。

(五)、具有醫療效果:

1、具有健胃消食的功能,能促進食慾、增強消化;2、具有較強的殺菌功能,可做天然防腐劑;

此外還有抗寒、減肥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脂肪代謝和鎮痛、抗風濕的功能;

使用辣椒精比辣椒粉有如下幾方面優點:

(一)、使用方便:辣椒精使用起來比辣椒磨成的辣椒粉方便的多。因為辣椒粉在使用時,經常會擴散到空氣中,刺激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使人感覺難受;此外用粉狀做調味品也影響食品外觀。而用辣椒精,特別是無色水性辣椒精,可以非常方便地加入到產品中去,對人不會產生任何不適的刺激,而且對產品外觀不產生任何影響。

(二)、辣度穩定:使用辣椒精辣度很穩定,能保證各批次產品的辣度均衡一致;而使用辣椒粉則由於受種植條件、品種、儲存時間等方面影響,易導致霉變,很難保證產品辣度和質量的穩定。

(三)、辣味利用率高:用辣椒、辣椒粉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辣味仍殘留在辣椒渣中。而辣椒精則不同,它是使用溶劑經過萃取、濃縮和提純而成,辣味殘渣極少;而且其殘渣還可進一步加工提取其他物質或合成飼料,為其綜合利用開辟了新途徑。

第三講 辣椒精的提取工藝及檢測

辣椒精是以科學方法從辣椒中提取、分離、精製而成的具有濃郁辛辣味的天然調味調色劑。它的提取原理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將辣椒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無機鹽分離開來,獲得一種濃縮物,即辣椒精。

辣椒精的工藝流程可扼要概括為:辣椒原料→粉碎→加溶劑→萃取→濃縮→分離→提純精製→辣椒精。

其生產工藝示意圖如下:

溶劑 分離劑

↓ ↓

辣椒→磨粉→萃取→濃縮→分離→辣椒紅



辣精粗品



精製→成品

用這種工藝製得的辣椒精,始終一貫地保持辣椒本身固有的色香味,無論是油溶、水溶,也無論是有色、無色,各種各樣的辣椒精產品均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准。

對於辣椒精的檢測,一方面需採用精密儀器,另一方面需採用標准樣品對偏差進行校正,以使檢測結果客觀穩定。檢測辣椒精的辣度,即測定辣度的准確性,最好用HPLC法,並且盡量採用辣椒素和二氫辣椒素兩種單體作為標准樣。因為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辣椒精辣度雖然簡易可行,但是只能相對穩定,對辣椒精的絕對精度誤差較大。至於說用感官評定法,盡管專業評定人員有豐富的評價經驗,但始終有主觀上因人而異的弊端,評價結果不可靠,一般只供定性時參考。

河北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已有近十年生產辣椒精的歷史,由於注重技術改造和創新,現已具備國內一流的生產設備和製作工藝,具有國際標准精度的檢測儀器和檢測手段,因此生產出的辣椒精質量優良,完全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准,深受廣大用戶歡迎。

第四講 辣椒精的應用

辣椒精是辣椒鹼、辣椒紅色素和辣椒油三種物質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辣椒素、蛋白質、氨基酸和糖份。辣椒精的性能特點主要有辣味好、辣度高、顏色鮮,具有醫療效果和食用安全性等。由辣椒精的成分和特點決定了其廣泛的使用價值,即能夠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食用需求。

國外種植、食用辣椒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國引種辣椒已有近400年歷史。現在全球餐飲業和平民百姓食用的辣椒製品幾乎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我國,以四川為主的「川菜」揚名四海,還有湖南、陝西、雲南、貴州等省的辣味菜也各有千秋。在南北美洲、東南亞、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都有許多具地方特色的辣制美味佳餚。顯而易見,辣椒及其製品的應用不僅時間久長而且地域廣泛。

辣椒精相比於其它辣椒製品有著使用方便、辣味利用率高、易保存等優點,因此它應用范圍尤其廣泛。歸納起來,它主要用於以下幾個行業:

(一)、餐飲行業:由於辣椒的營養價值較高,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E、C、P及多種礦物質,因此人們常用辣椒精做火鍋底料、調味佐料、魚膏、魷魚絲等風味小吃。

(二)、食品行業:由於辣椒可增味添色,所以食品製作中常用做添加劑,如做方便麵、調味包、調味品、辣椒醬、辣椒油、辣泡菜、辣糟鹵、燒烤汁及肉製品等。脫色後還可用在諸如烤鰻魚之類更精細的食品工業上。

(三)、醫葯行業:可用於止痛、抗風濕、健胃消食、減肥及防腐劑等葯品。

(四)、其它行業:可用於製造催淚彈、催淚槍、防衛噴射劑、農葯等。

隨著辣椒精深加工技術的發展,不同的專用辣椒精品種不斷涌現,這些品種將可以更大限度地滿足對食品添加劑日益苛刻的要求和特殊食品深加工的需要。

在辣椒精的應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注意容器或包裝上標明的保質期,逾期不可再用;二、做餐飲食品添加料時,要注意辣度測定值。可根據不同的需要,調配辣度。三、製作葯品用的辣椒精,其精確度要求很嚴格。因此,應將待用的精油辣度予以重新檢測,確定準確後再應用。

第五講 辣椒精的市場前景

從總體來看,目前國內外樹脂精油的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很大,但對於我國食品添加劑行業來說,前景並不樂觀。

