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滤管怎么重复使用
1、携拿森首先用吸头吸取一定量的0.1mol的NaOH清洗滤敏顷膜1-2次。
2、其次用双蒸水冲洗滤膜2-3次。
3、最后将超辩亩滤管浸泡在20%乙醇里直至下次使用即可。
⑵ MBR膜的进水标准 MBR超滤膜进水水质要求
MBR膜的进水标准如下:
MBR超滤膜进水水质要求如下:
以上标准和要求对于保证MBR膜和MBR超滤膜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⑶ MBR膜的进水标准 MBR超滤膜进水水质要求
一、MBR膜的进水标准
MBR膜在净化污水方面表现出色,但并非所有类型的污水都能被净化,它有一定的使用标准。在使用MBR膜前,了解其进水标准至关重要。
1、进料水源:适用于多种水源,标准污泥浓度为15000ppm。
2、pH(运行):范围在1到12之间。
3、清洗:pH范围可扩大至14,但具体视产品型号而定。
4、温度(℃):适宜温度为5至45℃。
5、过滤跨膜压力(MPa):最大值为0.05MPa。
6、反洗跨膜压力(MPa):同样为0.05MPa。
7、进料颗粒粒径:应小于2mm,确保水池内不含可能破坏膜的尖锐物质,如树枝、塑料片、砂粒等。
8、进料中含油量:需低于2mg/L,否则必须先进行除油预处理。
9、硬度:根据pH值及结垢倾向确定具体指标。
10、理论需氧量:指有机物完全氧化所需理论值。
11、生化需氧量: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需氧量。
12、有机物质:通过化学方法氧化水样中还原物质的数量,有机物是指可被氧化的物质。
13、有机碳:指溶解态和悬浮物中的总碳含量。
二、MBR超滤膜进水水质要求
MBR超滤膜对水质有严格要求。原水的杂质类型不同,水质复杂时需进行预处理,以防止杂质破坏膜。
1、油脂类
原水中的油脂会覆盖膜表面,导致不可逆污染。油脂可以通过正己烷提取物分析,分为动植物油脂和矿物油脂。动植物油含量应低于50mg/L,矿物油则需低于3mg/L。动植物油可通过活性污泥降解,但当含量超过50mg/L时,建议进行预处理。
2、消泡剂
使用高级乙醇类或醚类、酯类消泡剂,避免使用硅胶系消泡剂。硅系消泡剂易吸附于膜表面,造成不可逆污染,应严格禁止使用。
3、生化处理
进行膜过滤时,原水需先进行生化处理。未经处理的有机物会附着在膜表面,加速膜间压差上升,导致膜组件迅速堵塞。
⑷ 超滤膜孔径如何测定
超滤膜孔径的测定微孔滤膜的孔径分离效率是关键所在,所以评价滤膜孔径甚为重要。
目前大致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接测量法
1.直接法测膜孔径
(1)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电子显微镜表征膜的孔径、孔径分布及膜的形态结构。
制样至关重要。湿膜样品要经过脱水、蒸镀、复型等处理。
逐级脱水法:膜样品用5%饿酸固定,然后在提取器中用CCl4或乙醇逐级脱水,再用环氧树脂包埋固化,最后用超薄切片机切成薄片。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
低温冷冻脱水法:膜样品放在液氮或其他低温介质中冷冻,使膜样品中的水急速冷冻为细小的结晶,然后在低温(至少低于-60°C)和低真空下,使冷冻的结晶逐级升华。这样制备的膜样品不收缩,经镀金或复型,可用电子显微镜观测。
微滤膜的孔径为0.05-10m,扫描电镜可分辨。
超滤膜的孔径为1nm-30mm,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低于5-10nmnm,所以采用扫描电镜观测超滤膜的结构是困难的。
透射电镜的分辨率比扫描电镜要高得多,约为3-4A正确制样,高分辨率的透射电镜可以观测超滤膜的表面细微结构。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克服了常规SEM的局限性。使湿的、油性的、脏的和不导电的样品不经处理就可直接上机观测。
二、间接测量法
间接法是利用与孔径有关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测出相应的物理参数,在假设孔径为均匀直通圆孔的假设条件下,计算得到膜的等效孔径,主要方法有泡点压力法、压汞法、氮气吸附法、液液置换法、气体渗透法、截留分子量法、悬浮液过滤法。
泡点法:
泡点压力所对应膜的最大孔径。实测时,膜应被液体完全润湿,否则将带来误差。
亲水性膜采用水为润湿液体;疏水性膜采用醇为润湿液体。
测定步骤
a将样品平行于液面浸入蒸馏水中,使其完全湿润b将滤膜置于测试池上,压上光滑的多孔板c在多孔板上加入3-5mm深的水d开通气源,使压力缓慢上升,当滤膜表面出现第一个气泡并连续出泡时的气体压力值,带入公式可求出样品最大孔径值。
e气泡出现最多时的压力值,带入公式可求出样品最小孔径。
f由最大孔径与最小孔径即可算出平均孔径。
(1)电镜法比较直观,但属破坏性检测,也只能得到局部信息
(2)泡压法(又称气体渗透法)只局限于测定膜孔中的最大孔径,用于小孔径超滤膜的测定时所需压力远高于膜的使用压力,故一般认为只适用于微滤膜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