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三次蒸餾和二次蒸餾的區別

三次蒸餾和二次蒸餾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1-02-10 03:27:27

❶ 一次蒸餾水與多次蒸餾水有什麼區別

去離子水不是來沒有離子的水,而是經自過離子交換得到的沒有干擾離子,PH值中性的水,干擾離子一般指鈣、鎂、碳酸根、硫酸根等,但是去離子水一般含有的有機物質是不能去除的.
蒸餾水是經過多次蒸餾得到的,有一次、二次之分,一般的有機雜質可以去除,但是無機離子還是存在.
至於二次水,一般是二次蒸餾水的簡稱,說是二次處理的污水,似乎也行.
所以去離子水、蒸餾水等不是純凈程度的不同,而是純凈標準的區別.還有一種水叫電導水,當然又是另一種意思了.

❷ 三次,四次蒸餾水的制備方法又是什麼,二次蒸餾水的

【原理】蒸餾是分離和提純液態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應用這一方版法,可以把沸點不同的物質權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還可以把混在液體里的雜質去掉.水中所含雜質主要是一些無機鹽,一般是不揮發的.把水加熱到沸騰時,大量生成水蒸氣,然後將水蒸氣冷凝可得到蒸餾水.
【用品】鐵架台、酒精燈、蒸餾燒瓶、冷凝管、錐形瓶、溫度計、自來水、碎瓷片
【操作】
1、將蒸餾燒瓶,冷凝管儀器裝配好.
2、在蒸餾燒瓶里加入普通水(自來水)至燒瓶容積的一半左右,再加入一些碎瓷片,然後用插有溫度計(150℃)的橡皮塞塞緊.(注意溫度計水銀球在蒸餾燒瓶支管的位置),給蒸餾燒瓶加熱.
3、當水溫達到約100℃時,水沸騰,水蒸氣經過冷凝管冷凝後,收集在錐形瓶中,這就是蒸餾水.

純水(超純水)和(二次)蒸餾水有什麼區別嗎

一、概念不同

1、純水

純水是具有一定結構的液體,雖然它沒有剛性,但它比氣態水分子的排列有規則得多。在液態水中,水的分子並不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個分子以氫鍵締合形成水分子簇,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運動都將受到周圍其他水分子的明顯影響。

對於水的結構還沒有肯定的結構模型,目前被大多數接受的主要有3 種: 混合型、填隙式和連續結構(或均勻結構)模型。

2、蒸餾水

蒸餾水是指經過蒸餾、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

二、應用不同

1、純水

其主要應用在生物、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

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

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

2、蒸餾水

有時候為了特殊目的,在蒸前會加入適當試劑,如為了無氨水,會在水中加酸;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等。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的純水,一般普通蒸餾取得的水純度不高,經過多級蒸餾水,出水才可達到很純,成本相對比較高。

三、製作方法不同

1、純水

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水中的陰、陽離子可用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及離子交換樹脂技術等去除;水中的顆粒一般可用超過濾、膜過濾等技術去除;水中的細菌,目前國內多採用加葯或紫外燈照射或臭氧殺菌的方法去除;水中的TOC則一般用活性炭、反滲透處理。

在高純水應用的領域中,水的純度直接關繫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閾值電壓,導致低擊穿,產生缺陷,還影響材料的少子壽命,因此高純水要求具有相當高的純度和精度。

2、蒸餾水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純凈,通常含有鈣、鎂、鐵等多種鹽,還含有機物、微生物、溶解的氣體(如二氧化碳)和懸浮物等。用蒸餾方法可以除去其中的不揮發組成。用蒸餾法,並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獲取質量較高的蒸餾水。

①排去初始餾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揮發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餾分中。

②排去殘留部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很多不揮發組分集中在殘留水中。

③添加某些物質以利於蒸餾。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變成難揮發組分,添加KMnO4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

❹ 兩次蒸餾法

第一次蒸餾是反應過程,使產物與底物分離.蒸出的物質比較雜,有正丁醇,正溴丁烷,水,溴化氫,丁醚等.
第二次是為了提純,使正溴丁烷與為除去的雜質分離

❺ 蒸餾酒蒸1次好還是2次好還是3次好

我覺得三次最好,aqui te amo。

❻ 白酒一次蒸餾和二次蒸餾的度數一樣嘛

白酒蒸餾有二次蒸餾嗎!答案是沒有二次蒸餾,只有一次蒸餾,有二次發酵。
白酒蒸餾的酒度與甑鍋的高度有關,與蒸餾過程中,酒尾摻和多少有關。

❼ 蘇格蘭威士忌幾次蒸餾

蘇格蘭威士忌要三次蒸餾。

柔順的入喉感常常出現在輕口味威士忌中,但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從根本上來說,決定威士忌口感柔順與否的關鍵在於原酒中【同源物】和雜質的數量。」

