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環己烯的制備中,第一次蒸餾後圓底燒瓶中為什麼會出現黃色的液體,是什麼成分
有可能是溫度太高或者升溫過快碳化了,即使溫度控制很好,如果你用的是內部聚四氟乙烯攪拌磁子,有可能是上次使用時碳化的微小碳粉粘在邊緣,煮的時間長了之後就黃了,用之前一定要洗干凈(用之後也要洗干凈)。
② 環己烯的制備是什麼
由環己醇在催化劑硫酸存在下,加熱生成環己烯,蒸餾得粗製品。再用精鹽飽和液洗滌,然後用硫酸鈉溶液中和微量的酸,經水洗、分層、乾燥、過濾、精餾,收集82-85℃餾分得成品環己烯。
用於有機合成,也用作溶劑;有機合成原料,如合成賴氨酸、環己酮、苯酚、聚環烯樹脂、氯代環己烷、橡膠助劑、環己醇原料等,另外還可用作催化劑溶劑和石油萃取劑,用於有機合成、油類萃取及用作溶劑。另外還可用作催化劑溶劑和石油萃取劑,高辛烷值汽油穩定劑。
危險性概述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長期儲存,可生成具有潛在爆炸危險性的過氧化物。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健康危害:該品有麻醉作用,吸入後引起惡心、嘔吐、頭痛和神志喪失。對眼和皮膚有刺激性。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極度易燃,具刺激性。
③ 環己烯的制備最後蒸餾出的環己烯混濁,怎麼解釋
水沒有除干凈。
前面一步的乾燥時,乾燥劑放的量不夠或者乾燥時間不夠。
重新乾燥後、過濾掉乾燥劑、重新蒸餾就可以澄清了。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④ 在環己烯的制備中蒸餾變綠色是
水沒有除干凈.
前面一步的乾燥時,乾燥劑放的量不夠或者乾燥時間不夠.
重新乾燥後、過濾掉乾燥劑、重新蒸餾就可以澄清了.
⑤ 緊急求助:在環己烯制備實驗中,無水氯化鈣吸水後蒸餾前為什麼要過濾掉
CaCl2+xH2O=CaCl2·xH2O
蒸餾前若不將它過濾,會重新釋放出H2O,使蒸餾產物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少量水蒸氣。
⑥ 環己烯的制備在分離之前為什麼要在溜出液中加入鹽
環己烯的制備在分離之前要在溜出液中加入鹽的原因是:防止水汽帶入,原理如下:CaCl2+xH2O=CaCl2·xH2O,蒸餾前若不將它過濾,會重新釋放出H2O,使蒸餾產物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少量水蒸氣。
環己烯的制備實驗步驟:
在50毫升乾燥的圓底燒瓶中,放進15g環己烯(15.6ml,0.15mol)、1ml濃硫酸和幾粒沸石,充分振搖使混合均勻。燒瓶上裝一短的分餾柱作分餾裝置,接上冷凝管,用錐形瓶作接受器,外用冰水冷卻。
將燒瓶在石棉網上用小火慢慢加熱,控制加熱速度使分餾柱上真個溫度不要超過90℃,餾液為帶水的混合物。當燒瓶中只剩下很少量的殘渣並出現陣陣白霧時,即可停止蒸餾。全部蒸餾時間約需lh。
將蒸餾液用精鹽飽和,然後加進3—4ml 5%碳酸鈉溶液中和微量的酸。將此液體倒進小分液漏斗中,振搖後靜置分層。將下層水溶液自漏斗下端活塞放出、上層的粗產物自漏斗的上口倒進乾燥的小錐形瓶中,加進1-2克無水氯化鈣乾燥。
將乾燥後的產物濾進乾燥的蒸餾瓶中,加進沸石後用水浴加熱蒸餾。收集80-85℃的餾分於一已稱重的乾燥小錐形瓶中。產率7-8g。
注意事項:
環己醇在常溫下是粘碉狀液體,因而若用量筒量取時應留意轉移中的損失,環己烯與硫酸應充分混合,否則在加熱過程中可能會局部碳化。
最好用簡易空氣浴,使蒸餾時受熱均勻。由於反應中環己烯與水形成共沸物(沸點70.8℃,含水l0%);環己醇與環己烯形成共沸物(沸點64.9℃,含環己醇30.5%);環己醇與水形成共沸物(沸點97.8℃,含水80%)。因比在加熱時溫度不可過高,蒸餾速度不宜太快。以減少末作用的環己醇蒸出。
水層應盡可能分離完全,否則將增加無水氯化鈣的用量,使產物更多地被乾燥劑吸附而招致損失,這里用無水氯化鈣乾燥較適合,因它還可除往少量環己醇。
在蒸餾已乾燥的產物時,蒸餾所用儀器都應充分乾燥。
⑦ 環己烯的制備實驗中,為何蒸餾至最後也不見白霧
眼袋很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