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3二甲基丁烯與鹽酸反應機理
酸催化得到2級碳正離子,然後碳正離子會重排,甲基會遷移得到3級碳正離子,最後氯負離子親核加成得到後者主要產物.見圖:
⑵ 甘氨酸與鹽酸反應方程式,機理是什麼
如圖所示
⑶ 鹽酸脫boc的反應機理有人可以幫忙畫一下嘛,急求感謝
鹽酸脫boc的反應機理是叔丁氧碳,遇到鹽酸,形成叔丁基碳正離子,叔丁基碳正離子脫掉一個質子,形成叔丁烯。叔丁烯不溶於水,揮發出來形成氣體。機理如下圖:
⑷ 胃粘膜對鹽酸的屏障機制指哪兩方面 生理學
正常是胃酸復和胃蛋白酶不會消化胃黏膜制本身,主要原因是胃內存在抵抗胃蛋白酶侵蝕的粘液-碳酸氫鹽屏障以及胃上皮細胞的頂端膜和相鄰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起保護作用。粘液具有較高的粘滯性,可形成凝膠,分泌後覆蓋在胃黏膜表層形成凝膠保護層。粘液的粘滯性可H+降低在粘液層的擴散速度,從而減弱H+對胃黏膜的侵蝕;粘液中還含有胃粘膜表面上皮細胞分泌的HCO-3,當H+從粘液表面向深層擴散,HCO-3從粘液深層向表層擴散,當兩者相遇,可中和形成H2CO3。因此,胃黏膜處於中性或偏鹼性,從而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胃上皮細胞的頂端膜和臨近細胞的緊密連接也起重要作用,它們對H+相對不通透,因此阻止胃腔內的H+進入粘膜層。這種結構叫胃黏膜屏障。同時,胃黏膜還能合成和釋放大量前列腺素,它們可以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刺激粘液和碳酸氫鹽的分泌,使胃黏膜微血管擴張,增加粘膜血流量,有助於維持胃黏膜的完整和促進受損粘膜的修復。胃黏膜上皮細胞更新迅速,損傷細胞更新迅速,從而為胃黏膜提供進一步保護作用。
⑸ 下列關於「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鹽酸和氫氧化鈉都有腐蝕性,應避
A、鹽酸和氫氧化鈉來都有腐蝕性自,應避免其與皮膚和眼睛接觸,A正確;
B、畫pH變化曲線時,一般以酸或鹼的量為橫軸,以pH為縱軸,B錯誤;
C、結果顯示,生物材料中加入鹽酸或NaOH後變化情況與緩沖溶液很接近,由此說明,生物材料更像緩沖溶液,C正確;
D、每種實驗材料測定完成後,都必須將燒杯充分洗凈,才可倒入等量的另種實驗材料,否則會造成實驗誤差,干擾實驗結果,D正確.
故選:B.
⑹ 用氯酸鈉,濃鹽酸制備2,4-二氯乙醯苯胺的反應機理為什麼要控制反應溫度
1我只知道加入HCl,大概是讓苯胺成鹽溶於水好反應,加入NaAc是因為苯胺內和醋酸酐反應會有二乙容醯胺副產,加入NaAc相當於有了NaAc-HAc緩沖溶液可以使反應慢點以提高產率。與反應生成的乙酸形成緩沖溶液。
2將溫度控制在105℃,這樣既可以保證原料CH3COOH充分反應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應向生成物方向移動,有利於提高產率。
⑺ 酸洗除垢除銹機理是什麼
水垢是一種或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成垢物包括鈣鎂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及鐵的氧化物等。常見的是碳酸鹽,由於鈣鎂的碳酸鹽溶解度很小,水中的鈣鎂大部分以碳酸氫鹽的形式存在,碳酸氫鹽與碳酸鹽、二氧化碳才在如下平衡關系:
Ca(HCO3) ===CaCO3+CO2↑+H2O
Mg(HCO3) ===MgCO3+CO2↑+H2O
由於溫度或者其他因素使方程式向右邊移動,生成碳酸鹽結垢。為了除掉水垢,工業上常用鹽酸、硫酸、磷酸清楚水垢。其反應機理如下(以HCL和HNO3為例):
Ca(HCO3) +2HCL→CaCO3+CO2↑+H2O
Mg(HCO3) +2HCL→MgCO3+CO2↑+H2O
Ca(HCO3) +2HNO3→Ca(NO3) 2+CO2↑+H2O
Mg(HCO3) ++2HNO3→Mg(NO3) 2+CO2↑+H2O