同源物作為一種風味化合物,是酒類發酵過程中的副產品,一般來說發酵程度越高的酒類,同源物所佔的比例越高。在威士忌的釀造過程中,上百種同源物都在微妙地改變最終成品的口味。除了對口感的影響,同源物還有一大惡名:它是宿醉的一大幫凶。下面這張圖反映了不同酒類中的同源物比例。

伏特加喝到吐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至於葡萄酒喝多了,那感覺經歷過的人都懂

在蒸餾過程中,蒸餾器的作用之一就是剔除同源物,因為大都數同源物帶來的口感算不上美好,至於剔除的范圍則取決於威士忌的品種。
在上方圖表中我們也看到,同為威士忌,波本就比蘇格蘭威士忌的同源物含量高。剔除的方法則酒蒸汽是經過銅制的冷凝器來進行迴流過濾。

在傳統的雙重蒸餾過程中,初次蒸餾後的酒體包括水,8度的酒精和大量同源物。酒體在蒸餾器中沸騰,使得酒精和同源物從水中蒸發出來,順著銅壁到達冷凝器,在那裡它們被收集起來。
此時的酒精度數已經有25°左右,同源物也被過濾了一部分,之後進行第二次蒸餾,最終就獲得了70度左右的威士忌原酒,同源物也已被大量剔除。
二次蒸餾中,同源物中最不穩定的物質集中在酒頭,而最穩定不容易蒸發的物質則集中在酒尾,因此在第二次蒸餾中只取中間部分。以上過程便稱為迴流。
「因此想要提高過濾程度以獲得更加柔順的口感,就有兩大方案:一是提高冷凝器的體積,使得酒體更多地與冷凝器接觸,第二個方法更加直接——增加一個蒸餾器。」

「三次蒸餾大幅增加了過濾時間,且使得酒體更多解除銅壁,大量過濾了口感粗糙的硫化物。因此多使用三次蒸餾的愛爾蘭威士忌便給人更加柔順的印象啦。另一方面,三次蒸餾也使得原酒的酒精度數高達80°以上,相比之下大多蘇格蘭釀酒廠的原酒只有70°。」

「當然,雖然蘇格蘭地區酒廠的傳統是兩次蒸餾,但也有位於低地的Auchentoshan這樣使用三次蒸餾的另類。原酒度數更高,口感卻更柔和,可謂內柔外剛了,這也是提到柔順感不等於輕口味的原因。」

