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方法有二种,即低压水冲洗(0.3Mpa)或化学药剂清洗。一般应尽力采用低压水清洗,当不能得到良好清洗效果时再采用药剂清洗。当采用药剂清洗时,无机结垢污染物,推荐使用酸性清洗液;微生物或有机污染物,推荐使用碱性清洗液。
清洗频率与系统的进水水质有直接的关系:当SDI15<3时,清洗频度约为每季度一次;当SDI15在5左右时,清洗频度可能会翻倍,达到每一到两个月一次。
② 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方法
反渗透技术因其高效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类水处理领域。然而,反渗透净水设备的清洗问题常令技术实力较弱的用户头疼,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预防严重问题的关键。
首先,对反渗透装置实施低压冲洗是常见且有效的清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大流量、低压力、低pH值的冲洗,可以有效剥离膜表面的污染物,保持膜的性能。特别是在反渗透装置进水SDI(悬浮固体指数)突然升高至5.5以上时,应立即进行低压冲洗,以确保水质合格后再重新启动装置。
在设备停运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也至关重要。短期保存适用于停运时间不超过15天的系统,通过每1至3天进行一次低压冲洗,可以有效防止膜性能的下降。特别是在水温高于20℃时,应每2至3天冲洗一次,以防止水质变质和细菌大量繁殖。
对于长期停用的系统(停运时间超过15天),应采用保护液(如杀菌剂)充入反渗透装置进行保护。常见的保护液配方包括甲醛、异噻唑啉酮和亚硫酸氢钠等,这些物质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膜表面的污染。
化学清洗是恢复反渗透膜性能的另一种方法。当反渗透膜受到无机物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物质的污染时,它们会沉积在膜表面,导致装置出力和脱盐率下降,压差升高。为了恢复反渗透膜的透水和除盐性能,定期进行化学清洗是必要的。通常情况下,每3至12个月清洗一次是合理的选择。若不得不每月清洗一次,则应考虑优化预处理系统或调整运行参数。每1至3个月清洗一次时,应评估是否需要提高设备运行水平或改进预处理系统。
③ 反渗透膜清洗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反渗透膜?它的作用有哪些,如何清洗反渗透膜?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是一种特殊材料,可以是生物制成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它利用反渗透技术原理,具有极小的孔径,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提高水质,同时不会造成污染。因此,反渗透膜常用于净水器等装置中。
二、反渗透膜的作用
1. 保障饮水安全:随着人们对饮水安全关注度的提高,安装净水器是一种有效的保障方式。反渗透膜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包括大颗粒和小颗粒,以及细菌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确保饮用水达到安全标准。
2. 节约用水:反渗透膜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用户节约用水,减少家庭水费支出,同时提供优质水源。
三、如何清洗反渗透膜?
1. 冲洗:首先,需要对反渗透膜进行冲洗,以清除表面的污物。
2. 浸泡:浸泡是清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通过与化学液体发生化学反应,使反渗透膜表面的物质自然脱落。
3. 循环:最后,通过循环系统的操作,使反渗透膜经过摩擦和渗透,完成清洗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反渗透膜的定义、作用及清洗方法的详细解答。
④ 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方式有几种
反渗透系统在长期执行中,受温度、压力、pH值、进水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就会堆积著些污垢,那么对此你知道该怎么进行清洗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反渗透装置的清洗,希望能帮到你。
反渗透装置的清洗
1、物理清洗***冲洗***
不改变污染物的性质,采用低压大流量水流冲洗出膜元件中的污染物,恢复膜元件的效能。物理冲洗最好在每次开机和关机时进行,这对于及时清除膜的污染物效果显著。
