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蒸餾燒瓶使用下進上出

蒸餾燒瓶使用下進上出

發布時間:2023-02-10 15:26:25

1. 製取蒸餾水的過程

在100mL燒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如圖連接好裝專置,向冷凝管中屬通入冷卻水,加熱燒瓶,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用錐形瓶收集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注意:(1)在蒸餾燒瓶中放入少量碎石片或沸石,防止液體暴沸;

(2)如果有溫度計,溫度計的水銀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緣位於同一水平線上,或者說溫度計的水銀球應靠近支管口處;

(3)蒸餾燒瓶中所盛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蒸餾燒瓶內液體不可蒸干;

(4)冷凝管中的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即「下進上出」,目的是提高冷凝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2. 冷凝管是上進下出還是下進上出

冷凝管是下進上出。因為冷凝水下進上出才能保證下端冷凝水的溫度是低的,上端冷凝水的溫度是高的,從而達到冷凝的最佳效果,如果冷凝水是上進下出在重力的影響下冷凝水只會聚集在管道下方,這樣管中的空氣無法排出,就會出現受熱不均勻的情況嚴重的可能導致冷凝管破裂。

迴流冷凝管使用方法

使用前進行洗凈將冷凝管上端擴大處,用打好洞的橡膠塞連接於燒瓶的支管上,蒸餾燒瓶中加入待蒸餾的物質,然後在冷凝管的水進口下口處用橡膠管連接水源,另一根橡膠管連接於上口,便於冷卻廢水流出。

冷凝管下端連接接受瓶,通常用彎形接管連接接受瓶,可使蒸餾液垂直流出。全部裝置安裝好後,固定於架子上,先開冷卻水源,然後進行加熱使蒸餾物至沸騰,蒸氣沿內芯管遇到冷卻水冷卻的管壁即冷凝為液滴,流入接受瓶中即得純凈物質。

迴流冷凝裝置實際上是作濃縮提純裝置,它將冷凝管通過橡膠塞直接插在三角燒瓶上,三角燒瓶內裝入被蒸餾物及溶劑,在進行加熱前先接通水源再進行加熱至沸騰,蒸氣上升遇冷卻水後冷卻的液滴,仍舊回復滴入三角燒瓶內,這樣少量的溶劑多次與被溶解物質接觸起到充分溶解的作用。

3. 實驗室蒸餾分離兩種組分

乙醇和水互溶,但二者沸點相差較大,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
蒸餾時需在蒸餾燒版瓶中加熱,用冷凝管權冷卻,冷凝管冷凝水的流向是下進上出,
為防止水揮發,應控制溫度在78.4℃左右,使用溫度計,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在蒸餾燒瓶支管口處,
為防止液體暴沸,應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所以用到的儀器有酒精燈、石棉網、尾接管、錐形瓶、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碎瓷片等.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碎瓷片; 通冷凝水;點燃酒精燈;78.4℃; 蒸餾燒瓶支管口處; 下進上出;防止暴沸.

4. 萃取蒸餾水是為什麼冷卻水從下往上通入冷凝管

【萃取蒸餾水是冷卻水從下往上通入冷凝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原因:

1、如果上口進水,受重力影響只會在下面一層,所以不會完全充滿冷凝管。而冷卻水從下往上通入冷凝管則可以完全充滿冷凝管。

2、運用了逆流的原理,在冷凝管中的水是有冷卻作用的。當水受熱後,若水中有溫差,水就會流動,熱水往上流,冷水往下流,水就會循環起來,充分起到冷卻的作用。所以蒸餾時冷凝管中的水要下進上出。讓蒸汽充分液化。

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鹽類)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氨、二氧化碳、有機物)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

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4)蒸餾燒瓶使用下進上出擴展閱讀:

萃取與其他分離溶液組分的方法相比,優點在於常溫操作,節省能源,不涉及固體、氣體,操作方便。萃取在如下幾種情況下應用,通常是有利的:

①料液各組分的沸點相近,甚至形成共沸物,為精餾所不易奏效的場合,如石油餾分中烷烴與芳烴的分離,煤焦油的脫酚;

②低濃度高沸組分的分離,用精餾能耗很大,如稀醋酸的脫水;

③多種離子的分離,如礦物浸取液的分離和凈制,若加入化學品作分部沉澱,不但分離質量差,又有過濾操作,損耗也大;

④不穩定物質(如熱敏性物質)的分離,如從發酵液製取青黴素。

素周期表中絕大多數的元素,都可用萃取法提取和分離。萃取劑的選擇和研製,工藝和操作條件的確定,以及流程和設備的設計計算,都是開發萃取操作的課題。

5. 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為什麼要下進上出

需要冷凝的氣體(液體)是由上至下的,冷凝水由下至上這樣效果更好!希望你能理解…但是回答絕對正確。

6. 蒸餾時為什麼冷凝水要從下口進上口出

冷凝水從下部口引入上口,以使冷水和熱水蒸氣之間的接觸面積大,並且接觸時間長。 如果冷凝水從上口供給,則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壁流出,幾乎沒有與水蒸氣的熱交換。

