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環境監測測定空氣中的氰化物需要將采樣後的吸收液蒸餾嗎
答:
【1】是應該進抄行采樣後的吸收液蒸餾;
【2】由於要蒸餾,所以可以增加采樣體積,即採用50毫升的吸收管采樣;
【3】如果需要大體積的蒸餾條件,可以將采樣管的吸收液,在加需要體積的 「空白稀釋液」,再蒸餾。
B. 關於水質氰化物的分析。
中文詞條名:水質—總氰化物和游離氰化物的測定—連續流動分析法
英文詞條名:
1 適用范圍
適用於不同類型的水(地下水、飲用水、地表水、浸取液、廢水)中濃度(以氰離子計)大於3ΜG/L的氰化物的測定。連續流動分析法適用的質量濃度范圍為10ΜG/L~100ΜG/L。
2 原理概要
總氰化物濃度的測定:絡合氰化物在連續流動中被紫外光分解。用一個UV-B燈(312NM)和一個硼硅玻璃分解螺旋管濾掉290NM的紫外光,這樣防止硫氰酸鹽轉變成氰化物。或者使用一個長波的紫外燈,它不會發射290NM以下的光,並配有石英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的分解螺旋管。PH為3.8時存在的氰化氫在125℃管道內蒸餾時被分離,或使用一疏水膜在30℃經氣體擴散分離。然後氰化氫通過氰化物與氯胺-T反應生成氯化氰的反應進行光度測定。它與吡啶-4-碳酸和1,3—二甲基巴比土酸反應產生紅色染料。
游離氰化物濃度的測定:測定游離氰化物時紫外燈要關閉,在PH為3.8蒸餾分離氰化氫時,在樣品流中加入硫酸鋅溶液,使鐵氰化物以鐵氰化鋅的形式沉澱下來。
3 主要儀器和試劑
(1) 儀器
常規實驗室儀器,蒸餾法所用的連續流動分析裝置,氣體擴散法所用的連續流動分析裝置,容量瓶,醋酸鉛試紙,吸移管,燒杯,膜濾器,PH值測量裝置。
(2) 主要試劑
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ISO 3696 所述的一級水,12MOL/L, 1MOL/L, 0.1MOL/L的鹽酸,2.5MOL/L, 1.0MOL/L, 0.1MOL/L, 0.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表面活性劑(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一水檸檬酸,七水硫酸鋅,鄰苯二甲酸氫鉀,三水氯胺-T,1,3—二甲基巴比土酸,吡啶-4-碳酸,鐵氰酸鉀,鐵氰化鉀,氰化鉀,四氰合鋅酸鉀,蒸餾和氣體擴散法所用緩沖劑(PH=3.8),硫酸鋅溶液(蒸餾法用),光度檢測用緩沖溶液,顯色劑,抗壞血酸,粉狀碳酸鉛。
4 過程簡述
(1) 采樣准備 用氫氧化鈉溶液將水樣的PH值調至12。采樣後盡快分析。
(2) 干擾物的處理
1) 氧化劑
采樣後立即處理樣品,用碘化鉀-澱粉試紙測試樣品,呈藍色說明需要處理。加入抗壞血酸,每次加少量,直至樣品在試紙上無顏色,然後在每1000ML樣品中加0.6G抗壞血酸。
2) 硫化物
若樣品滴在醋酸鉛試紙上表明有硫化物,取比測氰所需量多25ML的穩定的樣品,用粉狀的碳酸鉛處理。重復操作直至處理過的樣品溶液不使醋酸鉛試紙變黑。用乾燥的濾紙將溶液濾至一乾燥的燒杯中,用濾液進行分析。
(3) 測試
需校準和做空白實驗。
5 准確度與精密度
經多個實驗室間飲用水、廢水、地表水的測試數據驗證,游離氰化物的回收率91%~105%,重現性標准偏差2.50~4.98ΜG/L,重現性變異系數6.48%~20.3%,重復性標准偏差0.428~0.916ΜG/L,重復性變異系數1.53%~2.96%。
總氰化物的回收率81%~97%,重現性標准偏差3.91~16.2ΜG/L,重現性變異系數8.09%~28.1%,重復性標准偏差0.535~0.971ΜG/L,重復性變異系數1.26%~2.17%。
C. 氰化物為什麼蒸餾到100ml
這樣才能得到純凈的氰化物,並且要用蒸餾燒瓶。
1.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也可用其他熱浴加熱。加熱時,液體量不超容積的2/3,不少於容積的1/3。注意加熱時的溫度,不能無限高,否則蒸餾燒瓶就要炸裂了。
2.蒸餾燒瓶與圓底燒瓶外形上的主要區別:
蒸餾燒瓶用於分餾液體,因此在瓶頸處有一略向下伸出的細玻璃管,可用於引流。蒸餾燒瓶加熱堵住瓶口時,必有另一管伸出。
而圓底燒瓶則無此裝置,瓶頸為普通直管。
3.配置附件(如溫度計等)時,應選用合適的橡膠塞,注意檢查氣密性是否良好。
4.蒸餾時先在瓶底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暴沸。
5.加熱時應放石棉網上,使之均勻受熱。
6.蒸餾畢須先關閉活塞後再停止加熱,防止倒吸。
7.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蒸餾燒瓶支管口的下沿平齊。
D. 水質中氰化物的測定,樣品的測定,加入0.2ml試銀靈後,顏色是橙紅色,再用硝酸銀滴定,顏色無明顯改變