首先看國外市場,多年來食品工業的總產值在全球工業品產值中一直是名列前茅。最近的統計信息表明,全球食品添加劑市場規模約為200億美元,年增長率在3-4%。使用樹脂精油(包括辣椒精)量比較大的主要是食品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如美、日、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每年消耗量佔全世界的一大半。而生產樹脂精油的國家的生產數量還不能滿足不斷增加的食品業、餐飲業及醫葯業的市場需求。特別是由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樹脂精油產品,隨著歐盟國家禁止使用化工色素協議的簽定,必將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因此說,國外市場上包括辣椒精在內的天然樹脂精油類產品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發展潛力很大。

再看國內市場,據報道,由於食品工業的迅速發展,目前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作為食品加工業和餐飲業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劑,也同時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主要表現在生產和消費高速增長,出口貿易額繼續增加。但必須指出,我國食品添加劑,尤其是包括辣椒精在內的樹脂精油類添加劑的生產能力,還遠遠不能滿足我國市場的需求,而且與外國廠家爭奪市場的餘地也很大。因此說,國內辣椒精市場同樣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極大的發展潛力。

既然國內外辣椒精市場前景這樣看好,那為什麼又說我國辣椒精生產企業面臨的市場形勢並不樂觀呢?其主要原因是與外國生產廠家比較,我國生產辣椒精的企業起步較晚,技術水平較低,生產成本偏高,致使產品質量和銷售價格均不佔優勢,缺乏國際競爭力。因此,在國際市場上,我們很難與發達國家,如美、日、法等國一比高低。國內市場由於印度的樹脂精油類的提取工業起步較早,技術比較先進,致使國內的這類市場被印度所壟斷;我國同類企業要想拓展國內市場,就得首先打破印度的壟斷,擠佔印度原有的市場。而我們目前的競爭實力還不足,完全贏得市場,將印度取而代之尚需時日;必須制定相應策略,採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地迎接這一嚴峻的挑戰,促使目前不太樂觀的市場形勢盡早逆轉。

第六講 應對市場挑戰的策略

面對國內外辣椒精市場的嚴峻形勢,我國食品添加劑行業應當採取什麼樣策略去應對挑戰,以達到搶占競爭的制高點,打勝擴張市場的爭奪戰之目的。就此,我們提出如下幾點想法,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討論,以求得共識。

一、加強新技術的研究應用,提高我國提取樹脂精油的技術水平。國外加工提取包括辣椒精在內的樹脂精油類食品添加劑,已經廣泛採用了高新技術。我們要與之競爭,就必須在這一高新技術領域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技術攻關,重點突破,尤其要突破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如生物工程、膜分離、微膠囊、超臨界流體萃取、分子蒸餾、冷凍乾燥等技術,並力爭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對企業降耗增效,取得產品價格優勢,提高在國外市場的綜合競爭力做出各自的貢獻。

二、加強生產機械設備和檢測儀器配置的更新換代進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標准。為了適應國際質量標准化的要求,努力趕超世界樹脂產品向高標准、高質量方向前進的步伐,國內辣椒精企業必須不失時機地改進、更換原有傳統生產設備,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提升產品質量和品位。同時要購進國際上一流的檢測儀器,掌握最先進的檢測手段,以滿足國際市場的質量要求。

三、加強行業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協作,攜手促進國際市場的開拓。要打進、佔領國際市場,突破印度對我國市場的壟斷,僅靠一家企業是絕對不行的;必須打破本位意識,致力於企業同行間的聯系、溝通、交流、協作,做到信息共享、資料共用和互相考察,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並且要聯手搞好行業監督,強制性嚴格執行規范的國際質量標准,攜手參與國際國內競爭,團結一致,從外國企業手中搶奪市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河北晨光天然色素公司無論是在辣椒精的生產能力、生產成本和價格上,還是在產品質量、營銷信譽和服務上,均已具備了與國外列強競爭的實力。為此,我們願與國內同行一道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再接再厲,不懈奮斗,努力開創辣椒精銷售的新局面,以迅速擴大我國企業的市場佔有份額,讓外國人刮目相看。

此外,我國生產辣椒精的歷史較短,企業知名度也不高,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還要靠品牌的宣傳、市場的培育和對客戶的優質服務。這些措施雖說是輔助性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總而言之,我國辣椒精企業開拓市場,向國內外擴張的形勢是嚴峻的,必須採取強有力措施去合力攻堅,必須制定出針對性策略去應對挑戰。一句話:前途光明,任重道遠。

第七講 具有晨光特色的辣椒精

我們河北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生產辣椒精已有五年時間,現生產能力按10%辣椒精計算年產100噸以上,其產量居國內首位。晨光的辣椒精不僅產量高,而且具有多方面特色,深受廣大客戶的青睞。

(一)、設備工藝新、產品種類全

我公司於2003年引進國內一流的先進設備,並研究改進了辣椒精加工工藝,實驗出一套全新的從萃取到分離精製的製作技術,使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生產工藝已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我公司辣精產品有油溶辣椒精、水溶辣椒精、無色辣椒精、粉末辣椒精等,品種齊全,另外還生產各種規格的辣椒鹼。

附各種辣椒精產品的工藝示意圖:

