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軾搓澡的詩句
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代:蘇軾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
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詞的大意:
水和污垢什麼時候在一起共存過。仔細看來兩個都有又好像兩個都沒有。我對擦背的人說,今日勞煩你要一直搓背了。
只希望能輕點再輕點,我的身上本來也沒有什麼污垢。
從詞的表面上來就是一首搓澡的詞作。表面來看,蘇東坡敘述起來風趣詼諧,其實細讀的話這裡面卻飽含了深刻的寓意。上面我們介紹了,這首詞的寫作背景乃是蘇東坡知道自己被神宗皇帝重用了,馬上要調任汝州了,有些興奮,所以在字里行間里我們也能讀得出來當時東坡輕快的心情。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
水和垢根本就不可能在一起,這一句里蘇東坡又所暗指:自己多次被貶,是因為自己從不與奸詐小人同流合污。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說的就是他。他這樣高風亮節的人又怎麼會和那些讒言小人一起共事呢?他寧願被貶,也不會與之同在。
㈡ 蘇東坡寓禪《如夢令》二首解釋
直譯:其一水和污垢何曾在一塊共存過 細細看來兩個都有又兩個都沒版有遂和擦背的人說 呵呵 這麽長時權間勞煩你一直搓背 稍微輕點 輕點 本居士身上沒那麼多灰!! 這首詞應該就是蘇軾的自嘲語吧 合著有 身似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的味道 其二你替我擦澡 自己先洗干凈了才能給我搓背洗干凈啊 看看現在熱的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 故和搓澡人說 一起在早澡堂里吧 (那搓澡人肯定會推辭 說 不敢不敢 因為好歹東坡先生是士人)所以 東坡就說 盡管洗 盡管洗 沒事 沒事 俯為人間一切這句很難解 但是要合著上首的意思和通篇的意境就很明白了 那就是低下頭俯下身來方能看清世間的一切 因為最低層才是根本 水載舟者也 以覆舟者。在此 可見蘇軾的為官之道為人之道 總是以低姿態親民 正體現了他那種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造福於民 呵呵 我頗慕蘇東坡就在於此 當年烏台詩案後 蘇軾一直被貶 而且越貶越往南 離汴京就越遠 但是 無論怎樣 蘇軾總能用自己手裡僅有的權利造福於民 這恐怕是不一般的士大夫所能及的!
㈢ 如夢令詩詞
如夢令詩詞彙總如下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春景
宋代: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代:蘇軾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清代:納蘭性德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代: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如夢令·春思
宋代:蘇軾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橋流水。
如夢令
宋代:石孝友
照水粉梅開盡。春殘峭寒猶甚。秋氣著人衣,斗帳玉兒生暈。那更。那更。簾外月斜風橫。
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代: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如夢令·滿院落花春寂
宋代:楊冠卿
滿院落花春寂。風絮一簾斜日。翠鈿曉寒輕,獨倚鞦韆無力。無力。無力。蹙破遠山愁碧。
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
宋代:曹組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睡起不勝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靜,人靜。風動一庭花影。
如夢令
宋代:朱敦儒
盞底一盤金鳳。滿泛酒光浮動。引我上煙霞,智力一時無用。無用。無用。蹋破十洲三洞。
如夢令·曾宴桃源深洞
唐代: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
清代:納蘭性德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如夢令
宋代:沈端節
雨後輕寒天氣。玉酒中人小醉。乍報一番秋,晚_清涼如水。忺睡。忺睡。窗在芭蕉葉底。
如夢令
宋代:呂渭老
珠閣雨簾高卷。望斷碧梧牆院。短夢有幽尋,曉枕一峰雲亂。誰見。誰見。風散菊英千片。
㈣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是什麼意思
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載有「浴室掛壺」一條。浴室要掛作為商標用的壺,當然是公共浴室了。老揚州的浴室門口都要掛一個燈籠,中午點亮凌晨吹滅,一點亮就是告訴顧客,本浴室開張了。所以揚州有句歇後語是:「澡堂的燈籠——天天掛」。曾經做過揚州太守的宋代文學家蘇軾,不但常到浴室洗澡,還不時找人擦背。有他的一首《如夢令》詞為證:「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擦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也就是對擦背人說:「請你手腳要輕些,我常來沐浴,身上沒有多少污垢。」追溯揚州沐浴歷史,已有二千多年以上,天山漢墓陳列館內西漢廣陵王劉胥的墓內,就有專門的沐浴間。
