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于气相过滤的针头式过滤器是有机系的吗
你说的是过滤气体,还是过滤液体?
液体的话就是这种吗?
这种头有有机的。问厂家去要就可以内。气相的对照品容不用过滤,配制溶液是用的肯定的是色谱纯级别的试剂,没必要过滤。如果测定样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那就需要过滤了。
㈡ 关于医疗注射针的问题: 1. 什么情况下会用到针头过滤器 2,目前市场上有没有直接带过滤功能的针头
带过滤膜的抄注射针抽取药水时可以过袭滤掉药液残渣,橡胶碎屑,玻璃碎屑等肉眼看不到的杂质,避免这些杂质进入血液形成血栓,危害人体健康。美德莱有一款带过滤膜的注射针头,可以去他们那边了解一下,公司地址是在江苏扬州。
㈢ 酪蛋白氨基酸需要灭菌,用针头式过滤器在无菌操作台中如何操作谢谢啦。。。
首先要对针头式过滤器进行灭菌,注射器选用玻璃的,过滤器在灭菌前要加盖过专滤膜,选用尽量小属的孔径和尽量大的通量,0.22微米的应该可以。
过滤膜蘸一点蒸馏水,置于过滤器网眼面上,旋好封紧,外面包双层纱布再加一层牛皮纸裹紧,或者包锡纸裹紧灭菌,121℃,15-20分钟。灭菌后冷却取出放在超净台开紫外杀菌。
注射器用两层纱布包好,牛皮纸裹紧,注意纱布的开口,包裹时让注射器人手接触的一端便于取出,另外一端在纱布一端裹紧,121℃,15-20分钟。灭菌后冷却取出放在超净台开紫外杀菌。
其实方便防微生物的方法还可以把旋紧的过滤器和注射器一起抱在两层纱布中用牛皮纸裹紧灭菌,121℃,15-20分钟。灭菌后冷却取出放在超净台开紫外杀菌。使用时可隔着纱布将过滤器与注射器装好,方便一些。
大家操作习惯不同,这是我的方法,希望有点帮助,请大虾们指正,谢谢。
㈣ 针式过滤器的介绍
针式过滤器外壳材料选用优质卫生级聚丙烯材料,产品结构设计精密,保证了过滤的流畅,内部空间合理化,残留率非常低,从而减少了样品的浪费。
㈤ 一次性针头过滤器分为有机系和水系两类,他们分别用来过滤什么东西
syringe filter结构为两部分,抄housing和membrane,可以分别由不同材质构成,通常housing是聚丙烯pp,或者nylon 聚酰胺。聚丙烯性质稳定,耐各种溶剂。你所谓的水系/有机系,应该是根据滤膜的材质分的,分别适用于过滤水溶液(生命科学适用),和有机溶液(化学适用)。所谓有机系,用来过滤水溶液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反过来水系的则可能会被有机溶剂溶解,不适用于有机体系的过滤。
常见的滤膜孔径为0.22微米、0.45微米,filter的口径分1.0,1.3,2.5厘米几种,配合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套在两者之间,接口是标准的。适用于液体量小的过滤,量大,或者不溶物过多会导致堵塞。常用来处理HPLC试样,和Schlenk line配合使用也非常方便。
㈥ 防毒面具过滤器制作过程
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
protective mask
保护人员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剂、生物战剂
和放射性灰尘等有毒物专质伤属害的个人防护器材。按防护原理,
可分为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绝式防毒面具。①过滤式防毒面
具。由面罩和滤毒罐(或过滤元件)组成。面罩包括罩体 、
眼窗、通话器、呼吸活门和头带(或头盔)等部件。滤毒罐
用以净化染毒空气,内装滤烟层和吸着剂,也可将这 2 种材
料混合制成过滤板,装配成过滤元件。较轻的(200克左右)
滤毒罐或过滤元件可直接联在面罩上,较重的滤毒罐通过导
气管与面罩联通。②隔绝式防毒面具。由面具本身提供氧气,
分贮气式、贮氧式和化学生氧式 3 种。隔绝式面具主要在高
浓度染毒空气(体积浓度大于 1 %时)中,或在缺氧的高空、
水下或密闭舱室等特殊场合下使用。
除上述 2 种防毒面具以外,许多国家还装备有各类特种
防毒面具。它是在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基础上更换滤毒罐内的
吸着剂或改进局部结构而成。现代防毒面具能有效地防御战
场上可能出现的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灰尘。它的重量有
的已减至0.6千克左右,可持续佩戴8小时以上,佩戴防毒面
具后还可较方便地使用光学、通信器材和武器装备。
㈦ 怎么自己制作香烟过滤器水的那种。有图最好
须要关的。
可以来看上图,如果一般源情况下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都是一样通向一个热水管道的;使用燃气热水器的时候如果不关闭阀门1,那么自来水压力大,会通过热水管道顶进太阳能里,太阳能水满后会漏水;所以使用燃气热水器的时候必须需要关闭太阳能的阀门。
㈧ 一次性针头式过滤器怎么用
用注射器吸好待过滤液体,插上一次性针头式过滤器,手推注射器实现过滤
㈨ 自制家用净水器
找净水机网站的话 我觉得有个网站非常不错 叫直饮机网,好像上面有介绍国内比较知名的净水器生产商,如:泉来,美的,净之泉等
我国家用净水器的工艺特点
1.周玲玲 2.武道吉 3.张永吉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2.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 东 济南, 250101;
3.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
1 前言:概述了以活性炭和膜过滤技术为核心的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工艺及净水效果,并介绍了以这两种工艺 为基础的复合型家用净水器净水工艺.针对我国现今净水器发展状况讨论了净水器相关生产标准,管理办 法,并对家用净水器发展方向做了简单展望. 关键词:家用净水器; 活性炭; 膜过滤; 紫外线消毒
2 家用净水器的主要净水工艺及其特点 2.1 活性炭净水器
我国自来水厂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常规处理工艺, 这种净化工艺主要是去除悬浮物, 胶 体和细菌, 而其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率是极低的, 同时消毒时消毒剂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 反应,生成大量的致癌有机卤化物(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另外随着水源污染的加剧,通过 传统的净化工艺处理的出水已很难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对饮用水卫生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净水器走进家庭, 已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趋势. 家用净水器作为一种微型化的水质深度处理装置. 它的发展速度很快, 其社会需求量也 很大.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很有发展前景.