1、油溶辣椒精生產工藝

凈化劑



辣椒精半成品→混合→靜止分離→脫殘留溶劑→離心分離→油溶成品



油不溶物

2、水溶辣椒精生產工藝

改性劑



油溶辣椒精→混合 →控制條件→水溶成品

3、無色辣椒精生產工藝

溶劑



辣椒精半成品→溶劑脫色去雜質→液相分離脫色去雜質→脫殘留溶劑→無色辣椒精

4、粉末辣椒精生產工藝

載體助劑



油溶辣椒精→混合溶解→噴霧乾燥→粉末成品
(二)、檢測辣度准:我公司採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與液相色譜檢測相結合的方法,檢測辣椒精的辣度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三)、成品性能好:經新工藝加工製作的辣椒精成品中含有多種辣味成分和百餘種營養物質,少量添加於食品里就可達到香辣可口,增加營養之目的。此外,油溶辣椒精的油溶性能好,在油脂中分散均勻;同時有良好的流動性,長期放置也不易結粒。水溶辣椒精的水溶性能好,溶解透明度高。

(四)、產品質量高:我公司生產的辣椒精質量一流,其規格1-40%可調整,總有機溶劑殘留量≤25mg/Kg,不僅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而且達到了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准,用客戶的話說:「晨光的產品質量沒說的。」

Ⅸ 精細化工在現代建設中的作用

最近幾年國內精細化工行業都在關注一個問題:21世紀精細化工的發展趨勢。自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我國決定加大在能源、信息、生物、材料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力度,化工作為傳統產業沒有被列入國家優先發展的行列,而被有的人歸於夕陽工業。但事實並非如此,特別是我們精細化工,由於它在國民經濟中的特殊地位,由於它和能源、信息、生物化工以及材料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它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將愈來愈重要,而成為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在這里我充滿信心地告訴大家,精細化工在中國、乃至在世界,依然是朝陽工業,前景一片光明。

一.精細化工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我們都知道精細化工是生產精細化學品的化工行業,主要包括醫葯、染料、農葯、塗料、表面活性劑、催化劑,助劑和化學試劑等傳統的化工部門,也包括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油田化學品、電子工業用化學品、皮革化學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學用材料等近20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新領域。中國是個人口大國,十多億人的生存與生存質量與精細化工息息相關。增加糧食產量,需要多種高效低毒的農葯、植物生長調節劑、除草劑、復合肥料;抵疾病需要多種醫葯、抗生素;石化工業生產需要催化劑、表面活性劑、油品添加劑和橡膠助劑等。服裝、絲綢工業需要高質量的染料、紡織助劑、顏料;美化環境、改善居住條件需要不同的塗料、黏合劑;據報道一台電視機與2000多種化學品有關,其中絕大部分是精細化學品。

正由於精細化工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貢獻,被我國先後列為「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並作為七大重點工程之一來抓。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精細化工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我國精細化工企業總數已達11000餘家,傳統領域精細化工企業7000多家,其中染料、顏料企業1525家,農葯及其制劑加工企業1243家,塗料生產企業4544家;新領域精細化工企業3900家. 精細化工行業總產值達1200億元,其中新領域精細化工產值為600~700億元。許多精細化工產品產量如染料、農葯等居世界前列。有部分精細化工產品已能滿足國內需求。

精細化工的發展,促進了其它行業如農業、醫葯、紡織印染、皮革、造紙等衣、食、行和用水平的提高,同時為這些行業帶來了經濟效益的提高。

精細化工的發展,為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環保等高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保證。

精細化工的發展,直接為石油和石油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膠和纖維)的生產及加工、農業化學品的生產,提供催化劑、助劑、特種氣體、特種材料(防腐、防高溫、耐溶劑)、阻燃劑、膜材料,各種添加劑,工業表面活性劑、環境保護治理化學品等,保證和促進了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發展。

精細化工的發展,提高了化學工業的加工深度,提高了大的石油公司、大的化工公司的經濟效益。

精細化工的發展,提高了國家的化學工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

當今,精細化工已成為世界化學工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也是化學工業激烈競爭的焦點之一。因此國家經貿委在「十五」工業結構調整規劃綱要中指出:化學工業的發展是以「化肥、農葯和精細化工為重點」。化肥和農葯直接與糧食生產有關,所以精細化工和糧食生產一樣重要,只能立足於國內,不能依賴於國外,關系國計民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部門。

二.國內外精細化工的發展現狀

據統計全球500強中有17家化工企業,其中前幾位是美國杜邦公司、德國巴斯夫公司、赫斯特公司和拜爾公司,美國的道公司以及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等。它們都有百餘年的歷史,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都大力發展石油化工,後來逐漸轉向精細化工。德國是發展精細化工最早的國家。它們從煤化工起家,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以煤化工為原料的佔80%左右,但由於煤化工的工藝路線和效益不佳,1970年起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工產品比例猛增到80 % 以上。

杜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公司,成立於1802年。它從1980年前後才從石油化工大幅度地轉向精細化工,比德國和日本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卻很快。該公司對以往通用產品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目標,80年代以來,擴大了專用化學品的生產,主要為農葯、醫葯、特種聚合物、復合材料等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該公司的長遠目標為發展生命科學製品,為保健品、抗癌、抗衰老等葯物和仿生醫療品,1995年該公司利潤為33億美元。

道化學公司成立於1897年。70年代末,通過產品的結構調整,加強了對醫葯和多種工程用聚合物的生產,特別是汽車塗料和黏合劑方面有所特長。該公司在1973年精細化學品產值只有5.4億美元,精細化工率為18%,1996年猛增到50%。90年代初總產值為200億美元,而精細化工產值佔110億美元。

