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垢形成的化學方程式
所謂水垢是碳酸鈣 碳酸鋁以及一些硫酸鹽的混合物 沒有固定的化學式 也就沒有化學反應方程式....
㈡ 關於形成水垢的化學方程式
固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對化學反應有影響,總是趨於穩定的方向移動,碳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於碳酸氫鈣的溶解度。因此水解反應難以進行。
㈢ 水垢的化學方程式
在高來中階段,水垢的成源分一般就認為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CaCO3,Mg(OH)2
生成水垢:
Ca(HCO3)2=CaCO3+H2O+CO2,Mg(HCO3)2=MgCO3+H2O+CO2
MgCO3+H2O=Mg(OH)2+CO2
反應條件都是加熱
硬水中含Ca2+、Mg2+、HCO3-
加熱後,首先發生第一組反應,即碳酸氫鹽的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鹽,其中的碳酸鈣就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但碳酸鎂微溶於水,在燒開即加熱條件下可以繼續轉化為更難溶於水的氫氧化鎂,即水垢中的另一種主要成分。
去水垢: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Mg(OH)2+2HAc=Mg(Ac)2+2H2O
醋酸既可以寫成HAc,也可以寫成CH3COOH
㈣ 具體的水垢產生化學方程 水垢產生的化學方程式 要具體的哦!
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CO3、Mg(OH)2
產生原理是一般的硬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燒水時發生如下反應:(所有反應條件都是加熱)
Ca(HCO3)2==CaCO3↓+CO2↑+H2O
Mg(HCO3)2==MgCO3↓+CO2↑+H2O
MgCO3+H2O==Mg(OH)2+CO2↑
㈤ 形成水垢的化學方程式
Ca(HCO3)2=CaCO3+H2O+CO2,Mg(HCO3)2=MgCO3+H2O+CO2
MgCO3+H2O=Mg(OH)2+CO2
反應條件都是加熱
硬水中含Ca2+、Mg2+、HCO3-
加熱後,首先發生第一組反應,即碳回酸氫鹽的受熱分解,生答成碳酸鹽,其中的碳酸鈣就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但碳酸鎂微溶於水,在燒開即加熱條件下可以繼續轉化為更難溶於水的氫氧化鎂,即水垢中的另一種主要成分。
在高中階段,水垢的成分一般就認為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㈥ 水垢的形成原理化學方程式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它們形成的化學方程式是:
Ca(HCO3)2==CaCO3↓+CO2↑+H2O
㈦ 水垢的主要成分,以及形成方程式
成分:碳酸鈣(鎂)。水中含碳酸氫鈣(鎂),這些都是可溶的,水煮沸後,二者分解為碳酸鹽沉澱
。
Ca(HCO3)2====CaCO3+CO2+H2O
由於氫氧化鎂比碳酸鎂更難容,生成的碳酸鎂轉化為氫氧化鎂。
MgCO3+H20=====Mg(OH)2+CO2
㈧ 具體的水垢產生化學方程
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CO3、Mg(OH)2
產生原理是一般的硬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燒水時發生如下反應:(所有反應條件都是加熱)
Ca(HCO3)2==CaCO3↓+CO2↑+H2O
Mg(HCO3)2==MgCO3↓+CO2↑+H2O
MgCO3+H2O==Mg(OH)2+CO2↑
㈨ 水垢的主要成分。化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Mg(OH)2+2HCl=MgCl2+2H2O
是分別反應
㈩ 水垢形成的方程式是~~
含有鈣(Ca)鎂(Mg)鹽類等礦物質的水叫做「硬水」。河水、湖水、井水和泉水都是硬水。自來水是內河水、湖水容或者井水經過沉降,除去泥沙,消毒殺菌後得到的,也是硬水。剛下的雨雪,水裡不含礦物質,是「軟水」。水燒開後,一部分水蒸發了,本來不好溶解的硫酸鈣(CaSo4,石膏就是含結晶水的硫酸鈣)沉澱下來。原來溶解的碳酸氫鈣(Ca(HCo3)2)和碳酸氫鎂(Mg(HCo3)2),在沸騰的水裡分解,放出二氧化碳(Co2),變成難溶解的碳酸鈣(CaCo3)和碳酸鎂(MgCo3)(它們是石灰石、白雲石的主要成分)也沉澱下來。這就是水垢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