对家用净水器的研究与开发始于六十年代, 在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并一直持续至今. 现在 对家用饮水净水器的研究主要是除有机物与无机污染物和除菌. 按工艺流程, 其净水技术主 要有以下几种:
活性炭是目前所有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深度处理技术, 可经济有效地 去除嗅,味,色度,氯化有机物,农药,放射性有机物及其它人工合成有机物,且生产方便.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 内部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 其中微孔构成的内 表面积占总面积的 95%以上,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微孔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孔径 特点决定了它对不同分子大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同. 活性炭的孔隙一般可分为大孔, 过渡 孔和微孔.大孔主要分布在活性炭表面,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甚微.过渡孔是水中大分子有 机物的吸附场所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微孔的通道.微孔则是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主要区域. 炭粒之间形成了具 压缩活性炭棒是将细炭粉经过烧结加以粘合剂压缩而成的活性炭体, 有特定孔隙分布的立体交错的网状结构. 通过粉状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将水中的浊度, 有机 物等去除, 通过压缩活性炭棒的立体网状结构所具有的筛分作用又可以截留大分子物质, 细 [1] 菌等.试验表明 :采用压缩活性炭棒联用技术的家用净水器安全性高,这种净水器发展 前景广阔.试验结果显示,这种净水器对高锰酸盐指数,浊度,色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NH3—N等水质参数去除效果明显.
项目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No. 2008ZX07421-002; 2008ZX07422-005)
2.2 膜过滤净水器
以超滤膜为主。
2.3 复合型净水器
膜过滤技术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 膜过滤法的 最大特点是分离过程中不伴随有相的变化, 仅靠一定的压力作为驱动力就能获得很高的分离 效果,是一种非常节省能源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根 据膜孔径大小可分为微滤(MF,孔径 0.1—10m),超滤(UF,孔径 0.001—0.1m),纳滤(NF, 孔径 0.0005—0.005m)和反渗透(RO,孔径 0.0001—0.001m)等. 在选择膜时,应根据需要和进水水质选择适当的膜,膜孔径大了则影响出水 效果,不 能满足需要,膜孔小了,则所需工作压力高,且通量低,易堵塞,从而大提高了成本. 纳滤膜是在80年代后期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分离膜,由于纳滤膜平均孔径在1~3纳米 之间而且其工作压力一般为0.5~2.0MPa故又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纳滤孔径范围介于反渗 透膜和超滤膜之间, 对污水中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具有分离特性, 有效截留分子量界 限约为200~1000.通过纳滤膜能保留大多数人体必须的无机离子,出水效率高[6,7]. 由于纳滤膜特殊的孔径范围和制备时的特殊处理(如复合化,荷电化) ,使得纳滤膜具 有较特殊的分离性能,在脱色和去除有机物(TOC) ,饮用水中加氯前三卤代烷(THA)前 驱物(腐植酸和灰黄霉酸) ,海水中的硫酸盐,水的硬度以及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放射物质 [7] 和硒等方面效果显著 .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 依靠单一的活性炭吸附或膜过滤已无法使水净化到理想的效 果,因此复合型净水器得到发展. 复合型净水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净水材料组成, 但不是简单的不同净水工艺相叠加, 而 是优势互补,相互影响以达到较理想的净水效果. 常见复合型净水器的净水流程有以下几种[8]: I. 进水→载银活性炭→微滤(超滤)→出水 II. 进水→载银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滤(超滤)→出水 III. 进水→2UM 膜微滤→活性炭→0.2UM 膜微滤(超滤)→出水 IV. 进水→PP 熔喷滤蕊→微滤(超滤)→出水 V. 进水→微孔陶瓷→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出水
活性炭纤维是有机炭纤维经活化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发达的微孔结 构,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众多的官能团.其吸附速率较颗粒活性炭快得多,再生时也易脱 附. 由于表面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使活性炭纤维对某些极性吸附质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 这有 [2] 利于去除水中的氯仿 . 活性炭净水器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进水存在氨氮, 则出水亚硝酸盐浓度会有 所增加,这是由于活性炭层中发生了生物氧化——硝化作用.另外,活性炭使用后,被活性 炭吸附的有机物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而使出水中细菌增多. 在活性炭上渗银能起到杀菌和 + 使蛋白质凝固, 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 Ag 对组成细菌的蛋白质酶有破坏作用, 因而使菌体弯曲变形而死亡[3],但如果渗银活性炭质量不过关则会出现漏银现象,使出水银 离子浓度超出国家相关用水标准, 而且渗银活性炭的消毒功效不能持久. 对于在活性炭使用 后其上繁殖的细菌会使出水细菌总数往往会超标, 建议后置消毒设备, 以保证出水能够生饮. 有些净水器安装了三碘树脂消毒剂, 这会使运行初期水呈黄色或甚至红色, 而且可能使水中 [4] 的碘含量超标,人体摄入过多的碘则能引起高碘甲状腺肿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紫 外灭线消毒[5].
