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背过滤鱼缸。底部鱼粪便过滤不了。怎么办
1. 物理过滤方法:定期更换部分水体,利用虹吸原理通过软管吸出底砂和水中杂质,然后补充水质相似的新水。通常更换水量约为原有水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至一半。避免不必要的全换水。此外,可安装电动过滤器,自动清除水中的大颗粒废物,并定期清洗过滤材料以维持其效率。
2. 生物过滤方法:在鱼缸底部铺设底砂(如大理石、黑晶沙、河沙或仙土等),并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这些底砂和植物能够沉淀和吸附鱼类排泄物,同时水中的有益细菌可分解这些排泄物,而植物则可以再次利用这些分解产物。如果鱼类饲养密度较高,可结合物理过滤方法以提高效率。
3. 使用气动海绵过滤器:这种过滤器不仅能够进行物理吸附过滤,为有益细菌提供栖息地,还能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适合于喜欢安静且饲养密度低的鱼类环境。
(1)背滤鱼缸还是瀑布过滤扩展阅读:
鱼缸过滤方式:
1. 壁挂式瀑布过滤器:成本较低,适用于30厘米以下的短鱼缸,但其过滤能力有限。
2. 壁挂式滤桶:过滤效果较瀑布过滤器好,适合40至60厘米长度的鱼缸。
3. 小型内置过滤器:通常具备过滤和增氧功能,但抽吸鱼粪的能力较弱,且不占用鱼缸外部空间。
4. 独立滤桶:过滤效果优秀,适合40厘米以上的鱼缸,并适用于需要加CO2的草缸。
5. 上过滤:常见于一些成品鱼缸,结合过滤器和上滤盒,简单有效,便于维护。
6. 多层上过滤:上过滤的增强版,过滤效果更好,但可能会影响鱼缸美观。
7. 侧滤(背滤同理):适用于中等大小的鱼缸,通过侧面的过滤盒实现有效的过滤,但需注意过滤棉的更换。
8. 底滤:适合中大型的观赏鱼,具有强大的过滤能力,易于维护,且美观,但不适宜于加CO2的草缸使用。
② 鱼缸过滤器有几种 鱼缸过滤器哪种好用
鱼缸过滤器种类多样,常见的有上滤式、滴流式、背滤式、底缸过滤、外滤桶式、外挂式、内置式、气举式、底沙式、自清洗式、不锈钢刷式等多种。不同种类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养鱼需求。
上滤式鱼缸过滤器放置于水族箱上部,通过潜水泵抽取水过滤后再返回。优点是价格低、结构简单、易于清洗维护。但占用上部空间,影响美观,且过滤效果一般。
滴流式过滤器结合了物理和生物过滤,通过多层过滤槽增加容氧量,适合好氧性细菌。优点是过滤效果好,但同样占用空间,噪音较大。
背滤式过滤器利用鱼缸侧部空间,通过溢流口实现循环过滤。优点是不占用主缸空间,美观,但受鱼缸尺寸限制,需要频繁补水。
底缸过滤器利用底部滤槽,通过管道与主缸连接,适用于大型水族箱。优点是过滤效果好,空间大,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外滤桶式过滤器在桶内放置不同滤材,通过水泵循环过滤,优点是噪音低,过滤效果好,但物理过滤弱,安装复杂。
瀑布过滤器挂在缸壁上,利用机身自带水泵过滤,价格低廉,但滤材有限,不适于大型缸,且过水面积大,影响CO2保留。
沉水式过滤器泵与过滤盒连接,适用于小水草缸。优点是安装方便,但占用空间,难以干湿分离,过滤效果有限。
气举式过滤器通过气泵吹气产生水流,结构简单,但过滤效果差,需要频繁清洗,影响观赏。
底沙过滤器使用细沙过滤,美观但易变黑,长时间使用水质恶化,清洁困难。
利用滤网拦截杂质的过滤器,优点是纳污量大,不易堵塞,但成本较高,需监控状态。
机械反冲洗过滤器,自动反冲洗,无耗材,维护成本低,但价格高。
了解鱼缸过滤器种类及其优缺点后,选择合适种类的鱼缸过滤器可根据鱼缸大小、养鱼需求等综合考虑,不同种类侧重不同,美观程度也不同。
③ 鱼缸用啥过滤好呢
选择鱼缸过滤系统时,需根据鱼缸大小、养殖密度、鱼类品种及预算综合考虑。以下是常见过滤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供你参考:
优点:安装简单、价格低、物理过滤效果好,适合小型缸。
缺点:占用鱼缸顶部空间,美观性较差;生化过滤能力较弱。
适用:小型鱼缸(<60cm)、低密度养鱼或新手入门。
优点:过滤能力强(物理+生化)、不占缸内空间,美观静音。
缺点:价格较高,清洗略麻烦(需拆装管路)。
适用:中型到大型鱼缸(60cm以上)、草缸或高密度养鱼。
优点:利用底砂培养硝化细菌,生态自然。
缺点:易堵塞,清理麻烦;需配合其他过滤使用。
适用:生态缸、原生缸或辅助其他过滤系统。
优点:溶氧高、生化过滤效率极强,适合高污染鱼种(如金鱼、锦鲤)。
缺点:水流声较大,外观不美观。
适用:中型缸、高密度或大型鱼(如龙鱼、锦鲤)。
优点:集成在鱼缸内,节省空间,美观。
缺点:过滤容积有限,维护不便。
适用:小型缸、海水缸或空间有限的情况。
优点:小巧便捷,适合微型缸。
缺点:过滤能力弱,仅适合极低密度。
适用:20cm以下小缸、隔离缸或临时使用。
优点:过滤能力最强,可隐藏设备(如加热棒)。
缺点:需定制鱼缸柜,造价高,安装复杂。
适用:大型鱼缸(1米以上)、海水缸或专业玩家。
小型缸(<40cm):瀑布过滤或上滤。
中型缸(40-80cm):滤筒或滴流过滤。
大型缸(>80cm):底缸过滤或强力滤筒。
特殊需求:
流量匹配:水泵流量建议为鱼缸水体的5-10倍/小时(如100L水选500-1000L/h的泵)。
滤材搭配:物理过滤(白棉)拦截杂质,生化过滤(陶瓷环、细菌屋)培养硝化细菌。
定期维护:清洗滤棉(用原缸水),避免硝化系统崩溃。
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选择,如果是新手,可从性价比高的上滤或滤筒开始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