據了解,《大清鹽商》劇中,四大總商之一的馬德昌帶著自己兒子去拜訪當時的兩淮鹽運使盧德恭,以文人雅士自居的盧德恭當場吟詠了一首描寫洗澡搓背的詞「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據文史專家介紹,這首詞本來是蘇軾寫的,大意說的就是洗澡搓背的事情。
洗澡搓背,在尋常人眼中本來是一件俗事。然而在沐浴文化盛行的揚州,在文人雅士盧德恭的眼中卻是一件大雅之事。怪不得劇中盧德恭會這樣說:「這洗澡搓背之事也能夠入詩,東坡先生是參得人生三味,才能寫出這樣禪心道骨的好事啊。」
㈤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與水垢何曾相受的異同之處在哪裡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全詞篇幅雖短,但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以對話推動詞意發展,跌宕起伏,極盡傳神之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後人對此詞評價甚高,尤其是「綠肥紅瘦」一句,更為歷代文人所激賞。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此詞表面上是寫作者因沒有水垢而受到擦背人的重揩而不滿,實質是比喻自己秉性高潔,受貶是蒙冤的。全詞關鍵是佛家術語「無垢」,比喻一切本來清凈,雖意出禪偈,形象不甚優美,卻自有其思想價值和意義。
《如夢令》
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此曲本唐庄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庄宗作此詞,卒章雲:「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雲。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㈥ 如夢令這首詩解釋詩義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②,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③。
爭渡,爭渡④,驚起一灘鷗鷺⑤。
作品注釋
①如夢令:作為詞調,其原名《憶仙姿》。蘇軾《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一詞注雲:「此曲本唐庄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庄宗作此詞,卒章雲『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雲。」
②溪亭:一說此系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大明湖畔;二說泛指溪邊亭閣;三說確指一處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蘇轍在濟南時寫有《題徐正權秀才城西溪亭》詩);四說系詞人原籍章丘明水附近的一處遊憩之所,其方位當在歷史名山華不注之陽。因為「歷城北二里有蓮子湖,周環二十里。湖中多蓮花,紅綠間明,乍疑濯錦。又漁船掩映,罟罾疏布。遠望之者,若珠網浮杯也」(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十一)。大約在李清照十五歲時,按照相傳的風俗,用簪束發叫「上頭」。「上頭」日要選在天氣和暖之時,以便外出遊樂。「婉娩新上頭,湔裙出樂游」(梁簡文帝《和人渡水詩》)。稟性極喜煙霞游樂的女詞人,其終生記憶猶新的這次溪亭之游,或許正是上述古老風俗的沿襲,亦當是她從故鄉湖山佳境中,所汲取的最初的創作素材。[1]
③藕花:荷花。以上四句意近「訪瀆搜渠」的酈道元的「日暮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水經注·沔水》)之句。
④爭渡:即「怎渡」的意思,慌忙劃船,奪路急歸,從而打破天籟寧靜,驚起荷叢深處之棲息水鳥。
⑤鷗鷺:泛指水鳥。
作品譯文
依舊記得經常出遊溪亭,一玩就到日暮時分,但是喝醉而忘記回去的路。一直玩到興盡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樣才能劃出去,船兒搶著渡過,卻驚起了一灘的鷗鷺。
作品賞析
這首小令是李清照青年時期的作品,寫的是作者回憶在溪亭那個地方,駕船游湖的經歷。作者從發生在歸途中的軼事切入,用大跨度的跳躍的筆法,將遊玩的過程及湖中美景俱都包含在三十三個字的篇幅中。
第一句說明了時間地點,第二句開始作者已經在歸途中了。其間,一個「醉」字,作為線索,兼寫美景醉心,美酒醉人。在這兩句中間的空擋,留下極大空間,讓讀者自由發揮主觀想像。
第三、四句寫出天色漸晚,來時那勃勃興致,已揮灑殆盡,不由地暗生倦怠,便帶著幾分醉態,幾分慵懶,漫不經心調轉船頭,准備靠岸歸家。不想,卻將船駛入了湖中荷花最茂密、最旺盛的水域。
第五句爭渡、爭渡,明寫作者奮力搖動船槳,努力克服荷葉、蓮花的滯阻;暗寫湖中美景——那寫荷葉、蓮花足以滯船,那是多麼的茂盛、密集的一片美麗水域啊!試想難道這世上還有比花更美的嗎?
