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知識提綱
大安市2011-2012學年上學期期中文化素質檢測
七年級生物學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鍾 全卷滿分:100分)
溫馨提示:同學們,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學的發展和應用。可見生物學太重要了。今天,老師出幾道題檢測一下你對這門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只要仔細審題,認真思考,相信你能取得成功!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0分)
1.下列不屬於生態系統的是( )。
A.一片農田 B.一片草地 C.生物圈 D.一條河裡所有的魚
2.下列生物中屬於生產者的是( )。
A.食蟲鳥 B.細菌 C.豬 D.草
3.人需要吃東西,這是因為食物給我們提供所需的( )。
A.營養物質 B.能量 C.物質和能量 D.氧氣和能量
4.細胞中那個結構能夠控制有害物質進入細胞( )。
A.細胞壁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細胞核
5.「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俗語說明自然界普遍存在著( )。
A.生殖現象 B.遺傳現象 C.生長現象 D.適應現象
6.DNA分子的結構可以分成許多個片段,每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這些DNA片段就叫做( )。
A.染色體 B.基因 C.DNA分子 D.蛋白質
7.動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 )。
A.線粒體 B.葉綠體 C.染色體 D.液泡
8.要將顯微鏡視野內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視野中央,應向什麼方向移動玻片( )。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9.不屬於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的是( )。
A.營養物質 B.陽光 C.空氣 D.土壤
10.下列是一切生物「立足點」的是( )。
A.岩石圈表面 B.水圈大部 C.大氣圈下部 D.生物圈
11.地球上適合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 )。
A.生物圈 B.大氣圈 C.岩石圈 D.水圈
12.下列結構中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 )。
A.細胞膜 B.細胞核 C.細胞質 D.細胞壁
13.下列細胞中的物質,不含碳的是( )。
A.糖類 B.氧氣 C.蛋白質 D.脂類
14.能夠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結構是( )。
A.細胞核 B.線粒體 C.葉綠體 D.細胞質
15.下列生態系統中,有「綠色水庫」之稱的生態系統是( )。
A.海洋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 C.森林生態系統 D.農田生態系統
16.下列不屬於淡水生態系統的是( )。
A.沼澤 B.松花江 C.番陽湖 D.池塘
17.小明同學把一個寫有字母的裝片放在載物台上,在顯微鏡中看到一個「b」,玻片上的字母應該是( )。
A.b B.d C.q D.p
18.下列正確的一條食物鏈是( )。
A.太陽→青草→昆蟲→蛙→蛇 B.青草→昆蟲→蛙→蛇
C.青草→昆蟲→蛙→蛇→真菌 D.昆蟲→蛙→蛇
19.植物在光下製造的有機物中,貯存的能量屬於( )。
A.光能 B.化學能 C.電能 D.熱能
20.顯微鏡觀察某植物細胞,目鏡是10X,物鏡是45X,那麼這一植物細胞被放大的倍數是( )。
A.10倍 B.45倍 C.450倍 D.55倍
21.在製作臨時裝片時,必須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然後再輕輕地蓋上,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溢出 B.防止實驗材料移動
C.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 D.增強透明度
22.我們人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體細胞經過分裂後的新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為( )。
A.23對 B.32對 C.46對 D.13對
23.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相比,動物細胞沒有( )。
A.細胞質 B.細胞核 C.細胞膜 D.細胞壁
24.切西瓜時會流出很多汁水,這些汁水是西瓜細胞的( )。
A.細胞質 B.細胞核 C.細胞液 D.液泡
25.基因是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 )。
A.染色體片段 B.染色質片段 C.DNA片段 D.蛋白質片段
26.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是( )。
A.細胞長得太大影響整體美觀
B.細胞越大表面積與體積的比越小,表面積吸收的營養不能滿足自身的需要
C.細胞太大的生物長得不美麗
D.細胞太大的生物不夠結實
27.在一個由草、鹿和狼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如果將狼殺絕,鹿的數量將會(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相對穩定 D.先上升後下降
28.人體細胞內染色體的數量是( )。
A.23條 B.23對 C.12對 D.46對
29.北方地區不利於香蕉生產的生態因素是( )。
A.溫度低 B.光照時間短 C.水分少 D.土壤不肥沃
30.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製成的玻片稱( )。
A.切片 B.塗片 C.裝片 D.玻片
3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主要描寫了生物圈中的( )。
A.季節 B.水 C.生物 D.空氣
32.在寒溫帶地區,每到冬季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會落葉,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並不感到缺氧,這是因為( )。
A.天氣寒冷,人們都在室內活動 B.其他地區植物釋放的氧氣,可以流動到這里
C.由於寒冷,人們的呼吸作用下降 D.夏季,植物釋放的氧氣可以貯存到冬季使用
33.下列哪種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時,自動調節能力最大( )。
A.海洋生態系統 B.森林生態系統 C.生物圈 D.城市生態系統
34.「山上多植樹,勝似修水庫,由於它能吞,無雨它能吐。」這條諺語說明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是( )。
A.製造氧氣 B.調節氣候 C.保持水土,涵養水源 D.過濾塵埃,殺死細菌
35.小明在做實驗時,製作了四張玻片,其中屬於切片的是( )。
A.撕去辣椒的外表皮製成玻片標本 B.切取菠菜葉製成玻片標本
C.挑取蘋果肉製成玻片標本 D.將某動物的血液製成玻片標本
36.用顯微鏡觀察時,視野中既有氣泡又有細胞,區別的方法是用鑷子輕壓蓋玻片,如果是氣泡,它會( )。
