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排空氣法怎麼操作
排空氣法分為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前者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大不少且無毒的氣體的收集;後者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差很多且無毒的氣體的收集。
向上排空氣法的操作:集氣瓶正置,氣體導管插入集氣瓶接近底部但不與底部接觸,集氣瓶口用玻璃片蓋住一部分,剩餘部分出口用於檢驗氣體的純度。
向下排空氣法的操作:集氣瓶倒置,氣體導管插入集氣瓶並接近底部但不與底部接觸,收集時集氣瓶口用玻璃片蓋住一部分,剩餘部分出口用於檢驗氣體的純度。
用H2O2與MnO2抽取並收集O2不適合用排空氣法,因為O2的密度與空氣接近,但可以用排水收集法。
制備時可以用蒸餾燒瓶配分液漏斗的裝置來制備,H2O2放在分液漏斗中,MnO2放在蒸餾燒瓶中;H2O2從分液漏斗中滴入燒瓶中,產生的氣體通過導管引入水槽,再用排水法收集。此裝置的好處是可以控制O2的發生。
『貳』 蒸餾燒瓶可以做反應器嗎
可以的。燒來瓶通常具有自圓肚細頸的外觀,與燒杯明顯地不同。它的窄口是用來防止溶液濺出或是減少溶液的蒸發,並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來連接其它的玻璃器材。當溶液需要長時間的反應或是加熱迴流時,一般都會選擇使用燒瓶作為容器。燒瓶的開口沒有像燒杯般的突出缺口,傾倒溶液時更易沿外壁流下,所以通常都會用玻棒輕觸瓶口以防止溶液沿外壁流下。燒瓶因瓶口很窄,不適用玻棒攪拌,若需要攪拌時,可以手握瓶口微轉手腕即可順利攪拌均勻。若加熱迴流時,則可於瓶內放入磁攪拌子,以加熱攪拌器加以攪拌。燒瓶隨著其外觀的不同可分平底燒瓶和圓底燒瓶兩種。左上圖為一平底燒瓶,右上圖則為一圓底燒瓶。通常平底燒瓶用在室溫下的反應,而圓底燒瓶則用在較高溫的反應。這是因為圓底燒瓶的玻璃厚薄較均勻,可承受較大的溫度變化。主要用途:
(1)液體和固體或液體間的反應器.
(2)裝配氣體反應發生器(常溫、加熱).
(3)蒸餾或分餾液體(用帶支管燒瓶又稱蒸餾燒瓶).
使用注意事項:
(1)注入的液體不超過其容積的2/3.
(2)加熱時使用石棉網,使均勻受熱.
(3)蒸餾或分餾要與膠塞、導管、冷凝器等配套使用。
『叄』 使用蒸餾燒瓶控制好溫度之後如何收集蒸餾出來的氣體
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接上冷凝管,以正確的方嚮往橡皮管中通入自來水,在冷凝管的羊角管處放置一個錐形瓶進行氣體收集。
『肆』 蒸餾是液體變氣體
蒸餾是利用物質間--沸點--不同,加熱使液體混合物中沸點較低的液體變為氣體揮發出來,再--降溫使氣體冷凝--,以除去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的方法.蒸餾用到的玻璃儀器有--蒸餾燒瓶--.
『伍』 蒸餾燒瓶和圓底燒瓶的區別 蒸餾燒瓶和圓底燒瓶的區別介紹
1、外形不同:圓底燒瓶的底部是球形的平底燒瓶,底部是平的蒸餾燒瓶,在瓶頸部有一根導管,底部是球形的可見。
2、特點不同:平底燒瓶不需要支架就可以直接放在桌面上,但是若加熱,則底部是球形的對於熱量的分散更好,不易損壞。所以平底燒瓶一般用於常溫下的反應,而圓底燒瓶和蒸餾燒瓶用於加熱下的反應。
3、制備方法不同:蒸餾燒瓶的結構中已經有一根導管,所以若是制備氣體,則更方便,使用的塞子上可以少打一個孔。另外蒸餾燒瓶最大的應用是用於分餾和蒸餾,這也是其名稱的來源。
『陸』 化學問題
會,只不過是在試管口被點燃,由於可燃氣體只在試管口與空氣接觸燃燒,因而不會爆炸。
蒸餾燒瓶是圓底的,帶有支管,主要用於液體蒸餾等實驗,也可用於固體液體加熱製取氣體的實驗;平底燒瓶底部是平的,一般沒有支管,只適用於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等反應,由於底部是平的,有時可不用鐵架夾持。
『柒』 使用蒸餾燒瓶控制好溫度之後如何收集蒸餾出來的氣體
冷凝管冷凝,再用燒杯收集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