在除垢的同時也除了鐵銹,反應機理如下(以鹽酸為例):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4+8HCL→2FeCL3+FeCL3+4H2O
生成的氯化亞鐵和三氯化亞鐵能溶於溶液中。與此同時,酸溶液還會與鋼鐵基體發生如下反應:
FeO+2HCL→FeCL2+2[H]
2[H]→H2↑
生成的氫氣對難容的水垢及氫化物起機械剝離脫落作用,有利於除垢。但原子氫滲入金屬基體也有腐蝕作用。
在清洗除垢工程中,由於酸與垢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難容的硫酸鹽水垢和硅垢等隨著大量碳酸鹽水垢被溶解後而變成鬆散的殘渣片,自動脫落或由沖刷氣動沖掉,同時把難溶的鈣鎂鹽自動脫落沖掉。
⑻ 鹽酸普諾奈爾治療血管瘤的機理是什麼
血管瘤是一個良性的病變,就是局部血管畸形,蔓延變大。有的還會出現不限局部專發紅,從外觀上來屬看像一塊胎記。這個是一種良性的病變,你有時候出現疼痛,有時候不疼痛,一般沒有多大問題。如果不治療的話也不影響壽命,如果您覺得影響美觀,建議可以上醫院做激光或者手術治療。
⑼ 簡述鹽酸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分泌機制
鹽酸的生理作用有: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並為胃蛋白酶提供適宜的酸性環境。
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而易於消化。
③殺死隨食物入胃的細菌。
④與鈣和鐵結合,促進其吸收。
⑤鹽酸進入小腸可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
胃酸的分泌是由壁細胞完成的。泌酸所需的氫離子來自壁細胞漿內的水。水解離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憑借存在於壁細胞內分泌小管膜上的H+、K+—ATP酶的作用,氫離子被主動的轉運入小管腔。壁細胞內含有豐富的碳酸苷酶,它催化細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由血漿攝取的二氧化碳迅速的水合成碳酸,隨即解離成H+和HCO-。
(9)鹽酸除垢機理包括溶解擴展閱讀:
應用領域:
一、生活用途
1、生物用途
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胃壁上有一種特殊的腺體,能把吃下去的食鹽變成鹽酸。鹽酸是胃液的一種成分(濃度約為0.5%),它能使胃液保持激活胃蛋白酶所需要的最適合的pH值,它還能使食鹽中的蛋白質變性而易於水解,以及殺死隨食物進入胃裡的細菌的作用。
此外,鹽酸進入小腸後,可促進胰液、腸液的分泌以及膽汁的分泌和排放,酸性環境還有助於小腸內鐵和鈣的吸收。
2、日常用途
利用鹽酸可以與難溶性鹼反應的性質,製取潔廁靈、除銹劑等日用品。
二、工業用途
鹽酸是一種無機強酸,在工業加工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金屬的精煉。鹽酸往往能夠決定產品的質量。
⑽ 稀鹽酸除水垢的原理是什麼
水垢主要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這里用碳酸鈣舉例:
CaCO3在水中並不是完全不溶,難溶專物都存在一個溶解平屬衡,此處即CaCO3與溶於水中電離出的 碳酸根 和 鈣離子 濃度存在平衡(CaCO3=CO3+Ca 可逆號).
再看鹽酸,鹽酸溶液中沒有HCL分子,而是以氫離子和氯離子形式存在.
再看化學反應實質是由較不穩定物生成較穩定物(如離子反應生成沉澱,氣體,難電離物質等)
所以,氫離子遇碳酸根離子會生成難電離的弱酸,即H2CO3,H2CO3又易分解為CO2和H2O.這樣碳酸根的濃度不斷減小,導致CaCO3溶解平衡右移,其電離出的鈣離子變多,與水中的氯離子合寫為CaCl2.
這樣看來反應的實質是CaCO3+H+=Ca2+ +H2O+CO2
氫氧化鎂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