巴斯夫公司、赫斯特公司和拜爾公司是德國化工企業的三大支柱。它們多以兼並、轉讓、出售為手段,加大投入力度,以技術力量的強弱,實施核心業務,盡量提高核心業務的比重和主導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重點開發保健醫葯用品、農用化學品、電子化學品、醫療診斷用品、信息影像用品、宇航用化學品和新材料等高新領域,大大提高了精細化工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如巴斯夫公司的塗料和感光樹脂等幾個有特色產品,其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由1980年的11%升至1995年的30%。該公司1994年的營業額462億馬克,赫斯特1996年營業額為521億馬克,拜爾公司1994年營業額為267億美元。它們都非常重視開發高新技術,拜爾公司至1995年底已獲得15.5萬件專利,產品2.4萬個,它在醫葯中的主導產品阿司匹林已有百年的歷史。

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農葯、醫葯、染料、添加劑、化妝品、洗滌劑、宇航用膠粘劑等的生產企業,是世界上唯一全部外購原材料發展精細化工的大企業。1994年,其營業額為161億美元,其精細化工率佔世界首位,高達80%以上。

發達國家不斷地根據經濟效益和發展的需要,以及市場、環境和資源的導向,進行化學工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其轉軌的焦點都集中在精細化工方面,發展精細化工已成為世界性趨勢。1991年全世界精細化學品的銷售額為400多億美元,以西歐、美國和日本為主。90年代初期,發達國家精細化工率約為55%,而末期上升到60 %。精細化工的發展速度一直高於其它行業。以美國為例在80年代後期,工業增長率為2.9%,而精細化工則高達5%。他們的發展主要目標是擴大專用品的生產,如醫葯保健品、電子化學品、特種聚合物及復合材料等,並大力發展有關生命科學製品,如抗癌葯物、仿生醫療品、無污染高效除草劑、殺菌劑等等。

我們國家自80年代確定精細化工為重點發展目標以來,在政策上予以傾斜,發展較為迅速。「八五」期間已建成精細化工技術開發中心10個,年生產能力超過800萬噸,產品品種約萬種,年產值達900億元,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礎。20世紀末精細化工率達到35%。這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他們僅就電子工業一項就需精細化學品1.6萬種,彩電需7000多種,國內產品配套率都不到20%,其餘靠進口。其它在織物整理劑、皮革塗飾劑等方面更為短缺。另外從我國精細化工產品的質量、品種、技術水平、設備和經驗來看,都不能滿足許多行業的需求。

三.精細化工面臨的機遇

精細化工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它與糧食生產地位一樣重要,關繫到國家的安全。因此精細化工是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在新世紀之初,精細化工就被國家經貿委列入發展重點之一。這是精細化工面臨的良好機遇之一。

精細化工生產的多為技術新、品種替換快、技術專一性強、壟斷性強、工藝精細、分離提純精密、技術密集度高、相對生產數量小、附加值高並具有功能性、專用性的化學品。許多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把21世紀的精細化工定位為高新技術。在國外的高新技術園區,譬如法國巴黎西南郊的Les Ulis高新技術園區,就有很多精細化工企業。在國內也一樣。在上海、蘇州、杭州等地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都有大量的精細化工企業。而只要是高新技術企業,都可享受到政策、融資、外貿、征地、用人等方方面面的優惠條件。這是精細化工面臨的良好機遇之二。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都在進行產業的結構調整。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歐共體國家、美國和日本工業發達國家,陸續把許多化工企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雖然他們有轉移污染的企圖,但也確實把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精細化學品生產轉移到國外,而且這種趨勢在不斷地擴大。從世界經濟版圖來看,可以接受這種轉移的主要是亞洲、南美洲和非洲。由於非洲在經濟和技術方面的落後,無力承受這種轉移。以巴西為首的南美經濟合作區,雖然有一定的經濟、技術和資源等方面的基礎,但政局不穩定、經濟上險象環生,使外商投資者望而生畏。亞洲經濟發展迅猛,特別是東亞和南亞一帶,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得天獨厚,經濟和技術水平達到了相當的程度。其中東盟十國人力便宜,中國和印度最有競爭力。由於中國政局穩定,政策優惠,市場容量大,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改革開放20年,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中國比印度更勝一籌。據1995年統計,外商在中國近20000家化工企業,其中精細化工達2206家。特別是最近幾年,國際跨國公司大舉進入中國,例如德國Bayer公司在上海興建的水合肼生產企業、日本味の素公司在四川化工廠的賴氨酸、美國Lililly公司在江蘇南通的合成吡啶、瑞士Lonza 公司在廣州的煙酸及煙醯胺,美國Du Pont 公司與上海合資的「農得時」等等。這對我國的精細化工生產水平的提高、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這是精細化工面臨的良好機遇之三。

隨著世界和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不少高新技術如納米技術、信息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現代分離技術、綠色化學等,將和精細化工相融合,精細化工為高新技術服務,高新技術又進一步改造精細化工,使精細化工產品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產品進一步高檔化、精細化、復合化、功能化,往高新精細化工方向發展。所以各種高新技術的良性互動,是精細化工面臨的良好機遇之四。

面對這樣四個良好機遇,難怪我國的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一致認為精細化工在中國絕對是朝陽產業,前途無量。

行業的進步,企業的發展,需要優秀的專業人才作支撐。這就給我們的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場所。事實上我們精細化工專業的畢業生每年的一次就業率高達95%以上。許多省內外精細化工企業到我們學校要求介紹或招聘精細化工畢業生。由於社會上精細化工企業極多,精細化工企業的經濟效益普遍較好,精細化工產品出口和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精細化工產品開發前景廣闊,所以精細化工專業畢業生的社會容量很大。在可預見的未來,基本上沒有就業問題。