結尾一句,作者用奮力劃動船槳,槳櫓擊打水面發出的聲音,驚飛了已回到棲息地——岸邊沙灘的水禽;以及已經分辨不出是何種水禽,來寫濃濃的暮色。這一句中又包含了作者以自己流連至晚,來贊嘆湖中美景。
李清照的詞,遣詞造句,多有所創新,看來一目瞭然,卻又引人入勝,耐人咀嚼、思索。這首詞寫日暮,並沒有渲染「落日鎔金,暮雲合璧」的景象,寫藕花,也沒有描繪「紅稀香少」的情態,全篇雖無寫景,卻是處處有景,情由景發,情景交融。優美、生動的文學語言,鮮明、完美的藝術形象,集中表現了作者的強烈感情。她不愧是抒情詞的傑出的作家。
㈦ 關於如夢令的詩句現代
1.c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
譯文:興盡之後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
2.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
譯文: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
3.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如夢令·春景》宋代:秦觀
譯文: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
4.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宋代:蘇軾
譯文:水和污垢什麼時候在一起共存過。仔細看來兩個都有又好像兩個都沒有。
5.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清代:納蘭性德
譯文:在這樣一個清晨,「我」和她驀然相逢。「我」對她一見鍾情,卻難以明了她迷離的眼波背後暗藏的心事。
(7)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閱讀擴展閱讀
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以李存勖《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為正體,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疊韻。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韻,三十三字四仄韻一疊韻,三十三字五平韻一疊韻,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韻一疊韻的變體。代表作有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
1.c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譯文:興盡之後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2.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譯文: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3.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如夢令·春景》宋代:秦觀譯文: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4.水垢何曾相受。
細看兩俱無有。——《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宋代:蘇軾譯文:水和污垢什麼時候在一起共存過。
仔細看來兩個都有又好像兩個都沒有。5.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清代:納蘭性德譯文:在這樣一個清晨,「我」和她驀然相逢。「我」對她一見鍾情,卻難以明了她迷離的眼波背後暗藏的心事。
(7)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閱讀擴展閱讀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
以李存勖《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為正體,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疊韻。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韻,三十三字四仄韻一疊韻,三十三字五平韻一疊韻,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韻一疊韻的變體。
代表作有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如夢令
【內容】: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如夢令
【內容】: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年代】:北宋
【作者】:秦觀
【作品】:如夢令
【內容】:
池上春歸何處,
滿目落花飛絮。
孤館悄無人,
夢斷月堤歸路。
無緒、無緒,
簾外五更風雨。
【年代】:北宋
【作者】:秦觀
【作品】:如夢令
【內容】:
樓外殘陽紅滿,
春入柳條將半。
桃李不禁風,
回首落英無限。
腸斷、腸斷,
人共楚天俱遠。
㈧ 蘇軾李清照如夢令大全
李清照
如夢令(來一)
常記自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二)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蘇軾的如夢令:
1、《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宋] 蘇軾
2、《如夢令·為向東坡傳語》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宋] 蘇軾
3、《如夢令·自凈方能凈彼》
自凈方能凈彼。我自汗流呀氣。寄語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戲。但洗。但洗。俯為人間一切。
[宋] 蘇軾
4、《如夢令·手種堂前桃李》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望小橋流水。
[宋] 蘇軾
5、《如夢令·城上層樓疊巘》
城上層樓疊巘。城下清淮古汴。舉手揖吳雲,人與暮天俱遠。魂斷。魂斷。後夜松江月滿。
㈨ 以夢境抒發感情的古詩
1. 關於夢境的古詩句
關於夢境的古詩句 1.描寫夢境的古詩句有哪些
1、《瑞鶴仙》(陸睿) 濕雲粘雁影,望征路,愁迷離緒難整。
千金買光景,但疏鍾催曉,亂鴉啼暝。 花悰暗省,許多情,相逢夢境。
便行雲都不歸來,也合寄將音信。 孤迥,盟鸞心在,跨鶴程高,後期無准。
情絲待剪,翻惹得舊時恨,怕天教何處,參差雙燕,還染殘朱乘粉。 對菱花與說相思,看誰瘦損? 2、《寺居》(陳與義) 招提遠佔一牛鳴,阻絕干戈得暫經。
夢境了知非有實,醉鄉不入自常醒。 樓台近水涵明鑒,草樹連空寫素屏。
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須覓句戶長扃。 3、《念奴嬌》(蔡伸) 歲華晼晚,念羈懷多感,佳會難卜。
草草杯盤聊話舊,同剪西窗寒燭。 翠袖籠香,雙蛾斂恨,低按新翻曲。
無情風雨,斷腸更漏催促。 匆匆歸騎難留,鸞屏鴛被,忍良宵孤宿。
回首幽歡成夢境,唯覺衣襟芬馥。 海約山盟,雲情雨意,何日教心足。