❽ 威士忌是幾次蒸餾的

威士忌通常需要在壺式蒸餾器中至少蒸餾兩次,第一次在大型蒸餾鍋中進行,原酒經預熱後導入到加熱爐中加熱至沸騰,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所以酒精會首先變成蒸汽蒸發出來,在加熱爐頂部的天鵝頸(Swan Neck)重新凝結成酒精液體,冷凝後即得到了低度酒,香味復雜但粗糙。之後經過第二次蒸餾獲得酒精度在55%-60%的酒就是威士忌的雛形,經過桶陳之後就能裝瓶。是否要再通過第三次蒸餾完全取決不同的酒廠,如果想要酒精度更高柔和復雜的口感可以進行第三次蒸餾,但這樣酒中的部分風味可能在此過程中消失。多數愛爾蘭威士忌蒸餾三次,而多數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兩次,所以千萬不能單純的認為蒸餾次數越多,質量越高。
威士忌(酒的類別)一般指威士忌酒
威士忌(Whisky、Whiskey),是一種由大麥等穀物釀制,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後,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英國人稱之為「生命之水」。 [1] 按照產地可以分為: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類。
威士忌大事件
432年 傳教士聖·巴特里克(St Patrick)來到愛爾蘭,開始勸說英格蘭人信奉基督教。愛爾蘭人確信,是聖·巴特里克(St Patrick)把中東蒸餾技術帶到了愛爾蘭。這種技術在中東國家是用來生產香水的。蘇格蘭人認為其缺乏書面依據,反駁了這一說法。
1405年 在威爾士語中出現了uisci beatha這個詞,它是由拉丁語aqua vitae(生命之水),這個詞音譯過來的。這一片語後來變化為蘇格蘭和愛爾蘭語中的uisge beatha和英語中的usquebaugh。但不確定這種酒是否由穀物釀造。
1494年 在蘇格蘭的書面歷史文獻中第一次提到了由大麥生產的「生命之水」(aqua vitae),這個「生命之水」被認為是蘇格蘭威士忌的始祖。
1556年 在愛爾蘭議會的記錄中首次提及用大麥生產的「生命之水」。
1608年 最古老的釀酒廠布希米爾(Bushmills<愛爾蘭>)注冊成立。
1618年 單詞uisge具有了獨立的含義。同年,在蘇格蘭高地一位官員的葬禮的賬單上提到了這個詞,並且標明了是由大麥生產的烈酒。
1640年 在新大陸進行了首次蒸餾試驗。
1644年 蘇格蘭開始徵收威士忌酒稅。採取各種方式滿足與英格蘭人戰爭的需要。
1661年 英格蘭開始在愛爾蘭徵收威士忌酒稅,隨後出現了許多私自釀造威士忌的地下酒廠,以大麥和馬鈴薯為原料。
1707年 在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並以後,英格蘭制定了蘇格蘭威士忌酒稅。新規定的荒謬導致釀酒業的混亂,很多釀酒商把釀酒作坊搬到了山區,轉入地下。
1789年 美國肯塔基州的牧師克萊格(Craig),(大概)是第一個利用印第安人食用的玉米粥,經過發酵,生產出「波本」威士忌的人。
1791年 徵收「波本」酒稅,這項稅收一直存在到1920年頒布《禁酒令》。
1823年 英格蘭頒布了合理的消費稅令法(Excise Act),地下的釀酒商重新出現。
1831年 愛爾蘭人伊尼亞·柯菲發明了獲得蒸餾器的專利的連續式蒸餾器——柯菲蒸餾器。這種蒸餾器的出現,使以價格低廉大批量生產威士忌變得有可能。
1853年 在蘇格蘭德魯·阿賽爾第一個發明了調和型威士忌(blend)。麥芽威士忌與穀物威士忌調和以後,添加了後者的味道,也降低了釀酒的成本。
1858年 哈伊拉姆·沃克(Hiram Walker)首先將蒸餾技術引進了加拿大。
1909年 在大不列顛通過了一項法規,規定了蘇格蘭和愛爾蘭威士忌的生產標准,其中之一是威士忌必須在橡木桶中陳釀3年。
1920年
在禁酒協會的努力下,美國通過了《禁酒令》,禁止銷售、購買、生產各種酒類飲品。

❾ 威士忌二次蒸餾和三次蒸餾的差距有什麼區別

麥芽威士忌通常需要在壺式蒸餾器中至少蒸餾兩次,第一次在大型蒸餾鍋中進行,原酒經預熱後導入到加熱爐中加熱至沸騰,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所以酒精會首先變成蒸汽蒸發出來,在加熱爐頂部的天鵝頸(Swan Neck)重新凝結成酒精液體,冷凝後即得到了低度酒,香味復雜但粗糙。之後經過第二次蒸餾,獲得酒精度在55%-60%的酒就是威士忌的雛形,經過桶陳之後就能裝瓶。
是否要再通過第三次蒸餾完全取決不同的酒廠,如果想要酒精度更高柔和復雜的口感可以進行第三次蒸餾,但這樣酒中的部分風味可能在此過程中消失。多數愛爾蘭威士忌蒸餾三次,而多數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兩次,所以千萬不能單純的認為蒸餾次數越多,質量越高

❿ 精餾等於多次蒸餾嗎

一種利用迴流使液體混合物得到高純度分離的蒸餾方法,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液體混合物分離操作,廣泛用於石油、化工、輕工、食品、冶金等部門。精餾操作按不同方法進行分類。根據操作方式,可分為連續精餾和間歇精餾;根據混合物的組分數,可分為二元精餾和多元精餾;根據是否在混合物中加入影響汽液平衡的添加劑,可分為普通精餾和特殊精餾(包括萃取精餾、恆沸精餾和加鹽精餾)。若精餾過程伴有化學反應,則稱為反應精餾。
目錄
1原理
2操作評價
3精餾計算
▪ 概述
▪ 圖解法
▪ 捷演算法
▪ 嚴格計演算法
4節能