VI. 进水→磁化→活性炭→微滤→矿化→磁化→出水 可以看出复合型净水器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去除余氯,有机致突变物,色度,异味,以膜 过滤去除悬浮颗粒及微生物;以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降低水的硬度,铁,氟等,从而达到净化 水质的目的. 复合型净水器由于其价格适中,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而成为当前净水器发展的热点. 3 当前净水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净水器是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相关国家卫生标准,净水器材料 使用要求,出水水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2)对净水器的科研投入不够,这主要由于净水器量产的规模还不够,大型净水器企业 还不成规模,这就造成了净水器的生产过程规范化程度不高,处理工艺也大同小异.相信净 水器的巨大商机及对其加大科研而带来的远期效益会促使各方加大对净水器的科研的投入; 3)有些净水器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如有些净水器刚开始运行时效果还很明显,但时 间长了,诸如出水总细菌数超标等问题出现了,所以在设计时应从长期来考虑.
参考文献
2002,29(8):61-64 [3] 王岭. 载银活性炭的研究.净水技术[J]. 1994 (2):9-14 [4] 朱惠刚. 净水器的净水效果.环境与健康杂志[J]. 1994,11(9):186-189 [5] 岳舜琳. 家用净水器的选择. 技术交流[J],2004,7:34-35 [6] 李卉, 李光明. 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江苏环境科技[J], 2006,19(2):130-132
家用净水器市场的巨大潜力必将推进其快速发展,对于发展方向,笔者认为: 1) 加速推进净化材料的发展,一方面新型的净化材料必将大大提高出水水质,另一方 面随着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 必将大幅降低净水器的总体成本, 这无疑加速了净水器的推广. 2) 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及不同需求优化处理工艺.水质一般因地而异,如我国北方水质 硬度大,而南方水质有机物污染严重故宜采用不同的工艺. 3) 防止净水器带来二次污染,如净水器上细菌的生长会使出水总细菌数超标,渗银活 性炭若质量不过关则会出现漏银现象, 三碘树脂消毒剂使用不当能使水中的碘含量超标, 反 渗透处理效果虽好, 但同时也将原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几乎全部去除, 故 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由净水器本身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纳滤由于其工作压力要求低,可直接用自来水压力,而且纳滤能去除水中的各种悬 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病毒等,也能去除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卤代有机物和 部分大基团的无机盐, 其应用前景巨大. 5) 在消毒方面,紫外线消毒发展空间巨大.传统的加氯消毒会产生致畸,致癌,致突 变的消毒副产物 (DBPs)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极大, , 而臭氧消毒也由于其制取设备复杂, 运行费用高,消毒后也可能存在 DBPs,因而没有得到推广.紫外线消毒不仅不需投加任何 药剂,而且不产生 DBPs,杀菌速度快,灭菌率高,管理和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绿色的消 毒方式.
[1] 解磊, 杨秀妍, 白景峰等. IBAC—压缩活性炭棒联用技术家用净水器的可靠性研究应用科技. [2] 孙治荣 范延臻 王宝贞.国内外饮用水净水器的发展现状评述[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4(32):61-64
[7] 卢红梅. 纳滤膜的特性及其在国内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过滤与分离[J], 2002,12(1):38-41 [8] 李长青, 王明法, 吴小辉等. 国产家用净水器现状和发展. 中国公共卫生[J], 1999 15(6):537-538
A brief talk on the development of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
Zhou Lingling1, Wu Daoji2, Zhang Yongji3
1. School of Municip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China; 3.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These theses mainly describes the main purification process which is mainly depending on activated carb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ir optimization and strengthen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some compound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es which are based on activated carb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technology.
Pose problem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 The problems
direction from many aspects.
Keywords: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 activated carbon; membrane filtration;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