不如不見,為君一味愁蹙。 1、《青玉案》(陳著) 錢塘江上潮來去。
花落花開六橋路。 三竺三茅鍾曉暮。
當年夢境,如今故國,不忍回頭處。 他誰做得愁如許。
平地波濤挾風雨。往事凄凄都有據。
月堂笑里,夕亭話後,自是無人悟。 2、《玉蝴蝶》(仇遠) 野樹昏鴉歸盡,素煙如練,低罩平蕪。
斷壁飛樓,紅翠似有還無。 女牆矮、月籠粉雉,娃館靜、塵暗金鋪。
問清都。廣寒仙子,別後何如。
愁予。 十年夢境,淺歌短酒,總是歡娛。
寂寞秦郎,不堪離鏡照鸞孤。 記曲徑、共攜素手,向閑窗、頻拈吟須。
怕西湖。少年遊伴,說著當初。
3、《詠萍》(黃庭堅) 白發已侵殘夢境,綠苔應憶舊漁磯。 桃源雞犬塵凡隔,韋曲桑麻念想歸。
2.關於夢境的古詩句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夜闌卧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歸夢如春水,悠悠繞故鄉。
夢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燈。
憶眠時,春夢困騰騰。展轉不能起,玉釵垂枕棱。
曉夢隨疏鍾,飄然躡雲霞。
(李清照.《曉夢》)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白居易.《宮詞》)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蘇軾.《江城子》)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李煜.《浪淘沙》)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李煜.《子夜歌》)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
(李煜.《望江南》)
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歐陽修.《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晝夢
【唐】杜甫
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
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
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
安得務農息戰斗,普天無吏橫索錢。
歸夢
【唐】杜甫
道路時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楓暮,雲深黑水遙。
夢歸歸未得,不用楚辭招。
夢李白二首
【唐】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皎龍得。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寶歷二年八月三十日夜夢後作
【唐】白居易
塵纓忽解誠堪喜,世網重來未可知。
莫忘全吳館中夢,嶺南泥雨步行時。
答山驛夢
【唐】白居易
入君旅夢來千里,閉我幽魂欲二年。
莫忘平生行坐處,後堂階下竹叢前。
禁中寓直,夢遊仙游寺
【唐】白居易
西軒草詔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風來,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夢,夢作遊仙客。
覺聞宮漏聲,猶謂山泉滴。
夢舊
【唐】白居易
別來老大苦修道,煉得離心成死灰。
平生憶念消磨盡,昨夜因何入夢來?
3.描寫夢境的古詩句
1、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2、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宋)《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曾記得一次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著了道路。興盡之後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怎麼渡,怎麼渡?(最終)驚起水邊滿灘鷗鷺。
3、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4、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杜甫(唐)《夢李白二首·其二》
天上浮雲日日飄來飄去,遠游的故人卻久去不歸。夜晚我屢屢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5、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溫庭筠(唐)《夢江南·千萬恨》
恨意千萬如絲如縷,飄散到了遙遠的天邊。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綠水清風中,鮮花獨自搖落。花兒零落中,不知不覺的明月早已經斜入碧雲外。
6、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白居易(唐)《夢微之》
夜裡做夢與你攜手共同遊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
7、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秦觀(宋)《如夢令·春景》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 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人們都說,照這樣吹,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8、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皇甫松(唐)《夢江南·蘭燼落》
蘭膏的燈花已經殘落,屏風上的紅蕉變得暗淡幽茫。閑來夢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黃梅成熟的時光。夜晚的小船上吹著笛子,細雨兒正輕輕地作響,有人悄語在驛站小橋旁。
9、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蘇軾(宋)《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水和污垢什麼時候在一起共存過。仔細看來兩個都有又好像兩個都沒有。我對擦背的人說,今日勞煩你要一直搓背了。只希望能輕點再輕點,我的身上本來也沒有什麼污垢。
10、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杜甫(唐)《夢李白二首·其一》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江南山澤是瘴癧流行之處,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消息?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里,因為你知道我常把你記憶。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路途遙遠生與死實難估計。
4.關於夢境的詩句
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心累神勞無可眠, 閉眼夢仙把酒盞。
順逆人生五味共, 醒眯醉眼繁情環.
