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ro+edi模块出水比例
ro+edi模块出水比例是5:6.EDI设备的进水一般是以二级RO过滤之后的水作为原水,一级RO一般只有50%的产水滤,这样的水质是达不到EDI除盐的要求的。
⑵ EDI超纯水装置超纯水EDI
EDI超纯水装置是一种采用离子交换膜技术来制备高纯度水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一个个EDI单元。这些单元之间由格板隔开,分为浓水室和淡水室。电流通过淡水室时,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分别通过膜进入浓水室,从而在淡水室中实现离子的去除。通常,EDI系统使用二级反渗透纯水作为进水,RO纯水的电阻率大约在40-2微西门子/厘米(25℃),而EDI处理后的纯水电阻率可高达18兆欧姆·厘米,适用于需要1-18.2兆欧姆·厘米电阻率的纯水制备。
这项技术在制药、微电子、发电和实验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表面清洗、涂装、电解和化工等行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超纯水制造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是预处理过滤器、阳床、阴床和混合床的组合;后来演变为预处理过滤器、反渗透和混合床;而现在,许多系统直接采用预处理过滤器、反渗透后接上EDI,无需酸碱处理,效率更高。
EDI设备的优势包括:水质稳定,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不会因再生过程而停机,不需要化学再生,运行成本较低,占用的厂房面积较小,且无废水排放,环保性能优良。这些优点使得EDI在现代工业和实验室中成为制备高纯度水的理想选择。
(2)二级ro之后edi扩展阅读
水质处理技术中预处理工艺具有对设备维护的作用,运用EDI超纯水系统制取纯水必须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因为原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果未经处理排入EDI超纯水装置中,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影响产水质量。
⑶ edi纯水设备EDI工作原理
EDI模块内,离子交换树脂被夹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单元。多个单元通过格板隔开,形成浓水室和淡水室。单元两端设有阴、阳电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中的阴阳离子分别穿过膜进入到浓水室,被去除在淡水室。浓水室的水带出离子,成为浓水。EDI设备通常以二级反渗透(RO)纯水作为给水。RO纯水的电导率一般为40-2μS/cm(25℃),而EDI纯水的电导率可以高达18 MΩ.cm(25℃),根据用途和系统配置,适用于制备电导率在1-18.2MΩ.cm(25℃)的纯水。
EDI技术在制药、微电子、发电和实验室行业广泛接受和应用。在表面清洗、涂装、电解和化工工业中,高纯水设备的使用也日益普及。
⑷ 食品行业用超纯水设备,EDI进水标准
水源:(二级)反渗透RO产水,电导率1-10us/cm,最大电导率≤25us/cm(NaC1)
PH值:版7.0-8.5(pH7.0-8.0之间EDI可有最佳电阻权率性能)
温度:15℃--35℃,(EDI最佳温度在25℃)
进水压力(Dw):0.15-0.4MPa
浓水进水压力(Cns):比Ds端压力低0.06-0.1MPa(必须)
产水压力(Dour):0.05-0.20MPa
浓水出水压力(Cour):比Dor端压力低0.05-0.1MPa(必须)
进水硬度:<0.5ppm(碳酸钙计)进水有机物:TOC<0.5ppm
进水氧化剂:C12(活性)<0.03ppm,0。(臭氧)<0.02ppm,Ho.(羟基氧)<0.02ppm
进水重金属离子:Fe、Mn、变价性金属离子<0.01ppm
进水硅:Si0₂<0.5ppm(反渗透RO产水典型范围是50-150ppb)
进水总CO2:<3ppm
进水颗粒度:<1um
⑸ 浅谈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的设计:制备纯化水的方法有
摘 要:制备出符合GMP标准的药用纯化水是制药生产的首要保障,两级RO+EDI的制水方式满足了现今生产用水需要。本文对二级RO+EDI的系统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关键词:药用纯化水 制备 设计
中图分类号:R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95-01