那是樣品中氰化物含量已低於檢出限,硝酸銀標准溶液滴定法適用於含量較高,微量氰化物測定要採用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E. 純凈水和蒸餾水有什麼區別哪種水比較好
1、純凈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2O,簡稱凈水或純水,是純潔、干凈,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如有機污染物、無機鹽、任何添加劑和各類雜質,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
2、蒸餾水就是將水蒸餾、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簡單地說就是水沸騰後液化成的小水滴)
蒸餾水
採用蒸餾法或其他多層過濾加工製成,將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去除,但同時也去除了鉀、鈣、鎂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
在這個看似十分嚴密的生產過程中卻隱藏著一定的風險。自來水中含有氰化物和揮發酚,這兩種物質容易揮發,用蒸餾法生產則會濃縮這兩種物質的含量。在蒸餾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注意,將會存在風險。
腎結石患者建議選擇無礦物質的蒸餾水為好,對於健康體質的人群,則不建議過多飲用蒸餾水。
沒有礦物元素,容易有氰化物和揮發酚。
space
純凈水
純凈水是用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料,通過離子交換、反滲透等生產工藝製成。一方面濾掉了水中的有害物質,另一方面也濾掉了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離子含量低,水的硬度低,幾乎不含礦物質,用它來燒水不會形成水垢,但長期飲用可能會造成微量元素缺乏,降低人體免疫力,增加心腦血管患病的風險。
運動量大、出汗多的如運動員、煉鋼工人等人群不宜大量補充純凈水,因為無法從中攝取鈉等微量元素。
是很乾凈,但缺乏營養元素,不建議長期喝。
space
蒸餾水能喝嗎
水沸騰後產生的水蒸氣經過冷卻凝縮,再次成為水,這樣的加工的水被稱為蒸餾水。蒸餾水能喝嗎,有網友認為蒸餾水最純凈,可以飲用,而且飲用後也沒有什麼症狀發生。但是,蒸餾水是去除了有機物和無機物的,長期飲用只怕不能滿足人體對必需的物質的吸收。所以蒸餾水最好不要長期飲用。
1、蒸餾水是經加熱至蒸發氣化,水蒸汽經冷凝得到的水,它是比較純凈的衛生用水,常被用來配製葯劑和化學試劑等,但不宜當飲用水喝。
2、蒸餾水經過長時間的加熱沸騰,水中的一部分硝酸鹽就會變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變性,從而使血壓下降,嚴重時會引起血脫。
3、蒸餾水在蒸餾過程中失去很多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如果大量長期飲用蒸餾水,會引起胸悶、惡心、腹瀉和體力衰退、性情焦躁等症狀,危害人體健康。
4、蒸餾水沒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元素鎂、鈉、鈣,對人體沒什麼好處,長期飲用會導致人體無機鹽流失。
5、蒸餾水是活躍的吸收媒介,當它與空氣接觸,會吸收二氧化碳令水變酸。蒸餾水喝得越多,身體的酸化越利害。
F. 總氰化物質控要蒸餾嗎
總氰化物質控要蒸餾的。
由於要蒸餾,所以可以增加采樣體積,即採用50毫升的吸收管采樣;如果需要大體積的蒸餾條件,可以將采樣管的吸收液,在加需要體積的 「空白稀釋液」,再蒸餾。
中毒原理
其毒性跟CN離子對重金屬離子的超強絡合能力有關。CN 主要跟細胞色素P450中的三價鐵離子結合,從而使其失去在呼吸鏈中起到的傳遞電子能力,進而使中毒者死亡。氰化物中毒一般都很迅速。
臨床上常用的搶救方法是用硫代硫酸鈉溶液進行靜脈注射,同時使那些尚有意識的病人吸入亞硝酸異戊酯進行血管擴張來克服缺氧。常見的氰化物中毒原因是誤食含氰果仁兒,比如苦杏仁兒、白果等。中毒後會發出一種獨特的苦杏仁味。
G. 含氰廢水如何處理
含氰廢水有抄很多種處理方法,襲需要根據廢水水質情況來選擇。
鹼性氯氣氧化破氰,在鹼性含氰廢水中通入氯氣氧化;
UV光催化破氰,以雙氧水為氧化劑,通過光輻射催化處理含氰廢水;
雙氧水催化氧化,通常以銅離子作為催化劑,在弱鹼性條件下常溫氧化;
臭氧氧化法,採用臭氧發生器制備臭氧氧化氫化物和硫氰酸鹽;
高溫加壓水解法,65℃以上氰根即可與水反應生成氨和碳酸鹽,200℃以上時水解速度非常快;
還有活性炭吸附、膜分離、溶劑萃取、金屬離子絡合法等等。
H. 181.怎樣測定水中氰化物的含量
嘻嘻!