冲洗的流速:装置执行时,颗粒污染物逐渐堆积在膜的表面。如果冲洗时的流速和制水时的流速相等或略低,则很难把污染物从膜元件中冲出来。因此,冲洗时要使用比正常执行时更高的流速。通常单支压力容器内的冲洗流量***流量=流速×截面积***为:
8 英寸膜元件:7.2~12 m3/h;
4 英寸膜元件:1.8~2.5 m3/h。
冲洗的压力:系统在正常高压执行时,污染物被压向膜表面造成污染。所以在冲洗时,如果采用同样的高压,污染物仍会被压在膜表面上,清洗的效果不会理想。因此在冲洗时,应尽可能的通过低压、高流速的方式,增加水平方向的剪下力,把污染物冲出膜元件。冲洗压力通常控制在0.3 Mpa以下。
冲洗的频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经常对系统进行冲洗。增加冲洗的次数比进行一次化学清洗更有效果。一般冲洗的频度率推荐以一天1~2次为好。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者可以自行控制冲洗的频率。冲洗的步骤:
① 停止反渗透系统的执行。缓慢地降低操作压力并停止装置。如果快速停止装置,压力会急速下降,这可能会对管道、压力容器以及膜元件造成损坏。
② 开关相关阀门:顺序为全开浓缩水阀门——关闭进水阀门——全开产水阀门***如果执行时产水阀门没有全开的情况***。如果错误的关闭产水阀门,压力容器中的后半部的膜元件可能发生产水背压,造成膜元件破损。
③ 调节相关阀门完成冲洗作业:启动低压冲洗泵;在缓慢开启进水泵的同时,检视浓缩水流量计的流量;调节进水阀门,调节流量和压力达到标准值;10~15 分钟后慢慢地关闭进水阀门,停止进水泵。
④ 恢复正常执行。按日常启动程式启动系统。
注意事项:
① 进水水泵需要满足正常执行时的进水流量***进水流量=产水流量+浓缩水流量***,同时必须考虑满足冲洗流量的要求。
② 浓缩水管路和阀门的选择也要考虑冲洗时的大流量。制水时,因为回收率高,浓缩水流量相对很小。冲洗作业时,要求低压高流量,几乎所有的进水都从浓水管路排除,所以设计浓水管路和阀门时不仅要考虑造水时的流量也要考虑符合冲洗时的流量需要。如果仅仅考虑造水时的流量来设计管路和阀门,则在冲洗时浓水管路以及浓水阀门处的压降升高,有可能达不到要求的流量或超过冲洗要求压力。当然,也可以考虑另外设定冲洗专用管路。
③ 选定流量计时要考虑到可以读取冲洗时的最大流量。
④ 对于多段反渗透系统,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冲洗膜元件,系统的设计有必要按可以分段冲洗进行设计。这样的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如果进行全段冲洗,前段的冲洗水和污染物会一起流入后一段中,容易造成后段的堵塞。段数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冲洗水流经的膜元件数量增加。为了能够达到流量要求,需要加大进水压力。由可能会超过冲洗压力的允许值,导致膜表面的压力升高,降低冲洗的效果。进行第一段冲洗时,全开第一段冲洗浓水排水管路的阀门,关闭第一段浓水和第二段进水间阀门、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进水冲洗阀门。进行第二段冲洗时,全开第二段冲洗浓水排水管路的阀门,关闭第一段,第三段的进水冲洗阀门,关闭第一段浓水和第二段进水间阀门,关闭第二段浓水和第三段进水间阀门。进行第三段冲洗时,全开第三段冲洗浓水排水管路的阀门,关闭第一段,第三段的进水冲洗阀门,关闭第二段浓水和第三段进水间阀门。
2、化学清洗***线上***
化学清洗是当反渗透系统执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反渗透膜的污染情况选择适合的化学清洗药剂通过化学清洗装置对整个系统进行线上清洗,恢复膜元件的效能。
化学清洗一般是在系统执行一段时间***至少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对于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通常需要多种药剂结合清洗才能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
3、离线清洗
离线清洗是指从大系统中取出一支膜元件,用特定的清洗装置进行化学清洗。离线清洗主要有三个优点:
对系统中出现问题的膜元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
对大系统进行清洗前,检验单支膜元件的清洗效果试验;
用于小系统清洗,单支膜的清洗方式可以增加清洗的效果。
反渗装置的清洗注意事项