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率已厲,遊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緩。
願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
徒倚懷感傷,垂涕沾只扉。
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
馬虎鼓瑟兮鸞回車
仙之人兮列如麻
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5.描寫夢境的古詩句
1、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2、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宋)《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曾記得一次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著了道路。興盡之後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
怎麼渡,怎麼渡?(最終)驚起水邊滿灘鷗鷺。 3、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
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4、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杜甫(唐)《夢李白二首·其二》 天上浮雲日日飄來飄去,遠游的故人卻久去不歸。
夜晚我屢屢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5、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溫庭筠(唐)《夢江南·千萬恨》 恨意千萬如絲如縷,飄散到了遙遠的天邊。
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綠水清風中,鮮花獨自搖落。
花兒零落中,不知不覺的明月早已經斜入碧雲外。 6、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白居易(唐)《夢微之》 夜裡做夢與你攜手共同遊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 7、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秦觀(宋)《如夢令·春景》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 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
人們都說,照這樣吹,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8、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皇甫松(唐)《夢江南·蘭燼落》 蘭膏的燈花已經殘落,屏風上的紅蕉變得暗淡幽茫。閑來夢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黃梅成熟的時光。
夜晚的小船上吹著笛子,細雨兒正輕輕地作響,有人悄語在驛站小橋旁。 9、水垢何曾相受。
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
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蘇軾(宋)《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水和污垢什麼時候在一起共存過。
仔細看來兩個都有又好像兩個都沒有。我對擦背的人說,今日勞煩你要一直搓背了。
只希望能輕點再輕點,我的身上本來也沒有什麼污垢。 10、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杜甫(唐)《夢李白二首·其一》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江南山澤是瘴癧流行之處,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消息?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里,因為你知道我常把你記憶。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路途遙遠生與死實難估計。
6.關於夢境古詩句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lù)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jī),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jué)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7.有哪些關於夢境的詩句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心累神勞無可眠, 閉眼夢仙把酒盞。
順逆人生五味共, 醒眯醉眼繁情環.
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率已厲,遊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緩。
願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
徒倚懷感傷,垂涕沾只扉。