非常高興為你解答!
使用綜合葯物測定法呀!
望滿意請及時採納!
*^_^*
謝謝啦!
I. 氰化物製作方法
反復蒸餾即可。
可採用低壓蒸餾低溫冷凝最多可以得到約70%的過氧化氫據說國內某知名大學有研究生嘗試制備60%以上的過氧化氫,蒸餾時不慎蒸干,直接炸穿兩面牆,且據說無法找到實驗者和在一旁監督的人的任何部分。
滲濾氰化法的工藝過程:
1.裝入礦砂及鹼:要求布料均勻,粒度一致,疏鬆一致。有干法和濕法兩種裝法。干法適於水分在20%以下的礦砂,可用人工或機械裝礦。濕法是將礦漿用水稀釋後,用砂泵揚送或沿槽自流入槽內。
2.滲濾浸出:裝料完畢後即可把氰化液送入槽中。氰化液在槽中的流向有兩種:一種是上進下出。即氰化液從槽頂注入,並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通過礦砂層;一種是下進上出,好氰化液靠壓力作用自下而上通過礦砂層。浸出完成後用水洗滌氰化尾礦。
3.尾礦排出: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通過槽底工作門排出氰化尾礦;濕法是用高壓水沖刷氰化尾礦,讓尾礦漿沿預先安排好的尾礦管(槽)流出。
可採用低壓蒸餾低溫冷凝最多可以得到約70%的過氧化氫據說國內某知名大學有研究生嘗試制備60%以上的過氧化氫,蒸餾時不慎蒸干,直接炸穿兩面牆,且據說無法找到實驗者和在一旁監督的人的任何部分。
J. 氰化物測定最後顏色變白
沒有變白。
(1) 氰化物有劇毒,砒啶也有毒,分析操作時要格外小心謹慎,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避免沾污皮膚和眼睛。當水樣中干擾物質濃度不是很大時,通過酸性條件下的預蒸餾,使簡單氰化物轉變為氰化氫從水中釋放出來,再使之通過氫氧化鈉洗滌液而收集起來,即可將簡單氰化物和絡合氰化物區分開來,並使氰化物濃度提高、降低檢出限值。(2) 水樣中干擾物質濃度較大,就應當首先採取有關措施,消除其影響。氧化劑的存在,會使氰化物分解,如果懷疑水中有氧化劑,可以採取加入適量硫代硫酸鈉的方法排除其干擾。水樣應貯存於聚乙烯瓶中,採集後,應在24h內進行分析。必要時,應加入固體氫氧化鈉或濃氫氧化鈉溶液,使水樣pH值提高到12~12.5。(3) 硫化物在酸性蒸餾時,可呈硫化氫態被蒸出,並被鹼液吸收,因此必須預先除去。除硫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在酸性條件下,加入不能氧化CN-的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S2-氧化後再蒸餾;二是加入適量CdCO3或CbCO3固體粉末,使生成金屬的硫化物沉澱,將沉澱過濾後再蒸餾。(4) 在酸性蒸餾時,油類物質也可被蒸出,此時可以用(1+9)醋酸調節水樣pH值至6~7後,迅速用水樣體積20%的己烷或氯仿進行一次(不可多次)萃取,隨後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水樣pH值提高到12~12.5再蒸餾。(5) 含高濃度的碳酸鹽的水樣在酸性蒸餾時,會釋放出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洗滌液收集而影響測定結果。遇高濃度的碳酸鹽的污水時,可用氫氧化鈣代替氫氧化鈉固定水樣,使水樣pH值提高到12~12.5並經過沉澱後,再傾上清液於樣品瓶中。(6) 採用光度法測定氰化物時,反應溶液的pH值直接影響顯色的吸光值。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吸收液的鹼濃度,注意磷酸鹽緩沖液的緩沖容量。在加入一定量的緩沖液後,需注意測定是否能達到最適的pH值范圍。另外,在磷酸鹽緩沖液配製之後,必須以pH計測量其pH值,了解其是否符合要求,以避免因試劑不純或含有結晶水而出現較大的偏差。(7) 氯銨T的有效氯含量的改變,也是氰化物測定不準的常見原因。當出現不顯色或顯色不呈線性、靈敏度低等現象時,除了溶液pH值出現偏差這個原因以外,往往與氯銨T質量有關。因此,氯銨T的有效氯的含量必須在11%以上,已分解或配製後出現混濁沉澱物的不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