***1***回圈:采用低流量方式置换膜元件中的水,为防止污染需排放一部分清洗液后再进行回圈。
***2***清洗用水:清洗用水是用于溶解化学药剂,因此最好使用反渗透的产品水。如果没有反渗透的产水,所使用的水必须没有硬度、游离氯和铁。
***3***当使用任何化学清洗药剂 ,必须遵循获得认可的安全操作规程。关于化学品安全性、使用方法和排放处置方面的细节请咨询该化学品制造商。
***4***所有的化学清洗液,应确保在进入元件回圈之前,能得到很好的混合及溶解。
***5***在清洗化学药品与膜元件回圈之后,应采用高品质的不含余氯等氧化剂的水对膜元件进行冲洗***最低温度>20℃***,推荐用膜系统的产水,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用经脱氯的饮用水和经预处理的给水。在恢复到正常操作压力和流量前,必须注意要用低流量、低压力的水冲洗降大量的清洗液。此外,在清洗过程中清洗液也会进入产水侧,因此,产水必须排放10分钟以上,直至系统正常启动执行并产水合格为止。
***6***在清洗液回圈期间,pH在2~10时温度不应超过40℃,pH1~11时温度不应超过35℃,pH1~12时温度不应超过30℃。
***7***对于直径大于6英寸的元件,清洗液流动方向与正常执行方向必须相同,以防止膜元件产生“望远镜”现象,因为压力容器内的止推环仅安装在压力容器的浓水端。在小型元件的系统清洗时也建议注意这一点。
⑤ 反渗透膜清洗方法
反渗透膜清洗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清洗三种,清洗时需按特定步骤操作,并注意相关事项。
⑥ 反渗透膜怎么清洗
1. 手工擦洗法:这是成本最低的清洗方式,只需卸下柔性材料的平片膜,轻轻擦拭膜的污染表面。这种方法能有效去除膜表面的泥土等污物。如果东丽M720反渗透膜表面污垢较多,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
2. 热水冲洗法:使用加热过的水冲洗膜表面,温度控制在40℃以内。这种方法对于去除黏稠且具有热溶性的杂质,如糖类等,效果显著。但温度过高可能会损伤膜组,需注意控制。
3. 反向冲洗法:这种方法是从东丽M720反渗透膜的多孔支撑层向致密层进行冲洗。操作简单且效果显著。
4. 等压水力冲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构型的膜组件。在东丽M720反渗透膜进行等压水力冲洗时,需要关闭出水阀,打开浓缩水出水阀。通过增加冲洗膜表面的流量,去除膜表面的软杂质。为了确保冲洗效果,可进行循环清洗。
5. 水气混合清洗法:这种方法是将净化过的压缩空气与水一同送入超滤技术装置。水气混合使流体在膜表面产生剧烈搅动,震动作用可以去除膜组表面较为顽固的杂质。
⑦ 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方法
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低压冲洗:
短期停运保护:
长期停运保护:
化学清洗:
总结: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包括低压冲洗、短期和长期停运保护措施以及化学清洗。正确的清洗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保持装置的高效性能。
⑧ 反渗透装置的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方法
反渗透技术因具有特殊的优越性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反渗透净水设备的清洗问题可能使许多技术力量不强的用户遭受损失,所以要做好反渗透装置的管理,就可以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
1.低压冲洗反渗透装置
定期对反渗透装置进行大流量、低压力、低pH值的冲洗有利于剥除附着在膜表面上的污垢,维持膜性能,或当反渗透装置进水SDI突然升高超过5.5以上时,应进行低压冲洗,待SDI值调至合格后再开机。
2.反渗透装置停运保护
由于生产的波动,反渗透装置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停运,短期或长期停用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不适当地处理会导致膜性能下降且不可恢复。
短期保存适用于停运15d以下的系统,可采用每1~3d低压冲洗的方法来保护反渗透装置。实践发现,水温20℃以上时,反渗透装置中的水存放3d就会发臭变质,有大量细菌繁殖。因此,建议水温高于20℃时,每2d或1d低压冲洗一次,水温低于20℃时,可以每3d低压冲洗一次,每次冲洗完后需关闭净水设备反渗透装置上所有进出口阀门。
长期停用保护适用于停运15d以上的系统,这时必须用保护液(杀菌剂)充入净水设备反渗透装置进行保护。常用杀菌剂配方(复合膜)为甲醛10(质量分数)、异噻唑啉酮20mg/L、亚硫酸氢钠1(质量分数)。
3.反渗透膜化学清洗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反渗透膜也可能被无机物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污染,这些物质沉积在膜表面上会引起净水设备反渗透装置出力下降或脱盐率下降、压差升高,甚至对膜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因此,为了恢复良好的透水和除盐性能,需要对膜进行化学清洗。
一般3~12个月清洗一次,如果每个月不得不清洗一次,这说明应该改善的预处理系统,调整的运行参数。如果1~3个月需要清洗一次,则需要提高设备的运行水平,是否需要改进预处理系统较难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