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反渗透脱盐率和回收率详谈
反渗透技术在制水领域达到最高水平,其纯净度几乎达百分百,通过反渗透元件消除杂质与盐分。设备选型时,关注脱盐率与回收率两个指标,前者关乎水质,后者影响水资源利用率。膜元件标准测试回收率,如苦咸水膜元件为15%,海水膜元件为10%。实际回收率则考虑污染速度与使用寿命,单支膜元件实际回收率不超过18%,但用于第二级处理时不受此限。系统回收率则是设备整体的回收率,受给水水质、膜元件数量与排列方式影响。小型设备系统回收率普遍较低,大型工业设备则可达75%至90%,元通水处理采用新工艺,实现成本降低与膜使用寿命延长,但调整回收率需谨慎,以免加速膜元件污染。系统回收率过高可能引发产品水脱盐率下降、微溶盐沉淀与浓水渗透压过高等问题。苦咸水脱盐系统回收率多控制在75%,原水含盐量较低时可适当调整至80%,以防止结垢。
确定系统回收率需考虑膜元件串联长度与是否有循环系统。在无循环系统情况下,根据膜元件数量选择最大回收率。膜元件标准脱盐率是生产厂家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数值,实际使用时脱盐率可能会高于或低于标准值,因实际使用条件与标准测试条件不同。系统脱盐率则是整套设备表现的脱盐率,与标准脱盐率不同,且每根膜元件的实际使用条件也不同。预测系统脱盐率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厂家计算软件进行计算。设计反渗透装置、评估性能时,应依据系统实际脱盐率,而非膜元件标准脱盐率。
计算系统脱盐率的公式为:(总的给水含盐量-总的产水含盐量)/总的给水含盐量×100%。近似估算公式为:(总的给水导电度-总的产水导电度)/总的给水导电度×100%,但此方法估算值往往低于实际值,可能导致验收争议。关键词涉及锅炉软化水设备、高纯水设备、工业水处理设备等。
元通水处理设备公司专业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水处理设备,通过ISO认证,并获得相关涉水安全卫生许可证,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行业,提供供水需求解决方案。
B. 反渗透膜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啊谢谢
反渗透膜的性能参数包括脱盐率和透盐率。透盐率计算公式为产水浓度除以进水浓度再乘以100%。脱盐率则是1减去产水含盐量与进水含盐量的比值再乘以100%,脱盐层的致密度决定了膜元件的脱盐率,同时影响产水量。反渗透膜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取决于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脱盐率可以超过99%。
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渗透流率则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过高的渗透流率会加剧膜污染。
反渗透膜组件的回收率、盐透过率和脱盐率通过特定公式计算。回收率等于产水量除以进水量再乘以100%。盐透过率计算为产水浓度除以进水浓度再乘以100%,脱盐率则是1减去盐透过率再乘以100%。膜系统的回收率根据预处理进水水质及用水需求而定。
C. 反渗透原理影响反渗透膜性能的因素
反渗透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其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进水压力、温度、pH值和盐浓度。
首先,进水压力虽然不会直接影响盐透过量,但随着压力的增加,净压力增大,产水量会有所提升。然而,如果压力过高,回收率增加,可能导致浓差极化加剧,盐透过量上升,反而降低了脱盐率。理想的进水压力应在适度范围内,以保持最佳的脱盐效果。
进水温度对反渗透膜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上升,产水电导率也随之增加。通常,每升高1℃,产水量增加约2.5%-3.0%。因此,维持适宜的进水温度对保持高脱盐率至关重要。
进水pH值对产水量影响较小,但对脱盐率有显著影响。理想的工作范围通常在7.5-8.5之间,这个区间内,脱盐率可以达到最高值。
进水盐浓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高盐度导致渗透压增大,透盐率上升,从而降低了脱盐率。因此,降低进水中的盐分含量有助于提升反渗透膜的性能。
全球范围内,反渗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国家卫生试验所、LOMA LINDA大学医学院、加州ORANGE COUNTY自来水管理局等机构都对其进行了检验和采用。此外,美国太空总署、可口可乐公司、海军等也都将其用于水处理,包括海水淡化。中国建设部也预见到了反渗透技术在未来20年内的主导地位,认为它将是高效、关键的水处理手段,推动了纯水机在饮水市场的发展趋势。
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D. 反渗透膜的反渗透膜选型
一般要从三方面来抄考虑:脱盐率、产水量以及规格。
脱盐率:反渗透膜的脱盐率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膜元件的过滤效果以及过滤精度。
产水量:这个是很多用户选择的关键了,因为水处理系统运行时一般会有一个处理量,在反渗透膜选型时都是根据处理量来选择型号数量的,通量越大的产水量越高。
规格:这个主要是考虑到系统设计,如果系统设计的是4寸膜,那么只能是选择4040规格的反渗透膜。
E. 反渗透原理的主要指标
1、脱盐率和透盐率
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可溶性杂质浓度的百分比。
透盐率——进水中可溶性杂质透过膜的百分比。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透盐率=100%–脱盐率
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超过了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2、产水量(水通量)
产水量(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能,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渗透流率——渗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过高的渗透流率将导致垂直于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剧膜污染。
3、回收率
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是基于预设的进水水质而定的。
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