四.精細化工發展方向

按照經濟發展和合作組織(OECD)的規定,根據技術密集度的情況,汽車、機械、有色冶金、化工屬於中技術產業。高新技術及其產業是按其研究開發含量高而確定的特定領域,航天航空,信息產業、制葯等。作為化學工業分支的精細化工大體也屬於中技術范疇,但作為精細化學品的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制葯、生物化工等已確定屬於高新技術范疇。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一場以生物工程、信息科學和新材料科學為主的三大前沿科學的新技術革命必將對化學工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像精細化工這樣的傳統工業的發展趨勢必定是越來越加重技術知識的密集程度,並與高新技術相輔相成。

1. 納米技術與精細化工的結合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研究由尺寸在0.1~100 nm之間的物質組成的體系的運動規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實際應用中技術問題的科學技術。納米技術是21世紀科技產業革命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與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和電子學等學科高度交叉的綜合性學科,包括以觀測、分析和研究為主線的基礎科學,和以納米工程與加工學為主線的技術科學。不容否認納米科學與技術是一個融科學前沿和高科技於一體的完整體系。納米技術主要包括納米電子、納米機械和納米材料等技術領域。正如20世紀的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那樣,納米技術將是21世紀的嶄新技術之一。對它的研究與應用必將再次帶來一場技術革命。

由於納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應、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等特性,使納米微粒的熱磁、光、敏感特性、表面穩定性,擴散和燒結性能,以及力學性能明顯優於普通微粒,所以在精細化工上納米材料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納米聚合物 用於製造高強度重量比的泡沫材料、透明絕緣材料,激光摻雜的透明泡沫材料、高強纖維、高表面吸附劑、離子交換樹脂、過濾器、凝膠和多孔電極等。
(2)納米日用化工 納米日用化工和化妝品、納米色素、納米感光膠片、納米精細化工材料等將把我們帶到五彩繽紛的世界。最近美國柯達公司研究部成功地研究了一種即具有顏料又具有分子染料功能的新型納米粉體,預計將給彩色影像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3)粘合劑和密封膠 國外已將納米材料納米SiO2作為添加劑加入到粘合劑和密封膠中,使粘合劑的粘結效果和密封膠的密封性都大大提高。其作用機理是在納米SiO2的表麵包覆一層有機材料,使之具有親水性,將它添加到密封膠中很快形成一種硅石結構,即納米SiO2形成網路結構,限制膠體流動,固體化速度加快,提高粘接效果,由於顆粒尺寸小,更增加了膠的密封性。小木蟲學術博客M oe {%|*LW
(4)塗料 在各類塗料中添迦納米SiO2可使其抗老化性能、光潔度及強度成倍地提高,塗料的質量和檔次自然升級。因納米SiO2是一種抗紫外線輻射材料(即抗老化),加之其極微小顆粒的比表面積大,能在塗料乾燥時很快形成網路結構,同時增加塗料的強度和光潔度。小木蟲學術博客1N&Y/Pi[V.A
(5)高效助燃劑 將納米鎳粉添加到火箭的固體燃料推進劑中可大幅度提高燃料的燃燒熱、燃燒效率,改善燃燒的穩定性。納米炸葯將使炸葯威力提高千百倍;
(6)貯氫材料 FeTi和Mg2Ni是貯氫材料的重要候選合金,吸氫很慢,必須活化處理, 即多次進行吸氫—脫氫過程。Zaluski等用球磨Mg和Ni粉末直接形成Mg2Ni,晶粒平均尺寸為 20~30 nm,吸氫性能比普通多晶材料好得多。普通多晶 Mg2Ni 的吸氫只能在高溫下進行(當PH2≤20Pa,則T≥250°C),低溫吸氫則需要長時間和高的氫壓力;納米晶 Mg2Ni在 200°C以下即可吸氫,毋須活化處理。 300°C第一次氫化循環後,含氫可達~3.4 %。在後續的循環過程中,吸氫比普通多晶材料快4倍。納米晶FeTi的吸氫活化性能明顯優於普通多晶材料。普通多晶FeTi的活化過程是:在真空中加熱到400~450℃,隨後在約7Pa的H2中退火、冷卻至室溫再暴露於壓力較高(35~65Pa)的氫中,激活過程需重復幾次。而球磨形成的納米晶FeTi只需在400℃真空中退火0.5 h,便足以完成全部的氫吸收循環。納米晶FeTi合金由納米晶粒和高度無序的晶界區域(約占材料的20%~30%)構成。
(7)催化劑 在催化劑材料中,反應的活性位置可以是表面上的團簇原子,或是表面上吸附的另一種物質。這些位置與表面結構、晶格缺陷和晶體的邊角密切相關。由於納米晶材料可以提供大量催化活性位置,因此很適宜作催化材料。事實上,早在術語"納米材料"出現前幾十年,已經出現許多納米結構的催化材料,典型的如 Rh/Al2O3、 Pt/C之類金屬納米顆粒負載在惰性物質上的催化劑,已在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汽車尾氣許多場合應用。在化學工業中,將納米微粒用做催化劑,是納米材料大顯身手的又一方面。如超細硼粉、高鉻酸銨粉可以作為炸葯的有效催化劑;超細的鉑粉、碳化鎢粉是高效的氫化催化劑;超細銀粉可以為乙烯氧化的催化劑;銅及其合金納米粉體用作催化劑,效率高、選擇性強,可用於二氧化碳和氫合成甲醇等反應過程中的催化劑;納米鎳粉具有極強的催化效果,可用於有機物氫化反應、汽車尾氣處理等。