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
馬虎鼓瑟兮鸞回車
仙之人兮列如麻
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8.形容「夢境」的詩句有哪些
1. 江繞淮城,雲昏楚觀,一枝煙笛誰橫。曉風吹帽,霜日照人明。暗惱潘郎舊恨,應追念、菊老殘英。秋空晚,茱萸細捻,醽醁為誰傾。 人間,真夢境,新愁未了,綠鬢星星。問明年此會,誰寄幽情。倚盡一樓殘照,何妨更、月到簾旌。憑闌久,歌君妙曲,誰是米嘉榮。——周紫芝《瀟湘夜雨/滿庭芳》
2. 歲華晼晚,念羈懷多感,佳會難卜。草草杯盤聊話舊,同剪西窗寒燭。翠袖籠香,雙蛾斂恨,低按新翻曲。無情風雨,斷腸更漏催促。匆匆歸騎難留,鸞屏鴛被,忍良宵孤宿。回首幽歡成夢境,唯覺衣襟芬馥。海約山盟,雲情雨意,何日教心足。不如不見,為君一味愁蹙。——蔡伸《念奴嬌·歲華晼晚》
3. 同病相憐,凍吟誰伴,漫懷舉案齊眉。槐安夢境,一笑自來稀。未到斜川見雪,春欲半、尚壓銅池。今思古,拊盆擊築,蠆鼎閑夔彝。何時。天意解,並游花塢,旋掃蛛絲。對壺中閑日,冗牘休治。四坐同盟情話,飛玉麈、萬事多知。杯盤省,淺斟隨意,真率視前碑。——洪適《滿庭芳·同病相憐》
4.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園腰帶剩,點鬢霜新。 交親。散落如雲。又豈料如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蒓。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陸游《沁園春·孤鶴歸飛》
5. 閱邯鄲夢境,嘆綠鬢、早霜侵。奈華岳燒丹,青溪看鶴,尚負初心。年來向濁世里,悟真詮秘訣絕幽深。養就金芝九畹,種成琪樹千林。 星壇夜學步虛吟。露冷透瑤簪。對翠鳳披雲,青鸞逆月,宮闕蕭森。琅函一封奏罷,自鈞天帝所有知音。卻過蓬壺嘯傲,世間歲月駸駸。——陸游《木蘭花慢·閱邯鄲夢境》
6. 濕雲粘雁影。望征路愁迷,離緒難整。千金買光景。但疏鍾催曉,亂鴉啼暝。花悰暗省。許多情、相逢夢境。便行雲、都不歸來,也合寄將音信。孤迥。明鸞心在,跨鶴程高,後期無淮。情絲待翦。翻惹得,舊時恨。怕天教何處,參差雙燕,還染殘朱剩粉。對菱花、與說相思,看誰瘦損。—— 陸叡《瑞鶴仙·濕雲黏雁影》
7. 著林仙叟,夢境炊得,才香還覺。回首渺,觚稜何處,雲與商量浮計小。矮矮屋、半弓來閑地,也著三花兩草。沸眼底、鞭風笠雨,不滿茶邊一笑。壽骨奇聳神清峭。散人裝、游戲塵表。簾晝永、長留雅伴,吟唾寬飛瀟灑料。最好是、瑟和琴同調,眉里相看耐老。更綠草、孫枝可意,譜得家傳較早。爭指畫額兒兒,歡祝處、荷薰吹曉。記蘭湯初試,當日風光又到。拼醵飲、任金尊倒。醉把羲娥傲。算萬事、都是空花,雪柏霜松鎮好。—— 陳著《寶鼎現·著林仙叟》
8. 野樹昏鴉歸盡,素煙如練,低罩平蕪。斷壁飛樓,紅翠似有還無。女牆矮、月籠粉雉,娃館靜、塵暗金鋪。問清都。廣寒仙子,別後何如。愁予。十年夢境,淺歌短酒,總是歡娛。寂寞秦郎,不堪離鏡照鸞孤。記曲徑、共攜素手,向閑窗、頻捻吟須。怕西湖。少年遊伴,說著當初。——仇遠《玉蝴蝶·野樹昏鴉歸盡》
9. 妒花風惡。吹青陰漲卻,亂紅池閣。駐媚景、別有仙葩,遍瓊甃小台,翠油疏箔。舊日天香,記曾繞、玉奴弦縈。自長安路遠,膩紫肥黃,但譜東洛。天津霽虹似昨。聽鵑聲度月,春又寥寞。散艷魄、飛入江南,轉湖渺山茫,夢境難托。萬疊花愁,正困倚、鉤闌斜角。待攜尊、醉歌醉舞,勸花自樂。——蔣捷《解連環·妒花風惡》
10. 碧雞坊裏海棠時,彌月兼旬醉不知。馬上難尋前夢境,樽前誰記舊歌辭?目窮落日橫千嶂,腸斷春風把一枝。說與故人應不信,茶煙禪榻鬢成絲。——陸游《病中久止酒有懷成都海棠之盛》
9.關於寫夢境的詩句有哪些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古詩《春夕》
蝴蝶夢中家萬里, 子規枝上月三更。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楊萬里
夢騎白鳳上青空, 徑度銀河入月宮。
身在廣寒香世界, 覺來簾外木樨風。
㈩ 如夢令的詩句
⒈《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遊,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劃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⒉《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⒊《如夢令·春景》
宋 · 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譯文: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 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這樣吹吠下去,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⒋《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清代:納蘭性德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譯文:
天亮了,井台上響起了轆轤聲。一夜風雨,滿階落花,凋零中透出一絲冷意。在這樣一個晨,「我」和她驀然相逢。「我」對她一見鍾情,卻難以明了她迷離的眼波背後暗藏的心事。誰能明白?誰能明白呢?從此以後,無論是在簟席上輾轉反側、孤枕難眠之時,還是獨對孤燈、輾轉徘徊之際,我都會想念她。
⒌《如夢令·燕子幾曾歸去》
[宋] 辛棄疾
燕子幾曾歸去。只在翠岩深處。重到畫梁間,誰與舊巢為主。深許。深許。聞道鳳凰來住。
譯文:
開頭兩句寫燕歸。燕子春向北來,秋復南返,看似歸去,其實幾曾歸去,只是到綠色山岩深處尋幽訪勝去了。唐僧拾得詩說:「少年學書劍,叱馭到荊州。聞伐匈奴盡,婆娑無處游。歸來翠岩下,席草玩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