從下部埠進入時,冷凝水緩慢充滿冷凝管。 因此,冷水可以在冷凝管中停留最長時間,冷水與熱氣之間的熱交換主要通過冷凝管壁進行,冷凝管充滿水, 換熱效率比較高。

(6)蒸餾燒瓶使用下進上出擴展閱讀:

在蒸餾操作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 控制好加熱溫度。如果採用加熱浴,加熱浴的溫度應當比
蒸餾液體的沸點高出若干度,否則難以將被蒸餾物蒸餾出來。加熱浴溫度比蒸餾液體沸點高出的越多,蒸餾速度越快。但是,加熱浴的溫度也不能過高。

否則會導致蒸餾瓶和冷凝器
上部的蒸氣壓超過大氣壓,有可能產生事故,特別是在蒸餾
低沸點物質時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熱浴的溫度不能比蒸
餾物質的沸點高出 30 ℃。整個蒸餾過程要隨時添加浴液,以
保持浴液液面超過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蒸餾高沸點物質時,由於易被冷凝,往往蒸氣未到達蒸餾
燒瓶的側管處即已經被冷凝而滴回蒸餾瓶中。因此,應選用
短頸蒸餾瓶或者採取其它保溫措施等,保證蒸餾順利進行。

3、 蒸餾之前,必須了解被蒸餾的物質及其雜質的沸點和飽和
蒸氣壓,以決定何時(即在什麼溫度時)收集餾分。

4、蒸餾燒瓶應當採用圓底燒瓶。沸點在 40-150℃的液體可采
用 150℃以上的液體,或沸點雖在 150℃以下,對熱不穩常
壓的簡單蒸餾。對於沸點在定、易熱分解的液體,可以採用
減壓蒸餾和水蒸汽蒸餾。

7. 實驗室中製取蒸餾水如何使用冷凝器

從蒸餾燒瓶出來的導管連接冷凝管平(大)一頭,尖頭即冷凝水出來的位置,冷凝管身上有兩個小連接頭,接近冷凝管出口的必須接到水龍頭上,用於冷凝的水從這里進入充滿冷凝管後,從接近冷凝管入口的小接頭上流出。即"下進上出"

8. 化學題:為什麼冷凝管冷卻水一定要從下口進,上口出。製作蒸餾水為什麼不用蒸餾燒瓶用圓底燒瓶

1.冷凝管中冷卻水下口進上口出,可使冷卻水充滿冷凝管(如果上口進得話,往往只有專冷凝管的底部有水屬,上部積不起水),可避免冷凝管因只有部分有水導致冷熱不均可能發生破裂,同時冷卻水下口進上口出,水流方向與氣流方向相反,有利於提高冷凝效率。
2.自來水蒸餾制蒸餾水時,只需要加熱煮沸(此時達到水的沸點,水氣化逸出,再冷凝即可),所以不需要控制溫度,因為不需要溫度計控制溫度,因此也不一定需要用蒸餾燒瓶(要用也可以的),用圓底燒瓶也可以的。
3.萃取劑的選擇原則
萃取劑與原溶劑互不相溶,溶質(被提取物)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要大(越大越好),萃取劑與溶質不反應。還可以加上一條,就是萃取劑與溶劑要易於分離。

9. 蒸餾裝置怎麼從下端進水

分餾以氣體的形式從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蒸出,進入冷凝管,目的是讓氣體重新遇冷內液化成液體容,從牛角管處流出,可收集於錐形瓶、燒杯或其他容器中。如果不冷凝直接收集氣體餾分是很難收集的。
冷凝管下端進水上端出水的目的是為了使冷凝效果更加顯著,畢竟從下往上流比從上往下流時間要長一些,冷凝效果更好。
總的來說,冷凝的目的是使氣體重新變為液體,便於收集。

通冷凝水的,使溫度降低,使氣體變成液體。變成液體流出來,便於收集。
下口進水上口出水,和水流的方向剛好相反,但是利於水的循環和冷凝效果。

如果從上面加水,水受就會很快的流走,而不能充滿整個冷凝管,達不到冷凝的效果.

你要問的應該是這個意思。

10. 實驗室製取蒸餾水步驟

  1. 將蒸抄餾燒瓶,冷凝管儀器裝配好.

  2. 在蒸餾燒瓶里加入普通水(自來水)至燒瓶容積的一半左右,再加入一些碎瓷片,然後用插有溫度計(150℃)的橡皮塞塞緊.(注意溫度計水銀球在蒸餾燒瓶支管的位置),給蒸餾燒瓶加熱.

  3. 當水溫達到約100℃時,水沸騰,水蒸氣經過冷凝管冷凝後,收集在錐形瓶中,這就是蒸餾水.

閱讀全文

與蒸餾燒瓶使用下進上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