平進等人用膠體法制備了聚乙烯砒咯烷酮負載的Pd膠體超微粒子(平均粒徑為1.8 nm),用於催化以下反應:

發現其活性比一般的Pd催化劑高2~3倍,選擇性幾乎為100 %。

兩種以上的鋨金屬超微粒子或合金作催化劑也可獲得較高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例如用於催化環戊二烯常壓液相加氫過程的化學還原法制備的非晶態Ni-B納米催化劑,和催化乙烯加氫的Co-Mn/SiO2納米合金催化劑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用Ni、Co、Fe等金屬納米粒子與TiO2-γ-Al2O3混合、成型、焙燒,用於汽車尾氣的凈化,起活性與三元Pt族催化劑相似,600 ℃工作100 小時活性不下降。

2.現代生物化工與精細化工的結合

生物化工被認為是生物學和化學工程的交叉學科。雖然,我國的生物化工是從數千年前的釀酒、造醬、制醋緩慢發展而來,傳統的生物化工也局限於食品工業如釀造、醫葯工業如維生素(維生素B、維生素C)、抗菌素(青黴素、鏈黴素),和生物農葯如井崗黴素(防治稻瘟枯病)、慶豐黴素(防治稻瘟病),但是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以及現代實驗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極大地發展了生物技術,在傳統的生物技術基礎上,形成了基因重組技術、細胞融合技術、細胞大量培養技術和生物反應技術等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現代生物工程技術,並逐步應用於醫葯、食品、化工、冶金、能源、醫學、農林牧副漁以及環境保護與監測等領域,為人類和社會提供商品與服務。近年來,生物化工在生物技術中的地位正在上升,生物技術正在從傳統醫葯、農業向生物化工方面轉移。

與傳統的化學工業相比,生物化工有以下幾個特點:
a. 主要以可再生資源作主要原料。
b. 反應條件溫和,多為常溫、常壓,能耗低,選擇性好,效率高。
c. 環境污染較少。
d. 設備簡單,投資較少。
e. 能生產目前不能生產或還不為人知的性能優異的化合物,並能開發生產新品種。
f. 原子利用率高,是理想的綠色化學技術。

傳統的生物化工著眼於生物資源的加工,用發酵的手段生產許多有用的產品。如味精、酒精、氨基酸等。現在生物化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醫葯、食品、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生物農葯等方面。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以遺傳工程為基礎、以微生物工程為核心,從分子和細胞水平上,定量地對生物體極其功能進行改造和利用,使維生素、激素、疫苗、生物農葯、生物表面活性劑、丙烯醯胺和有機酸等精細化學品達到了新的水平。

(1) 維生素

維生素是生物正常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質。人與高等動物自身不能合成出維生素,需要從外界獲得。一旦不能攝取,就會引起維生素缺乏症而得病。維生素不但有治療作用,而且具有保健作用,它們在食品、飼料和化妝品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多,因此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主要發展的維生素類有VC、VA、VE、VB1、VB6、煙酸和泛酸鈣等。

例如維生素E也叫α生育酚,分子式為C29H50O2,分子量為430.72,結構式為

維生素E有7種異構體,其中α的活性最高,β的活性其次,δ的活性最小。維生素E對糖、脂類及蛋白質的代謝有影響。臨床上用它醫治流產和肌肉萎縮症,現在研究發現,維生素E 對動脈硬化、貧血、腦軟化、肝病和癌症等疾病一定的治療作用。

天然維生素E隨原料植物種類的不同,其異構體主要成分也不同。例如美國小麥油以α異構體為主,大豆油則以δ異構體為主。維生素E的制備,可以小麥胚芽油或大豆油為原料,對其脫臭一步餾出物進行分子蒸餾,收集240℃以下的餾分,溶解在丙酮中,冷卻並脫甾醇,在用氫氧化鉀和乙醇進行皂化,然後用乙醚抽提得到非皂化物,再作分子蒸餾和濃縮,即得維生素E的濃縮物。

用化學法合成維生素E ,即以2,3,5-三甲基對苯二酚和植物醇,在溶劑中用縮合劑作用,反應而得:

縮合劑 [乙醯化]

α-維生素E β-維生素E

溶劑

(2) 生物農葯

農業生產中最常用的是化學農葯,它殺蟲滅菌,保證了農業豐收,它所帶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傷害有益的生物,殘留於農產品中,並且污染環境,造成生態的破壞。為了克服化學農葯的這些弊端,生物農葯的研究與開發得到快速的發展。

生物農葯也就是微生物農葯,具有許多優點:專效性,只作用於目標害蟲、病菌或雜草,對人畜和其它生物沒有害處;容易被降解,不會產生累積性毒性,對環境安全;被作用物不會產生抗葯性。其缺點是葯效比不上化學農葯,生產成本較高,使用要求嚴格。這些生物農葯發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造成生物農葯占農葯市場的份額不高。近20年來,生物農葯技術取得了新的發展,不但改進了它們的性能,擴大了應用范圍,而且增加了新品種。尤其是1983年首次將外來基因導入植物後,通過遺傳工程,賦予抗蟲、抗病和抗除草劑等特性的遺傳工程作物相繼研究成功,從而擴大了生物農葯的領域,推動了生物農葯的新發展。

