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小的单细胞生物是什么
支原体Mycoplasma,一种无细胞壁的最小单细胞微生物,最早从患胸膜肺炎的病牛中被发现,后被命名为支原本,其大小仅在0.1~0.3um之间,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分裂或出芽繁殖。这类微生物革兰氏阴性,其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多在儿童、青、中年成人中发生,秋冬寒冷季节较为常见。这类肺炎在非细菌性肺炎中占1/3以上。青霉素、头孢菌素对肺炎支原体无效,常用红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在于其细胞膜上具有的特殊结构,能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造成病损。加入特异性抗血清,阻止支原体的吸附,或先用神经氨酸酶处理宿主细胞破坏细胞表面的神经氨酸受体,可以防止病变发生。因此,支原体细胞膜上的特殊结构与宿主细胞间的紧密接触是其致病的首要条件。
B. 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有哪些
能通过的有:衣原体;支原体;病毒。
不能通过的有:立克次体;螺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