A.變暗 B.變形 C.不移動 D.不變形
37.製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要將刮取的口腔上皮細胞塗抹到0.9%的生理鹽水中,而不能塗抹在清水中。目的是( )。
A.防止細菌在裝片中繁殖 B.防止細胞吸水過多而脹破
C.迅速殺死細胞以便觀察 D.利用生理鹽水粘住細胞
38.組織的形成過程可大致表示為( )。
A.細胞生長→細胞分裂→細胞分化→組織 B.細胞分化→細胞分裂→細胞分化→組織
C.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細胞分化→組織 D.細胞分裂→細胞分化→細胞生長→組織
39.有一種山羊,由於羊絨細長柔軟,是紡織原料之一,因而,放養的數量持續上升,但山羊不僅採食草、灌木和樹葉,而且又連根一起抱食的習性。結果,隨山羊數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嚴重的破壞,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現象。這個事例說明生物( )。
A.能夠適應一定的環境 B.能夠影響環境 C.不能適應環境 D.對環境的刺激做出了反應
40.我們經常說「血緣關系」,這里的「血」,實際上是指( )。
A.血液 B.血漿 C.血細胞 D.遺傳物質
41.下圖為植物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圖像,按發生分裂的先後順序,它們的順序正確的是() 。
A. a c d b B. a b c d
C. c d a b D. a d b c
42. 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一滴 ( )。
A.清水 B.稀碘液 C.生理鹽水 D.蒸餾水
43.對製成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進行染色的正確方法是()。
A.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 B.直接將碘液滴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上
C.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用吸水紙在同側吸引
D.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
44.下圖是兩棵植物,你認為A植物分布在什麼環境里 ( )。
A.乾旱地 B.濕潤地區
C.寒冷地區 D.溫暖地區
45.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給花澆水、施肥、鬆土、放在陽光下,天氣冷了,我們還要把花放在屋裡,而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株植物,這體現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與上述順序相對應,分別是( )。
①營養物質 ②空氣 ③陽光 ④適宜的溫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間 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②①
46. 柑橘主要分布於南方,蘋果主要分布於北方,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生態因素是( )。
A.溫度 B.水分 C.陽光 D.土壤
47.在設計對照實驗時,我們應注意的問題是()。
A.所有變數都是相同 B.所有變數都不相同
C.除實驗變數外,其他變數均不相同
D.除實驗變數外,其他變數均相同
48. 2003年10月15日9時,由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自己培養的宇航員楊利偉升入太空,並在太空遨遊21小時,實現了中國幾代人的夢想,請問下列哪項不是宇航員必須攜帶的維持生命的物質是( )。
A.鮮花 B.淡水 C.營養物質 D.氧氣
49.有一種山羊,由於羊絨細長柔軟,是紡織原料之一,因而,放羊的數量持續上升,但山羊不僅採食草、灌木和樹葉,而且又連根一起抱食的習性。結果,隨山羊數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嚴重的破壞,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現象。這個事例說明生物( )。
A.能夠適應一定的環境 B.能夠影響環境
C.不能適應環境 D.對環境的刺激做出了反應
50.「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說明: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生物能適應環境
C.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D.生物能對刺激作出反應
二、填充題:(每空1分,共20分)
1.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___。
2.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他們都需要___、___、___和___,還有適宜的___和___。
3.七星瓢蟲吃蚜蟲;稻田裡的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和水分;螞蟻、蜜蜂等昆蟲成百上千地群居,成員之間有明確分工;從中看出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 ; _____。
4.從目鏡內看到的像是___。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___,就是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5.我們使用顯微鏡觀察,必須是可見光能夠穿過觀察的物體,這樣才能看清楚物像。因此觀察的材料一定要___。
6.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是___。
三、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在細胞結構中,起控制物質進出作用的是細胞壁。( )
2.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
3.植物葉片中的葉綠體能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 )
4.一個細胞連續分裂五次後,可以形成6個細胞。( )
5.無論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都含有線粒體,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能量轉換器。( )
四、連線題:(每線1分,共7分)
用線將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與其特點連接起來。
A.森林生態系統 a.乾旱、缺少高大的植物
B.草原生態系統 b.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
C.海洋生態系統 c.河流、湖泊和淡水
D.淡水生態系統 d.多水、過濕;沼澤植物占優勢
E.濕地生態系統 e.人工的生態系統,農作物作物為主
F.農田生態系統 f.人類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G.城市生態系統 g.濕潤、動植物種類多
五、簡答題:(每小題2分,共4分)
1.想一想,環境是怎樣影響生物的,生物又是怎樣影響環境的,各舉一例說明?
