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萃取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1.蒸餾法分離的實驗探究
(1)實驗原理:由於I2和沸點不同,加熱其混合物,沸點低的CCl4先被蒸餾出來,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從資料查得I2熔點:114℃,沸點184℃,而CCl4沸點77℃,沸點相差107℃,可以通過蒸餾的方法把CCl4蒸餾出去,從而與碘分離。不過蒸餾時,需要水浴加熱,以便及時控制溫度)。
(2)實驗現象:80℃水浴片刻,燒瓶中出現紫色蒸汽,錐形瓶中也開始收集到淺紫紅色溶液,最終燒瓶中殘留少量的碘。
2.化學法分離的實驗探究
(1)用NaOH濃溶液反萃取法,使I2轉化成碘鹽進行富集。I2和CCl4的溶液中的碘在鹼性條件下會發生歧化反應,所以可以用較濃氫氧化鈉溶液對I2和CCl4的溶液進行反萃取,使CCl4得到回收,I2與NaOH反應後,能以鹽的形式富集。這一萃取進行得十分完全。反應為:3I2+6NaOH==5NaI+NaIO3+3H2O;當NaI和NaIO3富集到相當量時,使體系變成酸性介質(如加入足量的H2SO4),使其中碘元素轉變成I2單質得以回收。反應為:5NaI+NaIO3+3H2SO4==3Na2SO4+3I2+3H2O。
用固體NaOH代替NaOH溶液進行反萃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可行的。查得NaOH固體的密度為2.1g/cm3,它與I2反應的產物NaI的密度為3.7g/cm3,NaIO3的密度為4.3 g/cm3,都大於CCl4的密度。而CCl4的密度為1.59g/cm3,也遠遠大於I-及I2的密度。這樣就構成一個三相體系,即固體NaOH(及反應生成的NaI、NaIO3)在最下層,CCl4在中層,最上層為含I2的水層。當上面的水層中含有的I2時,兩步萃取可以同時進行。即水層的I2進入中層的CCl4層,中層的CCl4層里的I2又與下層的NaOH反應。I2在水層和CCl4層中不再有分配平衡,加快了萃取的進度,自發生成的I2最終會轉移到固體中去。將上層的水和中層的CCl4傾倒在分液漏斗中進行分液,得以回收CCl4;而下層的固體放入蒸發皿中,並滴入適量的稀H2SO4利用圖2的裝置進行加熱處理即可得到碘。
② 如何用升華法得到純凈的碘 用蒸餾法提純完四氯化碳後,怎樣用升華的方法將燒瓶中的碘提純
需要加熱在收集得到純凈的碘單質
③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蒸餾後,誰先蒸發
溴沸點沸點59.47℃(58.78℃),四氯化碳沸點沸點76.8 (℃),很顯然,溴先蒸發.水的沸點100度,比他們都大,所以溴先蒸發.
④ 為什麼碘與四氯化碳蒸餾時,是先蒸出四氯化碳
你這樣想,還沒有蒸餾完的時候還有四氯化碳液體剩餘。就算碘單質升華了,由於碘單內質易溶於容四氯化碳,碘蒸氣也會立即溶解於四氯化碳中。當四氯化碳被蒸餾完了,只剩碘單質了,這時碘單質才會升華,但是只會有部分少量的損耗,可以接受。
⑤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蒸餾後,誰先蒸發
你好!溴沸點沸點59.47℃(58.78℃),四氯化碳沸點沸點76.8
(℃),很顯然,溴先蒸發。水的沸點100度,比他們都大,所以溴先蒸發。望採納,謝謝。
⑥ 為什麼不能蒸餾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升華之後收集,不是正好嗎
蒸餾出來的是CCl4,碘留在圓底燒瓶中.
碘的沸點184℃,而四氯化碳沸點77℃
⑦ 從碘的四氯化碳中蒸餾獲取四氯化碳時,碘不會升華嗎
因為四氯化碳的沸點比較低,所以按理論它是先蒸出來的。
另外,你說的很對回,如果你做過這個答實驗,就會發現效果非常不加,因為碘會跟著一起出來,蒸出的四氯化碳里顏色還是很深的,溶有不少碘。
但是高中化學題就不考慮這么復雜了,你就記住能用蒸餾的方法加以分離就可以了
⑧ 蒸餾四氯化碳需要注意什麼
蒸餾四氯化碳需要注意什麼
粗四氯化碳一般經經中和、乾燥處理後,通過蒸餾精製。含有酸時,可加粒狀鹼石灰處理。含二硫化碳時,用稀鹼煮沸分解後,水洗數次,再乾燥蒸餾
⑨ 四氯化碳和蒸餾水如何區別
乙醇和水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無現象
水與苯不能互溶,分層,苯的密度比水小,水在下,
水與四氯化碳不能互溶,分層,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水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