1原理編輯
雙組分混合液的分離是最簡單的精餾操作。典型的精餾設備是連續精餾裝置(圖1),包括精餾塔、再沸器、冷凝器等。精餾塔供汽液兩相接觸進行相際傳質,位於塔頂的冷凝器使蒸氣得到部分冷凝,部分凝液作為迴流液返回塔底,其餘餾出液是塔頂產品。位於塔底的再沸器使液體部分汽化,蒸氣沿塔上升,餘下的液體作為塔底產品。進料加在塔的中部,進料中的液體和上塔段來的液體一起沿塔下降,進料中的蒸氣和下塔段來的蒸氣一起沿塔上升。在整個精餾塔中,汽液兩相逆流接觸,進行相際傳質。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進入汽相,汽相中的難揮發組分轉入液相。對不形成恆沸物的物系,只要設計和操作得當,餾出液將是高純度的易揮發組分,塔底產物將是高純度的難揮發組分。進料口以上的塔段,把上升蒸氣中易揮發組分進一步提濃,稱為精餾段;進料口以下的塔段,從下降液體中提取易揮發組分,稱為提餾段。兩段操作的結合,使液體混合物中的兩個組分較完全地分離,生產出所需純度的兩種產品。當使n組分混合液較完全地分離而取得n個高純度單組分產品時,須有n-1個塔。
精餾之所以能使液體混合物得到較完全的分離,關鍵在於迴流的應用。迴流包括塔頂高濃度易揮發組分液體和塔底高濃度難揮發組分蒸氣兩者返回塔中。汽液迴流形成了逆流接觸的汽液兩相,從而在塔的兩端分別得到相當純凈的單組分產品。塔頂迴流入塔的液體量與塔頂產品量之比,稱為迴流比,它是精餾操作的一個重要控制參數,它的變化影響精餾操作的分離效果和能耗。

2操作評價編輯
評價精餾操作的主要指標是:①產品的純度。板式塔中的塔板數或填充塔中填料層高度,以及料液加入的位置和迴流比等,對產品純度均有一定影響。調節迴流比是精餾塔操作中用來控制產品純度的主要手段。②組分回收率。這是產品中組分含量與料液中組分含量之比。③操作總費用。主要包括再沸器的加熱費用、冷凝器的冷卻費用和精餾設備的折舊費,操作時變動迴流比,直接影響前兩項費用。此外,即使同樣的加熱量和冷卻量,加熱費用和冷卻費用還隨著沸騰溫度和冷凝溫度而變化,特別當不使用水蒸氣作為加熱劑或者不能用空氣或冷卻水作為冷卻劑時,這兩項費用將大大增加。選擇適當的操作壓力,有時可避免使用高溫加熱劑或低溫冷卻劑(或冷凍劑),但卻增添加壓或抽真空的操作費用。

3精餾計算編輯
概述
主要是精餾塔的計算。不論是板式塔或是填充塔,通常都按分級接觸傳質的概念來計算理論板數。對於雙組分精餾塔的設計計算,通常給定的設計條件有:液體混合物(料液)的量F和濃度xf(以易揮發組分的摩爾分率表示),以及塔頂和塔底產品的濃度xd和xw。計算所需的理論板數NT和實際板數NP 。計算前必須先確定合理的迴流比。理論塔板數的計算方法有:
圖解法
最常用的是麥凱勃-蒂利圖解法(美國W.L.麥凱勃和E.W.蒂利在1925年合作設計的雙組分精餾理論板計算的圖解方法)用於雙組分精餾計算。此法假定流經精餾段的汽相摩爾流量V和液相摩爾流量L以及提餾段中的汽液兩相流量V′和L′都保持恆定。此假定通常稱為恆摩爾流假定,它適用於料液中兩組分的摩爾汽化潛熱大致相等、混合時熱效應不大、而且兩組分沸點相近的系統。圖解法的基礎是組分的物料衡算和汽液平衡關系。
取精餾段第n板至塔頂的塔段(圖2)為對象,作易揮發組分物料衡算得:

圖2

精餾
式中D為塔頂產品流量;xn為離開第n板的液相濃度;yn+1為離開第n+1板的汽相濃度。此式稱精餾段操作線方程,在y-x圖上是斜率為L/V的直線。同樣取提餾段第m板至塔底的塔段為對象,作易揮發組分物料衡算得:

精餾
式中D為塔底產品流量。此式稱為提餾段操作線方程。 將汽液平衡關系和兩條操作線方程繪在y-x直角坐標上(圖3)。
根據理論板的定義,離開任一塔板的汽液兩相濃度xn與yn,必在平衡線上,根據組分的物料衡算,位於同一塔截面的兩相濃度xn與yn+1, 必落在相應塔段的操作線上。在塔頂產品濃度xd和塔底產品濃度xw范圍內,在平衡線和操作線之間作梯級,每梯級代表一塊理論板,總梯級數即為所需的理論板數NT,跨越兩操作線交點的梯級為加料板。計入全塔效率,即可算得實際板數NP(見級效率);或根據等板高度,從理論板數即可算出填充層高度(見微分接觸傳質設備)。

圖3
捷演算法
用作粗略估算,首先根據芬斯克方程,(美國M.R.芬斯克1932年建立的全迴流理論板數計算方程)算出採用全迴流操作達到給定產品濃度xd和xw所需的最少理論板數Nmin(包括再沸器):

精餾
式中α為待分離兩組分間的全塔的平均相對揮發度,常取塔頂和塔底處的相對揮發度的幾何平均值。再由Nmin、最小迴流比Rmin和選用的迴流比R,從吉利蘭經驗關聯式(1940年美國E.R.吉利蘭建立的計算理論板數關聯式):

精餾
求出所需的理論板數NT。對於相對揮發度在全塔接近常數的系統,即接近於理想溶液的混合液的分離,捷演算法較可靠,並可推廣到估算多組分料液的精餾。捷演算法在作整個生產過程的優化計算時常被採用,以節省時間。
嚴格計演算法
隨著精餾技術日趨成熟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具有多股加料和側線抽出等特殊功能以及具有側塔和中間再沸器等的各種復雜的精餾塔(見精餾設備)相繼出現。現今越來越需要對精餾作出嚴格計算,以了解塔內溫度、流量和濃度的變化,達到更合理的設計和操作。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嚴格計演算法提供了條件。各種嚴格計演算法均基於四類基本方程:即組分物料衡算式、汽液相平衡關系、歸一方程(汽相及液相中各組分摩爾分率之和為 1)和熱量衡算方程。對每塊理論板都可以建立這些方程,組成一個高維的方程組,然後依靠電子計算機求解。根據不同的指定條件,原則上此方程組可用於新塔設計或對現有塔的操作性能核算。

4節能編輯
精餾過程的核心在於迴流,而迴流必須消耗大量能量。降低能耗是精餾過程發展的重大課題。除了選擇經濟上合理的迴流比外,主要的節能措施有:①熱泵精餾。將塔頂蒸氣絕熱壓縮(見熱力學過程)升溫後,重新作為再沸器的熱源(見熱泵蒸發);②多效精餾。精餾裝置由壓力依次降低的若干個精餾塔組成,前一精餾塔塔頂蒸氣用作後一精餾塔再沸器的加熱蒸氣(見多效蒸發);③採用高效精餾塔,可用較小的迴流比;採用高效換熱器,可降低傳熱溫度差,這樣就可以減少有效能損失。④採用電子計算機對過程進行有效控制,減小操作裕度,確保過程在最低能耗下進行。
來自網上.

閱讀全文

與三次蒸餾和二次蒸餾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化學處理方法 瀏覽:113
污水池裡有蟲子怎麼辦 瀏覽:345
水處理個人總結 瀏覽:981
進入污水井拿什麼檢測 瀏覽:683
我家飲水機里都是醋什麼梗 瀏覽:501
水箱前置過濾器 瀏覽:648
用存儲卡回提高運行內存速度嗎 瀏覽:496
深圳哪裡招污水處理工 瀏覽:940
哈弗h6工廠濾芯怎麼拆 瀏覽:371
原神純水精靈怎麼捕捉 瀏覽:109
純水之球各伺服器多少g 瀏覽:448
格卡諾空氣凈化器怎麼重置 瀏覽:686
飲水機濾芯怎麼驗貨 瀏覽:385
華帝凈水器售後電話多少 瀏覽:681
里水污水處理後排到哪裡 瀏覽:6
污水攻堅補齊什麼短板 瀏覽:446
跑污水處理跑業務工資高嗎 瀏覽:894
河南工業污水處理 瀏覽:871
污水處理廠進水檢測標准 瀏覽:102
天劍摩托車125怎麼換機油濾芯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