2.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哪幾步?
六、探究題:(共9分)
題目: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提出問題:___________。
作出假設:___________。
制定計劃:
⑴本實驗中的變數是_____。在設計實驗時,給鼠婦提供了___和___兩種環境,觀察鼠婦對環境的選擇。
⑵實驗組是___;對照組是___。
⑶若有10隻鼠婦,每分鍾統計一次___處和___處的鼠婦數目,統計10次。計算統計目的___數和___數。
得出結論:__________。
七、發揮題:(共5分)
在草原的一個大牧場上,牧民放養著很多羊、牛、馬等家畜。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還生活著鷹、狼、兔、蛇、鼠、食蟲鳥、食草昆蟲等動物。這一片草長得非常好,可美中不足的是狼常常危害牧民的家畜。
牧民們齊心協力,大量獵殺狼群。狼少了,家畜也不再丟了。可牧民很快發現了另一問題:草地被嚴重破壞了,牧場上不能放養這么多家畜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請你用生物學的觀點來解釋。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0分)
1.D 2.D 3.C 4.C 5.B 6.B 7.A 8.A 9.D 10.A 11.A 12.D 13.B 14.C 15.C 16.B 17.D 18.B 19.B 20.C 21.C 22.A 23.D 24.D 25.C 26.B 27.D 28.B 29.A 30.C 31.B 32.B 33.C 34.C 35.B 36.B 37.B 38.C 39.B 40.D 41.A 42.C 43.D 44.A 45.B 46.A 47.D 48.A 49.B 50.C
二、填充題:(每空1分,共20分)
1.細胞 2.營養物質 陽光 空氣 水 適宜的溫度 一定的生存空間 3.捕食關系 競爭關系 合作關系 4.倒像 乘積 5.薄而透明 6.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液泡 葉綠體 細胞核
三、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 × )2.( √ )3.( √ )4.( × )5.( √ )
四、連線題:(每線1分,共7分)
A.森林生態系統 a.乾旱、缺少高大的植物
B.草原生態系統 b.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
C.海洋生態系統 c.河流、湖泊和淡水
D.淡水生態系統 d.多水、過濕;沼澤植物占優勢
E.濕地生態系統 e.人工的生態系統,農作物作物為主
F.農田生態系統 f.人類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G.城市生態系統 g.濕潤、動植物種類多
五、簡答題:(每小題2分,共4分)
1.意思相近均給分。
2.科學探究的過程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3.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例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地等都是一個生態系統。
六、探究題:(共9分)
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嗎? 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 ⑴濕度 潮濕 乾燥。
⑵潮濕的環境 乾燥的環境。 ⑶潮濕 乾燥 總數 平均數。 濕度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
七、發揮題:(共5分)
提示:破壞了食物鏈。因為在草原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牧民大量獵殺狼,使食草動物因失去了天敵而大量繁殖,食草動物的數量過多,致使草場遭到嚴重破壞。(只要意思相近均給分)。
結束語:親愛的同學,當你看到這段話的時候,你應該做完了這份試卷。你已經仔細檢查過了嗎?!你對自己的答卷滿意嗎?!但是,無論如何,老師都相信,你是最好的孩子!老師也相信,你不會讓老師失望的,對嗎?!我們繼續努力,我們會做的更好!
⑵ 從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看,為什麼要用池水不用蒸餾水
從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看,為什麼要用池水不用蒸餾水?
這個問題是問的用池水干什麼來比較「?
如果是養魚的話,我可以這樣回答:(1)池水中有溶解氧,比較多。(2)池水中含有部分微生物和無機鹽,是維持細胞活性的部分原因。(3)池水中含有有機物,還有部分細菌,可以幫助分解有機物。
如果是做化學實驗的話,還是用蒸餾水。
⑶ 下列能看做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A.一種植物 B.一片森林 C.一杯蒸餾水 D.一條
A、一種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A錯誤; B、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環境,又包括了此環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態系統的概念,B正確; B、一杯蒸餾水,只包括了非生物部分的部分非生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其它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C錯誤; D、一條魚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動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D錯誤. 故選:B. |
⑷ 水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自來水屬於什麼。蒸餾水屬於什麼
蒸餾水通常用來做化學實驗的溶劑,因為它相當於純凈水,所含雜質極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能確保實驗的正確性。而自來水是經過簡單處理的水,所含的化學物質很多,是我們的生活用水,在日常生活中用來泡茶、泡葯時作為溶劑。
⑸ 一滴純凈水是生態系統嗎
一個金魚缸,一片草原,一塊農田均屬於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實際上就是一定區域內,所有生物與無機環境的總和.在金魚缸,草原,農田中,既包含了生物因素,也包含了土壤,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屬於生態系統.
⑹ 水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自來水屬於什麼。蒸餾水屬於什麼
自來水含有鈣鎂等離子較多屬於硬水,蒸餾水不含鈣鎂等離子屬於軟水。
⑺ 從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看,為什麼要用池水不用蒸餾水
因為池水中有微生物,可以充當生態系統成分中的生產者和分解者,也有少數微生物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