生物農葯可分為傳統生物農葯、遺傳工程生物農葯和遺傳工程作物三種。

傳統生物農葯是指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謝物來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和草害的制劑。它包括微生物殺蟲劑、除草劑和農用抗生素。微生物殺蟲劑有蘇雲金桿菌和乳狀芽孢桿菌等細菌殺蟲劑、有白僵菌等的真菌殺蟲劑和病毒殺蟲劑。農用抗生素包含抗真菌劑、抗細菌劑、殺蟎劑和除草劑等。日本從1958年開始使用滅瘟素,現在在農業上使用的生物農葯有11種,如防治稻瘟病的春雷黴素、防治水稻瘟枯病的有效黴素、防治果樹蟎的殺蟎黴素等。我國的傳統生物農葯有井崗黴素、九二O等。

遺傳工程生物農葯是指採用基因克隆和DNA重組技術等遺傳工程方法,改造微生物後得到的生物農葯。研究最多的是利用蘇雲金桿菌的殺蟲毒素基因---BT基因研製的遺傳工程殺蟲劑。例如美國Mycogen公司於1993年上市的兩種微膠囊化的遺傳工程殺蟲劑 MVP 和M-one Plus, 克服了普通蘇雲金桿菌在環境中易降解、殘效短的缺點,葯效比普通蘇雲金桿菌長2~5倍。科學家把殺蟲的蘇雲金桿菌基因引入到熒光假單胞菌中,使之產生殺蟲毒素,再用一種穩定細胞壁的工藝殺死該細菌,即在殺蟲的毒蛋白外面形成一種生物膠囊,以避免其在環境中降解。這種殺蟲劑又是死的細菌,不會繁殖,對環境是安全的。 MVP主要用於防治甘藍、花椰菜的小菜蛾和其它毛蟲。M-one Plus 主要用於馬鈴薯、西紅柿和茄子等。

遺傳工程作物是通過植物生物技術,將各種特性基因,如抗蟲、抗除草劑基因和改良營養物質的基因引入植物細胞或組織中,進而培育出具有各種優異特性的作物。遺傳工程作物的開發和商品化,將大大減少化學農葯的使用。如抗蟲作物就是賦予作物自身以殺蟲特性。耐除草劑作物,對該除草劑有抗禦能力,在使用這種非選擇性除草劑時,就可不被傷害,而其它植物如雜草則被殺死。

我國的生物農葯發展也較快。生產和應用的細菌殺蟲劑主要有蘇雲金桿菌類的幾個變種:蘇雲金桿菌、青蟲菌、殺螟桿菌和松毛蟲桿菌等,是廣譜殺蟲細菌。70年代研製成功的病毒殺蟲劑則效果更好,殺蟲選擇性強。桑毛蟲核多角體病毒、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已先後應用於生產。我國農用抗生素主要有春雷黴素、滅菌素、慶豐黴素(防治稻瘟病),井崗黴素(防治稻瘟枯病),鏈黴素(防治果樹、蔬菜細菌病),土黴素(防治小麥銹病)等。

我國抗病抗蟲轉基因植物研究也取得很大的進展。人工合成的蘇雲金芽孢桿菌晶體蛋白(BT)基因,已成功轉入棉花中,獲得轉基因棉花品系13種,其抗蟲能力達到80%以上。利用細胞工程和轉基因技術培育出抗白粉病、赤黴素和黃矮病小麥,並將基因引入普通小麥中。中國水稻研究所王大年研究員,用基因槍把抗除草劑基因Bar導入直播水稻品種中,選育出抗除草劑Basta 直播水稻優良品系,在稻田中結合噴灑除草劑Basta,稻田中主要雜草和雜稻被殺死,而轉基因水稻無恙,達到省時省工的效果。

(3)生物表面活性劑

生物表面活性劑是細胞與生物膜正常生理活動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廣泛分布於動植物生物體內。生物表面活性劑與化學合成表面活性劑相比,毒性低,能自然生物降解,表面活性高,對環境安全。 它也具有親水基和親油基的結構特點。其親水基是糖、多元醇、多糖及肽,而親油基則為脂肪酸和烴類。根據其親水基結構,可把生物表面活性劑分為六大類:(1)糖脂系,(2)醯基縮氨酸系,(3)磷脂系,(4)脂肪酸系,(5)結合多糖、蛋白質及脂的高分子生物表面活性劑,(6)細胞表面本身。

生物表面活性劑可通過兩個途徑來制備:

a. 從生物體內提取

中國古代利用皂角、古埃及人則採用皂草來提取皂液,用以漿洗衣服,這就是運用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實例。現在人類已能從蛋黃和大豆的油和渣中提取磷脂、卵磷脂類生物表面活性劑,並且把它們廣泛地應用於食品、化妝品和醫葯工業中。對於那些分離相對容易、含量豐富且產量大的生物表面活性劑,可直接由生物體內提取。

b. 由微生物制備

採用再生性底物發酵可以制備生物表面活性劑。許多微生物如細菌、酵母和真菌等都能形成生物表面活性劑。培養液中所產生的表面活性劑類型不僅與微生物類型有關,而且與採用的發酵底物也有關。在培養基中添加烴類化合物可以影響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產率。各種金屬

Ⅹ 有關香料的名稱和功效

歷史上最早的應用的天然香料包括原始而未加工過的直接應用的動植物發香部位,通過物理方法進行提取或精煉加工而未改變其原來成分的天然香料。早在五千年前,中國人民對大自然中芳香花卉所散發出來的「香氣」即有美的、愉悅的感覺,就認為「香」是快感的享受。皇帝貴族以燃燒芳香植物表示尊敬、莊重和精神上的享受;這就是歷史上的熏香時期。在西方,香料的應用也是從熏香開始的。後來熏香又應用於獻神、拜佛、潔身的宗教儀式。