药用纯化水对医药生产影响深远,由于它在药物生产中不仅作为清洗剂还同时作为原料参与生产,所以纯化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药物产品的质量。因此,制备出符合制药用水要求的纯化水是生产合格药品的首要保证,药用纯化水系统的设计又是所有一切的先决条件。因此,本文对纯化水制备系统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1 纯化水制备系统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纯化水制备系统也有了很大改观,其处理技术先后经历了蒸馏法、离子交换技术、膜分离、反渗透(RO)和电法去离子(EDI),其设备也由单台制备机组发展到一整套完整的模块化制备流程。由于世界范围内对药物安全问题关注度日益提高,各国药典对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和用途都有了明确的定义和要求,为与国际接轨,严谨制水系统,现今纯化水制备过程多采用当今主流的二级RO+EDI的制备工艺来满足生产用水要求,力保产出符合各国GMP需求的水质。
扰伍2 纯化水制备系统的设计
由符合一定要求的饮用水到制备出符合药典标准的纯化水,整个制备流程可由预处理、初级除盐系统和深度除盐系统三部分组成。
2.1 预处理
预处理是制备纯化水的第一步,其主要功能是在保证不同进水情况下,去除水中微生物及化学物质,使两级RO系统获得一个稳定、合格的的进水水质,其主要包括: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器。
2.1.1 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一般由石英砂或者无烟煤为滤料,二者按粒径大小,由上到下填充于过滤器内,截留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胶体及泥沙等,使SDI值<5,出水浊度<1,保证达到后续进水要求。随着设备的持续运转,压差将不断升高,以3~10倍流速的清洁原水反冲洗可以去除滤料沉积物,降低过滤器压力,滤料得以再生。
2.1.2 活性炭过滤器
过滤介质通常由颗粒活性炭如椰壳炭、无烟煤等构成的固定层,不仅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吸附率约为`60%左右),同时由于大量平均孔径在2mm~5nm的微孔和粒隙,使活性炭吸附表面积能达到500~2000m2/g,对水中的残余余氯离子有很强的脱氯能力,其次还能有效除去水中臭味、色度,以及残留的浊度。综合处理后,应保证出水余氯<0.1ppm,SDI≤4。由于活性炭内部表面积大,流速缓慢,微生物易于滋生。为保证活性炭的吸附活性,应定期采用巴氏消毒控制微生物污染。
2.1.3 软化器
原水中的硬度主要由Ca2+、Mg2+组成,如在RO膜表面结垢,将堵塞反渗透膜,影响水的通量。衫逗因此,为防止钙镁盐的沉积结或李卖垢,目前软化器使用钠型阳离子树脂,利用树脂中可交换的Na+将水中的Ca2+、Mg2+交换出来,使原水软化成软化水,降低水的硬度,提高后续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生产中,软化器通常用一备一,利用PLC自动控制,完成树脂的转换和吸盐再生。
2.2 初级除盐系统
两级RO系统作为初级除盐,是整个制备过程的主要脱盐设备,它主要包括膜保安过滤器、高压泵、NaOH加药箱,两级RO装置。
2.2.1 膜保安过滤器
预处理阶段的小颗粒滤料由于泄漏的原因可能会随管路进入反渗透单元,从而阻塞反渗透膜,膜保安过滤器作为原水进入除盐系统的最后一层过滤屏障,能滤除原水中粒径≥5μm的微粒,为后续除盐系统提供可靠水源。因此,膜保安过滤也称精滤。
2.2.2 高压泵
反渗透需在较高的压力作用下才能使原水从浓溶液侧向稀溶液侧流动,高压泵就为该系统提供了这样的稳定动力源,保证了二级RO系统持续不断的稳定运行。由于高压泵的持续运转,宜配备高低压保护及过热保护,防止泵的损坏。
2.2.3 NaOH加药箱
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会使纯化水电导率变大,对于两级RO系统,NaOH加药箱放置于一级反渗透之后,用于调节一级出水pH值,使水中CO2气体分子在碱性环境中转换成CO32-离子溶解于水中,增加二级脱盐效果。
2.2.4 两级RO装置
两级反渗透过程是一种物理除盐过程,它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原水中的水分子在压力作用下由浓溶液侧向稀溶液侧流动,经汇聚后进入后续EDI单元;而原水中的微生物、内毒素、胶体和各种盐类被截留下来,随浓水排放,系统脱盐率可达98%以上,排放的浓水收集后续可用做冷却塔的补水或用于厂区绿化。
2.3 深度除盐系统
EDI是两级RO之后的深度除盐,它是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处理技术,利用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膜,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完成阴、阳离子的定向迁移,达到深度除盐目的,制备出的纯化水电阻率可达15MΩ·cm以上。在整个除盐过程中,系统借助持续电解出的H+和OH-进行树脂再生,而不借助酸、碱试剂,保证了制备过程的连续、稳定、无污染。
3 结语
综上,两级RO+EDI的纯化水制备方式为药物生产提供了符合GMP标准的纯化水,并且整个制备过程节能、环保,符合当今药用纯化水制备的发展趋势,为药物生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