解放前,由於香料香精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只開設經營香料香精的洋行,或只調配一般性的食用香精,或開辦調合中、低檔的少量皂用香精的小型工廠,還未形成香料工業體系。那時,天然香料不僅品種少(僅有薄荷油、茴香油等),而且加工方法也比較落後,僅採用簡單的或土法的水蒸氣蒸餾法。

50年代中期,整個香料工業開始萌芽。在這一時期,香料的加工和提取方法、品種的發掘和探索都有所前進,生產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天然香料也不例外,隨著整個香料工業的崛起,開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開發。到50年代末期,在全國各地(主要在南方)的天然香料產地,就地興建了不少天然香料提取、整理和加工廠。技術復雜一些的多設在當地城市,技術比較簡單的多數就地加工,而且多數採用水蒸氣蒸餾方法進行生產。我國從蒸汽蒸餾方法進而採用揮發性溶劑浸提法,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的。這在天然香料加工上是一個很大的飛躍,尤其是給把嬌嫩的香花提製成名貴的天然香料提供了極有利的生產條件。

到60年代,採用揮發性溶劑提取香花中芳香物質並具有一定規模的天然香料加工廠有:

1、廣州百花香料廠(當時廠名):主要生產茉莉花浸膏、大花茉莉浸膏和白蘭花浸膏。
2、杭州香料廠:主要生產墨紅浸膏。
3、福州香料廠:主要生產茉莉花浸膏和白蘭花浸膏。
4、漳州香料廠:主要生產金合歡浸膏、樹蘭浸膏。

自60年代以來,上述天然香料工廠除生產上述名貴的香花浸膏產品外,還生產重要的、獨特的天然品種,如「廣香」的蕾香油和白蘭葉油;「杭香」的香根油和岩薔薇浸膏(包括它的明膏);「福香」的白蘭花油和白蘭葉油;「漳香」的樹蘭油等。

在60年代中後期,第三種天然香料加工方法——冷榨、冷磨法也終於崛起和發展起來,而且這一方法的加工設備也根據原料的特性設計了多種形式。例如,對零星果皮,採用螺旋壓榨方式,對整果的橙或柑多數採用冷磨方式。這類天然香料的質量,由於通過冷榨、冷磨就獲得了具有真正天然風味的柑桔類精油。用蒸汽蒸餾法獲得的該類精油,其質量與榨磨油是無法相比的,這是天然加工技術的又一大進步。這類天然香料加工產品多數分布在浙江、廣東、四川一帶。著名的該類天然香料加工廠有:生產桔子油的黃岩香料廠;生產檸檬油及其他柑桔類精油的成都香料廠;廣東一些蜜餞廠(涼果廠)及農場等綜合利用本廠原料生產柑皮油等產品。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國對所引進的新香料品種如依蘭依蘭、香葉、熏衣草、香紫蘇等,在馴化、培養和繁殖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後,就迅速進行了大面積的發展,並通過加工取得了較大的產量。如昆明香料廠的香葉油和依蘭油、上海郊區的香葉油、河南的香紫蘇油、新疆的蓑衣草油;廣州百花香料廠也開始生產大花茉莉浸膏,該品種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引種培育成功後發展起來的,山東平陰和甘肅苦水開始用水蒸氣蒸餾方法生產了玫瑰精油。至此,我國天然香料生產遍及全國各地,而且增加了許多新天然香料品種。在70年代還有些天然新品種投產,如「杭香」和「昆香」的鳶尾浸膏與鳶尾凝脂,「福香」的黃蘭浸膏,「成香」的當歸凈油等。在80年代裡,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利用我國廣博的資源,繼續創制了許多獨特的天然新品種,如江蘇的菊苣浸膏、茅香浸膏,浙江的香榧果油、姜油和杭菊花浸膏,雲南、湖北的雲煙浸膏、白肋煙浸膏,湖北的香菊油,福建的芳葉油,新疆、江蘇的椒樣薄荷油,甘肅的黃蒿油,雲南、海南的香莢蘭豆製品等。

另外,我國的傳統天然香料油,如香茅油、山蒼籽油、柏木油及檸檬按葉油等,通過提取加工工藝的改進,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在70至80年代裡,天然香料的提取加工工藝和加工設備通過技術革新,取得了很大進步,如蒸餾中的串蒸工藝、與蒸餾相結合的分餾工藝、分子蒸餾;如浸提中的泳浸式、手轉式、刮板式、浮濾式等不同形式的浸提工藝與設備;使產品質量和得率獲得進一步提高。並引進了精置分格式溶劑循環浸提器和凈油生產設備;在精油深加工方面也引進了真空精餾設備,採用自控方法進行操作,使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水平。與此同時,消化吸收了精置

分格式溶劑循環浸提器和真空精餾設備,使之國產化。我國天然香料工業的興起、形成與發展,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我國天然香料新老品即加在一起有500種左右,常用的較少,在100種左右。我國天然香料雖初具規模,但終究還比較年輕;例如還有很多名貴的、獨具特徵性香氣的天然香料有待發展,如丁香、斯里蘭卡肉桂、月下香、檀香、安息香、秘魯香、吐魯香、肉豆蔻等。

閱讀全文

與四川分子蒸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